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3-般若空性禪觀

般若空性禪觀(十三)

鄭振煌教授主講
般若空性禪觀第九支香】
一、次第啟明
在漢傳佛教《大藏經》中有四部《阿含經》,四部《阿含經》中最重要的是《雜阿含經》。漢傳佛教的《雜阿含經》,約等於南傳佛教的《相應部經》。
雜或相應的巴利文是saṃyutta(梵文saṃyukta)。Saṃyutta是從yuttayukta)這個字根而來。所謂yutta,意思是軛,牛脖子上的一塊橫木,用來駕馭、控制牛。Saṃ是正。因此,這個字的意思是駕馭、控制狂亂的心。
不過漢傳佛教的《雜阿含經》是屬於一切有部的,南傳佛教的《相應部經》是屬於根本上座部分裂出來的分別說系銅鍱部。這兩個部派對佛所說的理論大部分相同,可是有一點是不同的。
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三世實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實有。法體恆存,一切色法以地、水、火、風四大爲體,一切心法以識大為體,體性是不變的,而四大假合的物質,或六大假合的有情是無我的。有情衆生的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是實存的,當有情衆生的肉體分解成地、水、火、風四大,而心意識分解成識大以後,有所謂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的存在,也就是「識大」連接上一世和下一世。
分別說系中的銅鍱部,不認爲過去實有、未來實有,認為只有現在實有。換言之,不主張中有的存在,用「心相續」來連接前一世和後一世的因果關係。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的修行方法都一樣。
修行的梵文bhāvanā,包括戒定慧三學,濃縮在三十七道品之中。尤其最後的八正道,非常詳細的說明戒定慧三學。八正道屬於修道位: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照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從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修到七覺支後,自然生起正知見。
如果我們不是依照四念處、四正勤的次第,直接獨立修四聖諦中的道諦,也就是八正道,我們如何來修?
正知見是聞所成慧,聽聞善知識的講解,或自己讀經、讀書所得到的正確知見——以業果為正知見。有了正知見,時時刻刻思惟,稱作正思惟。正知見屬於聞所成慧,正思惟屬於思所成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之後,自然要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如何修?日常生活中正語、正業、正命是修增上戒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大的益處,身心輕安,不會傷害自己,不會傷害別人,不會引起煩惱,因此會正精進。朝著精進的方向去正語、正業、正命,越是應用,越有心得,因此進一步修增上心學——正念、正定。來到正念、正定就等於是修所成慧,親身體驗正知見、正思惟。這就是獨立修八正道的方法。
我們看《雜阿含經》或《相應部經》,有沒有這種情況的?譬如,《雜阿含經》的第一篇〈陰相應〉,陰是五陰,修行方法就是觀察五陰,如實知五陰。〈陰相應〉之後是〈入相應〉,入即是處,觀察十二處,如實知十二處。之後是〈界相應〉,觀察十八界,如實知十八界。然後是〈諦相應〉,觀察四聖諦,如實知四聖諦。〈因緣相應〉,觀察十二因緣,如實知十二因緣。這一整套修行方法,完全是正知見、正思惟的建立,換言之,都是屬於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到後面有〈念處相應〉,修四念處,這是屬於修所成慧。
二、止觀雙運
《大念處經》專門講解如何修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因此,在《雜阿含經》或部派佛教的修行方法,就有了bhāvanā思惟修。先聽聞而後思惟,平常落實增上戒學,回到禪座上修正念,因爲正念能夠證得正定,能夠達到初、二、三、四禪,最後到達滅受想盡定(增上心學)。
在原始、部派佛教的修行中,已經有思惟修,在思惟之前,一定要有正知見的建立。建立正知見必須依靠聽聞和閱讀,之後按照正知見思惟:「是否合乎因明邏輯?日常經驗是否吻合因果、四聖諦、十二因緣的道理?」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以爲佛教修行只是修四念處,四念處包括止和觀,部派佛教的修行是先修止,而後修觀。但是大乘佛法把建立正知見當成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是先修止,後修觀,而是「止觀雙運」——以觀來達到止,觀之中就有止(增上慧學)。
我們在禪堂禪修的時候,能夠如實的修大乘佛法特殊的一心三觀,空觀、假觀、中觀,或者任何的安心法門,這就是觀。當思惟沒有離開觀法的時候,心當然是安止的。因爲心已經聽從我們的意志,不斷在「觀」,就可以達到「止」的目的,所以大乘是以觀來達到止的。
爲什麽在禪修的時候要去思惟,思惟不就是妄想嗎?這沒有錯,思惟還是妄想的一種,不過這是以觀來思惟,以正見來思惟,先有正知見而後有正思惟。觀以達到止為目的;止,不止而止,觀而達到止,同時止也就是觀;止觀雙運才能夠連接蒲團上及下座之後日常生活的修行。時時刻刻止觀雙運,即使在走路、工作、掃地、煮飯、説話、行住坐臥等,都可以從觀中達到止。時時刻刻觀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以正念觀察,就會達到止的目的。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時時刻刻磨練,這就是修道位。
以般若空性來修,從世俗諦中體會勝義諦,世俗諦即是第一義諦。從緣起的諸法實相中體證道理,從果的觀察中思惟因緣,從萬有之中思惟無自性空。這就是止觀雙運的大乘法門。
三、定慧等持
我們繼續從《金剛經》的兩個安心法門來思惟。萬一這個時候還不能夠正思惟,就先觀呼吸,讓心能夠安定。思惟《金剛經》的觀心法門:降伏其心,無住生心。
降伏其心即是生心無住。如何說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一切衆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是生心;而且實踐實無一衆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無住。所以《金剛經》首先談的是生心無住,以生心而不住來降服我慢心,降服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生起。
緊接著如何住其心?如《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生什麽心?生布施、持安忍、淨戒、利益衆生的心。這兩者都是安心法門。
我們思惟:「是不是生心無住,是不是無住生心了?」生心無住,先修觀而後修止。無住生心,先修止而後修觀。先止後觀,先觀後止,止之中有觀,觀之中有止,這是大乘佛法非常殊勝的定慧等持的修法,當下即是。不僅蒲團上禪修時如此的修,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請記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時時刻刻定慧是等持的,止觀是雙運的,當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是止,正覺是觀;無上的止,無上的觀;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一體。
就如此的思惟:「我達到生心無住了嗎?我達到無住生心了嗎?」我們就以此為思惟的所緣。
般若空性禪觀第九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