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機逗教
  1. 觀機逗教
華嚴五教止觀――華嚴三昧門(三)

華嚴五教止觀――華嚴三昧門(三)

詳細介紹
華嚴五教止觀-華嚴三昧門(三)

Q&A
Q1:[緣起性空]與[性空緣起],同義嗎?
A1:意思是相同,但側重點不一樣。
[
緣起性空]是為著要趕快[解脫煩惱]。[緣起]是[小乘佛教]所說的。可是[小乘佛教]的修行法,要觀[緣起]、觀[十二因緣]或觀[四諦十六行相],要一步一步來。到最後,只能夠證得[人我空],[法體]還是執著為[有]。因此[小乘]的修行法,一來修行的時間很久,二來解脫不夠徹底。
《般若經》出現以後,從[緣起]引申到[性空]。不必觀[四諦十六行相]、不必觀[十二因緣],而是直接觀[一切法是緣起]。[有為法]是[緣起],因此[無自性空]、[當體空],當下就可以解脫煩惱了。它是比較快速的方法。
[
性空緣起]是偏重於[菩薩道]。一切諸法都是[無自性空],可是依[空性]而緣起種種的[善法、惡法]。不要認為[性空],所以一切[皆無],還有很多眾生在痛苦之中,我們要[修假觀]。
以[天台宗]而言,[緣起性空]偏重於[修空觀](修[解脫道]),由[假]入[空]。[性空緣起]偏重於[修假觀](修[菩薩道]、偏重於[慈悲眾生、救度眾生]),出[空]入[有]。當然,究竟義來說,[性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性空],這樣的觀法,叫作[中觀]。

Q2
:《金剛經》中,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兩者是指什麽[種性]的人?
A2
:若以鳩摩羅什在公元402年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說,並沒有[種性]的思想在裡頭。所以你不能問:是指什麽[種性]的人?因為[種性]的觀念,是[唯識學]才有的,在《般若經》沒有[種性]的思想。
《金剛經》共有七個[中譯本],最早是姚秦.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個譯本是元魏.菩提流支所翻譯的,經名也叫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三個譯本是陳.真諦所翻譯的,經名也叫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陳.真諦是[唯識學]大師之一);第四、五個譯本是隋.達摩笈多所譯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達摩笈多有兩個《金剛經》譯本,中文名稱都叫作《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其中一個譯本完全是依照[梵文]的文法及次序來翻譯,應該是為著要教[華人]讀[梵文];另外一個譯本已經依照[漢文]的文法來翻譯);第六個譯本是唐.玄奘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七個譯本是唐.義淨所譯的《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隋.達摩笈多所譯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的意思,就已經有了[唯識]的思想在裡頭;跟鳩摩羅什和菩提流支譯本中[金剛]的意思,完全不一樣(此二譯本,沒有[唯識學]的思想)。
[
金剛]的梵文:vajra,[能斷]的梵文:cchedika。梵文的[動詞]在後面,[名詞]在前面;所以[金剛](名詞)在前,[能斷](動詞)在後,稱為[金剛能斷]。
達摩笈多譯本中的[金剛],是指[煩惱];鳩摩羅什和菩提流支譯本中的[金剛],是指[般若波羅蜜]。
眾生無明,煩惱如[金剛]一般牢不可破。能斷[金剛]的是什麼?――[般若波羅蜜]。
來到唐朝,約公元657年玄奘大師譯出600卷的《大般若經》,其中第九會[金剛會],也就是《大般若經》中第577卷的那一分(能斷金剛分),就叫作《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能斷除金剛般煩惱的般若波羅蜜多經)。有[多]或沒有[多]一字,意思一樣。[多]:是梵文〝ta"的音譯,意思是[性質]。[能斷金剛]已經是[漢文]的文法([動詞]在前,[名詞]在後)。達摩笈多所譯[金剛能斷],則是[梵文]的文法([名詞]在前,[動詞]在後)。
來到第六世紀末,義淨大師所譯之《金剛經》,經名也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過在前面加上[佛說]二字。
所問:《金剛經》中,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兩者是指什麽[種性]的人?如果所說《金剛經》,是指流通最廣的鳩摩羅什譯本,就不能問:是指什麽[種性]的人?
若指玄奘或義淨的譯本,就可以這麽問。因為這兩個譯本已經有[唯識學]的思想。甚至更早的達摩笈多譯本,也有[唯識學]的思想,也可以這麽問。那是指哪一種[種性]呢?――當然是[菩薩種性]以及[不定種性]。[唯識學]的[五種性]是:[聲聞種性]、[緣覺種姓]、[菩薩種性]、[不定種姓]、[無種姓]。[不定種性]:是指過去學過[聲聞法]、[緣起法]、[菩薩道法],具有[聲聞]、[緣覺]、[菩薩]三種[種性],這一世碰到哪一種善知識,就可以啟發哪一種的[種性]起現行,故稱[不定]。[唯識學]沒有[佛種性](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為[佛種性]要到[如來藏思想]、[佛性思想]出現以後才有。

