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3-般若空性禪觀

般若空性禪觀(一)

鄭振煌教授主講
參、般若空性禪觀
般若空性禪觀主題,分為四講。第一講,先了解大乘般若的意義。第二講說明「空」,尤其講解《大般若經》中的十八空。第三講,從《金剛經》談安心法門,如何讓心安,不論在生活上、工作上、修行上,安心為第一要務。第四講,從《金剛經》談無念、無相、無住法門。
般若空性對一般學佛者而言,會覺得似乎是空泛的理論。但實際上,般若空性是實際用來修行的,而不是一種辯證的哲學而已。每一個當下都可用般若空性觀照一切諸法。
一、大乘般若義
第一講,談大乘般若的定義。
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已經談了般若(prajñā,意思是完美的知道、圓滿的知道。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所謂的完美知道——智慧,指了知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都是從相來談的,從一切的現象來觀照,都是無常,都是苦(逼迫性),都是無我性。可是現象無量無邊,我們無法用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一一去觀照。
因此,在大乘的經論之中,將般若提升更深一層,不再是觀照現象,而是把一切歸於一,把一切現象追溯源頭到體性。只要掌握體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掌握體性,等於掌握一切現象。
(一)本立而道生
果仗因生,果是仗著因而生起,因是最重要的。可是單一的因不能成就果報,還必須要眾緣。因只有一個親因緣,緣有增上緣,心法還要加上所緣緣、等無間緣,才能夠成就一個果。果是當下的現象,當下的現象時刻在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要掌握到唯一的因。因是成就果最重要的因素,有因不一定成果,要有其他的眾緣和合,果才能夠呈現。
有依空立,一切的萬有,無邊無際的現象,是依空而立的。猶如虛空之中,一切的山河大地、草木萬物、有情無情都必須依虛空而成就、而生長、而成住壞空。
事待理成,種種的事相、現象,都是以一個理來成就的。
當我們在觀察「果、有、事」的時候,會覺得很繁雜。大乘佛法把很複雜的事相、種種的作用,歸納於一個最重要的因,或者空,或者理,掌握了「因、空、理」,就能夠了解「果、有、事」。這是大乘般若空義的重點。
《般若經》所言的是一切諸法的體,種種現象的體性,一切種種現象是依什麼而成就的,把它歸於一個「空」字,稱之為空性。只要掌握空性的體,就可以應用無窮。《般若經》不對空做太多的正面描述,對於空有正面描述的,要等待如來藏的思想出現以後,才有對如來藏、真如做種種的描述。
《般若經》不從表詮的角度來解釋一切諸法的體,只有用一個「空」字來代表。掌握了空性,等於就是掌握了最重要的因,或者是道理,或者是根本。本要先建立,有了本,自然就可以應用無窮。比如,掌握了種子、草木的根,自自然然就可以期待,種子發芽長大以後,會有果報出現。
執簡馭繁,以「一」即一切,掌握一,掌握最核心、最重要的體,就能夠掌握一切的現象,這就是《般若經》的重要性。一切諸法的體是空,了解空性,應用空性。了解空性,從經典上面理解,讀經、聽法、思惟空性的意義,經常憶念空性,在日用平常中應用空性,這才稱為修行。
(二)大乘三法要
《般若經》最完整的著作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第七世紀唐朝玄奘大師更翻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總共有六百卷,把大乘的般若空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談大乘佛法的三個主要思想:第一、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第二、大悲為上首;第三、無所得為方便。大乘佛法建立在這三根支柱之上。
1.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所謂作意,指思考;凡是起心動念都要不離一切智智。智慧,有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又有三個層次:
1-1. 一切智
第一個層次,是阿羅漢所證悟的一切諸法無我、無自性、空性的智慧,又稱為道智。以無我、無自性空,統攝一切萬法。
1-2. 道種智
第二種智慧是菩薩所學習的智慧,菩薩在阿羅漢一切智的基礎上,又增加一種智慧,稱作種智。種,種性,指有情眾生的根機。有情眾生根機、慧根,從無始以來所熏習的知識、喜好各有不同,因此有深有淺。要度眾生,必須了解眾生的種性,這是菩薩所要學習的。
