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3-般若空性禪觀

般若空性禪觀(十四)

鄭振煌教授主講
四、《金剛經》無念無相無住法門
(一)緣生性空
世間的萬法,以及出世間的涅槃境界,都是空;三法印中,稱之為「諸法無我」,巴Sabbe dhamma anattā. Sabbe一切;dhamma法,包括有為、無為法,世間、出世間法;anattā,無我,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實體存在,所觀的一切萬法,色聲香味觸法,本來就是無我,就是空性。
我們在降伏其心的時候,是生心而無住的;在住其心的時候,是無住而生心的;二者都是隨順真理而已。世間法是空,出世間法也是空,空就不能住。生心無住可以證涅槃,無住生心是行菩薩道。順著空的真理而行,沒有任何造作,一有造作就變成妄想。所觀的境界是空,能觀的心本質也是空,只是我們眾生無明,不願意空,恐懼空,逃避空。
受想行識,在《雜阿含經》中,也是如實知、如實見之後,了知受想行是以觸為緣、為因。因為有觸,所以有受;因為有受,所以有想、有思,受想行也是因緣所生,是以觸為因、為緣而生起受想行的。色法以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為因、為緣而成就色法。有情眾生是以自己的心識無明為因,父母親及其他的緣為助緣、增上緣,因而有了色身。
色身以食為住,所謂的食,是滋長、增長之義。在儒家的思想中,國王以百姓為住,百姓以食為住。國王之所以能夠成為國王,是因為以百姓為基礎,並且要照顧百姓的生活,如果不關懷百姓,國王就會被推翻。眾生之所以能夠生長,是以食為住的。
食有九種,形成世間與出世間的不同。世間食有四種:段食、觸食、思食、識食。識食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出世間食有五種:願食、念食、定食、慧食、解脫知見食。如果依段、觸、思、識為食,必然輪迴世間;如果能夠了知世間是苦,生起解脫的心,以願、念、定、慧、解脫知見為食,則能解脫生死輪迴。眾生是以世間食為住的,聖賢則是以出世間食為住。
所觀的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境界、一切現象本來是空性。能觀的心本來也是空性,但以無明,沒有智慧的關係,把能觀的心變成執著有,變成有分別,所以問題不是在境,而是在自己的心。
無始無明產生以後,就有了枝末無明。凡夫無明,不能夠如實照見一切諸法的實相是空,執著有人我、法我,因而生煩惱習氣。一切的修行,包括《金剛經》在內,降伏其心只是隨順真理,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度之,而實無眾生得度,沒有一點造作。云何安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自利利他的心,也是隨順真理——空性。
所觀是空,能觀也是空。但是,眾生無明,執著能觀的心、能觀的我,所觀的五陰,都變成實有,成了「人我執」。我所有本來也是緣起而性空,但因為無明的關係,也執著為有我,所以成了「法我執」。
(二)三無解空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如何體會空性呢?在《金剛經》中,從無念、無相、無住三個法門來體會空性。惠能大師在聽五祖弘忍大師講解《金剛經》之後,悟出自性法門,以自性統攝無念、無相、無住。自性的法門如何實踐?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三無」就是《金剛經》體會空性的方法。
1. 無念法門
原始佛教在《雜阿含經》中,與部派佛教一樣都有三法印: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無相解脫門
三法印     諸受皆苦——無作(願)解脫門
         諸法無我——空解脫門
了知諸行無常,一切相不斷在變化,就能入「無相解脫門」,體達法無定相,並且於生活中實踐,自然是無相的解脫。
觀照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是由觸而有,只是無明,我們執著所覺受的是真實,因此產生苦的受、樂的受,或者不苦不樂的受。修行者要了知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被我們所覺知的對象,它們一直在變化,本來是空性。如果不能體會所觀的是空性、是無常,會帶來逼迫的壓力,這個壓力稱之為苦。不僅苦是苦,樂也是苦,不苦不樂也是苦,稱之為畢竟苦,三界是畢竟苦。
體會諸受皆苦,可以入無念解脫門,在原始、部派佛教稱為「無作解脫門」,或「無願解脫門」。
但是在《金剛經》中是稱為無念,無念是不要有任何的執著,不要有任何的心念。一切萬法生住異滅是真理,是本來面目,因此不要執著萬法的生,也不要執著萬法的住、異、滅。苦的心不執著,樂的心不執著,不苦不樂的無記心也不執著,一執著就必然有苦。為著解脫,所以觀諸受皆苦,還其本來面目,入《金剛經》中的無念解脫門。
體達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外法、內法,能觀、所觀,生死輪迴、涅槃寂靜,一切諸法都是無我。為什麼無我?因為是依他起性,所以無我;因為是無常性,所以無我。無我就是不能做主,不能夠自由自在。體達諸法無我,入「空解脫門」,由空而得解脫。