Q3
:《心經》無[如是我聞、信受奉行]等文句,可當作一部完整經典嗎?此經由何所出?
A3
:《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梵文]是:prajñāpāramitā hdaya Sūtra ,〝hdaya "的意思是:[心臟]、[核心],並不是指[心意識]的[分別心],也不是指[真如心]、[清淨佛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把《般若經》最重要的[核心思想]總結起來,也等於是《般若經》的綱要。因此,經首沒有[如是我聞],經尾也沒有[信受奉行];當然也可以稱為一部完整的經典。
中國的《六祖壇經》,最後面有[信受奉行],前面也沒有[如是我聞]。它一上來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在講自己的生平,可是中國人也把它當作是一部經典來看。
為什麼經典都以[如是我聞]開頭,以[信受奉行]結束呢?那是因為[小乘]《阿含經》的體例都是這樣子的。後來[大乘經典]出現以後,為著要取信讀者,因此就仿《阿含經》,前面都加上[如是我聞],後面都加上[信受奉行]。
如果以學術的角度來看,[經]是後人結集的,並不見得每一部經都是[如是我聞](我親自聽到)。後人結集的[經],可不可以把它當成是[經典]呢?――[小乘教]只要不違[三法印]、[大乘教]只要不違[中道實相印],就可以說是[佛經]了。
所問《心經》從何而出?――它是結集來的,也就是把《般若經》作一個綱要、結論,是《般若經》最核心的部分。
《藏文本》的《心經》,則仿照其他[經典],亦有[如是我聞]、[信受奉行],但經名不叫《心經》,而叫《心要經》。由經名就可知道:它不是談[心],它是《般若經》的心要,《般若經》最重要的部分。
前面談到的《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在公元402年首先翻譯出來的。當時印度的經典傳到中國被翻譯出來,起碼要200年的時間,也就是這一部《金剛經》在印度出現大約是公元200年左右,亦即那時《般若經》剛剛出來。所以鳩摩羅什的譯本,純粹是從[小乘部派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最初期]的經典。
大部分的[大乘經典],到最後都有一個[咒語]。[咒語]就是[陀羅尼],[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持],一個[總結]、一個[綱要]而已。並不是一般所誤認的――[咒語]有神秘力量,可以呼風喚雨、可以[出天入地]。
《心經》最後的[咒語]――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可見得《心經》是已經相當晚期的經典了。
玄奘大師在第七世紀中葉才重譯《心經》,當時[密宗]已經跑進[佛教]了。印度有[佛教]之前,早就有[密宗]了,那是[外道的密宗]。釋迦牟尼佛本來是禁止[密宗]的、禁止弟子[持咒]的;可是印度人習慣[持咒],釋迦牟尼佛沒辦法,就說:[惡咒]不可以持、[善咒]可以持。
《金剛經》後面沒有[咒語],表示它是很純正、很早期的[大乘經典]。我們看《阿含經》中有那麼多[經],但沒有一部[經]後面有[咒語]的,因為是很純的[佛教經典]。早期的[大乘經典]也都沒有[咒語],後來受到[婆羅門教]及[密宗]的影響,就有了[咒語]。
《金剛經》是比較早期的[大乘經典],所以沒有[咒語]。《心經》是比較晚期的[大乘經典],就出現了[咒語]。

Q4
:[天台]的[一心三觀]、[一念三千],是否等同[大圓鏡智]、[海印三昧]所呈現的不可思議境界?證悟的層次是否相同?
A4:我們首先要釐清:[大圓鏡智]是[唯識學]的名詞。[唯識學]沒有[佛性]的思想;但[天台]、[華嚴]已有[佛性]的思想。
[
天台]的[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當然呈現的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種[不可思議境界]的含義與證悟的層次,與[大圓鏡智]是不一樣的。
[
大圓鏡智]是由[第八識]轉得的,只是能夠同時看到[一切萬法],[一切萬法]如同[大圓鏡]所反映,修行者可以[覺知],但[不分別]。
[
一心三觀]、[一念三千]、[海印三昧],已經是[佛性]的思想了。以[佛性論]來看,是比較高的層次。

Q5
:[天台]是由[次第三觀]而入[一心三觀],所以是[圓漸教];而[華嚴]的[一真法界],是了知:一切法[空有不二]、[互即互入]、[圓融無礙],故是[圓頓教];是不是這樣子?
A5:[天台宗]學人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天台]是[圓頓教],[華嚴]是[圓漸教];跟[華嚴宗]的看法相反。[天台]與[華嚴]二宗,都把[自宗的思想],當成是最高的。
為什麼[天台宗]說:[天台]是[圓頓教]?――因為他們認為:[一念三千]([一念心]就具足[三千法界])就是[諸法實相]、就是[中道實相]、就是[十如是]。我們的[心]本來就具足[六即佛]:從[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至[究竟即佛],每一個[次第]都是[佛],都是完全相等的。了解這個,當然是[圓頓教]。

