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機逗教
  1. 觀機逗教
般若經論對三三昧之會通

般若經論對三三昧之會通

詳細介紹
般若經論對三三昧之會通  
鄭振煌

一、釋題
    依佛教發展史而言,佛在世時的教法稱為根本佛教,其教法見於北傳佛教四阿含經或南傳佛教五尼柯耶;佛滅後百年內稱為原始佛教,維持根本佛教的教法;佛滅後二百餘年,因戒律觀點不同,佛教分裂為上座、大眾二部,後又因法義的見解不同,更分裂為十八部,加上根本二部,共二十部,稱為部派佛教;佛滅後約五百年,為適應時空因緣的需要,大乘佛教興起,以回歸佛陀人間佛教的本懷為職志,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基礎上,把佛法極大化、極深化,勢必對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教法有所會通,以取得正當性。般若經論是最早結集的大乘教法,因此最能看出佛教發展的轉折點。同時,部派佛教以三法印為核心思想,從諸行無常入無相解脫門,從諸受是苦入無願解脫門,從諸法無我入空解脫門。三解脫又稱三三昧,本文以「般若經論對三三昧之會通」為題,其意在此。
    若以佛法內容而言,則分三乘:觀修四聖諦八正道的聲聞乘、觀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勤修六度萬行的菩薩乘。前二或稱小乘,後一或稱大乘。在佛教史上,並無真正的緣覺乘行者,但其觀法俱見於根本佛教乃至大乘佛教的一切宗派。本文捨小乘、大乘的名相不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論諍。

    其實,大乘(Mahāyāna)一詞首見於《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

世尊出巴陵弗城,至于水邊。時,水岸上人民眾多,中有乘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而渡河者。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忽至彼岸。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
此中,大乘指的是佛所說法,能度眾生至人道、天道、涅槃。公元前後出現的大乘佛教則是指菩薩道,以成佛為目標,本文論據的般若經論屬之。

    小乘(
Hināyāna)一詞則首見於《增壹阿含經》卷十八〈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一:

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此中,小乘指的是凡夫眾生。大乘興起後,稱原有以解脫生死為目標的部派佛教為小乘,包括聲聞乘和緣覺乘,本文會通對象的說一切有部屬之。

   會通又稱和會,和會疏通彼此相違、乖角之義,使歸於一意。佛教廣對諸機,本有各種方便說法,復因流傳時間久遠,地域廣大,其教說或有矛盾相違之處,故須究明其義旨,會合疏通,俾使見其一致。《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曰:

若諸有情於佛所說甚深空性相應經典,不解如來密意義趣,於此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皆無有事、無生無滅;說一切法皆等虛空,皆如幻夢。彼聞是已,如其義趣不能解了,心生驚怖,誹謗如是一切經典,言非佛說。菩薩為彼諸有情類,方便善巧,如理會通如是經中如來密意甚深義趣,如實和會攝彼有情。菩薩如是正會通時,為彼說言:「此經不說一切諸法都無所有,但說諸法所言自性都無所有,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雖有一切所言說事,依止彼故諸言說轉。然彼所說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有事,一切諸法所言自性理既如是,從本已來都無所有,當何所生?當何所滅?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

   有情對般若經所說「空性」,生大恐懼,誹謗大乘經典非佛說。菩薩方便善巧,如理會通如來密意甚深義趣,攝彼有情說:「此經不說一切諸法都無所有,但說諸法所言自性都無所有。所說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是故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
漢傳佛教祖師大德在疏解經論時,往往會做會通。唐.宗密大師(780~841)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有感於當時佛教各宗自是非他,乃蒐集各家所述詮表禪門根源道理的文字偈句集錄成《禪源諸詮集》(已佚),並且作了一篇《都序》,來建立禪教一致的理論:佛說頓教、漸教,禪開頓門、漸門,二教、二門各相符契。又以禪門三宗即佛說三教:禪之息妄修心宗即佛說之密意依性說相教,禪之泯絕無寄宗即佛說之密意破相顯性教,禪之直顯心性宗即佛說之顯示真心即性教。他結論說:
三教三宗是一味法,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種禪心,然後禪教雙忘,心佛俱寂。俱寂即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忘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教。

