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機逗教
詳細介紹
A:淨化意業的習氣種子確實很不容易,因為無始以來的種子太多了,要如何去淨化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禪修」。
因為在禪修的時候,眼睛不能亂看,嘴巴不能講話,身體不能亂動,所以很容易就覺察到阿賴耶識的妄想,阿賴耶識的種子一冒出來,立刻覺察到。可是我們禪修開頭的時候,種子一冒出來了,就被它牽著走,牽著遊地府一大圈,忽然想起來,幹嘛?我不是在禪修嗎?我不是專注在所緣上嗎?為什麼被妄念帶走了,所以只有一個法門「禪修」。
因為其他的方法都很難。即使是念佛、持咒都是很難,除非像西藏人念一個唵嘛呢唄咩吽,或是念一個準提咒,就是要一百萬次,或是要一千萬次,就是要把這個念頭給打死,規定自己一定要有這麼多次數的加行,這些都是屬於四加行的範疇。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念十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一次,你就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做什麼?其實就是在消業障,是用強抑的方式、強迫的方式打消念頭。什麼叫做強迫的方式?把阿賴耶識中念頭的種子給挖掉。
禪修是用很溫和的方式。就是禪修當中,阿賴耶識的種子冒出來以後,你就只是觀它,不貼標籤,只有知道有一個念頭來了,不要告訴自己這個念頭是貪的念,或是瞋的念,不要!你只要看它,一個念頭來了,一個念頭去了,一個念頭來了,一個念頭去了。禪修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只不過禪修如果沒有共修,力量還不夠。自己一個人打坐,確實很難,尤其在家人的事情那麼多,像是當員外的,大船要進港,小船要出港,來來去去,你就煩惱很多,確實獨修是不太容易的。
除非已經有禪修堅強的基礎,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不打坐不行,每天晚上不打坐不行。五分鐘也好,十分鐘也好,就是勉強自己,養成習慣,自然到時候你就會去打坐,這個念頭一起來,就很容易覺察。只有透過禪修,才是最好的方法。
Q:阿賴耶識念頭起的時候,觀思,可是觀思的時候,跟著它一直想下去,容易變成鑽牛角尖,還是說觀思覺知就好了?
A:你也不必切它,也不要把它切掉,因為它本身就是緣起性空,它本身就是無常,它本身就是會走的。因為你起了一個念頭的時候,這個是緣起性空,這個已經是妄念了。
思惟緣起性空的時候,是指沒有打坐的時候。平常沒有打坐的時候,是思惟為什麼緣起性空,但這個都是所謂意現量,都還只是思惟的部分。如果是在打坐的時候,不思惟了,打坐完全不思惟,你一思惟就是妄念。
Q:所以它起來的時候,覺知,再讓它順著?
A:對,覺知就好。你就告訴自己,妄念、妄念、妄念三次,這樣子就好,提醒自己不要被妄念帶著走。被妄念帶著走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講這個妄念是緣起性空的,就是被它帶著走,如果這個妄念是佛性的光芒,也是被它帶著走。總之,就是覺知,妄念、妄念、妄念,這樣子就夠了。
妄念三聲完了之後,又立即回到自己的所緣,這個就是守住所緣。你就是把所緣緊緊的抓住,就好像貓守著老鼠,一看到老鼠,緊緊地咬住,不離開那個所緣,這樣子就夠了。
Q:剛剛所講禪修是在靜態中,我們禪修的機會很少,行住坐臥是在動態中,時時觀自己的妄念,這樣是不是可以做到?