Q6
:請解說[六種無為]。
A6
:這是[唯識學]的[無為法]。[無為法]是一切[有為法]的自性;也就是,一切[有為法](包括:心法、心所法、色法、色心不相應行法)的本來性質,就是[無為]。只是我們眾生沒有智慧、不了解真相,所以在那邊盲修瞎練,其實[有為法]就是[無為法]。
[
唯識學]的[修唯識行],就是要讓我們看破[萬法唯識現],而我們的[心識]又是[妄想心],不是真實的;因而捨離[遍計所執性],而證得[圓成實性]。
[
六種無為]:是用[六種角度]來形容[無為法],形容[有為法]的[實相]。[有為法]的[實相]就是:[有為法]只是就[現象]而言,如果就它的性質來講,就是[無為]。
第一種[無為]是:[虛空無為]。意思是,[無為法]如[虛空]一般。[空]:是一切萬法的[所依];[虛空無為]:[虛空]可以含容一切萬法,任一切萬法[生住異滅];但[虛空]不淨不垢、不增不減、不來不出、無始無終、無邊無際。
第二種[無為]是:[擇滅無為]。所謂[擇滅無為]:就是用[智慧]簡擇,去除[染污]、[不善],修到最後,於[善]而不執著[善],就變成[清淨]。是透過修行,一步一步修,到最後[智慧](空性智慧)生起了,轉[八識]為[四智],那時所證得的[無為法],是靠[智慧]證得的,叫作[擇滅無為]。
第三種[無為]是:[非擇滅無為]。所謂[非擇滅無為]:就是證得[無為法],不是透過[智慧]。這是指證得[涅槃]的行者,當下就是[無為],不必再靠[智慧]。
[
非擇滅無為]又稱[闕緣無為]――因為一切[有為法]都靠[因緣和合]而生起;如果沒有[緣]出現,當然就是[無為法]。也就是,不是靠[智慧]而證得[無為]、而處於[無為]的境界;而是因為[缺緣],只是沒有那個[緣]而已。譬如有時候我們也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我們自以為[解脫自在]、自以為在[涅槃]之中;那個時候不是我們有[智慧],而是沒有人來[惱怒]、[刺激]我們。或當你年輕、富貴之時,沒有磨難的境界,要名有名、要錢有錢、要閒有閒,什麼都可以不必作,當然自在得很、當然是[無為]。
第四種[無為]是:[不動無為]。所謂[不動無為]:就是[禪定]修到[不動地](色界[第四禪]:捨念清淨);或死後生到[不動天](也就是[第四禪天]中的[無想天]),在那裡壽命有五百大劫,一念不生,沒有任何煩惱,稱之為[不動無為]。
第五種[無為]是:[滅盡定無為],又稱[滅受想盡無為]。[滅盡定]只有[佛教]才有。[佛教]的[禪定]修到[非想非想處定]時,因為不想活著的時候有[煩惱],因此又多修了[滅受想盡定]。在[滅受想盡定]中,滅了[受、想],沒有任何的[起心動念]、沒有任何的[煩惱]。
第六種[無為]是:[真如無為]。[真如無為]:是證得一切法皆是[真如]。[真如]的意思:就是[緣起性空];有[因緣]和合,就有[法]生起,但這種[生],不是真的[生];[因緣]離散,[法]就滅了,但這種[滅],不是真的[滅]。
[
無為法]的體:是[真如],要了解什麼叫[無為],真正的意思,就是[真如]。
[
虛空無為]:是在形容[真如無為]如[虛空]般,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擇滅無為]:是說[靠智慧]證得[無為]。[非擇滅無為]:是說[闕緣](沒有[緣])而得到的[無為]境界,不是[真功夫]。

Q7
:何謂[業感緣起]、[性空緣起]、[法界緣起]?其差別何在?
A7:[業感緣起]――主要在講:造[善、惡業],就會緣起[苦、樂]的果報;也就是,自己的[業力],感招自己的[果報]。主要是在講[有情眾生]。
[
性空緣起]――可以講[有情眾生],也可以講[器世界]。[心法]或[色法],都可以講[性空緣起]。[性空緣起]是《般若經》的思想,沒有[佛性]的觀念。
[
法界緣起]――是[佛性論]的思想,已經有[佛性]的觀念。

