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關策進》講記

第三講


鄭振煌教授主講

蒙山異禪師示眾」,「某年二十,知有此事。」某,某是指我自己,我自己在二十歲就知道有這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是什麼?有的人活到老,活到死都還不知道有這件事情,有的人十一歲就知道有這件事情。


蒙山異禪師二十歲才知道有這件事,不像有上根的人,十一歲就知道有這件事情,那是什麼事呢?就是生死大事,同時更重要的是了生死的大事。了生死的大事有很多的方法,其中禪宗就有他非常殊勝的方法,就話頭禪來講,就是參話頭這件事,就知道有這件事,他是比較集中。

此事廣義講,生死大事。再來講了生死的方法。了生死的方法非常多,而其中禪宗的參話頭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是直指人心的,什麼叫作直指人心?如果是小乘的禪法沒有直指人心,比如說五停心觀沒有直指人心,四念處更沒有直指人心,四念處修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從身念處開始修。

什麼叫身念處?身體的某一部份,身體的某一部份並非是心,比如說呼吸它是身體的活動之一,那就專注在這個呼吸之上,在觀呼吸的長短、冷熱,種種呼吸八相,它是間接的,是從外圍慢慢慢慢引導進入心。

而禪宗它是直指人心,跟小乘的從外圍修起,那是不一樣的方法,小乘觀身,觀受,觀心,心是指起心動念,還不是直指人心,它是起心動念,還是心所法。

身,以呼吸為身的代表的話,呼吸它本身會變化。
受,我們的覺受,它本身也會變化。
心念處的心,念頭,心所法它本身也會變化。

其他的法門就是觀所緣境的實相,慢慢引入到觀五陰、觀心,小乘所說的三法印,觀身無常,觀受是苦,觀心是空,觀法無我,是這樣子的觀,是慢慢慢慢從所緣,從所觀慢慢進入能觀的,就是繞了圈子,一直繞。

唯識學當然都是講境無唯識,也是以心為重點,可是唯識學的修行方法在加行位的時候,首先是觀所取空,而不是觀能取空。什麼叫所取?所取就是一切所緣境,一切境界,我們心所緣取的對象,這個叫所取。

外界的物質環境無非是地水火風空這五大和合而成,眾生的認知作用生起了,才覺知境界的存在,所取空就是要去觀境無唯識,境界的一切都是心所生起,而且要觀到我們整個八識的相分,因此也不是直指人心。
從所取空證得了煖、頂二法,進一步觀能取空,證得忍、世第一二法,這樣子才進入了初歡喜地。進入初歡喜地以後才是真正的心地功夫,那時候從初地以上才是開始在觀這個心。同時觀心也不是直接的觀心,還是從外圍來觀。

但禪宗它就不是這樣,它是直指人心,它是直接就指著人心,直接觀心,那這裡的心跟四念處的心又不一樣。

四念處的心念處,心念處是指那個念頭,當我們修了身念處、受念處以後,心就比較寧靜了,比較定了,那時候就能夠觀察到當時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念頭的來來去去。念頭,心所法,還是所緣,還是一個客體,還是心所觀照的對象,這個講起來比起禪宗的都比較容易修。

禪宗講直指人心,究竟的直指人心是指的佛性,是指的真如心,是指的我們清淨的本心,可是禪和子、修行人一下子很難體會,佛性、心性、本心、自心很難體會,因此沒有辦法,就只好找其他的方便。

如果我們講真正的禪宗,那只有六祖的禪法,六祖的禪法真的是直指人心,真的是直指心性,完全講心性的,心性是清淨的,是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就是這樣,它是非常直接的。

可是後來的修行者沒有辦法像六祖一樣直指人心,能夠一下子大悟,言下大悟,只聽「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大悟到人心,大悟到自性,大悟到本心。

後來的修行者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法門。我們講一花開五葉,五宗是法門不同的,同樣都是六祖的門下,可是後來為什麼分成五宗?為什麼分成七家?來到宋代大慧宗杲提出看話頭,那個時候已經不是禪宗了,已經不是真正的禪。真正的禪只有在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真的是直指人心。

那後來的都不是,我們現在所學的禪,講起來也不是真正的禪。我們現在所講的禪還是有方法,還是從外圍切入的,比如說這個參話頭,為什麼叫作要提起疑情?為什麼要讓疑情成團、成片?我們知道了,所謂的疑情就是話頭,都是不合道理的,都是跟經典所說完全不一樣的,因此讓我們起疑。

