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源諸銓集都序》講記

宗密大師的性起思想


鄭振煌教授主講
禪源諸詮集都序講記
宗密大師的性起思想
現在開始簡單介紹圭峰宗密大師的思想,了解了他的思想,再來看他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會很清楚了。他主要的思想是禪跟教是一致的。禪是實修,實修是什麼?修心。教,佛的教,或者是歷代祖師的教,所講的也都是為著修行,而不是為著學術的理論。如果是哲學,那個是第六識的分別作用,但佛法裡面的教,是為著指導禪修。因為他是華嚴宗的第五祖,同時他又傳了南宗禪。惠能而神會再傳,再傳那就是到宗密。因此他的思想跟華嚴思想有關。

華嚴思想,主要是如來藏思想,講的就是性起,也就是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是圓融法界、無盡緣起。宗密大師認為一真法界有性起緣起二門。講一真法界,是華嚴宗的思想;講性起、緣起,這是受到大乘起信論的影響。大乘起信論所依一心入二門,真如門,宗密大師把它稱為性起。也就是說宗密大師把華嚴宗的一真法界,跟大乘起信論的入真如門,結合為性起。
大乘起信論說「一心入二門」,第一門是真如門,第二門就是流轉門。流轉門是跟阿賴耶識有關;真如門,跟如來藏、一真法界有關。而宗密大師把一真法界認為有二門,第一個是性起門,第二個是緣起門。性起門,等同於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入真如門,緣起門等同於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入流轉門。
宗密大師為什麼把緣起門也歸於一真法界呢?緣起門在唯識學當中是阿賴耶緣起的,阿賴耶本來是染污的啦。原來是這樣,我們要知道「有依空立、染依淨起」。染依淨起,也就說染污心是依著清淨心而起的。清淨心有如虛空;染污心,每一個眾生的染污心不一樣,有人貪重、有人瞋重、有人癡重,三界六道的眾生,每一個都不一樣。這有如虛空中的山河大地、有情、無情,一切世間法完全不一樣,沒有一個世間法是一樣的。但是,這些不同的世間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因緣不一樣,但所依都一樣。所依是依著空、虛空,依著虛空而有有情、無情、山河大地眾生,林林總總各有不同,所以,緣起門也是依於一真法界而有。

天台哲學是性思想,華嚴哲學是性起思想。性起思想,在杜順、法藏賢首大師們,稱之為法界緣起。可是第五祖宗密,就很簡捷稱之為性起門,所以一真法界有性起門跟緣起門。性起門就等同於法界緣起。性起門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以大海水為譬喻。大海水,它可以因外力的影響,而有漣漪、而有小泡沫、水泡、有波浪、有海嘯,有種種海水不同的相狀;有不同的相狀,就有不同的功能,但這一些都跟大海沒有差別。海面上的海水,任何的相狀都是與大海水一模一樣,這個叫作性起門。

