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煌教授主講
我們現在開始介紹《禪關策進》,禪一直是佛教修行最重要的法門。
四禪八定只是止,在四禪八定中要觀。
欲界的眾生有觀而無止,所以欲界眾生的觀不能夠觀到實相。修了禪定以後,如果能夠進入初禪,那個時候是觀多止少。
初禪,觀多少止。
二禪,觀增加的越多,然後止它也越多。
三禪的時候又觀比較強,然後止也提升。
一直到第四禪,是止觀是平衡的,因為第四禪它叫作捨念清淨地。
四空定只有止而無觀。
所以最好觀的時間點、境界是在第四禪。第四禪捨受,不會受苦受、樂受的影響,是不苦不樂的等受,因此它可以觀。同時又念清淨,它止觀平衡的。
總的來說,四禪是觀多而止少,如果在四空定是只有止而無觀。欲界的眾生是只觀,是只有觀而無止。
來到了大乘佛法,所講的禪又跟小乘佛法講的止觀不一樣。大乘講的禪是禪跟定,也就是禪包括止和觀這兩者,也就是包括定和慧這兩者。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如果到禪宗的話,是以定為體,以慧為用。
我們這裡所說的禪關,並不是六祖的禪。六祖的禪那是以自性為所依,以自性發用。到了後代以後就發展出種種禪宗的修行法,北宗禪就慢慢沒落,然後南宗禪慢慢興盛了,慢慢興盛就有所謂一花開五葉,有禪宗的五宗出現。而且後來又發展到五宗有七家,其中最興盛的就是屬於馬祖道一這個系統,也就是後來發展出的臨濟禪。來到宋代的時候就出現了看話禪、話頭禪,或是參禪,以及另外一個默照禪。另外兩種的禪法是在宋朝的時候發展出來,而這兩種的禪法是彼此互相詆毀的,也就是彼此不承認對方,都認為自己的禪才是真正的禪。
《禪關策進》這一本書是明末四大師之一的祩宏蓮池大師他所編輯的,並不是他寫的,是他編輯,偶爾會在古德的開示後面加上註解,所以基本上是古代禪師的開示,那總共分有三篇。
我們首先了解什麼叫作禪關?關就是一種關口、一種關卡,我們說第一關、第二關或是要通三關,要破五關。
所以禪關的關指的就是關口,那關口是什麼呢?就是禪師他設立了一些關口來檢驗參禪的人,檢驗弟子、參禪的禪和子是不是能夠通過這個關口,通過這個關口了,你才算是進入了門。
我們一般講禪關有三關,我們簡單講起來就是第一關、第二關、第三關。古時候用文言文比較文謅謅。所以第一關稱為「初關」,就是最初,初關又稱之為本參。我們講破本參等於就是通過了第一關。
第二關,古時候稱為「重關」,重就是重複。進入了第一關以後,等於就是有所悟了,有所悟了以後,還必須繼續參,悟了以後才算真正修行。我們現在還沒有悟,不算修行。在還沒有開悟以前,都是在資糧位,頂多在加行位。在加行位用功不夠,因此不能夠破本參,不能夠進第一關。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修行都只是加行而已、前行而已,並不算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在開悟之後,禪宗來講就是破本參,就是通過了初關。但是破了本參以後,開悟了以後,還要繼續參究,還要繼續修行。
如果能夠破第二關,就是破了重關,就是有所進步。破了重關,第二關還沒有到達終點,還必須再繼續修行,再參究,參公案,參話頭,再繼續參究,參就是參究,也就是一直鑽研。就像古時候人一死都用棺材裝起來,棺材板是很厚的,那個老鼠它就一直鑽,一直鑽要把棺材板鑽出洞,鑽到裡面去,那個叫作參究。那參究就是一直參,一直參,參什麼? 就是參話頭,就是參公案,一直參,參到最後要破第三關。第三關我們稱為牢關,牢的意思就是牢獄,牢獄,就是把我們困在生死的輪迴之中,這個叫作「牢關」,因此牢關也可以稱為生死牢關,這是第三關,就是證涅槃,能夠真正證涅槃,尤其大乘來講,證的不只是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要證的是自性清淨涅槃,還有無住涅槃。
我們解釋了這三關,第一關、第二關、第三關以後,就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大約它指的是什麼。比如說破本參就是破了初關,進入了第一關以後,那就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開始證悟了空性。而所謂證悟空性,首先證悟的是五蘊空,五陰非我,五陰不是我,五陰不異我,五陰與我不同在,這個是《阿含經》裡面所說的。