Q8
:既是[無生無死],如何理解[佛經]中對[入胎]及[死亡]時的描述,我可以不用知道這些,那[佛]說這些有什麼作用?
A8:就《般若經》(大乘空始教)來講,一切都是[無生]。可是[佛經]中,也有描述[入胎]、[住胎]、[出胎]、[生死]的過程,那是就[世俗諦]而言,是[假名安立],是對[不能夠理解空性者]而說的。
眾生的根機不一樣,如果你了解[一切皆空],你根本不必讀這一些,因為[一切皆空],你就已經達到[煩惱]的解脫了。
[
佛]說這些[世俗諦]的東西,目的是要幫助那些[智慧]不夠的人――因為不能夠理解[萬法皆空]、[萬法皆虛妄],所以執著[有]。[佛]為他們分析:[人]有[入胎、住胎、出胎],有[生、老、病、死],但這些都是[緣起]的,都不是[真]的。是[緣起]的,所以是[空性],重點是在了解[空性]。[空性]是:[緣起故性空、性空故緣起],如此才能夠[解脫自在]、才能夠[行菩薩道]。所以[佛]講[入胎、住胎、出胎]、講[生、老、病、死]這些[世俗諦]的東西,最後還是導歸於[業感緣起]、[性空緣起、緣起性空]。
[
佛]並不是要我們去了解[入胎、住胎]的過程,了解那些,在[佛教]來講,並不重要。[佛教]的重心是:不要有[煩惱];不管任何狀況,只要沒有[煩惱]就好了。因此只要你有[智慧],了解[性空],那這些都可以不必知道。

Q9
:自覺[能力不足],須求[佛力加持]。在[華嚴思想]如何理解?又如何理解[感應事蹟]?
A9:希望[佛力加持],這已經是[他力]的思想了。如果依照[佛的本懷],佛是反對[他力]的。[婆羅門教]或[其他宗教],都是[他力]的;只有[佛]說:一定要靠[自力],外來的[力量]不可靠。
可是後來[大乘佛教]出現了很多[他力]的思想,那要怎麼辦?――這只是一個[方便],在我們沒有[信心]的時候,求[佛力加持],但不可以把它當成是[究竟]的、[可靠]的。
這些[感應事蹟],其實都是[心]自己在解釋――[有感必有應]、[心誠則靈]。

Q10
:有[智慧],就每個法門皆可契入[華嚴圓融];問題是:這個[智慧]從何而來?
A10:[智慧]從哪裡來的?――如果是[小乘佛教],就是從[聞思修]來的,要有[善知識]的教導,還要[思惟]及[自己實修]。
如果依大乘[佛性論],[智慧]是自己本來就有的。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此皆有[智慧]。一般凡夫因為有[妄想],所以[智慧]不見了。只要不起[分別],就有[智慧]了――你喜歡的,你不[貪];你不喜歡的,你不[瞋]。永遠保持[覺照]、不起任何的[分別心],這就是[智慧]。
但並不是所有的[大乘佛教]皆主張: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是[佛性論]、[如來藏思想]才有的。《般若經》就沒有[佛性]思想。[唯識學]也沒有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唯識學]的[五種性]中,並沒有[佛種性]。
[
智慧]本來就是[證得]――[小乘]是證得[緣起法],[大乘]是證得[空性]。
所以[智慧]從何而來?――在不同的教派中,有不同的理論。
[
小乘教]要取得[智慧],是很辛苦的――[智慧]是求來的,由[戒],而後[定](修[止觀]),而後[慧](觀到[無我]),[慧]生起後,才能夠了知:[諸法無我](sarve dharma anātman)
[
唯識學]也很難――要轉[八識]成[四智],必須[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般若經》就很快――只要知道[一切皆空性],就看你[相不相信]、[做不做得到];如果[做得到],當下就是[智慧]。
[
佛性論]更快――[智慧]是本來就有的,不是求來的;只不過現在被[無明]、[煩惱]覆蓋而已,只要[不起分別],當下就有[智慧]了。

Q11
:[藏傳佛教]是不是特別強調[上師相應法],為什麼?
A11
:因為[藏傳佛教]認為:[上師]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化身,[佛法僧]具足於[上師],所以對[上師]百分之百的恭敬――[上師]所有的一切,通通對;即使[上師]錯了,也不是他錯,而是我們錯,是上師故意作錯,為了讓我們知道。這就是百分之百把[上師]當作[神]、當作[佛法僧]的具體呈現來尊敬。那要如何理解呢?――這當然跟[西藏]的[文化背景]、[地理環境]有關。

Q12
:[華嚴思想]和[般若思想]一樣嗎?
A12
:不一樣!因為[華嚴思想]有[佛性論];[般若思想]沒有[佛性論],只有[空性]。但所有的[大乘思想](包括[華嚴思想])都一定要以[般若思想]為基礎,認知[一切皆空],以這個為基礎而慢慢開展出來。

Q13
:[華嚴思想]和[四念處]有何關係?
A13:從[相]上來看,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從[性]上來看,只要用[佛性論]的思想來修[四念處],就能夠了解[法界緣起]――因為一切皆是[圓融]、一切都是[平等]。所以哪裡有[四念處]是[小乘]的修行法?哪裡有[念佛]才是[大乘]的修行法?沒有那回事!即使不修[四念處],只要有[智慧],我們日常的[行住坐臥]、[吃飯、睡覺],也都是[一真法界]、都是[法界緣起]。

