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1-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

四念處觀與四無量心觀(十一)

(五)觀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 法隨觀念處)
何謂法?法是什麼?一切事物,不論是物質的、精神的,或是任何在腦子裡面出現的東西都是法。
1. 法念處的重點
法念處的修行與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的修行法是不同的。
前面三種念處的修行,因為還是初步,所以教觀「生住異滅」也許還掌握不到要領,因此在前面三個念處的修行,只要知道它是什麼就好。比如,我知道現在身體在痠、在痛、在麻。我知道有一個貪念產生,有一個執著的念頭產生。我知道心裡現在不舒服,心裡嫉妒、傲慢。知道是什麼念頭,不要去反應,不迎、不送、不執著它,這樣子就夠了。可是法念處的修行就不同了。
功夫已經有了,這個時候不只是認識任何在心中、腦中所出現的東西。現在絕對要觀生滅。前面身念處,只請大家觀:我現正在呼氣,我現正在吸氣。我呼氣長、短,我知道呼氣長、短;我吸氣長、短,我知道吸氣長、短。我現在呼氣熱,我知道現在呼氣熱;外面空氣比體溫來得低,我吸氣冷,所以我知道吸氣冷。如實的了解,這樣子就夠了。
來到法念處,這個時候所有的分別越來越減少,所有的現象越來越微細,念頭的轉動越來越慢,出現念頭的頻率越來越少。如果參加二天或七天禪修,應該感覺得到第一天的早上,還會因為很多的現象引起很多的念頭,但是經過一天或幾天後,有沒有發現念頭減少了很多,當念頭減少很多的時候,自自然然觀察得到它的生滅。如果念頭像很多泡沫,是觀察不到生滅的。譬如我們在練習動中禪的時候,走一步路要六個步驟,透過腳步的緩慢,讓心注意腳步的六個動作,每一步驟都很慢,就是慢才能夠發現其中的變化,心就因此寧靜了。
在修行法念處的時候,因為念頭減少了,身體幾乎沒有痛、麻、痠的感覺,身體是輕安的,甚至於是消失的感覺。幾乎感覺不到身體,輕飄飄的,以為自己浮起來,以為自己會飛了。身體的覺受也變少,身、受、心的現象減少,幾乎沒有了。這個時候很容易觀察到身的現象,立刻知道喜的感受、樂的感受;如果坐太久而身體有點麻的感受,也會立刻知道。很少起心動念,所以稍有一個念頭起來,立刻就會知道。因為你的心已經很定了。
在還沒有禪修之前,如果像現在沒有風的狀態之下,我們眼睛看不到樹葉在動。當禪修一天、兩天之後,即使沒有風,因為心是安定的,所以可以看到樹葉在動。當心一直在動的時候,發現不到這個世界是變動不居的;可是當心安定的時候,立刻覺察到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包括認為是很堅固的、很實在的自己,都會發現自己的身體也在生滅不已。
法念處的修行重點:「觀一切現象的生滅。」
2. 法念處的修習
2-1. 觀五蓋nīvaraṇa
菩提自性本自清淨。本性本來是清清淨淨的、是光明的、是有覺性的,可是因為五樣東西,讓我們的覺性消失了,它們稱之為「五蓋」。自性被蓋住,讓我們本來是光明的變成了黑暗。本來是內外一如、互相溝通的,可是因為有了蓋子,有了隔離,內外就不通了。這五蓋就是貪、瞋、疑、昏沉、掉舉。
2-1-1.
這裡的貪是指微細的貪。禪修之後,我們的貪會減少很多。
修行並不是教我們不要賺錢,並不是教我們不要過健康的、快樂的生活,而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努力賺錢是為著改善自己的生活、家庭的生活、親友的遭遇,或者讓整個社會生活水平提升,這是為著眾生、為著國土、為著法界,不是為著我;一切都是無我的。因為你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我,都可以改變它。
不貪,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努力想辦法改善周遭環境、改善其他親友的心態,引導他們走上正路、快樂之路。可是眾生很喜歡擁抱痛苦、喜歡煩惱,像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不是一個正常人。雖然有時候因緣未到,無法引導,但絕不放棄,這時你就教他們不貪。不貪就不會有煩惱痛苦。
執著禪定境界的快樂,這是非常微細的貪。這時執著有、執著空,都是很微細的貪。想成佛作祖,想很快得到解脫,也是貪。壞的事情貪,當然不好;好的事情貪,也不好;因為好的事情一貪,就帶來壓力。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自己都做不了主。
2-1-2.