所以禪師他用各種方法打斷你平常的思維,把你翻轉。佛所說的話,佛說東,禪師就說西,絕對說西,那他一定講西,那為什麼要講西?要讓你起疑情,要讓你逆向思考,要讓你自己做得了主,自己能夠從思維當中去突破,這個叫作疑情。

疑情就是說信心十分,疑心就有十分;疑心十分,開悟就有十分。提起疑情,讓疑情能夠成片,那時候是間接的直指人心,那時候指的人心其實是第六識,是第六識,是主動的,我主動懷疑這個師父的話,懷疑話頭,那個話頭,為什麼說狗子沒有佛性?狗子沒有佛性。

為什麼問我是誰?我不是很清楚的,我是父母親所生的,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我是誰?那為什麼我們問這個?這個就是疑情,那是第六識的作用,第六識提起一個疑情來,提起疑情來。這個時候的修行方法跟小乘四念處,其他止觀的方法就完全不一樣。

其他的止觀方法是有一個對象,那個對象它自然會變化,我就觀那個對象的變化,這個叫作觀到諸法實相。而這個提起話頭,提起疑情,疑情要成片,沒有一個對象,這個完全要用力,要自己去用功,用自己第六識提起這個話頭,這句話或是一個字,是「無」。比如說無字話頭,那提起這個「無」,這是第六識自己的作用,主動的作用,主動的提起「無」這個字,或是「誰」這個字。

英文來講,我們說過了,你就提起how, what, when, where, what, why,你要提起這些,你就提起這些,當然提起這些是沒有意義的,那為什麼沒有意義?因為話頭都是違反常理,讓你沒有意義,可是你要提起,你提起這個話頭的時候,這個話頭它本身不會變化,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在提起話頭,所謂提起話頭就是心想起一個話頭。

那心想起,這時候心是第六識,心,第六識就想起一個「誰」,或是想起「無」這個字,無,想起這個,這個字,這個就是提起話頭,那想起「無」這個字,這個「無」本身它不會變化,而是我們的心在用力。

因此那個提起話頭的力量要大,要用力,要用力的提起話頭,也就是要一直有「無」這個字或是「誰」這個字,或者是任何其他的話頭,任何其他的疑情,你要時時刻刻提起來,是心自己在用力。那自己在用力,只有心的變化,只有心力量的強弱變化。那「無」那個字,那個所緣是不變的,這個跟四念處不一樣了吧,跟一般的止觀修行方法不一樣了吧。

一般的止觀修行方法是用我的第六識去觀一個所緣境,觀一個對境,這個是比較好掌握,你只要心止夠的話,心夠定的話,你就可以發現身受心法,一切萬法凡是有為的一定都是無常變化,變化很快,因此很容易觀到

而禪宗它難修就是在這個地方,那個提起話頭是用心來想一個話頭,心想一個話頭,那個話頭不可以變,那個話頭不會變,是只有心力量強弱在變。如果心力比較弱,妄想就跑出來。如果心力夠強,心力一直提著話頭,一直想著那個話頭,那個對境,一直想著那個對境,那個一個字,一個「無」或是「誰」,一直抓著那個力量越大的話,那個叫作疑團,或是疑情打成一片,這樣子清楚了?所以都是自己在用心。

那什麼叫作破本參?這個參就是參話頭,所以破本參也就是破這個話頭,什麼叫破這個話頭呢?就是了解話頭的本意。比如說「無」,狗子沒有佛性,我沒有佛性,或者是我是誰?那個是一個話頭在那邊,破本參,你就是破那個「無」或是「誰」的謎團,終於讓我體會到什麼叫作狗子沒有佛性,什麼叫作父母未生前我是誰,那個時候叫作「破本參」。

因此我們說破本參等於就是第六識的妄想分別沒了,那個時候就穿進了第七識,這個叫作破本參。就是破了第六識以後就進入第七識,然後就看到第七識是空,是這樣子。因為在提起話頭的時候是第六識的作用,第七識不能提起話頭,是第六識提起話頭。