一切有情都有佛性,一切無情都有法性。佛性也罷,法性也罷,都是一真法界。為什麼說它是一真法界呢?簡稱法界。因為它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無邊無際、無大無小,它是永遠如此的,因此稱它為一真法界。無情的基礎就是法性。無情、器世間這些物質,一切的物質皆是空性,法性就是空性。如果是小乘佛教,一切有部就認為還有地水火風四大,或是地水火風空五大;但在大乘佛教就說,連地水火風空五大都不存在,都是空性,所以大乘是講法性就是空性。一切無情的本性都是空性,有情眾生就稱之為佛性。佛性跟法性不一樣的是,佛性有覺知的能力、有識別的能力、有心理作用、精神作用,但法性沒有。法性,沒有主動見聞覺知的能力,佛性有。如果就一真法界來講呢,法性跟佛性都是一真,既然都是一真法界,這兩者也可以等同對待,這個也就是大般涅槃經的思想。「公說法,頑石點頭」,就是從南本大般涅槃經的思想而來。固然道他在說法的時候,還沒有見到南本的大般涅槃經,沒有。
宗密大師把一真法界分為二門,為性起門、緣起門。性起門是說一真法界是性。由一真法界而生起一切萬法,並非一真法界它可以生起,而是一真法界有什麼緣讓一真法界生起萬法。就有如大海水,因為某一種緣,使得大海水呈現不同的水泡、波浪、海嘯,或是潮流等等。但不管大海水的任何相狀功能,都跟大海水一模一樣;波浪、水泡或者是海嘯,通通是大海水,沒有兩樣。
一真法界為體,全體大用。大用:有迷的用,有悟的用;有染的用,有淨的用;有情、有非情的用。因此一真法界呢,即迷、悟、染、淨、情、非情等一切諸法,兩者沒有什麼不同。就像大海水,雖然有水泡、波浪等等不同的相狀,但是在本體上跟大海水都是相同的。
一真法界然靈明,全體為用,歸攝用為體。一真法界就是一切萬法,一切萬法就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常寂然、不生不滅,萬法有生有滅,但有生有滅就是不生不滅,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萬法,萬法就是一真法界。有情跟無情圓融交徹,淨土和穢土融通無礙,相即相入、重重無盡。所以賢首法藏大師的法界緣起觀,是性起。性起是站在體的立場來觀一切相用,一切相用皆由體而起,所以一切相用就是體。體是清淨的,相用有不同的相用,但本質上都是清淨,有如法界緣起一樣 : 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即互入、相即相入,緣起無礙、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就這樣子呈現,這個是一真法界的性起門。

一真法界的第二門稱為緣起門。緣起門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染緣起,第二種是淨緣起。要知道淨緣起跟性起門是不一樣的,雖然性起門也是清淨,但是性起門的清淨是畢竟清淨。性起門是不染不淨的,沒有染淨的區別,一切都是一真法界,所以不能講有淨緣起。可是,在緣起門的淨緣起就不一樣,緣起門的淨緣起是跟染緣起相對,所以緣起門分成染緣起跟淨緣起。而性起呢,它是不染不淨的,雖然它呈現有不同相狀,其實本體都跟相狀一樣,體用是一如的。只是凡夫的分別心、無明,就把它分成說:這個是水泡,這個是波浪,這個是漣漪,這個是海嘯。那個是凡夫的分別而已,就體來講是完全相同的。要知道性起門不是淨緣起。
染緣起又分成兩種,淨緣起也分成兩種。染緣起哪兩種?第一種的是無始根本染緣起,無始根本可以稱為無始無明,或者是根本無明;無始根本無明,它是獨頭無明,迷真執妄。為什麼稱之為獨頭無明?獨頭就是只有一端,沒有兩端,像我們現在已經不是根本無明,或者是無始無明了;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是落入了輾轉枝末無明的染緣起了,所以我們現在是雙頭的無明,不是獨頭的無明。雙頭的無明是什麼?我們用眼耳鼻舌身,接觸色聲香味觸,產生受,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甚至於意受。這一頭是外境,另外一頭呢,就使得阿賴耶識的種子習氣起現行。我們現在都是雙頭的,不是獨頭。那什麼叫作獨頭無明?獨頭無明就是說「眾生本自清淨、眾生皆有佛性」,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眾生本自清淨,眾生的根本是清淨心的,但清淨心中突然起了一個妄念 - 「哦!這個是清淨心、哦!這個是畢竟空」,而這樣子。它是純粹就清淨心、如來藏、自性、心性、佛性,自己覺知自己。所以只有獨頭,並沒有領受外境,是自己反觀自己,清淨心反觀清淨心,認為說「哦!這個是清淨心」,佛性反觀佛性,哦!我知道了,這個就是佛性,這樣子就有主客的對立了。以清淨心觀清淨心,覺知清淨心的存在,這個叫作獨頭無明。既然是清淨心,既然是佛性,既然是自性,就沒有任何分別,可是呢,竟然說:「這個是佛性、這個是心性、這個是清淨心」,那不是有一個主、有一個客,一個能觀、一個所觀了嗎?這個就是無明。雖然是根本的無明,最微細的無明,無始的無明,但還是一種無明,我們稱為獨頭無明,獨頭無明跟我們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有獨頭無明,後來就會有我們現在雙頭無明;根本無明或是無始無明,那就生起了枝末無明,或者是輾轉、流轉無明。
大乘起信論說:「依一心入二門」,然後,「依無明生三細」。依一心入二門,入真如門跟流轉門。依無明生三細,這裡講的無明就是獨頭無明,就是根本無明或是無始無明,意思都一樣。依無明生三細,生起三種心的細相。無明是獨頭無明,然後就生新的三細相。新的三細相,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哪三個細相呢?第一個無明相,還有見相境界相。見相、境界相是以無明相為體,而無明相是依獨頭無明而來,這樣子有沒有清楚?這裡的無明相,就是枝末無明,以枝末無明為體。這個體可以分成見相跟境界相。境界相指的就是所觀的清淨心,見相就是能觀的清淨心。但如果清淨心觀自身,而產生有清淨心存在,這個就變成能所對立了,因此就有了這個根本無明,依無明生三細那個無明相。如果是無明相之後的見相跟境界相,已經是阿賴耶識的見分跟相分了。大乘起信論又繼續說:「依境界長六粗」。阿賴耶識的境界相,也就是相分,就生起了六粗相。六粗相,就包括了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
所以宗密大師的緣起門,認為有染緣起跟淨緣起。染緣起就有什麼緣起?第一個是無始根本,也就是獨頭無明,它有迷真執妄的特色,這種情況、這種理論,其實是源自大乘起信論。這染緣起分成無始根本緣起,以及輾轉枝末緣起。輾轉枝末緣起,包括了惑、業、苦這三障,也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說:「依無明生三細,依境界長六粗」,就開始有惑。