這是原始佛教三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願)解脫門、空解脫門。只不過在《雜阿含經》、《阿毗達磨俱舍論》中,對於三解脫門的觀照,是透過分析的。分析過去世的能觀、所觀,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的實相。透過分析現在世、未來世的能觀、所觀,蘊處界所有的一切現象,而達到三解脫門。
《般若經》則以一切皆空來超越世間法、出世間法的執著,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如果透過分析而達到三法印的體證,只有三藐三菩提(samyak sambodhi,正等正覺而已。了知一切法,包括世間、出世間法,都是三法印,一切平等不二,如此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anuttaraa是無,uttara耨多羅)是上。把正等正覺提升到圓融無礙、平等不二的境界,這是用體空法,不再一一分析。因為所得到的真理就是空,就是無我。蕩相遣執,以空來掃蕩有為法、無為法一切的法相,除掉人我執、法我執、空執、一切執著,圓融無礙,如此即是空性的大用。
空性,是諸法本然。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法,本來就是畢竟空,一切諸法皆是空,沒有任何例外。《金剛經》以體空來達到究竟解脫,成就佛道。
2. 無相法門
《金剛經》的無相法門,簡單舉第五分〈如理實見分〉來說明。如理實見,如一切諸法的理——空性,實踐真實的知,真實見到一切諸法的真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世尊與須菩提之間的這一段對答,可以代表《金剛經》中所有的無相法門。須菩提是佛解空第一的弟子,以體空法當下安住在空性中,成就修行之道。
身相,如果是凡夫相,就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外相,高矮胖瘦、美醜粗細、光明黯淡等種種的相。即使如來透過累世的修行,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呈現莊嚴的報身,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身相來見如來嗎?須菩提在世尊的調教之下,已經知道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空性,因此須菩提回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身相,依大乘佛法來說,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梵文kāya,意為聚集。應化身是各種因緣、各種器官聚集所成的。比如我們的身體,由頭、四肢、胸部、五臟、六腑、肌肉、骨頭等組合而成,稱之為kāya
《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是本來如此的,非因緣生的。可以從法身而見如來嗎?法身是真理之身,沒有任何的形象,是遠離一切有相、無相的分別,是畢竟清淨,所以不能從「法身相」見如來。可以透過報身而見如來嗎?報身是累世修行而得的圓滿身,稱為「自受用報身」;為度脫地上菩薩而示現的身,稱為「他受用報身」。不管自受用報身也好,他受用報身也好,都是依他起,因此都不可以「報身相」見如來。可以透過應化身而見如來嗎?應化身是依眾生的需要,以大慈大悲、拔苦予樂而示現的身,因此不能以「應化身相」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金剛經》中總共有二十一個句子,都是說:如來說A,即非A,是名A。依世俗諦來說,A不是非A。就勝義諦來說,A即非A。在《般若經》中,佛用世俗諦教導眾生,更進一步用勝義諦教導眾生。身相是世俗諦,隨順眾生的語言而說,有法身、報身、應化身,世俗諦是因緣有的,因緣生的。世俗諦不能令眾生解脫,解脫一定要依勝義諦、第一義諦,也就是出世間法,也就是空性。如來所說相,這是世俗諦,緣起緣滅,有變化、分別的。即非身相,等於非身相,非身相是勝義諦,就是空性。身相是談相用,非身相是談體。相用是由體而生,依體而有的。因此,如來所說的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換言之,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即有為空、即緣起為性空的。
佛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所有相皆是依他而起,是眾因緣和合的,因此並無所謂的起,在「起」的時候就已經是空了。《金剛經》最後世尊說了四句偈做總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用六種譬喻來形容: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譬喻形容一切有為法的虛幻不實,一切有為法的空性。出世間法本自空性,所以不要貪。所有相皆是假名安立,佛說身相,即非身相;佛說A,即非A佛說相用依體而有,如果能夠見到這一點,就見到如來。
《佛地經論》卷五說:
若見緣起即見法性,若見法性即見諸佛,緣起實性即勝義法、勝義佛故。