A:不容易!當我們在行住坐臥,動的時候,想要觀自己的妄念不容易。
比如,你在走路,要觀自己的妄念不容易,在煮飯、洗衣,要觀自己的妄念不容易,所以那個時候要怎麼辦?還是修止觀。
如何修止觀?就是指在每一個當下,最明顯的動作是什麼,那個動作最大的,你把它當作所緣。為什麼呢?因為動作最大的,最容易觀察。
比如你在走路,這時候動作最大的是兩隻腳,或者是兩隻手。如果手有在甩動的時候,手是蠻大的動作,或者腳移動,這個時候你就把注意力放在腳上。
第八識的妄念儘管讓它跑出來,種子儘管讓它跑出來,不要去觀你的妄念,只要把注意力觀在最明顯的動作,觀在腳上,腳在移動、在走,這個就是照顧腳下。
如果你在洗衣服,在搓衣服,這時候動作最大的是搓衣服,你就把念力、注意力放在搓衣服,這個最明顯的動作上。如果是在煮飯、炒菜,那個時候煮飯、炒菜動作最明顯的,就把念力、注意力放在那個地方。
在動的時候,想要注意自己的念頭不容易,一注意自己的念頭,有的時候會很危險。比如在切菜,削水果,要觀自己的念頭,搞不好,把自己的手指頭給刴掉,所以那時候最明顯的動作是什麼?就是切菜,就把注意力放在那裡,不要觀自己的念頭。
(學生:這個是正念。)對!那個就是正念。正念和正定不一樣,所謂的正定,是心專注於一個所緣上,尤其是在靜中打坐的時候,專注於一個所緣,呼吸為你的所緣,你就專注在這裡。你一坐下來的時候,身體不動,眼睛也閉起來,最明顯的動作是呼吸。
如果在念佛,阿彌陀佛,或是大悲咒,念出聲音的時候,這時候最明顯的動作就是聲音,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佛號聲音上面,這個就是培養正念。培養正念,就是當下你在做什麼,就注意在做什麼,這樣子就夠了。
正念和正定不一樣,正定是止、靜態的,正念是你在做什麼,就是做什麼,還有觀的能力。
最明顯的動作,最明顯的現象,英文稱之為primary object,最明顯的注意對象,其他的就是secondary object,次要的所緣,次要的對象。好像看書,書是主要的所緣,可是四周圍的東西你都會注意到,但是注意力放在書上,這時候稱作正念。
什麼是正定?如果是看書,就只有書,其他的就看不到,稱作正定。
正念是已經擴散出去,保持念念分明,你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最明顯的動作上,這樣子才對。
Q:林先生是XXX的學生,他根據《楞嚴經》講的如來藏思想、佛性論,教觀音法門、觀心法門。他教我走路的時候,就修觀心法門,他說你走路的時候要走你常走的路,不要走你沒走過的路,因為你會一路去看。你走路的時候,你看到所有的景象都如如不動,都擺到那裡,不要去動心,他是教我這樣子。他自己修觀心法門,他修到如如不動定在那裡,他修到書拿起來每個字都清楚,什麼意思不知道,這個是正念呢?還是正定?