   隨著時空的流逝,從根本佛教而原始佛教,而部派佛教,而大乘佛教,而傳至印度境外。在大乘佛教中,又由性空唯名系,而虛妄唯識系,而真常唯心系,益顯其博大精深。在二千六百年的佛教遞變中,後出於前,於言語上或有乖違,於義理上則無諍,故須顯佛說密意,以除學者疑惑或毀謗。如根本佛教至部派佛教皆說緣起,大乘般若經論則曰空性、無生無滅、無相、無智、無得等,必須加以會通,說明佛不否認諸法的存在,只是深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空、無生無滅。

佛教法門不離止觀,止是三昧,於安止心中起觀則能生慧,究竟涅槃。觀的梵文是Vipaśyanā,音譯「毘婆舍那」,觀察妄惑之謂,又達觀真理之義。即智之別名。《觀經淨影疏》曰:「觀者,繫念思察。」《大乘義章》卷二曰:「麤思名覺,細思名觀。」《摩訶止觀》卷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眾生根機、因緣各有不同,有人適合修解脫道,有人適合修菩薩道。大乘思想融攝根本、原始、部派佛教思想,承先啟後,否則如空中建樓。必也會通,方知「大乘非佛說、小乘焦芽敗種」之非。

二、釋三昧
    三昧指禪定境界,是梵文samādhī,巴利文samādhī的音譯,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
三昧即心定於一處,故稱定;遠離惛沈、掉舉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稱等持;正受所觀之法,故稱正受;調整散亂的心使正直,故稱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的依處,故稱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言息慮凝心。
   禪定:禪(那)是梵文dhyāna、巴利文jhāna的音譯,定是中文,梵漢合用,稱為禪定,指的是四禪八定,即三昧。
心到達三昧的狀態時,起正智慧,與所觀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於直接感見聖境,稱為三昧發得或發定。可知,三昧是證悟(正見)的必須階段。
三昧是否屬於心所,各宗看法不一。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五云:
諸心所法且有五品。何等為五?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
地謂行處,若此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恒於一切心有。彼法是何?頌曰:「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
    地是心所行處,五種心所法都稱為地。其中,大地法指三摩地等十心所法恒於一切心有,故名大。大乘《百法明門論》則把十大地法分為「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五別境心所以其皆緣各別境而起,因此得名,為「遍行心所」之對稱。遍行心所,具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俱等四義。而別境心所只具一切性、一切地二義,亦即於善、惡、無記三性及三界九地遍起。因僅緣各別之境,不緣一切境,亦非相續,非心有即有,故無一切時;五法未必並生,故無一切俱。譬如,「定」(三摩地)以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若心隨境轉則無定,故「定」非遍行。
    俱舍宗與唯識宗都將三摩地列為心所之一,認為心為此心所所攝持,故能住於一境。然而經部認為心於一境相續而轉,名三摩地,《成實論》主張三昧與心無異,二者皆不許另有心所存在。
 佛教興起後,把當時印度瑜伽派視為解脫方法的三摩地一語,納入佛法體系中。三摩地、解脫、禪及三摩缽底等詞,皆指心相續轉於一境的狀態,但唯有三摩地是三昧,據有部的說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缽底及三摩呬多則通有心、無心,而不通於散定。《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分別它們的不同︰
禪者,四禪。
定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
解脫者,八解脫。
   三昧者,除諸禪、解脫,餘定盡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脫門及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名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
   三昧的涵義比定廣,包括四禪八定、欲界定和諸佛菩薩所得定。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八亦云:
諸三昧門者,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
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復次,三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
復有三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復有五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
   復次,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十地中定名為三昧。
    有人言:「欲界地亦有三昧。何以故?欲界中有二十二道品,故知有三昧;若無三昧,不應得是深妙功德。」……
以是義故,當知欲界有三昧;若散亂心,云何得此上妙法?以是故,是三昧在十一地中。……
摩訶衍三昧者,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伸」等,無量阿僧秖菩薩三昧。
   《阿含》等經典所說聲聞法中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願)三昧;包括欲界定、四禪、四無色定、八解脫等各種定。
    相對於此,摩訶衍法中的三昧,則有無量阿僧祇數,凡是佛菩薩所行境都可稱為三昧。如《法華經》卷一出無量義處三昧,舊譯《華嚴經》卷六出華嚴三昧,《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經》卷上出十一種三昧,《大品般若經》卷三及卷五舉首楞嚴、寶印等百八三昧。而《般舟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念佛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甚多經典,以說三昧為主要內容。
此外,依《摩訶止觀》卷二(上)所載,天台宗立有四種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八四、四七一、五三二用同樣的文句提到:
諸菩薩摩訶薩除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更無有餘要所學法。何以故?三解脫門總攝一切妙善法故。所以者何?空解脫門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相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諸相,無願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所願。諸菩薩摩訶薩依此三門,能攝一切殊勝善法,離此三門,所應修學殊勝善法皆不生長。
    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的重要性,被提高到菩薩唯一應該要學的法門,因為這三門能攝一切殊勝善法,空解脫門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相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諸相,無願解脫門觀一切法遠離所願。
    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四提到佛以一切種智通達諸法實相,而菩薩則以三三昧通達無礙。
大乘佛教與部派佛教對於三昧的解釋雖然不同,卻是可以會通的。茲以三三昧為例,說明大乘般若經論對部派佛教之會通。
 