也可以簡單講起來,配合第七識唯識學來講,所謂的破本參,破初關,也就是破了第七識,第七識有四種疑惑,我見、我癡、我愛、我慢,有一個我的執著,執著五陰是我,如果能夠破第七識,那個時候叫作破了本參,破了初關。就是開始開悟了,這個第一個開悟一定是人我空,人空的開悟。
那慢慢繼續努力,小乘已經證得人空,可是小乘還認為法體是有,所以小乘還沒有證得法空,因而我們就知道了第二關-重關就是在證法空,就在證一切諸法的法體是空的,不像小乘認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還存在,大乘的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的一切精神、物質的體也是空,這個才是大乘所講的空。因而在禪宗所說的破重關,破第二關,對照到唯識學來講就比較清楚,等於就是破了第八識,第八識的習氣種子已經清淨,這個是第二關,這是重關。
那第三關就是牢關,牢,生死牢獄,把眾生困在生死輪迴之中的是什麼?就是根本無明,也就是一念無明,我們讀《大乘起信論》就可以很清楚,一念生三細,境界長六粗,眾生的佛性本覺是本來清淨的,可是一念無明有第一念的分別心出來了,就有了第八識的三細相,所以一念無明或者是無始無明,或是根本無明就是第三關,所謂的生死牢關,這樣子一關、一關的破,破了三關,破了第三關-生死牢關以後,就是所謂的成佛。
這個是非常簡單的認知,在禪宗所講的所謂破本參,這個初關、重關、生死牢觀的意思,因為唯識學大家比較熟悉,就從唯識學這樣子破第七識,破第八識,破第八識還要再破一念無明,破那個無始無明,根本無明,那就是究竟成佛。
成佛的法門可以非常多,大乘所講的成佛法門是相當多的,任何大乘的宗派,大乘的法門都可以成佛。天台講的一心三觀,它就是觀這個心,一念心既是空,也是假,也是中,如此是最快速的一心三觀,就可以從一念心,這一念心不管任何的念頭都是屬於一念心,任何的念頭都觀它是緣起無自性空,可是它卻有緣起的假相,因此又是假,而空就是假,假就是空,這個就是中。空、假、中三觀得到真諦、俗諦、中諦,這個是天台宗,它也是非常快速的方法,就用觀一念心來達到快速的成佛。
如果是淨土宗的話,淨土宗有四種念佛的方法,從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到最後實相念佛,前面三種念佛法門都是方便,都是過程,終點是要達到實相念佛,達到實相念佛在淨土宗就稱之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因此淨土的法門到最後也是跟一心三觀相同,也是跟禪宗一樣,也是究竟成佛,是自性彌陀。
彌陀是在自性之中,而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一切眾生自性本自具足,因此彌陀,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自性中,就在我們的佛性中,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這個是最終極的淨土法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淨土講的是唯心,這個是最終極的,因此也可以會合到禪宗或是天台宗的修行法。
《禪關策進》的編輯者祩宏蓮池大師他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提倡的淨土法門就是實相念佛的法門,就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法門。那跟善導大師所提倡的他方淨土法門是不一樣,這也是慧遠大師的淨土法門。自性彌陀,彌陀是阿彌陀的簡稱,自性當然是阿彌陀,阿彌陀意思是無量,自性是佛性,是清淨,是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具足的,本自清淨的,能生萬法的,所以我們的自性就是阿彌陀,百分之百自性就是阿彌陀,這個是蓮池大師他所提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你想要到佛的淨土,那就是在心地下功夫。