A:這是正定,這是指專注。但這種的修行,是稍微有問題的。
如果是講《楞嚴經》的觀心法門,並不是不要有念頭,如《六祖壇經》一樣,不是教你沒有念頭,並不是教念頭定住某一個對象上,而是教你整個放輕鬆,直觀一切法的法性,了知一切法的緣起性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六祖壇經》在〈機緣品〉一開始,法海就問六祖:什麼是「即心即佛」?六祖告訴他:「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後念不滅就是佛,什麼意思?你現在有個念頭來了,不要滅它,有念頭,就是有念頭。前念不生即心,這裡的心是指真如心。真如心是不生不滅的,只要不起任何的念頭,這個稱作真如心。
可是什麼是佛?佛是一位覺醒的人、覺知的人。後念不滅即佛,意思是有念頭來了,你不要滅它,像六祖所說的,人一定有念頭,但是要觀那個念頭,當下即空,這樣子就對了。
不是要自己沒有念頭,禪宗和《楞嚴經》是不抗拒念頭的,它是念頭就是念頭,沒有念頭就是沒有念頭。因此,在沒有念頭的時候,要觀沒有念頭的心是什麼狀態,在有念頭、念起的時候,要觀念頭是什麼,同時直指已經生起的念頭的法性,它的本性是什麼,就可以在每個有念無念的當下,觀有念無念到底是一?還是異?什麼時候會有念?什麼時候會無念?直指有念無念的法性,直指心性。這樣子才對。
剛剛講說走路,注意最明顯的動作,那個是屬於顯教南傳的部分。如果是禪宗六祖,或者是《楞嚴經》的觀心法門,它是什麼就是什麼,接受一切,這個稱作真如,這個稱作如來。
真如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真如並不是沒有煩惱,或是沒有喜樂,真如是有煩惱有喜樂,都能夠穿透煩惱是畢竟空性,喜樂是畢竟空性,直指法性,直指佛性,這個才是《楞嚴經》的修行法門。
《楞嚴經》修行法,不排斥任何的境界,當然也不攀緣任何的境界。任何的境界就是真如,任何的境界都是如來,當下觀任何境界、任何萬法的本性,當下觀一切萬法的佛性、心性。
當下就觀到它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不是我每一個字都看到,可是不知道什麼意思,這個稍微有問題,這個只是正定而已。
禪宗和《楞嚴經》應該是觀一切都是不二的,有智、無智不二,有妄念、無妄念不二,跟南傳的止觀修行不一樣。止觀的修行是要心專注在某一個所緣上,讓心不亂,所以南傳的修行,定和亂是有區別的,有念和無念是有區別的。可是《楞嚴經》、禪宗,有念無念是不一不異,一方面不一,一方面又不異,這樣子去觀它。
Q:像我們這樣子修行,比如說對一切境界都不攀緣,那到後來,就是對什麼都沒興趣,什麼出國去旅遊,到什麼地方,這世間的一切好像什麼都沒興趣了,因為都不攀緣。我們這一種有興趣,是因為我們凡夫心,說我們喜歡吃這個,喜歡吃那個,喜歡去那邊玩,去這邊玩,如果修行,修到說對世間的一切都沒興趣,好像枯木槁灰一樣,你說這種修行適合嗎?
A:這種修行應該是有了問題,你說不攀緣,請問菩薩攀不攀緣?菩薩大攀緣,菩薩要度一切的眾生,祂要成佛,祂要行六波羅蜜,哪裡不攀緣?當然要攀緣,祂要尋聲救苦,這個世間需要祂,只是祂的攀緣是一種波羅蜜的攀緣。
今天下午在讀《優婆塞戒經》有講尸羅,持戒。持戒有四種,有戒但是沒有波羅蜜,有波羅蜜但是沒有戒,既有戒又有波羅蜜,既沒有有戒又沒有波羅蜜。
你說如果觀到一切都沒有意思,那這樣子真的是像枯木槁灰,如果是修到這種程度,我經常講,乾脆不要學佛了。你至少當一個對世間有益的,看這個地方髒了,我幫忙掃,看社會有哪一個不公義的事情,有不正義的事情,我去跟人家示威也好,吵架也好,反而還有好處。如果說世間的事情一點意思都沒有,那學佛幹什麼?學佛是要積極的,學佛當然是要大攀緣,只是要用波羅蜜,三輪體空去攀緣,還是要尋聲救苦,還是要觀照這個世間。不然的話,學佛幹什麼?
Q:我現在覺得好像我學了佛法以後,不想要跟人家去攀緣、去聊天,就是戲論嘛,講一些無意義的話,朋友好像是越來越少,所以酒後朋友,吃喝玩樂那些東西,就是覺得好像沒有興趣跟他們去耗,耗那些時間,就變得很孤獨了?
A:這個是對的!你要知道如果攀緣酒肉,攀緣這一些會引起煩惱,對身心無益的東西,修行人是要斷的,可是你不要忘記一句話:「廣結善緣。」
廣結善緣其實就是攀緣,就是跟眾生結好緣,到臨終的時候,還有人幫我們助念,有人相送,這就是廣結善緣,其實就是攀緣,但是我們攀的緣是善的緣,怎麼可以不攀緣呢?
