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宗教-幸福臺灣的軟實力

宗教-幸福臺灣的軟實力  
鄭振煌講述
一般人很不喜歡談政治和宗教:談政治,兄弟都可以吵架;談宗教,夫妻都可以翻臉。今天特別來談宗教--幸福臺灣的軟實力。

世界文化在此匯集 

東臨太平洋、美國,南對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西眺大陸,北面日本。臺灣,這美麗之島(Formosa)的地理位置,就像它的歷史一樣複雜。台灣民眾從跌宕、滄桑的歷史走來,飽受離亂之苦,因而臺灣人的特性非常堅忍不拔,台灣民眾對穩定的訴求也超越了一切。痛苦太多了,我們都希望有一個慈悲的力量--是神也罷、是佛也罷--來保佑我們。
臺灣作為一個海島,不像大陸性的文化傳統保守,而是多元開放一直在演進的。1988[解嚴]前後,經濟發展使民眾逐漸富庶,對外交流過程中的中華、世界文化元素,使台灣更有文化的自信,和不可言說的底蘊,人文層面的習俗與信仰也得到了深層呵護與包容,甚至不很正見的外道信仰也很能找到生發的土壤。
臺灣這麼小的地方,居住著2300萬人,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裡面,也有它立足之地。就目前來講,經濟的優勢已經消失,但是臺灣人以其聰明才智,苦幹實幹,在中華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保存和弘揚,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以我個人比較熟悉的佛教來說,臺灣的佛教竟然能夠法水流遍五大洲,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臺灣的佛教。其他的宗教也是如此,本土的一貫道,或者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天道教等等,也都走出了臺灣,隨著臺灣人到達世界各地。有人說,臺灣的佛教是漢傳佛教兩千年來最鼎盛的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真正能在文化教育、慈善醫療方面有普及全民的蓬勃發展,是在這不可思議的短短幾十年。


臺灣最美的風景--人

臺北精緻摩登,高雄務實豪邁、台南敦厚儒雅、台中朝氣蓬勃、宜蘭樸實古趣、花東涵蓋乾坤、墾丁開闊自在、日月潭溫柔婉約、玉山雄偉壯闊、阿里山奇木異草……台灣小而大氣,少而多彩,傲然睥睨於全球。然而,台灣最美的風景,還是臺灣人,文化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軟實力。
當臺灣的經濟已經被中國大陸取代,已經被韓國超越的時候,只有靠著文化,尤其是宗教,臺灣還能夠看見幸福。
齊柏林先生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說:[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美得讓人感動,傷得讓人心痛。這樣的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當距離遠了、看到的事情變多了,直觀的現象不需要說明,也不需要專家解釋,當下就能看出是什麼問題……以前大部分人沒看見,少部分人裝作看不見,而今,[沒看見]不再是迴避的理由,[看不見]更成了赤裸裸的藉口。……很多人都會在口頭上說愛台灣,其實並不瞭解這片土地,希望大家首先認識台灣……] 齊柏林先生把臺灣最美麗的景色拍下來了,也把很多人文的破壞記錄下來了,目的是希望大家看見臺灣,看見幸福。

幸福=人生的唯一目的=不受阻擾=自由

台灣的幸福,除了決定於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氣候適宜、山明水秀等外在環境之外,更決定於人民的文化素養,其中宗教更是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憲法保障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平等,和睦相處,自由傳教,政教分離。宗教是倫理道德的最後防線,可以補政治、法律之不足。台灣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普遍,各宗教之間大多能彼此包容尊重,發揮安定社會人心的作用,輔佐政府文化慈善教育醫療等工作。
人人應有宗教信仰,政府也應將宗教納入學校教育課程。但宗教有邪有正,正信的宗教符合止惡揚善、邏輯理性、淨化心靈、慈悲利他等原則。各個宗教教育,在心靈方面也許見解不同、修行方法不同,但在上述方面是相同的。
宗教讓我們了解世間、出世間的道理,逐步讓我們的心寧靜、安定……內心的生命力足以強大到能與諸事和平共處而不起煩惱,不再回應錯誤的舉措,(錯誤的舉措可能來自別人,別人做錯事情,會讓我們心生煩惱,但是宗教有內心的力量不再回應,我們就解脫了。)不再啟動錯誤的循環,進而達到生命最高度的自由。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言:[人生最終的目的,在求證幸福;而幸福就是不受阻撓的活動。]當生命達到最高度的自由,也就是心靈圓滿不受阻撓的境界。

宗教與和平

在人類歷史上,因宗教衝突而產生的戰爭比比皆是,實在非常荒謬。每一個宗教都在談內心的淨化、倫理道德、世界和平,但是各宗教之間卻彼此不能相容。臺灣有很多宗教間的聯誼組織,比如台灣宗教暨和平協進會(Taiwan Conference on Religion and Peace),有幾個特色:由各宗教教徒組成,輪流出任理事長;舉辦各宗教教義演講會;各宗教輪流舉辦[青年宗教體驗營];參加國際性宗教交流活動。

五教各有其修行方法:
儒教,存心養性、執中貫一,講忠恕;
道教,修心煉性、抱元守一,講善良;
佛教,明心見性、萬法歸一,講慈悲;
耶教,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講博愛;
回教,堅心定性、清真返一,講惻隱。
 

宗教奇蹟

台灣有過經濟奇蹟,當經濟奇蹟不再,作為人們心靈底蘊的宗教就是幸福的泉源。台灣的宗教現象,已然是一種奇蹟,也成為幸福台灣的軟實力。

 
103年10月5日刊登於中國時報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