所以破本參就是說,我把這個謎團打破了,本,這個疑團,所謂的爆破就是它打破,終於我知道什麼叫作無的本意,那個時候就是第六識破了,那就進入第七識,那進而把這個第七識的我執,有我的這個概念也整個破掉而證得空,證得第七識空,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禪宗參話頭最重要的還是要那個理要清楚,你要知道怎麼參話頭,你知道這個道理以後,你在參話頭的時候,你就很容易了,你就是禪修的時候提起一個話頭,一個字就好,或是「無」,或是「誰」,這樣子就可以。你要長一點也可以,但是長一點比較容易打妄想,因為長一點以後就變成有意義,有意義就落入了我們第六識的思維作用,第六識的這種相對的想法去了。因此能夠越簡單越好,簡單到只有一個字,所以叫作參無字,參誰,或是參when,參how等等,參一個單字,這個單字沒有意義的。

我們知道在唯識學講名句文,那個文是沒有意義的,文就是一個字母,它是沒有意義的,那「無」意味你要能夠抓住,能夠牢牢的記住不忘,因此就讓它成團,讓它打成一片。所謂打成一片就是你打坐的時候,腦子提起話頭,你下坐了也提起話頭,走路提起話頭,吃飯提起話頭,洗臉提起話頭等等,任何的行住坐臥,二六時都有這個話頭,也就是第六識不要忘記這個話頭。

第六識不要忘記這個話頭,你要一直參究,所謂一直參究就是不要忘記這個話頭,你要去了解什麼是無,什麼叫作狗子沒有佛性,眾生沒有佛性,這個明明跟佛所講的話完全相反,等到有一天你豁然開悟,也就是不再用第六識去思維有佛性,沒有佛性,因為講有佛性也是方便,是假的,不是真的;講沒有佛性也不是真的,而是方便。那這個就是大乘佛法,講到最後就是真如而已。

說空、說有,通通是假的,說空、說有,通通是藥,只是生病,佛給我們某一種藥來吃而已,不可以執著為真,執著為真那就執藥反成病,我們就要知道這個道理,當然我們現在是理論上知道,當理論上你深入了,你一直思維了,當然你就有智慧,可是還不如你親自的經驗,親自體驗。親自體驗是非常深刻的,那是永遠不會忘記的,那個是刻骨銘心,親身體會一次以後,你就終身不忘,這個就是修所成慧,我們就把這個提話頭,提起疑情,它的修行方法跟一般止觀是不一樣,這個就是重點,很重要。

二十歲他知道有這件事,「至三十二,請益十七八員長老,問他做工夫,都無端的。」
就請教十七八位的長老,問他們說我到底要如何修行,都無端的,端的也可以稱為端底,底部的底也可以,這個端底、端
(ㄉㄧˋ)的意思就是究竟,問了…都叫你只管打坐,或是念佛就好,你生病了,業障重,念佛就好,這個煩惱來了,念佛就好,都是叫你這樣子,到最後都無端的。

「後參皖山長老,教看無字:」這個時候就一個方法出來了,那個長老,皖山長老教蒙山他來看,看就是看話頭,那個「無」就是話頭,這個話頭的頭是沒有意思的,我們說小指頭,小指頭有沒有意義?頭沒有意義,腳趾頭也沒有意義,那個很多的頭都沒有意義的。「教看無字」,然後就教他看「無」這個字。

「十二時中,」古時候不是像現在二十四小時,是十二時辰,等於一整天,
「十二時中,要惺惺如猫捕鼠,如鷄抱卵,」「如貓捕鼠,如雞抱卵」,這個非常好的做工夫的方式,「如貓捕鼠」,就好像貓在捕老鼠一樣,它是看到老鼠出入,它動也不動,等到老鼠一出入,一下子就抓到了。「如雞抱卵」,母雞抱卵或是鳥媽媽抱著卵,一樣,意思就是,如貓捕鼠就是要非常專注,如雞抱卵就是不可中斷,一定要持續,無間道,要無間,不可中斷,一中斷了,那個熱就失掉了。
「無令間斷;未透徹時,如鼠齩棺材,」鼠齩棺材,這個古字的「齩」其實是比較合理,因為古字的「齩」是用牙齒,我們現在用口字旁的「咬」其實不合理,我們的口,我們的嘴唇不可能咬東西,是這個牙齒咬東西,如老鼠齩棺材,
「不可移易;」就是要專心,只有一個目標,意思就是只有一個所緣境,那你只專注一個對象,只有一個所緣境,一定成功,以男女談戀愛來講,你如果對象很多,那一定談不成功,只有一個對象,那一直,一直到疑情成片,那時候就是信心十足,那一定成功。