蓮池大師他出生於1535年,圓寂於1615年,活了80歲,是明末四大師之一,他本來也是禪修禪師,因為他是宗密大師派下第二十二世的祖師,宗密,宗密是禪宗,也是華嚴宗,後來變成華嚴宗的五祖,但宗密他其實是神會的徒孫。
所以蓮池大師他一方面有淨土的傳承,又有禪宗的傳承,既是被淨土宗尊為第八代祖師,可是他又學禪,那如何跟淨土圓融呢?一般人認為禪跟淨是衝突的,但實際上在宋、明、清的時候很流行禪淨雙修,禪跟淨是同時修的。尤其淨如果講到實相念佛的時候,根本就是禪,跟禪沒有兩樣,跟其他大乘法門所說的成佛之道沒有兩樣,只不過有的是比較快速,有的是次第而成佛,有的是當下而成佛,像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是最快速的。
蓮池大師他編這本《禪關策進》是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他也修禪,一方面他也修淨土,同時他又是宗密大師派下的,宗密大師他是主張禪教合一,跟若干禪修者不重視教是不一樣,宗密大師他是主張禪跟教合一的,所以蓮池大師也受到宗密大師的影響,主張禪教合一,禪教合一在天台宗就稱之為教觀雙美,教觀要一體。
他編這本書是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經讀過有一些大德收集祖師的語錄,他覺得非常受用,那後來他又加進了一些,因此就編輯了這本《禪關策進》,策是鞭策,進,進步,鞭策我們大家要進步,這個文字非常美,因為蓮池大師他是儒家出身,他是考科舉的,年輕的時候他考科舉,所以他文章非常美,他後面的一些評註都是相當美的,他最有名的就是寫了《竹窗隨筆》、《二筆》,諸位只要拿《竹窗隨筆》來看,就可以欣賞他文字之美。
還有一直到現在我們的課誦本,寺廟裡面的課誦本是誰編的?是蓮池大師編的,我們現在用的課誦本都是他編的,因為他編的非常好。還有我們現在讀的課誦本後面有一篇文章叫作《七筆勾》,七支筆,勾,勾掉,就是《七筆勾》這篇文章,諸位一定要看,因為《七筆勾》這篇文章就是蓮池大師他自己在形容他的生平。因為他在短短幾年之內,家人全部亡故,全部死掉了,父親死掉,母親死掉,太太死掉,兄弟死掉,那這個使得他心裡非常難過,之後他才出家的。如果不是他家裡父母雙亡,老婆、兄弟通通死光光,他不會那麼傷心出家修行,所以那篇文章《七筆勾》一定要看。七支筆,勾掉了人生的一切,人生的名,人生的利,人生的所謂我愛你,你愛我的這個夫妻的感情,兄弟之情,父母親之情通通勾掉了,這個是他自己的一個人生的寫照。
蓮池大師也寫了一篇《戒殺放生文》一直流傳到今天。還有有關於焰口,瑜伽焰口的那個法事,也就是那個儀軌,也是蓮池大師寫的,因為蓮池大師的文筆非常好,同時他又深入經藏,因為他是儒家出身,深入經藏,又禪修,然後又念佛,他主張禪淨雙修,可是他的禪,他的淨都不離教,非常注重教,跟一般修禪或是念佛的人不太注重教理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就是他很特殊的地方,被尊為明末四大師之一。
《禪關策進》總共有二集,前集跟後集,前集有二門。也就是《禪關策進》總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諸祖法語節要」,祖,祖師,這個祖師就是南宗禪,尤其是南嶽懷讓之後傳到馬祖道一、百丈禪師這個系統的禪師。因為蓮池大師他是明末的人,所以他在諸祖法語當中所節錄的大部分是元朝,少部分是宋朝,還有一些是明朝的祖師開示法語,節要就是不是全文照登、照刊,而是摘要,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有關「諸祖苦功」,也就是這些祖師們如何苦修,苦功。
第三部分就是「諸經引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中國的祖師,第三部分經典,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要。
諸祖法語節要第一。「諸祖法語,今不取向上玄談,唯取做工夫喫緊處,又節其要略,以便時時省覽,激勵身心。次二諸祖苦功,後集諸經引證,俱倣此。」