Q14
:華嚴[圓融],[互攝互入]是非常美好;但[對境]時,就是[習氣]很重、[貪瞋癡]現起,怎麼辦?
A14
:那沒有其他的方法啦!你就是多[聽聞教法]、多[實修]。如果你是[上上根機者],你只要一聽[華嚴]的[圓融法界]、[無盡緣起]、[互攝互入],當下你就解脫了。如果你不能夠,那你只好乖乖的從[小乘]開始,從[受戒、持戒]開始,然後[修止、修觀],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前進。
你可以[走路]到高雄,也可以[搭高鐵]到高雄,或[觀想]一下就到高雄;就看你自己的能力如何。

Q15
:[煩惱]即[菩提],那造[善業、惡業]是不是就沒有差別?
A15:[煩惱即菩提]――不是就[現象]、就[事]、就[世俗諦]來講,而是就[體性]而言。
[
煩惱]與[菩提],在[現象]、[事]、[世俗諦],是有差別;但就[體性]來講,兩者相同。你如果有[分別心],這兩者就不一樣;你若沒有[分別心]、體會到[空性]、[佛性],那就沒有差別。
[
善惡業]有[善惡果報],那是[用];[用]是依[體]而有。當你的[心]有分別,你自然就會[造善]或[造惡];你的[心]沒有分別,完全是清淨的,則不管如何[起心動念]、如何[言行],都是清清淨淨的,都不會引起任何[煩惱]。

Q16
:[四無量心]在[小乘],是[定]的修行;在[大乘],是[破四相]的方法。請再詳說[四無量心]與[小乘]四禪的修行關係,以及[四無量]中的[喜、捨]與[破壽者相]、[破人相]的關係?
A16:[四無量心]在[小乘]來講,它是[修定]的方法;但在[大乘]來講,它可以應用來[破四相],應用在[中觀]的思想上面。
        [
四無量心]――不是[慈悲喜捨],而是[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重點在[無量]。[無量]就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永遠是這樣子。自己去思惟:你永遠都是[慈悲喜捨],你還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嗎?
為什麼[捨無量心]是[破人相]?――所謂的[人],是指[補特伽羅]。[有人相]――是認為:有[補特伽羅],真的有不變的[有情眾生,或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我們稱之為[五蘊]。當我們都是[捨無量時([捨]的意思:不是[放掉],而是[平等]),也就是能夠[平等無量]看待時,哪裡還有[補特伽羅]?因為[一切皆空]。
為什麼[喜無量心]可以[破壽者相]?――所謂[壽者相],就是[時間]的觀念,認為:[時間]是實際有的。如果我們能夠[喜無量],能夠[無量的喜],當然就不會在某一個[時間點]斷了,在某一個情況之下,沒有[喜]了。

Q17
:[真如法性]是否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一切[有情、無情]所具有的性質?
A17
:沒有錯。我們講[真如性]或是[法性],就是說:不能夠講[不變]是一端、[隨緣]是另一端;而是[不變即是隨緣,隨緣即是不變]。[有情]可以適用,[無情]也可以適用。

Q18
:[真如心]是否等同[本覺]?
A18
:可以說是等同[本覺],但也可以說:偏重點不一樣。
[
本覺]的意思:就是[本來的覺性],重點在強調[佛性論]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就有[佛性]、[覺性](unborn awareness)。
最近有一個[出版社]要我寫一篇推薦的[序],是有關住在美國加州一位大德的翻譯,結果我發現裡面錯誤很多,他把〝unborn awareness"翻譯成[覺性不生],這怎麼對?可見得他根本不懂佛法。〝unborn awareness"的〝awareness"(覺性)不是造出來的、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的,所以〝unborn awareness"就是[本覺]。
[
真如心]則偏重於:透過[修行],了解一切[有為、無為]皆是[真如]。與[本覺]的偏重點有所不同。

