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2-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止觀雙運念佛法門(一)


鄭振煌教授主講

貳、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佛法最主要的修持就是禪修。禪修有前方便,包括依止善知識、聽聞佛法,如此才能知道修行的過程與結果。
禪修前,先調整好身心。我們身體要健康,心也要放下世俗的外緣,安頓妥當所有的世間事。
戒是定的前方便,福德因緣具足,戒清淨了,再到寧靜的地方,才可進入禪修;如果沒有做好前方便,是很難禪修的。禪修只是短暫時間的學習,仍然還要回到世俗的人間工作、生活。
在此引用《雜阿含經》及南傳相應部經典,探討佛所說的修行方法。
一、四禪述要
《雜阿含三四六經》專門探討禪修所具足的五要素,包括覺、觀、喜、樂、一心,當中就有止觀雙運。四禪一定具足這五要素,四空定沒有覺、觀、喜、樂,完全是一心,心的變化。
(一)初禪的定義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
1. 離欲
欲是貪欲,指欲界世間的貪欲,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為什麼要離欲?因為欲界的物質會讓人心不安,有了貪欲,會讓人心無法安住。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我們生活的資具,每一個人都需要,可是需要與貪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財富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眾生的生活,可以護持三寶,行一切善事。貪是心的執取,心不知足,心不安分,會引起種種的煩惱。
2. 離惡
惡會害他人,欲反而不見得會,只是讓自己的心不安定。追求世間法的時候,如果傷害了眾生,就稱作惡,例如偷、盜等。或者企業沒有良心責任,汙染環境,讓不安全的食品上市,不當取利,令眾生起煩惱,這些都是惡法。
3. 離不善法
比如菸、酒、賭博,或吃很多的垃圾食品和市售飲料,這些不見得是惡法,但絕對是不善法。臺灣的癌症罹患率越來越高,洗腎的年齡越來越低,眾生沒有正知正見,壓力太大,藉著暴飲暴食逃避問題,落於消極、無所事事,或落於頑空、無記空等。不善法經常是指不會傷害其他眾生,從表面上來看,不見得是壞事情,但絕對是對自己不好的。放逸、懈怠、不認真學習、不思考、不抉擇,這些都是不善法,不能增上自己的修行。
4. 有覺有觀
不只是在禪修期間必須有覺有觀,平常也是要有覺有觀。所謂覺,指時時刻刻覺察。開車的時候,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如果不覺察所緣境,必然出問題。除了覺察之外,還進一步觀,觀察內涵,觀察性質,觀察實相。
覺和觀有一定的所緣境。平常的覺和觀是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對的一切法,我們是不能選擇的。在馬路上走路,必須要覺觀四面八方的人事物,但是在禪修的時候,是有選擇的,是自己或指導這次禪修的禪師選擇以什麼為所緣境。
把心收攝,覺察某一個善的所緣境,這是練習如何收心,不要散亂。禪修要有一定的所緣境,可以拿呼吸當所緣境,或以丹田當所緣境,或以佛像、曼達拉當所緣境。在一座的禪修過程中,所緣境只有一個,就是覺。觀是觀察到所緣境的性質內涵,同時也可以擴大所緣境。擴大所緣境不是妄想,而是能夠觀到身心五蘊所發生的一切現況,不憶念過去,也不幻想未來,只就當下的法有止、有觀。
