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具說跟儒家的性善、性惡有沒有什麼關係?
Q:性具說跟儒家的性善、性惡有沒有什麼關係?
A:儒家荀子講性惡、孟子講性善,孔子講性相近習相遠,彼此間有什麼關係?其實性具說:不把人的本性定格為善或是惡。不認為是性惡或是性善,也不是說性相近,其實講佛性要從體、相、用去了解。佛性體是畢竟空,佛性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空、不能說它善、也不能說它惡,說它相近都不是,離開一切的名言對待,它只是如是、如是這樣子,什麼叫這樣子,就是真理。譬如說,緣起性空是真理,空性是真理,無我是真理,它只是一個真如性,很難理解。而為什麼會有性具說乃至於華嚴宗的性起說,這是佛性論大一統的概念,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眾生有的是畜生、有的是地獄、有的是阿羅漢、有的是聲聞、有的是佛呢?為什麼有十法界、三千法界的不同?這些眾生的造作都有一個能量,能量的來源就是佛性,就是真心,具足一切的性質。當我們有分別妄想就是有分段生死、變異生死;當我們究竟清淨了分別妄想時,根本無明也就去除了,就成就了一切道種智,也就是佛的智慧。
用佛性來大一統,才會有性具,也就是說,為什麼眾生會有所不同,他們能量來源大一統於佛性上,也就是說分別妄想越多,貪、瞋、癡越嚴重的人,生命層次就越低;越少的生命層次就越高。貪、瞋、癡完全沒有就是阿羅漢;能夠想到自利又利他的,就是菩薩;自利利他也不執著的,就是佛。用這樣子方式,來大一統聖凡這兩界的一切眾生,這種思想隠隠約約有大梵天思想,只不過在解釋的時候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