「如鼠齩棺材,不可移易;如此做去,定有發明時節。」發明就是心花怒放,終於知道這個道理,那個時候叫作初歡喜地,所以破了本參就進入初歡喜地,初歡喜地就等於證得人我空,大乘來講是人、法二空,簡單講起來就是破第七識。

「於是晝夜孜孜體究,」他聽了這個皖山長老的開示以後,他就晝夜不停的去參話頭,「經十八日,」經過了十八日,「喫茶次,忽會得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喫茶次,我們看禪宗公案經常有「次」這個字,次就是次第的次,但是這裡的次不是次第,這裡的次,大家記住,很簡單,就是中間,「 喫茶次」,這個明明是台灣話,喫茶次就是喫茶(tsia̍h tê)的中間,這個已經在喝茶了,喫茶的中間。忽然,「忽會得」,忽然就得到了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很快,經過十八天提起話頭,在喝茶的時候就開悟了,那時候就是入歡喜地,「不勝歡喜」,這就歡喜地了,這是破本參,破了初關。

「求決三四員長老,俱無一語;」他要去請三四位長老來評斷他的境界如何,那對方都沒有講。
「或教只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餘俱莫管;便信此說。」其中有一位長老就講「只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這個印,什麼印?我們現在有印章,印章一方面作證明,一方面印章它是一個反印,這個圖章上面刻了什麼字,你印出來的一定是那個字的反面,就是反印的意思,那這裡有一個名詞,「海印三昧一印印定」,一個海印三昧,三昧就是Samādhi,Samādhi是巴利文,如果是梵文叫Smta (三摩地),就是三昧的意思。
這個三昧,如果在小乘來講,純粹是指定。小乘它有三種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是因為觀到諸行無常,因此了解一切相都是虛無的;無願,沒有願力,沒有任何的希望、動力。無願,那是觀察到諸受是苦,三界一切皆苦,因此對於三界再也一點願都沒有,都沒有什麼動力了。觀到諸法無我就入空三昧,就進入了空三昧。

如果來到大乘,那三昧更多,無量的三昧,我們有一個原則,凡是大乘講的一定是無量無邊,一定是非常深入,大乘一定包括小乘,大乘一定是以小乘為基礎,小乘不懂,很難體會大乘在談些什麼,但是懂了小乘,不見得懂大乘,因為很容易執著小乘,不肯放下我現在所得到的些微的智慧,不肯放下,那一定會排斥大乘。

大乘講三昧非常多,大乘講的三昧,我們要知道一個原則,北傳佛教是屬於一說部,南傳佛教、小乘佛教是屬於分別說部,那不一樣的,什麼叫分別說?你和我是分別的,我們要分別說,生死輪迴,涅槃寂靜是分別,是不同的,不可以混為一談。但是北傳的大乘是一說,什麼叫一說?一切都不二,一切都是一如,生死就是輪迴,生死輪迴就是涅槃寂靜,菩提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菩提,無明就是明。

因此小乘佛教很難理解這個大乘這種講法,你什麼都講一說,什麼都是一,記住這個原則了以後,你就知道大乘裡面講的三昧一定有慧,有戒,戒定慧三學都有,這個是一定的,簡單講起來一定有定慧。

大乘經典裡面,我們經常發現這個經文一開始的時候就會說如是我聞,佛在什麼地方,跟什麼人在一起等等,講完了一定是緊接著佛入三昧,佛就入了某某三昧,就進入了某某三昧。
如果是《楞嚴經》就是首楞嚴三昧,那首楞嚴它是梵文ŚūragamaŚūragama的翻譯也就是這個堅固無比,它是可以摧破種種的煩惱無明,首楞嚴三昧,我們相信念楞嚴咒,首楞嚴咒可以驅魔,可以破除種種的問題。Śūra,善的意思,gama是來,所以Śūragama其實就是善來,能夠摧毀一切的煩惱無明,那不一樣。

我們再看如果佛在講《般若經》的時候,一定是入等持王三昧,等持就是平等的持守,平等持守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止觀等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一切不二,王就是最高。佛在講《般若經》的時候是首先入等持王三昧,因為《般若經》所講的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平等,這個叫等持王三昧。

如果佛在講《法華經》,應該注意到前面佛一定是入無量義處三昧,義就是義理。為什麼講無量義處三昧?因為《法華經》的內容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能夠畢竟諸法實相,十如是等等,它是無量義,它是先入無量義處三昧。
              
