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源諸銓集都序》講記

第一講

鄭振煌教授主講
傳奇
禪源諸詮集都序講記


我們在了解華嚴宗的哲學跟華嚴宗的修持法門,最重要的當然是第三祖法藏賢首大師,他是真正華嚴宗的建立者。在他之前,第一祖杜順大師也很重要。法藏賢首大師之後,還有另外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名作圭峰宗密。宗密大師他是在圭峰山修行的,已經是唐朝末年了。


唐朝,是在中國這麼多朝代以來,算是國勢頂盛,文化也非常發達的一個朝代。盛唐,指的是唐太宗、唐高宗,以及唐玄宗的前面。唐玄宗在位時間非常長,來到後期,唐朝的國勢就已經慢慢走下坡了。原因是唐朝那時候相信內官,也就是宦官,同時又相信內戚、國戚,國戚就是太后、皇后這一邊家族的人。那這兩股勢力在唐朝的朝廷,一直在鬥爭,皇帝左右為難。因此,有的時候就會引外面藩鎮勢力來到宮廷,想要來平衡宦官跟國戚之間、國舅之間的勢力鬥爭。後來唐玄宗的時候就產生了安祿山、史思明之亂,他們是外來的民族,從北方來的。那這麼一亂,就使得唐朝的國勢就往下走了,就走下坡了,天下就大亂。安史之亂是讓唐朝走下坡的一個關鍵。來到唐末,基本上,中央政府已經管不了地方的勢力。

宗密大師就是在唐末時候,出現的一個很重要的佛教思想家。我們說他是思想家,是因為他有很多的創見。學佛人最常見就是乖乖牌,佛經怎麼說,就是怎麼說;師父怎麼說,就是怎麼說,絕大部分都是乖乖牌。思想家不是,思想家他能夠結合經典、祖師的意見,跟當代思潮把它結合起來,而創新自己的思想。宗密大師就是有這種特色,他就是一個思想家。他不只是禪修很好,同時他的學問很好。他小時候是學儒家的,學儒家的思想,也想要去考功名。那後來碰到一個和尚,相談之下,他就改變了心意。而影響他最大的一部經就是圓覺經。因為他一看了圓覺經以後啊,他就非常的訝異,怎麼佛教思想這麼樣好?佛教的思想,遠遠超過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他是從圓覺經契入,有很深的研究。宗密的圓覺經著述,是很重要的、是很精彩的。此外,他也研究金剛經、研究大乘起信論、研究唯識學,最後當然是從華嚴。

他的師父研究華嚴經,因此,他是被稱為華嚴宗的第五祖。法藏賢首是第三祖,是非常重要,之後呢,就是第五祖宗密 - 圭峰宗密大師。晚年,他就是學習華嚴經,對華嚴的這種思想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時又把它闡揚開來。他除了華嚴宗的傳承以外,又有禪宗的傳承,他的禪宗傳承是傳自神會。神會就是惠能大師年紀最小的一個徒弟,神會是惠能大師年紀最小的一個徒弟。也是因為神會的關係,惠能的教法才能夠傳遍中國,如果沒有神會的努力,也許神秀大師的漸教法,就變成中國後來禪宗。因為當時,還是以神秀為第六祖。如果是依據楞伽師資記裡面的記載,是以弘忍大師為第六祖,以神秀為第七祖,因為楞伽師資記在前面第一祖,也就是中國的禪宗,楞伽師資記並非以達摩為第一祖,所以要搞清楚。我們現在認為說中國禪宗以達摩為第一祖,那個是根據南宗禪,也就是神會,他打拚出來的。如果在當時正統的禪宗,達摩不是中國禪宗第一祖。達摩之前,有一個叫作達摩多羅,其實達摩多羅,並非真的就是禪宗,只是中國當時的祖師搞錯了,認為有一個達摩多羅,達摩多羅就變成第一祖,菩提達摩就第二祖。所以到弘忍是第六祖,第七祖就是神秀,這個是楞伽宗的系統,聽懂了嗎?這個是楞伽經的系統。惠能不是楞枷經的系統,惠能是金剛經的系統,惠能是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弘揚出來,而後建立他的南宗禪的。把惠能的南宗禪傳到全中國的,功勞最大的就是神會、就是神會,神會的徒弟的徒弟,他就是宗密大師。