禪修不只是止而已,還要有觀,要止觀雙運。
有覺有觀,有時翻譯為有尋有伺。尋伺和覺觀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偏重點不一樣。尋伺偏重於修止,覺觀偏重於修觀,理想上是止和觀雙運。雙運是止的當中有觀,觀的當中有止。止於所緣境,心定後進一步觀,才能生起智慧,才能了解所緣境。如果沒有觀,就不能了解所緣境。不能了解有什麼過患呢?不知道實相,不知道真理,只有定而沒有觀,還是世間法。有觀才能產生智慧,才是出世間法。
有覺有觀,或者有尋有伺,是對一個善的所緣境,令我們產生止、產生定,進而產生觀、產生慧,不令我們散亂,不令我們煩躁不安。凡是出問題的,一定是沒有覺、沒有觀。不只是出世間法的修行,連世間法的生活工作,如果沒有覺觀,是不能成就的,而且會傷害身心。比如,出事情時不知道冷靜思考對策,不了解也不應用苦集滅道的因果法則,而只是一味地逃避、麻醉自己,這就是缺少覺和觀。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言一行,一定都要覺和觀。
禪修期間的覺觀有一定的物件,日常生活的覺觀沒有一定的物件。禪修的時候先訓練自己,碰到境界時,用一個方法將心收攝,學會熟練了,等到回到日用平常,面對一切境界,隨時安止於所緣境。
5. 離生喜樂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生起喜和樂。離欲、惡、不善法,包含離欲界五蓋——貪、瞋、疑、昏沉、掉舉,時時刻刻有正念,保持覺和觀,身心輕安,因而生起喜和樂。是先有輕安,身體、心理越來越沒有罣礙,之後才會生起喜樂。
為什麼有覺有觀就可以離生喜樂?有覺有觀,心能安住不散亂,情緒不會起伏,同時觀到所緣境的實相。譬如以呼吸為所緣境,安住於呼吸,了解一呼一吸的過程,這是覺;而後觀到呼氣、吸氣的相,也就是呼吸相,包含長短、冷熱、粗細、滑澀、通塞等,這是觀。產生正念正定,生起喜樂。呼吸雖然是活著最重要的因素,可是我們過去不了解呼吸實相的重要,現在終於透過出入息念,了解到身和心的關係,透過身的輕安達到心的輕安,身心自然放鬆,自然安定而有了喜、有了樂。
這裡的喜和樂完全是內心的,不必外界的五欲就能達成。欲界的快樂是有,但欲界的快樂是自己不能做主,完全要依靠五欲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得喜樂。但是禪修的時候,所生的是法喜充滿、禪悅為食,這時是依靠著法塵而產生喜樂,就是對於法有所認知,是覺觀善的所緣境,因而產生的定和慧。這時的定是初禪。
6. 具足初禪
初禪已經離開欲界,當然不是甚深的定,但已經可以讓我們產生喜樂,可以離開苦,欲界的一切是苦苦。色界初禪也有苦,是比較微細的苦,它不是苦苦,而是壞苦和行苦。
喜是內心的,是完全靠自己的,是心從五欲中收攝所產生的喜,不必靠外境,不必靠他人,自己可以做主產生喜。喜主要是指身體的輕安,樂主要是指心的輕安。初禪有五個要素:覺、觀、喜、樂、一心。離五蓋,生起喜樂,具足初禪。
(二)第二禪的定義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
1. 離有覺有觀
次第修行的過程是不斷地在離,一個階梯、一個階梯離開,一直往上提升。以出入息為所緣境來覺觀,證入初禪,又從聽聞教法中得知,初禪已經離開欲界,但初禪並不是究竟的,還有比初禪更高的境界——二禪。
二禪的修法是離有覺有觀,因為不必再去覺觀所緣境,所以要離。為什麼要離?因為初禪是依靠所緣境而證得的,所以是依靠某一個物件才能進入初禪,還是不自由,還是不自在,因而離有覺有觀,不再覺觀所緣境,或尋伺所緣境;若所緣境是呼吸,就不再觀呼吸。禪修的時候不要一直用同一個觀法,要換境界,不斷地調整。