Q19
:何謂[自性]?
A19:[自性]( 梵文:prakti)這個字,本來是[數論派]的用語。[數論派]提出[二十五諦]的理論:我們的[宇宙]、[人生]都是由[二十五諦](二十五種[真實的東西],[諦]:指[真實的東西])組合而成。
[
數論派]主張:[事物]或[人生現象],是由[自性]和[我](又翻譯為[神我]、[命我]或[冥我],亦即我們所說的[靈魂])兩個基本實體相互作用而出現。[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ā):是[精神的原理],也就是[精神的源頭],它本身是無形、不能動、不能產生作用的。[自性]( 梵文:prakti):是[物質的原理],也就是[一切物質最基本的元素]、[一切物質最基本的源頭],也是不動的。但是當[我]和[自性]合在一起的時候,就開始產生變化。首先產生[我慢],而後產生[五大]( 地、水、火、風、空),而後產生[五唯]、[五知根]和[五作根]。總之,[有情眾生]就這樣產生出來了。
[
佛教]於印度出現時,當時勢力最龐大的二個[外道]教派:一是前面所說的[數論派],一是[勝論派]。
[
勝論派]提出[六句義]或[九句義]。[六句義]:實、德、能、同、異、和合,也就是有六個最基本的元素。讓[實、德、能]產生作用的,是[同、異、和合]。
[
佛教]在印度出現以後,就碰到了[外道]、碰到了[婆羅門教]。因為[佛教]是一種革命的思想,因此必須破除當時一般的信仰、知見。
[
婆羅門教]是[有神論],相信可以透過[祈禱]、[祭祀],而得到[婆羅門神]的加持。現今很多[大乘佛教]也有這種作法,這完全是[婆羅門教]的法。
[
數論派]說:最基本的精神元素,叫作[我];最基本的物質元素,叫作[自性]。[大乘佛法]則一直在談[無我]、[無自性]。
[
小乘佛教]已經談到了[人無我];可是[法]還是[有我]、[法]還是有[體],[法有體]:就是指[法有自性]。亦即[小乘佛教]已否定了:[數論派]所主張的精神的原理, 認為[有我];可是還留有一個[自性]、一個[法體],沒有把它掃乾淨。[小乘佛教]還承認[物質]有一個最小、最小的基本元素,是永遠存在的,稱為[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心]有一個[識大],也是永遠存在、不會消滅的。
來到[大乘佛教],《般若經》不僅僅是講[人無我],更進一步講[空性],[空性]就是[無自性](沒有[自性]),才進一步也把[自性]給空掉,認為[人無我、法無我]。[法無我]:就是[法無自性],為什麼[法無自性]?――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的,[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都是緣起的,所以沒有[自己的性質]。因為即使是[小乘]所認為最小、最小的物質:[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都可以繼續分析,分析到最後,就會發現:根本這些[物質]都不存在;連[心識]、[識大],也沒有那個基本的精神。這叫[畢竟空]、[無自性空]。
來到[唯識學]的思想,也是在談[空性]――首先談[境無唯識]、[萬法唯識現,三界唯心造],但這個[心]、這個[識],是[緣起]的,因此[心識]也是[空]。如果能夠了解到這一點,就是[大圓鏡智],那個時候[智慧]就生起,就能夠證悟[真如性];若講[心],就稱之為[真如心]。[真如心]:是指透過[修行],了解[一切萬法都是真如]的那種心,著重在[修行之後所得到的結果]。
[
唯識學]的《解深密經》提到[五法]:凡夫是[名、相、分別],修行者是[真如、正智]――[能觀的心]能夠觀到[真如]([真如]:是[所觀],[正智]:就是[完整、正確]的智慧,是[能觀的心])。[真如]的意思:是[不空不有]――不能講它[有],也不能講它[空];[因緣和合]就[有],[因緣離散]就[沒有];因此它是[畢竟空]的。
後來在[如來藏]思想、[佛性論]思想]出現以後,[自性]就被[大乘佛教]所肯定。這個時候的[自性],是指[一切眾生所本具的佛性]、[一切眾生所本具的自性]。[佛性]:就是[覺性]、[覺悟的性]、[菩提的如是性]、[菩提的真如性](梵文:bodhita 或tathata bodhi- tathata。〝bodhi":覺悟,〝tathata":如是)。
[
自性]:雖是[數論派]所使用的名詞,但在[漢傳佛教]的《增一阿含經》([大眾部]所結集)以及[南傳佛教]的《增支部》([分別說部]所結集),都有提到:[眾生心本淨]――[眾生心]本來是[清淨]的,後來因為[無明]、[煩惱],而使得[清淨心]變成[染污],必須透過修行,把[染污]去除,以恢復[清淨心]。這是[大乘佛教]的[自性思想]源頭,與[數論派]的[自性]含義,是不一樣的。
[
數論派]的[自性]:是[物質]的基本元素,[自性]跟[我]合在一起,就開始產生變化,有了各種各樣[有情眾生]的[五知根]、[五作業根]、[五唯]等等,出現一切的眾生的[物質]與[心理]現象。所稱之[自性],是[真實有]的。
[
大乘佛法]所講的[自性]:是指[眾生本具之覺性]。[自性]就等於[佛性],是[清淨]的。我們用《壇經》的解釋最清楚:[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它的[體]是[本自清淨、本無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能生萬法]。雖說[能生萬法],但不是指:[自性]可以生萬法,不是像[數論派]所說的那個[自性](prakti)跟[我]合在一起以後,就可以產生[萬法]。
[
佛教]講的[自性]、[佛性],它是萬法的[所依],就好像[虛空]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所依],萬事萬物要出現,一定要[有因、有緣]和合在一起,才會產生不同的萬事萬物。[佛教]的[自性]或[佛性],它是[清清淨淨]的,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不能說它[亦有亦無]、也不能說它[非有非無],它不是[文字、語言、思惟]所能夠理解的東西,它只是一切萬法的[所依],它不能夠生長萬物。就好像這個〝房間",一定要先[空]出來,我們才能夠擺進〝桌子"、〝椅子";如果沒有[空]出來,我們就不能擺進〝桌子"、〝椅子"。這個[空間]並不會生出或製造出〝桌子"、〝椅子"。所以[佛教]的[佛性論]、[自性觀],千萬不要錯認:我們的[自性]能夠生萬物,我們的[佛性]能夠創造萬物。如果這樣思惟,就是[外道]、就是[有神論],等同[神造萬物]的思想一樣。