教不攀緣,是不要攀緣那些沒有意義的,一天到晚聊八卦,有什麼意義?譬如,酒肉朋友傷身傷心又破財,浪費生命,有什麼意義?拚到最後,身體都先壞掉。
所以,還是要攀緣,要廣結善緣。菩薩是廣結善緣,我們是波羅蜜的攀緣。有的是有攀緣沒有波羅蜜,有的是有波羅蜜沒有攀緣,最好的是攀緣波羅蜜。攀緣波羅蜜是三輪體空的空性智慧,在每一個當下,行善而自淨其意,這個就是攀緣。
某人的妹妹臨終,需要助念,我們就去,助念完了,就沒事了。這個稱為攀緣波羅蜜。
菩薩道是什麼?菩薩道是布施要波羅蜜,不可以說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持戒也要波羅蜜,僅僅持戒而沒有波羅蜜也不行。《優婆塞戒經》裡面有持戒而沒有波羅蜜的,就是指聲聞乘戒、辟支佛乘戒,就是所謂的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就是有持戒,可是沒有波羅蜜,有時候持戒就變成了束縛自己。
我講個例子,我們去年開會時,有一位南傳比丘提出的問題,現在要搭飛機前往美國,上了飛機,現在幾點鐘要吃飯,到底是依台灣的時間,還是依飛機飛到日本,或者到夏威夷的時間為準呢?還是依空中少爺、空中小姐說現在要吃午餐、吃晚餐,如果聽到吃晚餐,就不可以吃呢?到底是哪一個才對?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這個就是有持戒而沒有波羅蜜。這個就是南傳師父提出的問題,他們真的很困擾,因為有時差,到哪裡去都不一樣,也許會碰到十幾個小時都不能吃飯,因為到達的地方,可能是下午,或是晚上。
但是大乘強調持戒波羅蜜,要有空性,你只要四波羅夷就是最主要的戒不犯,殺盜淫妄是性戒,這不可以改變的,也就是任何狀況之下,都不可犯。甘露是遮戒,其他都是小戒,其他都是有空間的。
如果是幾點吃飯,或是一天吃幾餐,或是甘露等,那個是小事情。微小戒,隨方制儀。佛陀講,某一條規定,隨著時間空間改變,可以經過大家同意,都可以修改。大家同意了,根本就不會引起別人的煩惱,就不會說某某人又犯戒了,某某人又怎麼樣子了,因為大家同意了。
你說不攀緣,我認為也沒有必要。譬如仁老來了,大善知識來了,大家不是要攀緣嗎?就是要親近他,這是一種攀緣,但是要攀緣波羅蜜。
Q:我們講眼根與色塵,兩處皆是虛妄,非因緣,非自然。既然是這樣子,譬如我看杯子,我就定在那裡,我的根與我的塵是相對的,就是因為它是虛妄不實,那我就一直會看那裡,有時候我們就會視而不見,這樣算是定嗎?因為中間沒有介入識啊!因為你沒有根,也沒有塵,都是虛妄。
A:那個應該講起來不算定,那個算是一種無記,算是一種頑空。根和塵還是有的,眼睛還是會看到色塵。
所謂的虛妄並不是沒有,是有,但不執著我們所看的,因為一執著所看的,把它當作實有,執著它,生起貪瞋癡慢疑,就會起煩惱。所以在每一個當下,觀照一切皆是虛妄,根塵虛妄,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視而不見,這個是錯的,修行者一定要有妙觀察智,唯識學教轉識成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
轉眼耳鼻舌身識為成所作智,什麼是成所作智?我看到一樣東西,聽到一個聲音,要以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來成就我的修行,或是成就自利利他的事業。
我就是學習,看到這個可以來當什麼功用。這個下一次是不是可以拿來布施,或是把它保護得很好,這個是成所作,而不是視而不見。視而不見跟一個呆呆的人,跟草木沒有兩樣,尤其大乘修的不是厭離。
Q:可是這樣子起的識,就會產生喜歡跟不喜歡。
A:起了識,就要知道這是虛幻的,雖然知道它是存在,它確實是存在,只不過是虛妄的存在。
我們藉著外物或自己的五根為工具來成所作,也就是成就所做的一切,成就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每一件事情都要成就。成就自利利他,對自己的身心修行有幫助,對別人的身心層次有幫助,而不要變成一種障礙,不然的話,我們太虧待這些色聲香味觸法了。如果視而不見,浪費資源,有好東西,為什麼不能充分利用來自利利他呢?