2. 內淨一心  無覺無觀
入了初禪,又離開初禪,心還是在初禪的境界中,沒有掉到欲界;如果掉到欲界,就要從有覺有觀開始。入、出初禪,入初禪,離開初禪,這種經驗練習熟悉,心會在輕安喜樂之中。
聽聞教法,知道有二禪的境界,思惟我要進入二禪,這是內心的作用,放下呼吸的所緣境。心有一個思惟:二禪比初禪寧靜,一心一意要進入二禪。所以禪修又稱思惟修。
3. 定生喜樂  具足第二禪
呼吸是從欲界入色界初禪的覺觀所緣境,離呼吸的所緣境、棄五蓋入初禪會生起喜樂。而二禪的喜樂,不是從「離所緣境、棄五蓋」生起的,而是從「離初禪入二禪的深定」生起的。有了初禪的功夫,雖然可以離生喜樂,但知道初禪的喜樂不是究竟,因此,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內心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入二禪,是無覺無觀的,是定中生起喜樂,具足第二禪,證得第二禪的境界。
(三)第三禪的定義
聽聞佛法,了知第二禪的喜樂仍然不是究竟,還有比第二禪更快樂、更自由自在的境界,就是第三禪。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1. 離喜
喜主要是身心的輕安覺受。因為有「受」,會覺受身的輕安,心的輕安,注意喜和樂。受是怎麼來的?觸。觸又怎麼來的?根對塵,生起識,根塵識三和合曰觸。在十二因緣中,有現世的惑業「觸受愛取有」五支,受是從觸而來的;而觸是從六入而來的。在禪修中所生起的喜樂,不是來自眼耳鼻舌身五官對色聲香味觸五塵所產生的眼耳鼻舌身五識,而是來自第六意根對法塵所產生的第六意識。意根覺觀所緣境(法塵),完全是內心的,完全是往內的,不再往外緣取。
禪修開始是覺觀自己身內的所緣境——呼吸,以意根專注於所緣境——呼吸(法塵所攝色),專注法塵,身心輕安,離生喜樂,具足初禪。進一步離有覺有觀,具足第二禪是在定中生起喜樂。離開第二禪,內心思惟,生起一個要入第三禪的念頭,就是要離喜。如何離喜?將身的覺受放下,完全專注於心,一心要入三禪,就可以離喜,生起妙樂(純粹樂,沒有摻雜喜)。
2. 捨心住
捨,平等之義。所謂捨心住,指住於捨心,住於平等心,是止和觀平等的心。止是心止於入三禪的念頭,一心要入三禪。觀是觀察自己如何離開二禪而入三禪,而且觀察離開三禪的情況,觀察住在三禪的情況。
「捨心」並不是入於無記空,而是止觀平等,有止有觀。如果要入三禪的時候,想到二禪定生喜樂的好,就無法進入三禪,又退回二禪,所以要止,止於要入三禪。觀五種自在,入、住、出、轉向、觀察的種種過程。捨心住是應用止和觀。
3. 正念正智
所謂正念,指了知當下的身心五蘊,不是散亂的念,是當下的念。正念是正定的前行,先有正念,心先收攝,安住在當下,而後生起正定。正念是了解當下的狀況,了解當下是從二禪要入三禪,沒有離開二禪的定境,但目標鎖定三禪。
所謂正智,指正確的智慧。也就是了知定的過程,具足覺、觀、喜、樂、一心是初禪。了知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這種的了解,稱作正智。
初禪已經有止觀雙運,只不過初禪止的力量比欲界止的力量大,而且止觀雙運的力道不是很強,前面有一個拉鋸,要離開五欲,離開五蓋,住於所緣境。到第二禪是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這個時候的止和觀的力道比較強了,它是止於定中。同時,觀如何入二禪、住二禪、出二禪。
三禪,有正念正智,了解禪定的過程,還沒生起破「有身見」的智慧,但至少對於自己的身心有比較正確的理解(智)。