因此宗密大師,就有了兩個傳承,一個是華嚴經的、華嚴宗的傳承,他是第五祖;那另外一個傳承,就是禪宗的傳承,他是神會這一系的、神會這一系的。神會這一系在那一個時代呢,在那一個時代是很重要的一個派別。當時如果以南宗禪的系統來講,真正把惠能的禪法弘揚出來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南嶽懷讓大師,他是在湖南,懷讓的徒弟,就是很有名的馬祖道一,馬祖道一的徒弟,就是百丈禪師。所以這一條系脈,應該是惠能大師的主流正統,是他的正統。另外惠能大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承,是在江西的青原行思。而勢力比較大的,應該是懷讓禪師傳給馬祖道一,傳給百丈,就是後來所謂的臨濟禪。宗密大師他有南宗禪的傳承,又有華嚴宗的傳承,他是華嚴宗第五祖,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看他的思想就有這兩方面的思想,可是他又研究唯識學,他又研究圓覺經,又研究大乘起信論,這幾部經論,就影響了宗密大師了。

唯識學有種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緣起論 - 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阿賴耶緣起的思想。阿賴耶緣起,等於是染污的緣起。大乘起信論,由一心入二門真如門、流轉門;真如門就是清淨的緣起,流轉門就是染污的緣起。由流轉門,眾生就不覺,由不覺透過修行而始覺,最後證得本覺,也就是圓覺,這個是大乘起信論。但是宗密大師,他又受到圓覺經的思想所影響,他又研究圓覺經,所以在他的思想裡頭呢,以圓覺經結合華嚴經,而有清淨緣起的思想,清淨緣起思想就變成他的主軸。華嚴,我們都讀過 - 圓融法界、無盡緣起,這個是華嚴經的緣起論。華嚴經的緣起論是法界緣起,它是清淨的,它是清淨的緣起,而且法界一切,都是互即互入、圓融無礙、無盡的緣起、重重無盡,整個莊嚴華藏世界,就這樣子緣起出來了。那這種思想,我們了解了以後,可以幫助我們來探討宗密大師的思想。

宗密大師的著作很多,他除了註解這些經典,他註解過圓覺經、金剛經,他也註解過華嚴經。如果是他自己的著作,有一本很名的叫作原人論,原人論是他自己思想的著作,是非常重要。原人論就是在探討人的源頭,人的源頭,人是從哪來的?同時更審視人的原來源頭,是因為無始無明,而後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輪迴三界六道,為著要回歸本源,就必需修行。那修行如何修?就是一步一步的回到本源,回到本源,也就是心性、佛性。

他對於中國佛教思想最大的貢獻,就是編輯了一本書,叫作禪源諸詮集。禪源諸詮集現在已經不見了,經過研究、看歷史書,都說禪源諸詮集總共有一百卷;如果根據敦煌文獻的記載,大約、應該有一百一卷,或是一百三卷,正確的數字已經不可考。當然宗密他自己說是百卷,那百卷只是一個整數而已,並不一定是一百卷。敦煌裡面的藏書,那真的是非常豐富。藏書裡頭最多的是佛教的書籍,道家、儒家的,或者是藥,或者是術數等等書籍都有,但最多的還是佛教的經典。在敦煌石窟裡面的佛經,對於禪宗的書籍經論收集的非常多。所以,有可能它是宗密大師所編輯的禪源諸詮的一些餘卷。也就是說,他編好了以後,送到敦煌去,有一些流失了,沒有流失的,就散在敦煌的石窟當中。

為什麼他編輯禪源諸詮,這一套書?為什麼這一套書後來會不見?如果是根據五代、元、宋的佛書的編輯,大藏經裡面記載,在宋朝時候印的目錄,在北宋的時候,編佛經的目錄,都有提到禪源諸詮這一本書。根據古人的習慣,如果是某一部佛經、某一部論,知道這個名稱,可是不見了,後面都會註明說已遺已遺就是已經不見了。但是來到北宋的時候,提到禪源諸詮集,後面並沒有說這一部叢書不見了,也就是說,很可能在北宋的時候,禪源諸詮集這一套叢書一百卷,應該還是存在的,但是後來就不見,那後來不見的原因,這個不清楚。

但很有可能是這樣子,宗密大師,他編禪源諸詮集,他收集了跟禪有關的經典,以及當時祖師有關於禪的言論,通通把它收集起來,在每一部經論之前,他都會寫一篇序,寫一篇序,那一篇序也就是小序。譬如說,他編了、他收集了某一部禪經,他就會在前面寫一篇小序,前面小序說明這一部禪經的內容,然後加上自己的意見,認為這一部經,或是哪一位祖師的語錄、著作、內容是什麼?哪一些有所不足,或者是他認為有所缺漏的地方,他都會加上去,那叫作小序,每一部經論前面,都有內容簡介,都有小序。小序,介紹內容之外,又加上宗密大師個人的意見,因此呢,在整部叢書編好了以後,他就寫了這一篇禪源諸詮集,後面的序,不是叫序,也不是叫小序,而叫什麼?都序。什麼叫都序?都序等於就是總序啦,所有小序,各別經論小序的總集,就是它整個就是一套叢書,每一部經論都有小序,這一套叢書編好了以後,最前面,他就寫了一篇總序,這個叫作都序。