惑呢,就是由根本無明所產生的枝末無明,而然後生起新的三細相,依三細相中的境界相,長出六粗相,那個時候就造業;造業呢,就有苦來了。惑業苦,我們稱為三障,這個就是枝末無明,這裡講的就是染緣起。因為是染緣起的關係,所以眾生雖然本具清淨的佛性,可是依獨頭無明,依無明生三細相,就開始有惑業苦,這一種的過程,也是依大乘起信論的理論來談的。惑業苦等於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不覺,也就是本來是本覺、圓覺,但是呢,有了根本無明、獨頭無明,以後就枝末無明、流轉無明,惑業苦出來了,因此就變成不覺。聽聞了佛法,感受到三界中的苦,就發心修行,就不覺而始覺,始覺到最後究竟覺,就是回到本覺、回到圓覺。因此染緣起呢,就是依著我們眾生本具的清淨心、佛性,由於無始無明、獨頭無明而流轉三界,而淨緣起就是知道流轉三界的苦,發心修行而有淨緣起。淨緣起在大乘起信論就稱之為始覺,開始覺悟了,而淨緣起又分成兩種 :分淨緣起,也就是只有一部分,還有圓淨緣起,圓滿的淨緣起。

分淨緣起也就是一分的淨緣起,也就是一分的清淨,指的就是佛所說的二乘教法 - 聲聞、緣覺乘教法,只有瞥見人我空,同時也包括大乘權教菩薩。大乘權教菩薩呢,就必須要靠各種的方便,譬如說:「修六度」,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這樣子一路上來,這個是權教菩薩,這個就是分淨緣起;一部分一部分、一分一分的緣起,包括聲聞乘、緣覺乘,以及權教的菩薩乘。

第二種的淨緣起,就是圓滿的淨緣起,我們稱為圓淨緣起。圓淨緣起就分成兩種:首先是頓悟,而後是漸修。它是頓悟在前面,漸修在後面,這種情況,跟前面所說分淨緣起的權教、六度菩薩行,是不一樣的。六度的菩薩行,也就是權教的大乘法門是漸修,漸修什麼?資糧道、加行道,而後見道。在見道的時候是頓悟,可是頓悟以後又開始漸修,到最後第十地金喻定心,而後等覺、妙覺,這個是所謂分淨緣起。如果以天台來講,就是通教、別教;如果呢,以華嚴五教止觀來講,就是大乘始教跟大乘終教,是這樣子的修行法。但是,這裡宗密大師所說的淨緣起,淨緣起分成分淨緣起及圓淨緣起。分淨緣起,就是通教、別教或是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如果是圓淨緣起呢,就包括了頓教跟圓教。