三、根本佛教三三昧
   《長阿含經》卷八云: 「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同經卷九:「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卷十:「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可知空、無願、無相三三昧是行者應修法,可以趣向涅槃。
   《雜阿含經》卷十亦云修無相三昧可證涅槃:
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善男子、善女人信樂出家,修習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已,住甘露門,乃至究竟甘露涅槃。
修四念處,即可住無相三昧,多修習即可住甘露門、究竟涅槃。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則說明三三昧的內涵: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無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無所有心(無願)三昧是不執著一切無量識、入、處。空三昧是如實觀察世間(五陰)非我、非我所。
   《增壹阿含經》卷十六有類似的解釋:
彼云何名為空三昧?所謂空者,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名為空三昧。
彼云何名為無想三昧?所謂無想者,於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是謂名為無想三昧。
云何名為無願三昧?所謂無願者,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是謂名為無願三昧。
空三昧是觀一切法空,無想三昧是不想念一切法,無願三昧是不願求一切法。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九則並論四無量心與三三昧:
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三昧。
由空三昧,得無願三昧;因無願三昧,得無相三昧。
以此三三昧之力,與汝共戰。行盡則苦盡,苦盡則結盡,結盡則至涅槃。
慈悲喜護四三昧和空、無願、無相三三昧都是連鎖的關係。由慈三昧可得悲三昧,由悲三昧可得喜三昧,由喜三昧可得護三昧。同此,由空三昧可得無願三昧,由無願三昧可得無相三昧。修行三三昧,可盡行、盡苦、盡結、至涅槃。若無三昧,便流浪生死,不得解脫,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一所云:
    無有空三昧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剋,使眾生起想著之念,以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若得是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無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想三昧可得娛樂。此眾生類皆由不得三昧故,流浪生死。
    綜合四阿含經所說,根本佛教認為三三昧是觀一切法空或無我、無我所,空故無願,無願故無想。修習三三昧可證涅槃,解脫生死。

四、說一切有部之三三昧
    佛入滅後百年,佛教分裂為上座、大眾二部,後更分裂為十八部,加上根本二部,共有二十部,統稱部派佛教。其修行旨趣在透過戒、定、慧三無漏學而解脫生死。定學或稱增上心學,前承增上戒學,後啟增上慧學,實乃三無漏學的關鍵紐帶。因此,部派佛教特別強調定學,於三三昧著墨甚多。限於篇幅,僅舉《阿毗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三所云為例:
問:云何無學定蘊?
答:無學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
問:定體唯一,謂心所法中三摩地,云何建立三種差別?
答:以近對治三種障故,謂空三摩地近對治有身見,無願三摩地近對治戒禁取,無相三摩地近對治疑。
復次,行相別故,謂空三摩地二行相俱,即空、非我;無願三摩地十行相俱,即苦、非常、集道各四;無相三摩地四行相俱,即緣滅四。
復次以三事故,一以對治故,二以意樂故,三以所緣故。
以對治故建立空三摩地,謂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如我見、我所見、已見、已所見,五我見、十五我所見亦爾。復次,非我行相對治我愛,空行相對治我所愛,如我愛、我所愛,我慢、我所慢亦爾。
以意樂故建立無願三摩地,謂諸賢聖由意樂故,不願有及聖道。所以者何?以諸賢聖由意樂故,不願流轉及蘊、世苦、聖道。依流轉及蘊、世苦故,亦不願緣道行相。雖非不願,而意樂故,立無願名。問:聖者何故修聖道耶?答:為涅槃故,謂除聖道,更無異法能得涅槃。故修習之,非本意樂。
    以所緣故,建立無相三摩地。謂滅諦中無有十相,故名無相;五塵、男女、三有為相,說名十相。復次,以滅諦中無上中下及蘊、世相,故名無相。滅四行相此為所緣,故名無相。
古譯三昧,玄奘大師新譯三摩地。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都屬於定學,為何三分?理由有三:
  1. 近對治三種障:空三摩地近對治有身見,無願三摩地近對治戒禁取,無相三摩地近對治疑。
  2. 行相差別:空三摩地二行相俱,即緣苦諦的空、非我;無願三摩地十行相俱,即緣苦諦的苦、非常,以及集諦(集、緣、因、生)道諦(道、如、行、出)各四;無相三摩地四行相俱,即緣滅諦四行相(滅、靜、妙、離)
  3. 三事差別:一、以對治故建立空三摩地,如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等。二、以意樂故建立無願三摩地,謂諸賢聖由意樂故,不願有及聖道,以得涅槃。三、以所緣故建立無相三摩地,即滅諦中無有五塵、男女、三有為(生異滅)等十相,亦無無上中下及蘊、世相。以滅四行相(滅、靜、妙、離)為所緣,故名無相。