那為什麼宗密大師會編這一套叢書?就是宗密大師有感於當時中國佛教界的亂象。宗門、教下這兩派,它一直在吵架、一直不和啦,古來就是這個樣子。宗門、教兩大主流,不是教就是觀。天台大師,他有五時八教,就是這個意思啊,所講的理論,這個叫作教;然後修行方法,這個叫觀,或者是叫作禪,宗門就是修心心地法門,教就是理論的研究。一直到現在,如果是學術界,就是教,就一直強調學術很重要,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才能夠修行,不至於走岔路,不至於走偏。所以學術界教,就非常強調經論的研究,就在經論研究裡面,窮一輩子之經理。窮一輩子之經理,那就教理很通,但教理很通,就少了實修。少了實修,教的人強調理論,而看不起那些實務界的。實務界的就是實修派,這些實修派啊,又看不起那些學術界的,認為你們這些學術界的光說不練,嘴巴很會講,可是叫你實修呢,一點都不懂,一直到現在都這樣子喔。

如果是宗教界,佛教的宗教界實修派的,根本看不起你這些學術界的人,認為學術發表那麼多的論文,舉辦那麼多的研討會、論壇,通通是紙上談兵,通通沒有用。當然有的時候,道場、實務派也會舉辦論壇,但舉辦論壇,有一個最重要動機,就是彰顯我們也是深入經藏的,但實際上,只是當作花瓶來看待。就是宗門跟教這兩派,一直搞不攏,一直在指責對方,你們有所缺。所以智者大師,他才強調教觀雙美,一定要教、一定要觀。如果依據這一種教觀當中裡面所說的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觀賴教以傳,教賴觀以弘揚光大,一定要教觀解行並重。那宗密大師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才編輯了這一本禪源諸詮集。

為什麼當時宗門跟教這兩派會有這麼扞格的現象?因為惠能大師他是不識字的,他強調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強調實修的,所以他後代的子孫呢,就是走了偏,就是只管修行,認為這些教理通通是妄想,通通是妄想,都指責為入海數沙,到大海裡面、海邊,想要去數沙有多少粒,那枉然啦,一輩子都不能開悟啦。就是惠能,惠能他本來並不反對經教,但是他後代子孫,後來就是只管修行。

可是另外一派,在唐朝中葉的時候,中國大乘八大派都已經成立了,尤其法相唯識宗。玄奘大師,在唐太宗時代、唐高宗時代,就已經成立了。華嚴宗,賢首法藏第三祖,也是在高宗、玄宗時代、武則天的時代,建立了他的思想體系。中國的佛教思想,以天台跟華嚴為主流,這個是純粹的中國的佛教思想。如果法相唯識,基本上還是印度的東西;天台、華嚴是結合印度的佛教,跟中國的儒、道二教思想而發展出來的,而這樣子在唐朝中葉的時候,佛教思想都已經完成了。

而另外一方面修行的法門呢?惠能大師一出現,他完全是中國式的修行方法。中國的南宗禪,惠能的禪法,在印度是看不到的,印度沒有這種修行法門,惠能結合了金剛經以及達摩所強調的楞伽經,金剛經是般若思想,楞伽經是如來藏的思想,而開創出南宗禪。因此在中唐時候,中國特色的教理,以及中國特色的修行方法都出現了,也可以說,跟印度佛教已經有了切割,獨立於印度佛教的教理跟修行,在中唐時候就已經完成。在那個時候,強調南宗禪的,以及強調教理的,有兩派的人物,就互相看不順眼。實修派不贊同學術派,而學術派呢,也認為實修派是走暗路,雖然實修,可是自己走錯了路,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所以兩派的思想就有所衝突。

宗密大師就是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他發心編輯禪源諸詮集,總共有一百零一或是一百零三卷之多,而且把它稱之為禪藏,就是禪宗的大藏經。所以禪藏這一個名詞,首先是誰提出來的?是宗密大師的好朋友,叫作裴休。裴休當時還當刺史,後來當上宰相,是佛教裡面很重要的護法,也是實修者,也精通佛法的。他根據宗密的意思,稱之為禪藏。我們知道會稱之為藏,只有經律論這三藏會稱之為藏,會入藏就表示它是非常正統的思想,它可以代表釋迦牟尼佛、世尊的思想。當然,論,很多都是後來祖師所寫的。禪源諸詮集會被稱為禪藏,就是肯定這一套叢書,能夠如實的表達了世尊的思想,以及世尊的禪法,他的修行法門,解跟行兩方面都具足了。宗密大師又根據楞嚴經的思想,尤其是華嚴經的思想,華嚴經思想就是圓融思想,又根據這種圓融的思想,根據華嚴圓融思想,就認為說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這個是華嚴的思想。華嚴思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重重無盡的華藏思想,這個是華嚴的思想。