在這個地方,宗密大師就講說,圓淨緣起就跟前面的權教大乘不一樣,講的就是先頓悟,而後漸修,我們看南宗禪,就是這種道理。南宗禪,一定要小悟數百次,大悟幾十次,不斷的悟,然後悟後起修。頓悟在前面,漸修在後面。頓悟,是頓悟什麼?頓悟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佛性、心性,以及頓悟有情、無情不二,煩惱、菩提不二,生死輪迴跟涅槃寂淨不二,一切萬法皆不二,那就是頓悟,頓悟什麼?頓悟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頓悟,「啊!原來眾生一切皆有佛性、原來一切萬法皆不二」,這個是圓教思想。所以禪宗,或者是藏傳佛教的大圓滿法,就是這樣,就是要明心見性、直指人心,就是要見性成佛。這種教法在三藏裡面是沒有的,因此稱為教外別傳,這個並非是印度佛教經律論裡面有的教法,它是教外別傳的,教外別傳而直指人心,直指人心就是見性成佛。

禪師用盡各種方法,引導眾生去體會「眾生與佛沒有差別」,禪宗才會有南泉斬貓、丹霞燒佛的故事,同時也有懷讓跟馬祖道一的故事。懷讓禪師看到馬祖道一一直在那邊打坐。當然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呢,他為著啟發馬祖道一「頓悟佛性、頓悟動靜不二、眾生與佛不二、染污與清淨不二」,他就拿著一塊磚頭在那邊磨、磨、磨,故意磨給馬祖道一看。馬祖道一在那邊打坐,吵死了,我要打坐,你為什麼要在那邊打擾我?馬祖道一問懷讓禪師:「您磨磚頭幹什麼?」他說:「我要磨成鏡子啊」。馬祖道一講:「奇怪了,鏡子並不是磚頭所做的,你磨磚頭怎麼能夠製造鏡子?怎麼能磨磚成鏡?」禪師的教育方法就是這麼妙,他就逼著這個學生自己去思惟。因此,我們讀書、學佛,一定要思惟,不要死腦筋,不要啊,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自己的想法啦,不要那樣傻呆呆、傻呆呆,永遠不會開悟。所以,馬祖道一當下他就開悟了。
不是說打坐不好,而是要去體會:一切皆不二、動靜不二、迷悟不二、輪迴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有二的是自己的心;當你心不二了,一切境界都不二,就是我們心在作怪啦。我們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是我們心在起分別,說:這個好,那個不好,因此讓自己高興、讓自己煩惱。一切皆不二,這一種頓悟。師父用盡各種方法,要令弟子來頓悟,頓悟一切不二。藏傳的大圓滿法也就是這樣,師父只有一個任務啦,就是要徒弟頓悟不二。你要自己動腦筋,你不要死腦筋,依著經典所說,依著釋迦牟尼佛所說,那一些是古時候的時空、因緣已經不一樣了,我們可以當參考,但是不可以一成不變,一定有要創新,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創新,這個才是思想家,人類的文化才能夠進步。

淨緣起分成兩種,一種叫作頓悟。頓悟,就是悟一切皆不二,頓悟之後悟後起修,那個時候就必須要靠漸修了。漸修是很紮實的功夫,所以,你要小悟幾百次,大悟幾十次,然後悟後就來起修。那麼起修是在作什麼事情呢?就是離惑、業、苦三障的過失。我們要離惑,也就是多聽聞教法,不要只聽一種教法。只聽一種教法,那是死的,那變成了一個窟窿,自己掉到窟窿裡面都不知道,自己都變成思想的囚犯,自己都不知道。尤其佛使尊者所說的,我們都變成佛法的囚犯,都死死板板的,都不敢去思惟。佛使尊者雖然是南傳的法師,可是他卻說得那麼好,他說得那麼好,我們都變成佛法的囚犯,有哪一個人敢突破佛法的藩籬?都是都沒有,大家都傻瓜、都傻瓜。