Q20
:何謂[依止因緣]?是[阿賴耶識]種子起現行的緣起嗎?
A20
:[阿賴耶識]的種子,只是[種子依]。[阿賴耶識]本身,則稱為[根本依]。
種子起現行,除[種子依]和[根本依]之外,還必須有其他的[緣]――[根]所依的[根緣]、[所緣境]的[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等種種[增上緣]及[等無間緣]。
所以[依止因緣]的[因緣],[因]:當然是指[阿賴耶識]的種子習氣;[緣]:就很多了,需各種各樣的[緣],才能夠令種子產生[異熟變]。
[
因緣]前面加上[依止]二字,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是[唯識所現],也就是,萬事萬物都是我們[阿賴耶識種子]的[種子依緣]、[阿賴耶識本身]的[根本依緣],再加上其他的[緣]所產生出來的現行。當然,[現行]又會[新熏種子]到[阿賴耶識]中。
因此[依止依緣],不只是[種子起現行],還包括[現行熏種子]。因為[新熏種子]是依靠[現行]而來的,如果沒有[現行],就沒有[新熏種子]。簡單講起來,因為我們有[新的分別心],所以[種子習氣]才會增加、才會越來越多。

Q21
:什麼叫作[隨緣消舊殃、隨緣消舊業、莫造新殃]?
A21
:意思就是:你碰到任何的境界,尤其是讓你生氣的境界,你不要起[分別心],如此,[過去的業力種子]就消掉一個。如果一遇到逆境,你就發脾氣,而且不只發一次,想到就氣,一氣好幾年,乃至一輩子、好幾輩子都還在記恨、記仇,那就有無數的[新熏種子]一直丟下去,[惡緣]糾纏得越來越多。本來事情早已過去了,但是我們不肯放下,所以[新熏種子]就有無量,就永遠沒有機會解脫了。
[
依止因緣]的意思,不只是[種子起現行],還包括[現行熏種子]。[新熏種子]是以[現行]為因緣的,如果沒有[現行],就沒有[新熏種子],如此,就可以[隨緣消舊業]。
任何的境界,尤其是不好的境界,你接受了,[新的種子]就不會種下去,而且會少掉一個[舊的種子]。被欺負的越多、逆境碰到的越多,[成佛]越快。你就這樣子思惟,碰到逆境,就表示:過去我們種了逆境的因,現在吃苦就是吃補,就是要一直[消舊業],不要再[造新殃]。[造新殃]:就是[現行又熏種子],依止於[現行]的因緣,就有[新的業力習氣]。所以碰到冤家、仇人,你要感謝,因為他在讓你[成佛]。釋迦牟尼非常感恩提婆達多,提婆達多生生世世都在找釋迦牟尼的麻煩,這一世更是要害祂。釋迦牟尼一點瞋恨心都沒有,祂感恩提婆達多一直在害祂,害祂其實是在成就祂,因為兩個人以前同時修行,但釋迦牟尼比較早[成佛]。

Q22
:如果觀察到自己的執著,不是骨子裡的執著,而是有如鑲在靈魂上的執著,是俱生我執嗎?這種情況有時無法被[第六意識]所駕馭。請教這樣的[緣起],要如何[修止],才能不陷入[行]的險境呢?

A22:[修止]是不夠的,因為[修止]只是暫時的證伏斷。依[南傳佛教]來講,[戒]可以[斷煩惱]、[定]可以[斷煩惱]、[慧]也可以[斷煩惱]。
但是[戒]的[斷煩惱],叫作[分斷煩惱]――一分一分的斷。守好[一條戒],就少[一個煩惱]。
[
定]的[斷煩惱],叫作[伏斷煩惱]――它只是用[定力]把[煩惱]壓下來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斷了[煩惱]。就好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非擇滅無為]:只是沒有那個[緣],讓[煩惱的種子]起現行而已;或在[無想天]裡的[不動無為]:用[定]把[煩惱]壓下來。
[
慧]的[斷煩惱],叫作[正斷煩惱]――真正的[斷煩惱],因為了解[一切法無我]。
因此你所說的情況,並不是[修止]就夠,最重要是[修慧]。而[修止]怎麼修?――太簡單了!你找一個[善的所緣],專注在[善的所緣]上,[心]不要離開這個[所緣],這樣子你就[定]下來了,但這只是[伏斷],不是[正斷]。