瞋就是一種微細的不喜歡。這個時候的瞋,不再是對其他人的恨。
透過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的修行,不會再恨某人講我的壞話、不聽我的話,這個時候瞋恨是非常微細的。例如,心想:「釋迦牟尼佛於兩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經成佛了,然而我現在還在輪迴。」「人家打坐,可以兩個小時動也不動,而我卻坐不到十分鐘。」「人家禪修有各種的光出現,有各種的影像出現,可是我好像都沒有感應。我都沒有見到光,沒有看到觀音,觀音為什麼都不來找我?我哪裡不對了?」
這個時候的瞋,不是壞的瞋,而是認為自己有所不圓滿的瞋,認為自己不如其他人的瞋。這個時候要觀:不要對這個瞋恨的心,產生任何的反應。你心裡已經很安定,所以觀察到:現在這瞋心起來了,瞋心消失了。甚至觀察到:生、滅。這樣子就夠了。
以前我們沒有覺察到偶爾跑出來的念頭,現在的我們很容易觀察到「生」。當觀察到一切法的生滅時,就知道無常是真理,就知道無我是真理,活在無常當中,活在無我當中,活在自然的真理當中,不與真理相對抗,就能解脫自在。你現在很容易觀察到瞋心的起伏。
2-1-3.
懷疑因果是存在的嗎?既然無我,為什麼過去所造作的業因,會形成未來的果報?
當你經過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的修行,在修法念處的時候,觀察到了「疑」——懷疑因果。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我是真的嗎?這個時候會發現「疑」偶然會出現。在平靜無波的大海,偶然冒出一個水泡,只要不反應它,這個泡沫沒有作用力,它就不會繼續產生泡沫,就會慢慢地消失。
這個時候就看到生滅,知道「疑」是虛妄的,寧靜之中確實發現一切都是因果。現在的身心是過去身心不斷相續演變、發展而來的,它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過去是因,現在的心態是緣,因此產生種種的覺受、種種的想法。
2-1-4. 昏沉
本來正念分明,觀察得很清楚,怎麼現在會昏沉呢?為什麼提不起勁呢?也許是昨天晚上沒睡好,也許今天起得太早,也許生活習慣突然改變,也許今天天氣太熱,也許最重要的原因是早上沒有喝咖啡。如果覺得精神不濟,就去喝茶、泡咖啡、洗洗臉,或站起來運動,到公園、學校操場跑步,甚至睡覺,想辦法讓自己提起精神,消除昏沉。
這時就發現昏沉是有原因的,而且昏沉是無我的,因為昏沉它自己都做不了主。
2-1-5. 掉舉
這時的掉舉是指偶爾耐不住性子。比如,禪定的功夫只能坐一個小時,或習慣只坐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到了,心就想要站起來走一走。這是習慣性,因為這是你的cycle。比如,習慣五點早起的人,晚上再晚睡覺,他不必鬧鐘,五點自然醒來。同樣地,禪修本來是很寧靜的,可是時間一到,這心就按捺不住了。
這個時候觀:掉舉的心生了,掉舉的心滅了。因為這時的心已經很寧靜,所以只有觀五蓋的生滅。發現不好的五蓋「生」,並不是真的,因為它很快「滅」了。
因此,有五蓋——負面的心態產生,不要焦慮,因為它不是真的,它的生、滅很快速。只要正念的這一隻貓夠堅強,一站出來,貪的老鼠、瞋的老鼠、疑的老鼠、昏沉的老鼠、掉舉的老鼠統統跑掉了。
2-2. 觀五蘊pañcūpādānakkhandha
簡單而言,是觀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微細心願,還有產生色、受、想、行的微細的心。
這時心已經夠安定,因此有任何的身體現象,就算再微細,它一出現,你立刻就知道。這個時候不要去識別(identify)是呼氣、是吸氣,很快地觀察到呼氣的生、呼氣的滅,吸氣的生、吸氣的滅,痠的生、痠的滅,輕安的生、輕安的滅,快樂的生、快樂的滅,一個念頭的生、一個念頭的滅。突然想起剛來參加禪修的情景,念頭來時,提起正念觀它,這個念頭立刻消失,又回到菩提自性,又回到本自清淨的覺性,自然回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自己的本然,也就是自己的心性、佛性。
所謂空性,我們如果不用宗教的名詞,它就如同虛空一般。虛空,空無所有,可是只要種下芒果樹的種子,加上土壤、營養、空氣、水分,因緣和合,種子發芽,慢慢從小樹苗長大。例如,這裡挖一個坑,一下雨,就變成一個水坑;挖大一點,就成了水池,漸漸成了河流等等。虛空本來空無一物,只要有所造作,因緣和合,山河大地的草木萬物、有情無情也就出現。因為有了造作,因緣條件合在一起,就會有某個現象出現。當出現某個現象時,正念一觀它,它在出現的時候立刻就不見了。即使你沒有正念看到它,它都不斷在改變,即生即滅,即有即空。觀察自己任何身心現象的生滅、生滅、生滅。
2-3. 觀十二處āyatana
除了觀自己的身、心以外,還要觀察周遭環境,環境是不真實的。以尖石禪堂來說明,禪堂已經建好多年,當幾位菩薩決定要辦禪修的時候,主人又發心開始裝潢改修佈置,這時觀世音菩薩像出現了,周遭的花草出現了,它一直在改變。禪堂不是真實的,它是虛妄的、是無我的,看到每一個現象的生滅,看到環境也不斷在生滅。