它提到諸祖法語現在摘錄的「不取向上玄談」,也就是它節錄的並不重視那些玄談、那些很抽象的義理方面,「唯取做工夫喫緊處」就是如何做工夫。換言之,這個是一種實用的,所以對我們修行做工夫很有幫助,不是在談那些高深的理論,而是如何做工夫。諸位有的過去曾經參禪過、參話頭過,或者是將來有機會會參禪,會看話頭,或者是這幾天諸位在禪修時也不妨試試看參話頭看看。那諸祖法語裡面所談的就是做工夫的喫緊處,同時把它的要略摘錄下來。蓮池大師在他的袈裟,他的僧袋裡頭都帶著這本書,他走到哪裡就拿出來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便時時省覽激勵身心。那第二部分是諸祖苦功,就是這些禪師們如何做工夫,用功的情形。第三部分就是諸經引證,也是一樣,都是摘要。
筠州黃檗希運禪師示眾,這個是臨濟宗的。「預前若打不徹,臘月三十日到來,管取你熱亂。」「預前」就是預先,也就是如果平時「若打不徹」,你在打禪,你在修行沒有徹悟的時候,臘月三十日到來一定叫你熱亂,臘月就十二月,十二月三十日。以前農業時代有一個非常好的規矩,來到臘月三十日,來到年底,我們欠債的,欠人家穀子的趕快還,想辦法還清。不像現在,現在都賴帳,可以賴幾百億,幾千億,賴給國家去還。古時候不是,來到年底都要清帳,所以禪宗經常用臘月三十日當作臨終的時候。平時如果打禪不徹悟,臨終的時候「管取你熱亂」,管取你,一定是叫你熱亂,熱就是渾身不自在,熱惱慌亂。不要說臨終的時候熱亂,我們現在一生病,整個都亂了,尤其被醫生發現有癌細胞,必須開刀,那個時候又亂了,必須做化療,那個時候整個人都亂了,不僅僅患者亂,連家屬也跟著亂,連旁邊的親友也跟著亂,大家亂成一團。那為什麼?因為「預前打不徹」,平時沒有徹悟,事情一臨頭就整個亂起來。
「有般外道,纔見人做工夫,便冷笑:猶有這箇在。」
有一些外道一看到人在那邊打坐,在那邊用功,就說還有這箇在,還有這箇在意思就是還需要修行,眾生本來皆是佛,眾生皆有佛性,修行幹什麼?自然就好了,放任自然就好了,還有這箇在,你真是太無明了,你佛性沒有缺少過,還有這箇在嗎?
「我且問你:忽然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
忽然臨命終,你要用什麼來抵抗生死?死魔?諸位都很年輕,不過如果超過了70歲就會越來越感覺到生死的逼近。
「須是閒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鑽亂撞。」
必須平常有空的時候辦得下,有空的時候就要用功了,「忙時得用」,在忙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平常如果不用功,急的時候那就亂了,急得亂了,尤其我們現代人比起古時候的人來得痛苦,因為現代的人工作很忙,因為現代的人賺錢賺不完,所以一直要賺。
古時候的人是農業社會,一到冬天不能耕種只好休息,只好打麻將,只好用功。
那現代的人不是,沒有春夏秋冬的,一整年都在工作的,所以現在的人更需要閒時辦得下,以便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不要等到臨渴才來挖井,做手腳不迭,不迭就是來不及,前途茫茫,胡鑽亂撞。
「苦哉!苦哉!平日只學口頭三昧,」三昧是定,口頭三昧就是口頭定,大家只是學了口頭禪。
「說禪說道,呵佛罵祖,到這裏都用不著。只管瞞人,爭知今日自瞞了也。勸你兄弟家。趁」。「趁色力康健時,討取箇分曉。」黃檗禪師他寫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傳心法要》,他就講「勸你兄弟家」,好兄弟啊,趁色力健康的時候,身體健康的時候,討取箇分曉,
「這些關棙子甚是容易。」這些關棙子,什麼叫作關棙子?關棙子,棙子有一點像門閂,那個城門的門閂,古時候我們鄉下的門都是木頭做的,都是用門閂這樣子把它穿過去,所以關棙子等於就是關鍵或是樞紐。
所謂的關棙子,這邊關當然指的是禪關,禪關的樞紐,也就是想要參禪的要訣甚是容易,其實很簡單,因為參話頭,參禪是很簡單的,因為只有一個話頭,而且這個話頭越簡單越好,這個話頭最好就是只有一個字。比如說誰是一個字,或者是無是一個字,它本來都是有公案,有這個典故在的,比如念佛者是誰?你可以參這個話頭。
所謂話頭是一句話,而且是疑問句,念佛者是誰?這是一個疑問句,如果我們參念佛者是我,那這樣子就一句話就完了,當然是我在念佛,我在念佛,這個事情已經辦完了,我們腦子就開始作怪,就開始胡思亂想,因此要一個疑問句,而且這個疑問句越沒有味道越好,也就是毫無味道,念佛者是誰?你不要給答案,而是一直參究,參究念佛者到底是誰。