五、《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對三三昧之會通
    三三昧(三摩地)又名三解脫,《大智度論》卷十云:「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故知三三昧義大,通有漏、無漏;三解脫義小,唯通無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十三云
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三摩地。何等為三?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脫門,亦名空三摩地,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有相,其心安住,名無相解脫門,亦名無相三摩地,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所願,其心安住,名無願解脫門,亦名無願三摩地,是為第三。
菩薩摩訶薩之有別於二乘人,原因就是他們有大乘相,大乘相之一是三三摩地。三三摩地的證得則靠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一切諸法皆空,了不可得:觀法自相空,心可安住,名空三摩地;觀法自相空故無相,心可安住,名無相三摩地;觀法自相空故無所願,心可安住,名無願三摩地。此中,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是關鍵性的起點,如實知、如實見一切法空,空故無相、無願,其心安住,解脫纏縛,名為三三摩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九以三行相攝心一趣(三三摩地)來解釋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者,謂菩薩摩訶薩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云何空解脫門?謂菩薩摩訶薩以空、無我行相攝心一趣,是名空解脫門。
云何無相解脫門?謂菩薩摩訶薩以滅、寂靜行相攝心一趣,是名無相解脫門。
云何無願解脫門?謂菩薩摩訶薩以苦、無常行相攝心一趣,是名無願解脫門。
菩薩摩訶薩觀諸法自性空、無我,令心專注,是空解脫門;觀諸法自性寂滅、寂靜,令心專注,是無相解脫門;觀諸行苦、無常,令心專注,是無願解脫門。此中,解脫有三個層次:一是見道位的解脫見惑;二是修道位的解脫思惑、塵沙惑;三是究竟佛位的解脫(根本)無明惑。
明.智旭蕅益大師《閱藏知津》卷二十二解釋大乘菩薩行曰: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用無所得而為方便,雖行六度等,而不得六度等,如實觀察一切,但有假名、施設言說,不可得故。
菩薩發成佛的一切智智心,接眾時以大悲拔苦為上首,修六度萬行時以無所得為方便。一切諸法只是假名施設,性相皆不可得。菩提心、大悲、空慧便是菩薩乘三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三二則以三解脫門策勵菩薩行:

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數數習近、安住、修行而不作證,由不證故不墮聲聞及獨覺地,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智,若未圓滿,終不依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而證漏盡。
菩薩摩訶薩雖然也像二乘人數數修行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卻不取證涅槃而墮於二乘地,因為他們「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用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以能勇健修持佛的十力、四無所畏等不共法。