4. 身心受樂
只有樂而沒有喜。離開了喜,生起妙樂。喜和樂有什麼差別?喜,有如我們得到美食,色香味俱全,開始很高興地吃,感覺是喜。而咀嚼後,心定下來慢慢享受,是為樂。
到了三禪,離開第二禪的喜和樂,離喜產生妙樂。這時已經不是初禪、二禪剛剛有喜樂,很興奮的狀態,而是內心非常寧靜享受的樂,完全是內心微妙的覺受。
5. 聖說及捨  具足第三禪
領會聖者所說禪定的過程,禪定的喜樂,而且得到證明,這是現量的境界。這裡的捨是止觀平等,具足第三禪。
(四)第四禪的定義
第三禪的功夫是在定中。入三禪,出三禪,了知第三禪雖然離喜妙樂,但還不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聽聞佛法,了知高於第三禪的還有第四禪。因而,出了三禪以後,產生一個願望,我要入第四禪。接著是入四禪的方法: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
1. 離苦息樂
欲界有苦有樂,也有不苦不樂。但欲界的樂是依於外界五塵而有的,自己不能做主。我們不可能永遠處於非常美好、非常理想的色聲香味觸之中,也會碰到不理想的色聲香味觸,又會掉入苦的覺受。但是在禪修時,不必依靠色聲香味觸(外五塵)而得到喜樂,而是自己收攝內心,專注於善的所緣境(內法塵),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
第三禪還有樂,即使是樂,也是無常,也是緣起,尤其是欲界的樂。色界的樂,雖然不是依五塵而得樂,但至少還是依於禪修,透過努力前行的預備動作,專注於所緣境,這些都是緣起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自由自在處於輕安之中。苦當然不好,雖然樂比苦好得多,但這種樂不是解脫。聽聞佛法是以解脫為目標,是以寂靜涅槃為目標,內心要永遠處於寂靜涅槃之中,這才是解脫。
所謂離苦,是指離掉欲界所有的苦。息樂,息和離是同樣的意思,欲界的喜樂,同樣也要息滅。一進入初禪,息滅欲界的喜樂,完全是色界的喜樂。到了二禪,息滅初禪的喜樂,會有比較大的喜樂。到了三禪,息滅二禪的喜,只有妙樂。但三禪的妙樂也要息滅,入了四禪就息滅三禪的妙樂。
2. 憂喜先斷
憂喜和苦樂有什麼不同?苦樂是指身的覺受,憂喜是指心的覺受,一個是身的受,一個是心的受。天氣太冷或太熱會覺得苦,身體生病會覺得苦,睡眠不足會覺得苦;如果得到欲望的滿足,這個身體就會樂。內心的負面狀態,稱之為憂,正面狀態,稱之為喜。
但在禪支的內涵上,喜主要是指粗的身受,樂主要是指細的心受。第三禪是離喜妙樂地,其禪支是身心受樂,正念正智,捨心住(善心一境)。第四禪是捨念清淨地,其禪支是不苦不樂的捨受,淨念,善心一境。
如何斷苦樂、憂喜?用心念來斷,是我們的心在觸、在受,心不要再觸三禪,自然斷了苦樂、憂喜。生起一個念頭,專注於第四禪的思惟:我要入第四禪。第三禪離喜妙樂,妙樂是非常幽微的享受。因此,當我們生起一個念頭要入四禪的時候,幽微的樂也就放下,受也就放下。
3. 不苦不樂
苦,指欲界的苦苦,以及色界初禪、二禪、三禪的壞苦。為何說壞苦?因為連喜樂的定境都會壞,因為它不是恆常的,是因緣所生法,是專注於禪定,才有初、二、三禪的喜樂狀況。第三禪是幽微的樂,我們只要心一專注,生起我要入四禪,樂也放下,入不苦不樂。
4.
這時的捨是指捨受,完全不苦不樂的捨受。
5. 淨念一心  具足第四禪
淨念一心,又稱之為善心一境性,心完全清淨,完全止於定中,也就是第四禪。
覺、觀、喜、樂、一心,止觀雙運的初禪;離開覺觀,是二禪;離開喜,是三禪;離開樂,只有淨念一心,就是第四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