觀機逗教
  1. 觀機逗教

阿彌陀佛創造極樂世界與基督教神創世界有何不同,極樂世界是他生,還是因緣生。

詳細介紹
跟基督教的天堂有很大不同。如果是基督教的天堂,是信者得救,得往生天堂,跟這個造物主,跟上帝在一起。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呢,即使是往生去的,並不就是成佛啦,沒有,往生去的,還要繼續上課,繼續上課,繼續修行,只不過哪裡提供很好的環境,很好的環境,很好的環境呢沒有其他的雜染。
比如說,不必上班,至少呢也不必煮飯,來填飽肚子啦,當然也不必沖澡,也不必有很多很煩很煩的事情,到那邊去,是提供一個良好的修學環境。那裡沒有三惡道,因此不會墮三惡道,連三惡道之名都沒有,更何況有實。因為《阿彌陀經》講到說,有鸚鵡啦等等,它們也都是在宣唱法音,可是它們不是三惡道,它們是阿彌陀佛所化現,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之名,連名都沒有,更何況有三惡道的實,所以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修行環境。

往生去的不是父精母血而生,不是胎生,不是卵生,不是濕生,而是化生,是蓮花化身,蓮花化生的話,就是說那裡沒有形體,沒有物質,因此不會有生老病死,沒有物質的話就不會有生老病死,我們的心念是相續的,因此壽命是無量的,這個叫無量壽。

慢慢地聽經聞法,聽經聞法,阿彌陀佛在那邊教,在那邊教,在那邊教,等到這個所謂的九品往生,不管九品往生是上上品往生還是下下品往生,總之就是修行。

修行的內容還是一樣,戒、定、慧、慈悲,等到等到這些都具足了,就花開見佛,不過要往生極樂世界去呢有不同的條件。《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阿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或者是《無量壽經》所講的條件,有的比較嚴格,有的比較寬鬆。

如果以《阿彌陀經》來講,它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一定要若一念、若二念、若十念,若一日、若二日、乃至於若七日,能夠念阿彌陀佛名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要念到一心不亂,臨終蒙佛接引,也就是佛,阿彌陀佛就現前啦!

所以往生去的條件跟基督教往生,就是死後到天堂去的條件不一樣。基督教到天堂去的條件只有一個信,但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又不一樣,它是信、是願、是行,信願行三資糧具足。這個信、願,這個比較簡單。行,行就是不同條件,如果依照中國淨土宗真正的建立者唐代的善導大師,他就把行分成正行跟助行,助行指的就是行一切善法,我們這世間的功德,你這些好事,好事,好事,你都要做,你要做好事,當然壞事不可以做,不可以說我做了壞事,得到了一些錢財,然後供養三寶,以為這個就在行善,這個也不對。你去搶銀行,去騙人家錢,騙來啦,這個非法之財,得到了錢來供養三寶說我在行善,這個也不對,一定要行八正道,有正命,正命所得到的錢財,那個才是清淨的財。

這個助行就是指行一切善事。那正行,又可以分成正修跟助修,所謂的正修,善導大師說持佛名號,這是正修,要不斷地念佛,持佛名號,當然持佛名號,他採用最簡單的方法啦。
所謂的助修,指的說,您要信阿彌陀佛,你要禮拜阿彌陀佛,你永遠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個是助修。這裡包括觀想阿彌陀佛,這個觀想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這些都是助修,而以持名當做正修,這是善導大師,他建立中國持名念佛傳承的一大突破。
所以善導大師跟淨土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乃至於後來的道綽,後來的智者大師,他們都寫了有關淨土的這種書籍,這種開示,是不一樣。在善導大師以前,比較著重禪修,也就是禪觀,你在禪修的時候,一直觀想阿彌陀佛,它是從禪觀入手的,但是善導大師為著讓淨土法門普及,因此就改用持名念佛。因為持名念佛是簡單易行,那個就是易行道,也可以稱之為方便門,易行道方便門。為什麼?因為你走路也可以念佛,你走路在那邊觀想不太容易,你在觀想的話,有類似打妄想,車子來了,你還在那邊觀,有時候你就少了正念。你駕車子,也可以默念阿彌陀佛。尤其是沒有學禪修的,不是知識分子的,不懂得觀想的,等等,這些教理都學不來的,這些匹夫匹婦,一般沒有文化的這些老百姓,你教他持名念佛,只要念阿彌陀佛,這個簡單吧!會吧!會。所以簡單易行。

這是從善導大師以後,才改用持名念佛。總之,阿彌陀佛的化現的極樂世界啊,往生有它的條件,帶業往生,但是信願行要具足,到那邊還要繼續修行。

這個極樂世界到底是化生的,還是他生,或者是共生,它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化現的,他的願力,因為他在因地修行,法藏比丘時所發的願,就好像我們這裡的佛堂是Pony師姐的化生,你看,其它的房子是一般的住家,怎麼我們這裡會有一個佛堂,本來這裡也不是佛堂,可是Pony師姐她的這種大願,她要創造極樂世界。創造極樂世界並不是說我們來這裡,我們都已經是佛啦,沒有,沒有,我們來這裡還是在學習,還是在學習,所以它是化生。
所謂化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化,同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所發的大願,去化出自己的世界,化出自己的世界。我們自己所能夠影響的家庭啦,社會啦,團體啦,乃至於國家整個法界,都可以化現出我們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