這個當代西藏佛教中,有一個大圓滿的這個大師 –Tarthang,Tarthang祖古現在八十多歲了,還住在北加州的Berkeley柏克萊那裡。幾十年前,我曾經去柏克萊見他,到他的禪修中心,塔湯仁波切,很有名。創巴,我翻譯過他本書,很有名的,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作突破精神的唯物論、突破精神的唯物論,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那精神為什麼會變成唯物論去呢?這個是精神,它是心,根本不是物,可是這些宗教徒,幾乎所有宗教徒都是唯物論,是把自己的經典、把自己的宗教、把自己的法門呢唯物,只有這個。這個不是死死板板的嗎? Trungpa Rinpoche他寫得很好啊,他是大圓滿的大師,他說「我們要突破精神的唯物論」,這等於佛使尊者所說的「不要當佛法的囚犯」,這個很有意思。

當我們頓悟之後,就要漸修,漸修就是在斷離惑、業、苦。惑,很多的無明,我們要多聽聞教法、多思惟教法、多實修教法,惑一直破、一直破、一直破,破到最後的就是什麼?精神的唯物論,就是佛法的牢籠。不是說佛法不好,佛法是很好,但是,不要變成佛法的囚犯,不要變成Prisoner of Buddhadharma,那你永遠成不了佛!你如果變成佛法的囚犯,永遠成不了佛,因為這佛法太好了,我要擁抱它,這樣子太好,就有能、就有所的對立了。我要擁抱它,就已經像搭著船到了彼岸,感謝這一艘船,哇!你太好了,把我帶到這裡啦,我離不開你啦,我感恩你啦,我要跟你廝守在一起啦。那這樣子怎麼上得了岸?怎麼能夠得到究竟解脫?不能的。雖然已經看到彼岸,已經到達彼岸了,可是你上不了彼岸,這個就是突破精神的唯物論,突破佛法的牢籠,這個是漸修啊。

然後如何離業的過患?我們首先要止惡而後行善,還要超越呢。因此,我們說: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個不是佛法啦,這個才不是佛法,這個還是世間法、還有分別。你要清淨,證悟佛性以後,完全用清淨心。以清淨心流露出來的,當然就是大慈大悲,當然就是三輪體空的行善。那個時候沒有所謂行善,那個時候只是法爾如是,這樣子透過離惑的障礙、離業的障礙,惑、業都離了,當然苦也就離了。離了苦,什麼叫離了苦?如果心離苦了,就是有餘涅槃;連身離苦了,稱為無餘涅槃。如果體證到心身皆是空性,心與無心不二,身與無身不二,那就如是如是、真如真如。只有痛、只有麻啦、只有飢餓口渴等等而已,而且那些都不是真實的,就離開了一切苦痛。

漸修就是在斷離惑、業、苦三障,這三障通通斷離了,就依著佛性,乘性起用,而顯現出塵沙數般的無量功德,這個就是法身功德,就整個流露出來,一切圓滿,這個就是淨緣起。淨緣起分成兩個步驟 - 頓悟跟漸修。漸修圓滿了,就是究竟覺,就是回到本覺、回到圓覺,也就是母子光明會。淨緣起門是用來對治染緣起門,最後呢就是跟性起門相合。我們有性起門跟緣起門嘛,而緣起門,有染緣起跟淨緣起,淨緣起是對治染緣起,對治好了,其實就回到了本覺、圓覺,也就是性起。性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法身、把佛性的塵沙般的無量功德莊嚴完全生起,那個叫作法界緣起、那個叫作華藏世界、那個叫作莊嚴無比的那種華藏世界、莊嚴無比的毗廬遮那大海。這個就是宗密大師的一真法界緣起的理論,有多美啊,有多莊嚴啊!了解這個,才能知道華藏世界的,不然華藏世界,你怎麼法?你要知道這個過程。