六、《大智度論》對三三昧之會通
   《大智度論》卷二十〈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二〉詳細說明三三昧義及四禪等助開(涅槃城)門法,而三三昧就是涅槃門: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軟自在隨意不?譬如御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復次,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捨,觀身不淨;第三背捨,觀身還使淨。四無量心:慈觀眾生皆樂,悲觀眾生皆苦,喜觀眾生皆喜;捨是三心,但觀眾生無有憎愛。
   復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軟,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三涅槃門。
    三十七道品是涅槃道、上妙法,不可能於散心位得,必須依四禪四空定得。四禪四空定的方便,即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在禪定中,心的知解力可以得到柔軟、自在、隨意,以此定心諦觀諸法,了知一切諸法空、無相、無作,直通涅槃城。可知,三十七道品是涅槃因,是實觀卻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這是因為得解觀中心柔軟,有堪能性,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空、無相、無作三涅槃門。
    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無作者,既知無相,都無所作,是名無作門。
   三涅槃門的觀法:先觀諸法無我、無我所空,眾緣所生,是名空門;空故無男女、一異等相,是名無相門;無相故無作者、所作,是名無作門。
問曰: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語。
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
以智慧觀諸法空、無相、無作,若不住定中,就是狂慧,多墮邪疑,不能證涅槃;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諸法空、無相、無作,是諸聖人在定中起觀得實相的說法,不是狂心語。如果在禪定中觀不到諸法空、無相、無作,就不名為三昧,因為還會退失墮生死,而三昧的意思是定,不是退失。
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
   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三三昧為什麼又稱三解脫門、三涅槃門?因為觀照諸法空、無相、無作時,得解脫繫縛,到無餘涅槃,所以名解脫門;又,三三昧雖非涅槃,卻是涅槃因,依世俗諦,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所以也稱為涅槃門。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從。餘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空、無相、無作三者都以定(三昧)為性,屬於定相應心、心數(所)法。隨定而起的身業、口業或心不相應行法,都稱為三昧。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從。國王所到之處,必有大臣、營從。有三昧,必有智慧和餘法,因為定力不獨生,不獨作。諸法共生、共住、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眾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為「盡」,三毒等諸煩惱火滅故名為「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為「妙」,離世間故名為「出」。
無作三昧二行:觀五受眾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苦」。觀五受眾因四行:煩惱、有漏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為「因」;四緣生苦果,故名為「緣」;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為「生」。觀五不受眾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顛倒故「正」;一切聖人去處故「迹」;愛見煩惱不遮故必「到」。
    三三昧攝四聖諦。空三昧有二行相:苦諦中的空(五受陰一、異相不可得)、無我(五受陰無我、無我所)。無相三昧有滅諦(涅槃)的四行相:盡(苦盡)、滅(貪瞋癡三毒火滅)、妙(諸法中第一)、出(離世間)。無作三昧有六行相,又分二聚:一、五受陰有苦諦中的二行相:無常(因緣生)、苦(身心惱)。二、五不受陰有道諦的四行相:道(到涅槃)、正(不顛倒)、迹(一切聖人去處)、到(愛見煩惱不遮)。
復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眾生空、法空。
    ……如是觀空,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故。
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分別有所作,著是無相;是時復自思惟:「我為謬錯,諸法空無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戲論?是時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時,還入無作解脫門。
緣起不僅意謂眾生空,還含攝諸法空,離常、斷等邊見,是中道行,能究盡諸法實相,妙有不有,真空不空,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如果因此生憍慢等諸結使,就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若執著實有「無相」,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還入無作解脫門。眾生易起法執,聞緣起就執著緣起,應以空觀遣之;聞空證得實相就起憍慢等煩惱,應以無相觀遣之;聞無相就執著無相,應以空、無相反觀自他五陰及一切諸法,證入無作(無作者、無受者、無所作)。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三解脫門其實是一門,只因為行相不同,所以開為三門。諸法因緣生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猶如城有三門,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從三門入城,只能從其中一門入;同理,諸法實相是涅槃城,有空、無相、無作三門,只需從其中一門入,就可以證涅槃。若要從空門入,直入就行,不可徘徊流連,否則入不了城。如果不執著空門有相,等於從無相入。如果執著無相門是真實的,不肯入,就要放下無相門的相,等於是從無作門入。
    阿毘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三解脫門在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中,名一義異。部派佛教:空解脫門,觀五陰的苦諦四行相;無相解脫門,觀眾緣和合故無相;無作解脫門,觀五陰的集、滅、道三諦各四行相。大乘則觀諸法實相,以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因為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
    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
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
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
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除了前面所說,三解脫門異名同義,還有一個理由為什麼要說三解脫門:眾生的根機不同。對於見多的眾生,佛說空解脫門:見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對於愛多的眾生,佛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故心厭離愛,即得入道。對於愛、見相等的眾生,佛說無相解脫門:聞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佛觀機逗教,有時說二門,有時說三門。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七、結語
  1. 說一切有部的三三昧,指四禪、四定和欲界定,偏重定。般若經論的三昧,指諸佛菩薩所行境,蓋定慧一體、願行果不二,故能會通有部的定義三昧。
  2. 說一切有部的三摩地以近對治三種障、行相差別、三事差別而分為三。般若經以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見諸法不可得故空,空故無相、無願,其心安住,故名三解脫門;又以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