能夠見到一切有為法是緣起的,等於見到一切諸法的實性。見到諸法的實性,就是見到如來,見到如來性。《金剛經》也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能夠見到相即是非相,相即是性,相即是體。一切諸相,是因緣假合而顯現,每一個當下,諸相都在改變。能夠見到諸相非相,就見到如來。這是無相法門。
在日常生活中,了知一切相皆是非相。比如,他人講一句好話是空性,講一句壞話也是空性。成功是空性,失敗也是空性。喜悅、憂愁、悲傷,任何的心法、心所法、色法,甚至於無為法皆是空性。如果能夠見到畢竟空性,就見到了如來。
3. 法門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說: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是生心無住、無住生心。即使生起的是惡念,如果我們能夠於惡念無住,就不會被惡念帶著走,立刻解脫惡道;如果住於惡念,未來就會墮入惡道。如果生起的是善心,能夠無住,就可以解脫人天的小果。如果生起的心是初禪心,生心而無住,就能出初禪而入二禪。依此類推,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可以依止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甚至進一步修到滅受想盡定。如果生起滅受想盡定的心而無住,增上慧學就生起,了知受想行皆是空,進一步了解識也是空,證得阿羅漢果。
3-1. 生心無住
生起定心而不住於定,一直增上,可以到達慧。生起我空的慧心而無住,就可以增上到法空的智慧心。生起法空的智慧心而無住,就可以增上到空也是空的心。因為無住於人我空、法我空,能夠增上為空亦空,這是佛的一切智智心,甚至佛的一切智智心生起也要無住。如果生起一切智智心,或者生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而有所住,這還是無始無明。有為法是空,無為法也是空,一切畢竟空,所以應生心無住。
3-2. 無住生心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善、布施、持守淨戒、安忍、利益眾生、慈悲喜捨四無量,如果能夠沒有任何條件,是依畢竟空性而生起善心,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而成就佛道。
所以,生心無住、無住生心就是無的法門。心有所住,萬一住於惡念,就下三道;住於善念,只是人天的小果,人間的善報。一定要無住而生善念,無住而生菩提心,無住而生利他心,才能夠成就佛道。
3-3. 無所得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有一段佛與須菩提討論「無所得」的對話:
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這是說明在修行的路上,要不斷過關斬將,到達即將成佛的階段,就不可以有一個念頭:「我證得了法性,我莊嚴了國土。」亦即不可以說:「我即將成佛。」這樣才是真正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萬法皆空,證悟畢竟空才能成佛。
    這是修行快到了最高境界,省略修行過程前面的境界,一直都要無。一切諸法的本體是無住,就是不可住,因為諸法的本體是空,有為法的能觀、所觀,心、境都是空,無為法也是空,因此無所住。即使是因緣所生法,也在剎那生滅,故不可住。總之,不管有為法無住,或是無為法無住,都是隨順真理,而隨順真理的人就是佛。
(三)空性要領
分析《金剛經》二十一個辯證,其中有十八個地方是講:世間法,即非世間法,是名世間法。比如,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以世間的蘊處界來說,即非蘊處界。蘊處界是緣起故性空,見到有即空,就見到了如來。
其餘三個地方,則是以非世間法辯證。如,般若波羅蜜、第一波羅蜜、莊嚴佛土者,如來都說即非般若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即非莊嚴佛土。出世間法也是空性,見到空性,才能夠成就佛道。
在大乘佛教中,《金剛經》屬於《大般若經》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是為大乘根器者,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而說。想快速成佛,就必要具足大智慧、大福德。佛是福慧兩足尊,一定要福慧這二者都圓滿才算成佛。
為著令大乘行者行六波羅蜜時,不要有行六波羅蜜的心,不要有所得,在修行過程中要不斷進步,因此《金剛經》提示兩個要領:一者、云何降伏其心?二者、云何住其心?佛陀就以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來表現如是的降伏其心的方法,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實無一人得滅度者。而且,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起布施的心、淨戒的心、安忍的心,如此才能夠有大智慧、大慈悲而當下成佛。
《金剛經》處處以三無的修行法——無念、無相、無住,開導菩薩摩訶薩成就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