Q23
:[顯法離言絕解]是以[大乘頓教]的方法,入其[遮情]與[表德]二門。以《壇經》所言,[離一切相即佛,成一切相即心],意涵是否雷同?
A23:[遮情]是[大乘頓教],[表德]是[大乘終教]。[離一切相即佛]:這是[遮情],沒有錯。但是[成一切相即心]:並不是[表德],因為《壇經》裡面所講[成一切相即心],此[心],不是指[真心],不是指[佛性]、[真如心],而是指[心意識]的[心]。因為[心意識]能夠產生[分別],所以就有各種各樣的[相]。
本來[遮情]跟[表德],都是就[緣起]而言。[緣起]是有嗎?――就[遮情]而言,沒有;就[表德]而言,有。[緣起]是沒有嗎?――就[遮情]而言,[緣起]是[有];就[表德]而言,[緣起]是[沒有]。

Q24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否[遮表圓融無礙]?
A24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只是[表],沒有[遮]。如果[心]指的是[真心],那當然[佛]跟[眾生]毫無差別。如果[心]指的是[凡夫心]、[心意識]、[第八識的心],[佛]跟[眾生],就有差別。就[體性]而言,只要[心]一悟,就是[佛];[心]一迷,就是[眾生]。

Q25
:當自己覺得被冤枉時、被責備時,就是對方說一些不是事實的事、我根本沒做過的事,當我耳朵聽到對方的話時,對方在傷害我、侮辱我的人格,我就起了憤怒心、生氣。請問如何降伏憤怒心?是我沒有包容心嗎?是我沒有觀到緣起嗎?我覺得自己被對方束縛,沒有自由,不被尊重。
A25:沒有錯。這些原因都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還有一個[我]、還有一個[我執]的觀念――我怎麼樣、我怎麼樣。如果能夠觀到[無我],那對方在罵[空氣]、罵[虛空],[虛空]會反應嗎?如果能夠證到[無我],就無所謂對方[對我好]或[對我不好],一切只是[緣起]而已。
因此必須繼續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心境],尤其是[佛法],[佛法]太重要了。不想[學佛],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只是你會繼續[煩惱],會發脾氣、也會罵人,自己被別人講一句話,就受不了。你會活得很痛苦、很不安,活得心驚膽顫,怕這個、怕那個;別人也活得很痛苦。
如果你不想有[煩惱],你[學佛]了,你就不會隨便動怒、隨便傷害別人。佛教的[戒律],第一條叫[不殺生],[不殺生]的意思,並不是指[不要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或以為[吃素就是不殺生];若是這樣解釋,是錯誤的。[不殺生]的梵文是:ahisā〝hisā":意思是[惱害]所以〝ahisā":意思是[不惱害],[不惱害]才是[不殺生]的真正的含義。
所謂[不惱害],就是不要去刺激別人。自己在惱害別人時,自己也不會舒服;自己被惱害,更不舒服;因為已經[殺生]了。我們一天[殺多少的生]?――我們一直在[殺生],我們總是在惱害眾生,不僅是惱害[人],也惱害[其他的動物],甚至於惱害[大地]、惱害[草木]、惱害[空氣]。
如果想要[沒有煩惱]、想要[解脫自在],最好是[學佛]。當你[學佛]了,你一直練習、一直提醒自己、一直增長智慧,[煩惱]就漸漸少了。[學佛]不是去學[迷信]。什麼叫[迷信]?――[心外求法]就是[迷信]。你[學佛],要好好找一個你信得過的老師,死心塌地的跟他學習,一定要不斷地學習,你才能夠得到[智慧]。
[
智慧]哪裡來?――當然從[聞思修]來。以[唯識學]來講,[智慧]有兩種:一種是[天性],也就是你前輩子已經學習了,這個叫[本住種] (本住的[種子]);另外一種叫[新熏種],是後天熏習來的。這相當於[教育學]上所說的:一個是[基因],一個是[環境]。[基因]是〝先天"的,[環境]是〝後天"影響的。每一個小孩子一出生,就有不同的[天性],那個叫作[本住種],因為是來自[過去所作],已經覆水難收,已經不能改變了;所以[現在]就要趕快[新熏種子]。我們要熏習什麼樣的[種子]呢?――當然要熏習[解脫的種子],不要再熏習[我執、法執]、[貪瞋癡慢疑]的種子。我們要熏習[清淨種子],就是要熏習[戒]的種子、[定]的種子、[慧]的種子、[解脫]的種子、[解脫知見]的種子,讓我們[解脫自在]。我們要常常問問自己:[學佛]以後,有沒有越來越自在?越來越灑脫?如果沒有的話,表示[學佛]錯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