只要心覺知某個事物的存在時,你用正念觀它,就會發現生滅的現象。既然是生滅,哪裡有永恆的我呢?哪裡有永恆的神呢?哪裡有我的苦呢?當執著「有」,苦就生了,當有苦時,你就做不了主。當觀到裡裡外外所有萬事萬物都是不斷地生滅,這個時候完全活在真理之中,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當下不就是解脫自在,不就是佛了嗎!雖然我們都會老、病、死,也會肚子餓、被欺負、被罵,而且可能變貧困,但是,知道這些都是虛妄的,即生的時候就滅了。生滅是自己的妄想,只是對待,有生對待有滅,所以沒有真的生,沒有真的滅。
有三十多位四面八方的朋友來到尖石參加禪修,這四面八方的人到底是來還是去?是不來不去,是如來如去。認知只是這樣子而已,我們就解脫了,我們就是佛。佛並不遙遠,佛也不神秘,佛就是這樣子的人——不是真實的存在,可是又存在。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出,不一亦不異,如此罷了!這就稱為中觀,這就稱作真理,一切都是真如。
2-4. 觀七覺支(bojjhaṅgā
信、進、念、定、慧五根扎得深,便會生起信、進、念、定、慧五力。有了五力的增上作用,便會揀擇什麼會產生五力,什麼不會產生五力,這就是擇法覺支。
知道何者會產生五力,就會努力修行,即是精進覺支。
修行而有五力產生,心生歡,便是喜覺支。
歡喜而能保持定力的平等心,身心放鬆,便是輕安覺支。
身心輕安則由近行定而入安止定,便是覺支。
豐富的禪修經驗,知道一切不可得,內心不昏沉、不掉舉,等持其心,便是覺支。
七覺支的生滅增上,屬於緣起緣滅的法爾道理,不好不壞,不作分別,不作價值判斷,平等其心就是解脫。
知道七覺支的生滅,就是見緣起,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則見如來。
2-5. 四聖諦(sacca
如實了知:此是苦苦之集苦之滅苦滅之道。
2-5-1.苦聖諦(dukkhasacca
了知沒有禪修之前,還在欲界,充滿八種苦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如果能進入色界禪,可以感受到離開初禪入二禪,離開二禪入三禪,離開三禪入四禪,離開四禪入空無邊處定的壞苦。初禪是離生喜樂地,要放下好不容易得到的喜樂是痛苦的;二禪是定生喜樂地,要放下好不容易得到的喜樂是痛苦的;三禪是離喜妙樂地,要放下好不容易得到的妙樂是痛苦的;四禪是捨念清淨地,要放下好不容易得到的捨受、念清淨是痛苦的。
如果能進入無色界定,雖然沒有欲界的苦苦、色界的壞苦,但可以感受到非常微細的無色界行苦。無色界又稱空界,已經遠離了色、受二蘊,這時候的想蘊就很容易觀察得到。想蘊就是心的運行,無色界的心行雖然非常微細,但在甚深的空定中就變得非常顯著。離開第一空定的空無邊處地,入第二空定的識無邊處地,會感受到微細的心行苦。同樣情形,離開第二空定的識無邊處地,入第三空定的無所有處地;離開第三空定的無所有處地,入第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處地;離開第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處地,入滅受想盡定,更會感受到越來越微細的心行苦。無色界的感受不是欲界的苦樂捨受,也不是色界的樂捨受,而是非感覺的了知。
2-5-2. 集聖諦(samudayasacca
禪定中,很容易發現三苦的主因是無明和行。
無明是不了解三界是無常無我的、緣起性空的、虛妄不實的,如果執著蘊處界是真實的,就違背真理,就會引生痛苦。
2-5-3. 滅聖諦(nirodhasacca
滅是苦滅的簡稱。實修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就滅掉了苦因,證得涅槃寂靜,苦自然就息滅。
2-5-4. 道聖諦(maggasacca
即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六)修習念處的成果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依據部派佛教,四念處是唯一能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輪迴、證悟涅槃的法門。修習四念處,最慢七年最快七日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至少可以證得第三果阿那含。
涅槃是即身成就,當生可證的,不必等待死後或來生。唯有如此唾手可得,佛法才是親切可愛的,值得修練的,相信這才是佛陀說法立教的本意。如果把佛法說得玄之又玄,必須多生累劫才可證得,或只有少數人才能學習,它就變成專利品,特權階級就會出現,完全失掉它的平等精神和實用價值。佛法原來是生活快樂之道,簡單易行,四念處便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