菩薩要學習的不只是出世間智慧(一切智、內明),還包括世間的智慧。所謂的五明(pañcavidyā——內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後四明就是世間知識、世間智慧。為了解決眾生的世間問題,世間智慧也必須多方學習。學習因明,因此講話、思惟有邏輯;同時要懂工巧明,種種的工藝技術——駕車、打電腦、使用手機、煮飯、掃地、修理電燈、AI(人工智慧)等,都要學會;懂得醫方明,如何養生,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懂得聲明,一切的音樂、文學、藝術、戲劇、電影、電視等。孔子說,治學有四個原則:「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游於藝,藝是藝術,可以美化人生,這就是佛法中所說的聲明。
世間的學問知識,可以幫忙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所以菩薩要廣學多聞,即所謂的道種智。一直練習發揮菩薩的道種智,自利利他的事業圓滿以後,能夠運用自如,稱之為一切智智,也可以稱為一切道種智。
1-3. 一切道種智
一切道種智有一個特徵,就是空性的智慧,而且是畢竟空的智慧。沒有動靜、大小、好壞、淨垢、生滅等等二元對立的觀念,一切皆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出、不大不小、不善不惡,這個就是畢竟空,也就是一切智智。唯有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每一位眾生才能夠從佛法得到益處。只要掌握理,掌握空性,掌握因地的發心,掌握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可以應用無窮。
佛法對人生的幫助,可以有各種的途徑,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因、空性、理。就《般若經》而言,用空性來代表因地的清淨發心。只要了解一切諸法依空而立,一切事相依理而成,就掌握了空性。因而六百卷《大般若經》最強調的,就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不論是什麼思惟,不論是什麼身語意的造作,都不要離開佛的一切智智,最完美的覺悟、最完美的慈悲,這是我們學佛的第一要務。
2. 大悲為上首
學佛人首先要考量的事,是拔除一切眾生的苦、自己的苦,以及苦因。一切眾生的苦及苦因,可以透過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得以成就;在《大般若經》稱為布施波羅蜜、淨戒波羅蜜、安忍波羅蜜,用這三個波羅蜜來實踐大悲,把眾生究竟的苦因滅掉。滅苦,可以用世間法,比如世間的飲食、財物、關懷、幫助等來解決世間苦(欲界的苦);滅苦因,就必須依靠布施波羅蜜、淨戒波羅蜜、安忍波羅蜜,才能夠拔除。
波羅蜜多(pāramitā),意思是到達圓滿的彼岸,也就是以一切智智來布施、持守淨戒、安忍,當下拔除了苦因,因而我們就會有精進波羅蜜。根器利的眾生,立即拔除苦因,較鈍的根器就必須精進不懈的努力。要能夠有精進波羅蜜,就必須有禪定波羅蜜,在《大般若經》中稱為靜慮波羅蜜;靜是安心的法門,慮是思慮、思惟,靜慮也就是止觀,所以靜慮波羅蜜也就是止觀波羅蜜。
如何達到止觀圓滿?就必須有般若。所以布施、淨戒、安忍這三波羅蜜,是拔除眾生苦因的方法,可是又必須有精進波羅蜜、靜慮波羅蜜,以及般若波羅蜜。而這當中一開始最需要重視的,就是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而以大悲為上首。
能夠實踐大悲為上首,必須有一切智智,了知一切眾生與我同體。一切事相歸到最後都是同一體性,《般若經》稱之為空性。
3. 無所得為方便
當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的時候,也就是在起心動念的時候,要無所得。世間法的行善、出世間法的實踐,都必須要以無所得為原則。因為只有無所得,我們才能夠不斷進步,才能夠解脫自在。學習世間的知識,如果認為自己有所得,等於就是自滿,就不知道進步了,因此要無所得。我們懂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的不足,越發現這個世界的無量無邊。
出世間法的修行更需要無所得,學習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的觀照,讓我們知道無常、苦、無我,但不要有所得。有所得,僅停留在一切智而已。發心行菩薩道,學習道種智,也要無所得。如果有所得,就永遠停留在道上而不能夠證果。從一開始到最後證果,都要無所得,也只有無所得,才能夠成就世間法及出世間法。
