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機逗教
  1. 觀機逗教
《金剛經》全贏之道

《金剛經》全贏之道

詳細介紹
《金剛經》全贏之道
鄭振煌


每個人都有夢想,或者夢想統治天下,人人都聽我話;或者夢想成大功立大業,名垂千古;或者夢想賺大錢,五子登科;或者夢想盡情發揮才華,當科學家、藝術家、運動選手;或者夢想晴耕雨讀,逍遙過一生;或者夢想成仙做神,長生不老。
有夢最美,但夢易醒,美不持久。古今中外,死而無憾者幾稀!唯大智大悲者堪能,人生最大的功課便是學習如何理性與感性平衡。
《金剛經》提供了這種全贏的策略,既可以夢想成真,又可以自在無礙。策略為何?用大家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來說,就是三句話:看開,提起,放下。
「看開」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發大菩提心」,它不是消極的接受現況,而是眼光遠大,具有氣吞山河的企圖心。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不是百米衝刺。沒有企圖心的人,永遠成不了事,只能渾渾噩噩過一生。「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企圖心大,目標訂得高,往往只能得到中等成就;反之,企圖心小,目標訂得低,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當然,企圖心必須務實,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而不是打妄想。打妄想猶如罹患思覺失調症,活在自己的想像中,遠離事實。務實的企圖心,來自安定的心。寧靜致遠,登高自卑。先把心靜下來,再傾聽內心的聲音,就能發現自己的興趣,順著興趣前進,就可以少走冤枉路。
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都是從小就知道他要做什麼。比如,喜歡文學、歷史、哲學的,雖然明知讀文史哲的出路不好,還是隨順自己的興趣,終於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南懷瑾先生說:書不是這輩子才讀的。如果這輩子才要開始讀書,就已經輸在起跑點了,因為別人老早就讀了幾輩子的書。《前世今生》提到,人這輩子的思想行為模式,都可溯源到前世。催眠療法就是利用人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找出目前創傷的過去因緣,才得以釋懷。
修行人常常能預知未來,聽來有點怪力亂神,其實這是人人本具的能力,只是被煩惱覆蓋沒有顯現而已。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如果臨考前生病或緊張,也會馬失前蹄。有一位台大教授以前當學生時,考前別人猛K書,他卻只做靜心的功夫,因而關關難過關關過。
「提起」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度盡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實無得度者」。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都來自大自然和其他眾生,因此應該知恩、感恩、報恩,「離一切相,行一切善」,盡全力回饋社會。
這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視他如己的悲憫心。知識讓我們對自己所做的善行事半功倍,悲憫心讓我們不起惡念。知識催生了百年來快速發展的現代科技,雖然大幅提升人類的物質生活,卻因為缺少同舟一命的悲憫心,貪瞋癡熾盛,自私自利,使得地球暖化、極端氣候、生態失衡、空氣水食物污染、核武戰爭等問題,已經嚴重到毀滅地球和全人類的邊沿。人類歷史從未出現過如此可怕的新冠狀肺炎病毒,已經肆虐全球長達一年半,還看不到盡頭,有可能變成流行性感冒之類的常態疾病,敲響世界末日的警鐘。
明末張獻忠作亂,屠城無數,尤其屠蜀,立下七殺碑,兩側碑文分別為「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中間有七字「殺殺殺殺殺殺殺」,不分男女老幼,逢人便帶到此碑之下斬殺。這種仇恨心態固然不可取,但也反映人類無始以來的無明與業障,唯有淨化心靈,才能挽狂瀾於將倒。
「放下」就是《金剛經》結文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的夢想,泰半是實現不了的,即使實現了,還會有更多的夢想等待去實現。成功也罷,失敗也罷,一切放下,海闊天空,踏上另一段努力的征程。
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去蓬萊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就是妄想永遠當皇帝。仙藥找不到,退而求其次,要讓後代子孫永遠當皇帝,於是焚書坑儒,就是為了消滅知識分子,免得他們作怪。妄想不死的秦始皇只活四十九歲,他一死,秦朝也就滅亡了,國祚才不過十四年。千秋萬世的如意算盤,到頭來還是南柯一夢。
比秦始皇早一百年的印度阿育王,征服了全印度,卻征服不了自己的內心,恐懼不安。有一天,他在城牆上看到安詳徐步的出家人,命令左右找來那位出家人,問他為什麼身無一物卻能優游自在,那位出家人回答因為他的心已經安了,所以世界也就跟著安了。一語驚醒夢中人,阿育王從此潛心修行,施行仁政,變成印度歷史上最受尊崇的國王。
《金剛經》幾乎是華人家喻戶曉的一部經,五千七百多字,文約義豐,不管信不信佛,都可拿它當作人生的圭臬。《當和尚遇到鑽石》的作者麥可.羅區,就是從《金剛經》的智慧得到靈感,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該公司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鑽石珠寶公司,於二〇〇九年由超級投資家華倫・巴菲特收購。
這是因為《金剛經》提供了人生的全贏策略,進可攻退可守,捲縮自如。《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錢;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誠然,這是最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