宗密大師,就認為他編輯的禪源諸詮集呢,就代表了經律論三藏,就代表了世尊的一切教法,因此稱之為禪藏。我們介紹了禪藏的大約內容,以及他編輯的動機,那這一部書在當時是非常盛行的,來到北宋,應該還是存在,還是有看到的。可是為什麼南宋之後,這部書就不見了?在中國的道場找不到,在韓國、在日本也找不到這一套叢書,只留下禪源諸詮集都序序文而已。而這一套叢書竟然不見,這個原因是什麼?很令人費解啊,既然它那麼重要,那麼多人讀過,因為很多的記錄,都提到宗密大師所編的這套叢書,而且也說這套叢書很好,可是後來就不見。但是一整套叢書一百卷那麼多,不可能整個通通不見,應該也有零散的留下來,可是零散留下來,也都沒有,也都沒有提到這個是屬於禪源諸詮集裡面的一本,沒有。在敦煌文獻裡面呢,卻找到零星的有提到這個是禪源諸詮集裡面的一本經,或是一本論。那現在問題就是為什麼它不見了?,很多的研究者,就一直在探討這個不見的原因。

那不見的原因呢,是不是有這個毀佛事件?毀佛事件,最後是不是後周世宗?那個是五胡亂華的時代,我們所說的五胡十六國的時代,那是唐朝滅掉了,北方的胡人來到中原,那個時代北周,北周武宗曾經滅佛,是不是這個原因,但是這個都沒有辦法肯定。這個研究者就推論,很有可能這一部叢書不見的原因,就是宗密他編這一套叢書寫的小序,有一些意見呢不被禪宗的祖師們所接受。為什麼不接受?我們都知道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你還在那邊搞教?而且宗密大師的意思是禪教一如、佛儒一家,這是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就是禪跟教是一致的,有什麼樣子的禪法,應該是從什麼樣子的教法引申而來的。這些教法是為著修行而說的教法,而禪修、實修是遵循著佛所說的教法來演練,最後實證佛所說的教法,這個就是宗密的禪教一致的思想。他甚至於也認為,儒家、道家跟佛家是同一個源頭。他這種思想被後來的禪師所無法接受,所以我們看了景德傳燈錄,看了很多禪師的語錄,無門關的編輯,我們就看到裡面並不講理論的,裡面所講的都是機鋒,都只是禪機,都只是說這個師父如何以心傳心,如何教導弟子開悟,並不談理論,認為理論就是妄想,認為理論沒有用,因為理論是死的。前人的理論、世尊的理論、歷代祖師大德的教法,都有時空背景,都是針對不同對象而言,所以這些教法是死的。而後代的時間、空間因素完全不同,禪師們啊其實不重教法,他們重的是什麼?當下的對機,當下有沒有相應,當下有沒有扣緊弟子的機鋒?如果有扣緊的話,這個才對弟子有用,這個是後期禪師的見解。

所以,有人推測,很有可能這麼精采的一套叢書會不見,是因為後派的那一些禪宗的子孫呢,不接受宗密的見解,因此就故意把這一套書給滅掉。這一種的推論,還找不到證據,因為學術研究一定要有文字根據,不可以隨便寫說佛說什麼,通通不是佛說的,很多都是自己說的,一定要有文字根據啦。

但不管怎麼樣子,現在我們還保留著禪源諸詮集都序,這個文字很長,總共有二卷,有二卷文字是非常長的。在這當中就可以看到這一套叢書的內涵,以及看到宗密大師的思想,他的見解是什麼樣子?從這個都序,我們就看到了,我們是在強調這一套叢書的重要性。還有,我們從都序當中,可以看到宗密大師之前的中國禪宗的情形。因為他編輯的用意就是要禪教一致,有什麼樣子的禪法,有什麼樣子的教法,彼此是相應的,動機如此。他編輯就是依著這個動機而編,也就是要研究中國的佛教,禪宗的修行法門,以及有關禪修的理論。

在宗密大師之前的資料,都被宗密大師收集了,他把它收集來以後,又把它歸類,以自己的見解,依著他是神會南宗禪這一個脈絡,以及依著他是華嚴經圓融的思想,來編這一套叢書,。那這樣子,就是對於我們研究中國早期的佛教,尤其是早期的禪宗,貢獻是非常大。我們目前唯一能夠找到的線索,就是宗密大師的這一個禪源諸詮集都序。我們就要看看這個序文有多重要?!如果你想要了解禪宗,這一篇序文 - 都序,是不可少的;你想了解中國禪宗思想的情形源頭、修行的法門,這一篇都序是少不了的,這是它的重要性。下一講簡單介紹宗密大師的思想,再來看這一篇都序,就一目了然,就非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