佛在講《涅槃經》的時候是入不動三昧,因為這個涅槃的境界是常樂我淨,這裡的涅槃是大般涅槃,就是MahaParinirvāña,因此是不動三昧,不動,這個涅槃是不動的,證了涅槃,證了真如心,它是不動的。

佛在講《華嚴經》的時候,一開始佛是先入海印三昧,基隆有海印寺,就入海印三昧。在《華嚴經》〈賢首品〉提到十種的三昧,第一會是入如來藏三昧。《華嚴經》總共有七處八會,在七個地方開了八次法會。在第八會的時候,佛是入獅子奮迅三昧,而在〈賢首品〉總共講了十種三昧,這十種三昧都是以《華嚴經》一開始所入的海印三昧為根本。

那這樣子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大乘經典一開始,佛先入某一種三昧,入了這種三昧,它後面所講的法一定跟這個三昧有關,《華嚴經》講佛一開始入海印三昧,因此整部《華嚴經》都可以跟海印有關,那什麼叫作海印?海印,佛裡面講很多的譬喻,海印三昧就是以海作譬喻,海它如圖章一樣會印,這個大海又深又廣,如果大海水面上面有泡沫,有波浪,它反映出來的,比如說太陽的影子,月亮的影子,星星的影子,飛鳥的影子,萬物的影子,那一定是曲曲折折,一定不能夠清清楚楚,如果大海水平靜無波,這樣子就可以清澈見底,這樣子天空中的烏雲、飛鳥、日月、星星、萬物都能夠清清楚楚的反映在水面上,這個是譬喻,譬喻佛入海印三昧。

我們知道唯識學總共有八識,這個第八阿賴耶識哪裡來的?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說一念生三細來的,一念心就生起了三細心,三細心指阿賴耶識的三細相。所以八識,整個八識是依如來真心而有。大海平靜無波,能反映日月星辰,是譬喻如來的三昧,有如大海平靜無波,如來的心沒有八識的波浪,八識等於就是波浪,我們講識浪或是業識,然後波浪,那就是八識心有所生滅,而如來證悟佛性以後,他心如平靜無波的大海,能夠反映萬物,他波浪不生,他分別心不生,他清清楚楚,又明又淨

那什麼意思呢?佛在講《華嚴經》的時候先入海印三昧,他一進入海印三昧以後,他就在定中幹什麼?反映,反映什麼?反映一切眾生心,眾生的心念,六十五億的人類有六十五種的心,那個心識的波浪,因為他能夠如實的反映出來。

同時了解眾生心沒有用,還要治療眾生心,否則眾生照樣煩惱,因此除了反映一切眾生心之外,又能夠反映治療眾生心的法門,這樣子就很清楚了。

所謂海印三昧譬喻如來的心平靜無波,沒有心意識的紛紛擾擾,能夠如平靜無波的大海反映萬物般,能夠了知一切眾生心,以及治療眾生心的法門,這個心跟法通通跑出來了,這個叫作「海印三昧」。
我們就說這位長老就教他說,你只要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你就修海印三昧,用海印三昧來印定一切眾生心,以及一切的法門就好。

「餘俱莫管」,那其他通通莫管,這個又是一個啞謎,什麼是海印三昧?我們理論上可以聽得懂,那到底要怎麼去操作,這個可難,但是要往這個目標前進,也就是簡單講起來,你心要保持清淨,不管境界如何都不分別,不起心意識的八識海浪,通通不起,這樣子就清清淨淨,境界是什麼就是什麼,你不要有情緒的反應,不要增加,也不要減少一點,你增加一點,你就人家本來只講這句話,然後你就增加了很多話,他的意思就是怎麼樣,他是不懷好意,他就是要害你,你看這個都是增加。然後減少,人家也有說你的好話,結果人家說你的好話,你通通刪掉了,你只記住他說你的壞話,而且也不是真的壞話,那人家是一種幽默的話,一種鼓勵的話,你增加很多。

我們要不增不減,要不淨不垢,要不生不滅,這個就是清淨心,你保持這個清淨心,如此慢慢練習,就是以海印三昧印定,我們總是要先了解理,理知道了以後,那個事就很容易做到,只要肯做,一定可以做到,那我們等一下再來看看他如何用海印三昧來禪修,他以海印三昧為這個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