關鍵點就在這裡,要「成所作」。
如果是第六意識,就要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並不是教視而不見,教不要思考,教不要動腦筋,不是!要妙觀察。觀察每一樣事情表象的無常,表象的無我,表象的虛幻,後面有眾因緣,後面是性空,這樣子修行一定活活潑潑。
Q:他不是視而不見,他只是看就在看,他第六識沒有起作用,所以他不知道……,但是妙觀察智就是要修第六識不要動,是不是這樣子?
A:不是!妙觀察智不是教第六識不要動,如果教第六識不動,那是修止,還沒有修觀,所以要知禪修修止只是過程,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要達到觀。
以修止為目的,就定在那裡,變成一點用處都沒有了。修止只是讓你增加觀察的效能,就可以觀察得很仔細,這樣子才對。不能以修止為目標,而是要以修觀,因為修觀才能夠產生智慧,修止只能夠產生定。產生定還是在三界內,產生觀,有慧,才能夠出三界。
所以修行一定要活活潑潑,不可以呆板,不可以死,如枯木槁灰,佛法變成是違害人類的,沒有用的東西。
我剛剛講的,倒不如做一個多管閒事的人,去掃地,看到不正義的事情,去示威,都還好,否則,就是要不請自來,就要主動。如果學了佛,大家變成退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都不要攀緣,這樣子,要誰種米種菜來給你吃?只是自己享福,只是自己安樂,都不理會其他人了,那是不行的!
Q:所以有人說可以每天入定幾小時。
A:那個沒有意義,沒有觀。重要是要活活潑潑,要有智慧,所以大乘才強調止觀雙運,止和觀要平衡,止不能夠超過觀,觀也不能夠超過止。觀超過止,就容易掉舉,因為觀得太多了,比較容易散亂。
Q:我們觀六塵六識的時候,觀十八界,那還是只針對虛妄不實的部分。就像杯子,我們會想到它的用途純粹就是個杯子,不只是觀空,而是觀如何成就每一個功用,對嗎?
A:成所作智,成所作。你就要活潑起來,不只是觀它的無常性,不只是觀它的空性,而要觀到它的妙有,所以要觀到空有不二。大乘佛法就強調妙有,真的很重要,你看一切的萬物都在成就我們,所以就要妙有。妙有就是它能夠起什麼作用,不然,我們就是反社會行為,就是反時代,反眾生,不行!一定要妙有,這個才重要。成所作智,妙有。
這些提問都很有意思,很切身的問題,因為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比如不要攀緣,有時候解釋成不理會人間事,這個也錯誤。不要攀緣,當然是不要起一個貪心,可是當菩薩就是要廣結善緣,所以最好都用波羅蜜,攀緣要有攀緣的波羅蜜,攀善緣,要有智慧。
波羅蜜就是空性智慧,所謂波羅蜜,就是三輪體空,已經到了彼岸。所以大乘佛法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以般若波羅蜜為基礎,如此才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等等,已經到了彼岸,已經通達了智慧。所以不能止在那裡,定在那裡,不能死死的,一死死的話,學佛就走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