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這三個: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三)大乘思想的殊勝
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可看到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世尊一開始即說: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觀一切法常無常相不可得、樂苦相不可得、我無我相不可得、淨不淨相不可得、空不空相不可得、無相有相相不可得、無願有願相不可得、寂靜不寂靜相不可得、遠離不遠離相不可得,雖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常不捨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無所著精進波羅蜜多。如是菩薩摩訶薩由此精進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故,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不驚不恐不怖。
這段已經彰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要義,也彰顯整個大乘佛法的要義。在平常的時候如何應用呢?在禪修的時候如何修般若空性呢?在禪修時候是思惟修。這與原始佛教的止觀法門是不同的。
1. 原始佛教重止觀
止觀法門是觀現象,現象比較容易觀得到。觀五蘊的身受心法,觀現在的身受心法,觀過去的身受心法,觀未來的身受心法,觀自己的身受心法,觀他人的身受心法。一切現象的色法,一切有情的心法、心所法,皆是無常、苦逼性、無我性,因而達到解脫的自在。
原始佛教修止觀——奢摩他、毗婆舍那,是不思惟的,是純就現象來觀;如果思惟,當中難免會有自我的意識,有成見的成分在。現象是什麼,了解現象是什麼就夠了,就可以達到止觀的目的,因為一切現象都是無常、苦逼性、無我性。因此產生出離心、厭離心,離開貪欲、執著、分別,而得到解脫、解脫知見。
2. 大乘佛教重思惟修
2-1. 相不可得
在《般若經》中,靜中修般若的空性智慧時,必須思惟一切種種的現象。譬如這段經文所說的,常或無常二者皆不可得。就現象來說,一切諸法都不是恆常的,因此常相或常性不可得;就體來說,是常,因此無常相或無常性不可得。
有依空立,空是體,有是相。相用是不斷緣起緣滅,不斷在改變的。空是不生不滅,是無邊無際,是離一切的對待法,因而空的體性是離開無常、常的分別對立。因此般若的空性法門,要思惟一切現象的體相用,了知相是一切常相不可得,體是無常相不可得,究竟而言,一個「空」字,也就是無自性。現象是因緣生、因緣滅,不斷在改變,因此常性不可得;體是不生不滅,不是緣起緣滅的,因此體是無常性不可得。《般若經》同時觀照一切的體相用。
在禪修時可以思惟,自己的五陰——色受想行識,親人、朋友的五陰,一切眾生的五陰——色法、心法,從現象看,是常不可得;從體來看,是無常不可得。
樂相、苦相皆不可得,這是從受來談的。樂相不可得,是從現象來看;苦相不可得,是從體來觀。
我相、無我相皆不可得,這是從心意識,或是整個五陰的和合體來追求我相不可得、無我相不可得。
淨相、不淨相皆不可得,這是就我們色身是清淨的,或是不清淨的,以及內心是汙染的,或是不汙染的來看。淨相不可得,是從現象來講;不淨相不可得,是從體來觀。
空相、不空相皆不可得,從現象來看,現象是有,故空相不可得,我們不能否認現象的存在;從體來看,不空相不可得。
2-2. 觀照體相
我們掌握這個原則,在禪修的當中不斷地思惟,不論是物質也好,身體也好,或是自己的情緒也好,受想行也好,一切的心所法,一切的心王法,或外界的山河大地,我們都把它分成相和體這二部分。相包含作用,有什麼樣子的相,就有什麼樣子的用,因此相也可以稱為「用」。
總之,所謂的真理,包括體相用整體,不可以偏於相,也不可以偏於體。我們完全觀照到體相用,了知一切法皆不可得。在禪修時一一思惟,從小到大,由裡到外,每一件事情,分成體和相來思惟,就知道一切相皆不可得。
下座後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我們不只觀到相用,同時知道相用是由體而生,這就離了兩端,一切法相、一切作用皆不可得,得到般若的空性智慧。一方面可以精進利益眾生,可是又不被障礙、不被限制,這就是《般若經》的殊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