所以所謂破本參,這個參就是參話頭,那個本來參話頭的那句話,念佛者是誰?或是狗子也無佛性,有沒有佛性?你要參這個沒有味道的話,如果有味道的話,我們就開始打妄想了。沒有味道的話,就像老鼠牠在鑽棺材板,要一直鑽,一直鑽,毫無味道,你就一直參究。
所以我們說破本參或是破初關就是在參破念佛者是誰,就參破無我,參破沒有我在念佛,當然我們學了很多教理都知道是無我的,可是還是認為有我。在教理上知道五陰非我,五陰不是我,五陰沒有我,可是我們時時刻刻會冒出我,因此要怎麼辦?參禪的時候,你就拿這一句話「參禪的是誰?」或是「吃飯的是誰?」或者是「走路的是誰?」或者是「罵人的是誰?」就是那個「誰」字,重點就是那個「誰」字,或者是狗子沒有佛性嗎?狗子是眾生,眾生明明有佛性,怎麼會狗子沒有佛性?你就一直鑽這個無字,把這個無字給鑽破,那最好用「念佛者是誰?」當作話頭來參它,這個就是關棙子。
這些關棙子是甚是容易。這些參禪的要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只有一句話,尤其只有一個字,你就那個字一直提起來,一直提起一個「誰」,一直提起「無」,那個否定句最好,疑問句最好提起來。
「自是你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死志」就是死心,你不肯死心做工夫。
「只管道難了又難」,就說參禪很難,一般人很難,為什麼一般人很難?因為教理不懂,所以就很難,有的教理懂,不肯放下教理,因此也在那邊打妄想,所以一方面要深通教理,一方面又要能夠放下教理。
「若是丈夫漢,看箇公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有一僧人問趙州和尚,「州云:無;但二六時中看箇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箇無字。」
也就是只有參這個「無」,這個「無」就變成所緣境,一般四念處的那種所觀的境,所緣境是身受心法,但在禪宗這裡是用一個話頭,尤其一個字,這邊趙州和尚所講「狗子還有佛性也無」,那這個趙州他說沒有,沒有,那個問的人就起了疑情,狗怎麼沒有佛性?狗也是眾生之一,六道眾生皆有佛性,狗怎麼沒有佛性?因此他就提起這個「無」字。
所以禪師在回答弟子的時候,答案都是無厘頭的,也就是要令你起疑情。當然這是禪師用那種很特別的方式,要折磨你的方式讓你去鑽,也就是逼拶你,把你逼到這個沒有去處的地方,一直逼拶,一直逼拶,一直逼你,狗子沒有佛性,沒有,沒有佛性,那這樣子聽的人他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情,無,無,無,沒有佛性,沒有佛性,這個字,
「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箇無字,日久歲深,打成一片。」這久了以後,那個「無」時時刻刻都是「無」這個字冒出來,就像念佛持咒一樣,咒冒出來,佛冒出來,沒有離開佛字,沒有離開咒語,而參禪是沒有離開話頭,那這裡用「無」這個字,不要離開「無」這個字。
「忽然心華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大口。」忽然心華頓發,悟佛以及祖師之機,機就是機關,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這個趙州老和尚說狗沒有佛性,我現在不被你騙了,因為經過我鑽研,參究了以後,我發現本來就無我,便會開大口。
「達磨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闕。」闕就是曲子,所以演那個故事,都是多演的,
「到這裏,說甚閻羅老子,千聖尚不奈你何,不信道直有這般奇特,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評曰:此後代提公案,看話頭之始也。然不必執定無字,或無字,或萬法,或須彌山,或死了燒了等,或參究念佛,隨守一則,以悟為期,所疑不同,悟則無二。」
這個評語是蓮池大師的評語,也就是說其實話頭並不一定是什麼樣子的話頭,任何一個話頭就可以,也就是要死心塌地,你不要自作聰明,要死心塌地抓住一個話頭就好了,這個禪師他會給你無厘頭的答案,讓你去懷疑,起疑情,等到疑情破了,你就恍然大悟,天下本無事,一切皆空,這個就是參話頭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