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
問: 直覺和佛性的差別在哪裡?答:[法塵]是前塵落謝的影子。過去曾經經驗過的,尤其是身、語、意所造作的一切留下了影子在阿賴耶識中,一留下影子在阿賴耶識就變成以後不管是五俱意識所產生的法塵,或是獨頭意識所產生的法塵都來自阿賴耶識前塵落謝的影子,這就是直覺的東西,但直覺並不是佛性。
當我們還沒有修行成功還沒有淨化我們的八識為四種智慧之前,我們的直覺完全是前塵落謝的影子,因此還是有限的經驗,有限的經驗並不是說沒有那回事,而是說我們很可能會以有限的經驗當成全體的真理。
經典上也有這個例子,如果說天生就是看不見的人,有人告訴他[雪]什麼東西、雪的顏色。如果他眼睛看不見,白雪就像棉花,想像不出來,好像太陽光,他也想像不出來,跟他說下雪白色好像棉花,他用手去摸棉花,就會知道。跟他說下雪,而白雪就像太陽光那樣子的白,他直接到太陽下感受,太陽光會給我熱,有熱的感覺,就誤以為白色是熱的。又好像經中所說的瞎子摸象,摸到大腿,大腿只是象的一部份,卻把大腿當成一頭大象。大象是什麼?像柱子一樣,這叫[直覺],直覺還是染污的,還是有限的。我們過去經驗前塵落謝的影子,只不過直覺沒有第六識在起貪、瞋、痴的作用。他是很快速的從阿賴耶識[啵]浮現在第六識中。如果經過第一次思考,那時第六識就會加進末那識我執的作用在裏頭。
佛性,是智慧的心,了知ㄧ切萬法真實相的智慧。那種智慧了知一切皆是畢竟空性:桌子是色法,是空;聲音是聲塵,因緣所生也是空,五蘊色、受、想、行、識皆是空,了知ㄧ切皆空,不再以分別心來說,桌子是實有,聲音是實有,但並不是說一個智慧者他沒有看到桌子的存在,沒有聽到聲音的存在,不是的,他還是用佛性去聽聲音,只是不會去執著,不會去分別。
在接觸一切對境的時候,立刻覺照它是緣起性空,因而不會起貪嗔痴慢疑的作用,也就是煩惱心不會生起,當下如是!如是!看到桌子知道它是種因緣所生,無自性空、無常,立刻就知道。因此,就不會產生愛恨之心,那就是佛性。佛性是清淨的,而直覺來自於阿賴耶識中過去的經驗前塵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