一真法界有「性起門、緣起門」這二門。性起和緣起有什麼不同?兩者都有「起」,起就是產生一切的相用。
性起是指說如來藏、真如心、或一真法界,法爾自然的生起一切相用,沒有任何造作,沒有任何分別心。證悟了般若空性以後呢,毫無執著,想現什麼相就現什麼相,想起什麼用就可以起什麼用,完全是自由自在、通達無礙。眾生有所求,證法身者,就可以依真如心,而現眾生所能接受的相,起眾生所能得到利益的用,這是性起。
緣起就不一樣了,緣起,並不是法爾自然生起,而是要靠其他的緣才能夠緣起。性起,是自動自發、是自然、法爾如是的呈現;而緣起不是,緣起是要其他的力量。緣起有染緣起、淨緣起。既然講緣起,就有其他的力量為緣、其他的因素為緣,才會起一真法界的作用。

染緣起」跟「淨緣起」有什麼差別?染緣起是以世間法為緣而緣起。世間法,等而下之者,攀緣五欲、追逐五欲,為著利益自己而損害他人,這個是惡的染緣起。即使是善的、行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仍然是染緣起,還有分別心,還都是依世間的相待觀念,來緣起世間法所謂的善,但仍然是在三界輪迴之中,仍然是有所染污的,這個叫作染緣起。因此這個染緣起一定是跟無明有關,跟不了解一切的法、一切的義,不了解道理有關。無明就可以分成無始無明、根本無明,以及由此產生的枝末無明、輾轉無明。無始無明,我們找不到源頭的,只是一念妄心有了分別。即使了知「有」、「空」,仍然是無明,了知有也是無明,了知有佛性也是無明。任何的法認為有,這個就是無明。一念無明是無始的妄心產生,找不到源頭,不知道哪裡來,這是無始無明。依無明而生三細,三細,就是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依境界長六粗。三細、六粗就這樣子出現,這個叫枝末無明、輾轉無明、或是流轉無明。這個就是惑,由惑而造業而受苦,惑業苦、惑業苦,這個是無明的部分。

如果是淨緣起,淨緣起還是有分別的,跟性緣起不一樣。如果是性起的話是沒有分別心,是法爾自然的生起。但是一講到緣起就有分別心。染緣起是說染污的、執著三界的,以三界為有的,三有為緣而生起的。行善、行惡都是染緣起。而淨緣起還是有分別,只不過這種分別是一直在分別:欲界比色界來得粗、來得障、來得苦;色界比無色界來得粗、障、苦。色界提昇到無色界,仍然在三界之內,只有解脫無色界而入了涅槃界,才是真正的清淨,但這個也是一種緣起。淨緣起是一直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解脫煩惱、解脫無明為目標,而證解脫的、證涅槃的,這個叫淨緣起。染緣起是以三界法為緣,淨緣起是以涅槃解脫為目標,這是兩者的不同。淨緣起就有「分淨緣起」,以及「滿淨緣起」,或者是「圓淨緣起」。分淨緣起是指聲聞、緣覺權教大乘。權教大乘還不能夠像圓教的大乘法,直接契入如來藏、真如心、佛性,這個是權教。實教菩薩就不是了,實教菩薩就是以真如心、佛性、心性為所依而修,這個叫作圓淨緣起。而圓淨緣起就要分成頓悟之後來漸修,這個是性起跟緣起的不同。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地知道,宗密大師是以一真法界、以佛性為依,跟原始佛教以業感為緣起的動力是不一樣的;跟大乘般若經以性空而緣起是不一樣的;跟唯識學以阿賴耶識、根本識、種子習氣為因而緣起也是不一樣的。它是以一真法界、以真如心、以清淨佛性為一切萬法的根本所依。

如果是性起的話,那麼體就是相、就是用,這三者圓融無礙,一切萬法皆是真如清淨心。真如清淨心就是普遍於一切的萬法、一切的時間、一切的空間。緣起不是這個樣子,緣起有染緣起跟淨緣起,淨緣起就是了知三界之苦,以解脫涅槃為目標,最終極的就是以證悟佛性為目標。如果以證悟佛性為目標,這個叫作圓淨緣起,如果不是以佛性為終極證悟的目標,這個稱之為分淨緣起。淨緣起門是在對治染緣起的,最後能夠契入性起門,這個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由不覺而始覺而究竟覺。究竟覺就是跟本覺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