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3-般若空性禪觀

般若空性禪觀(十六)

鄭振煌教授主講
【釋疑解惑】
問:布施波羅蜜、安忍波羅蜜和淨戒波羅蜜可以幫助眾生。布施波羅蜜容易了解是幫助眾生,安忍波羅蜜和淨戒波羅蜜是怎麼幫助眾生呢?
答:淨戒波羅蜜是以空性來守戒。譬如五戒就可以幫助眾生,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守這些戒可以讓眾生不起煩惱,讓自己不起煩惱。
安忍波羅蜜也是一樣,我們與眾生接觸的當下,能夠有空性的智慧,一切的逆境能夠觀成空性,觀成不生,我們自己就度過逆境,免除冤冤相報。如果我們不能夠度過逆境,必然會回嘴反擊,如此一來因果循環不已。
所以,布施、淨戒、安忍三個波羅蜜都可以利益眾生。

問:我最近有兩大苦惱。要布施我覺得我都懂,也會做。在外面很能忍讓,或者對外面的人都很好,可是對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先生和小孩,或許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從以前一直累積下來的相處,反而覺得沒辦法像菩薩一樣的寬容,這是第一點。
答:對家人似乎不能夠安忍,是因為太親密就沒有空間,就以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家人與我們就世俗諦來講,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的根性、種性、生存環境、成長背景、所受的教育等,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都不一樣,也就是習氣都不一樣。
我們就要思惟:「一切都是緣起,我們彼此都是息息相關的。」想要實踐佛法,實踐波羅蜜,先從自己開始做起,而後到自己的家人,擴而大之,到所有的眾生。因此要多練習慈心觀的修行,祝福自己離苦得樂,離苦因得樂因,同時也祝福自己最親密的人離苦得樂,離苦因得樂因。要知道我們並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上雖然獨立存在,可是我們與家人有共業圈,而且越小越緊密,越容易產生衝突,這時候就是我們練習佛法的機會。我們除了要修別業之外,更要修共業,要轉共業為善的因緣。
總之,思惟佛法,修持佛法,實踐空性的智慧,不僅對外人有寬容的心胸,那是一種禮貌,而對自己的家人更要有寬容的心胸,那就是一種體悟,眾生與我一體,彼此有甚深的因緣,才能夠成為一家人。我們都是很重要的,自己得度,家人也可以得度,家人得度,自己也可以得度,這樣思惟就好了。
努力修持佛法,最好用大乘的空性,了知一切緣起緣滅,就是不生不滅,一切都是畢竟空,都非真實存在,就可以寬容一切,接受一切。

問:第二個問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已經念了四五年,每天早上從家裡走到捷運,要上班的路途都在念,大概念個三遍,迴向眾生,迴向父母親,迴向家人。剛好我母親過世,參加很多法會,每次都會念《金剛經》,在念的時候會想:「到底她會得到嗎?」有時候想到母親還會難過,有人說:「不行!你如果難過,她沒有辦法上天。」這是我的疑問?
答:如果以誦經的功德迴向,等於是請亡者也能夠聽聞《金剛經》的道理。如果能夠依《金剛經》實踐,做得到《金剛經》所說的「降伏其心,無住生心」,能夠「知一切法,即是非法,是名佛法。」知一切法,是緣起,是俗諦;即是非法,是性空,是真諦;是名佛法,是真俗不二、空假不二,是中諦。俗諦就是真諦,也就是中諦。一心三諦,一心三觀,得到究竟解脫。
念《金剛經》的用意,要令一切眾生都能體會無生法忍。至於亡者是不是可以收得到?不一定。對方的根性如果不喜歡佛經,也許對方就會拒絕,就會收不到,如果對方有無始以來聽聞佛法的種性,有善根因緣,一聽聞就會接受。
還是緣起的關係,有緣就會收得到,沒有緣就收不到。可是我們不能因為有緣無緣、收得到收不到的分別而不做。自己是一個因,是一個源頭,自己要盡到本份。有了這個因,如果緣不具足,也不能夠成就果報;如果自己連因都沒有發起,再多的緣都不能成就果報。

問:老師在新加坡曾講過無住生心和生心無住的差別,我沒有理解清楚,可否為我們再講一次?
答:《金剛經》講的住心方法,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一切法不能住。如果住一切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功德是有限的,為了要成佛,要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因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生心無住,是心已經生起了,我們要無住。為什麼要無住?已經生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已經做了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是不要有我相、人相,不要有布施的相,如此才能夠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
因此這兩者的差別:
生心無住,是就一件事情已經發生了,自己的心已經生起來了,這個時候要無住。大乘菩薩生起的當然是利他的心,大菩提的心,可是不可以住,一住就不能夠向前。我們要不斷努力,不斷前進,一直到最後究竟成佛,證得諸法實相,對空性皆了解無餘。這是生心無住。
無住生心,還沒有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因此要努力的發心,可是發心的方法要無所住,無所住的發心,才能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簡單說明,生心無住,是就已經有的事相來說,要無所住,要一直進步如果還沒有生其心,就要無住而生心。
一個是已經完成事的心,要生心無住;一個是尚未生起的心,要無住生心。

問:如何以空性來現法樂住?
答:現法樂住,因為有現法可以樂住,所以不算空性。住於空性之中,體會一切諸法的實相都是空性,因此並沒有現法可以樂住。有了空性,就超越苦,超越樂,超越一切對待,這就是《大般涅槃經》所說的「究竟常樂」,而不是現法樂住。
    究竟常樂的樂,不是相對的樂,而是畢竟的樂,究竟的樂,也就是體會一切諸法的法性,一切諸法畢竟清淨,因而得到究竟解脫。這種究竟解脫沒有樂苦的分別,而是究竟解脫的境界。

問:現法樂住,是住於一、二、三禪,這樣子就有住?
答:是的。現法樂住,一般是指:一禪是離生喜樂地,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一、二、三禪都有樂,因此稱為現法樂住。
    現法樂住還在色界之內。我們要了脫生死,是先從欲界的下三道超越到人道,再超越人道到欲界天,進一步超越欲界天到色界、無色界天,最後到達涅槃界。到涅槃界更要超越,不要執著涅槃,了知一切不一不異,因而成就佛道。

問:就不可以現法樂住了?
答:不可以。現法樂住還是很低的層次,還是在色界的初、二、三禪。

問:請解釋現法樂住的意思?
答:現法樂住,要解釋成住於「現法樂」。現法,指現在的狀況。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初、二、三禪都有樂。現法樂,在初禪有離生喜樂,在二禪有定生喜樂,在三禪有離喜妙樂。在定中,就是住,住於現法樂,這稱為現法樂住。

問:所以它只是針對初禪、二禪、三禪而言,與安住於當下,其實是不一樣的?
答:不一樣。這是修禪定有初、二、三禪樂的狀況。

問:上一堂課教導觀呼吸的方法,讓我的心比較專注於某件事情上,那個過程會比較容易定下來,有時會感受到真的清淨的感覺。這次老師指導在過程中去思惟,可是思惟的時候,比方思惟相,或思惟念,就會有很多的情緒觸發起來,甚至會在觀的過程中,會覺得很難過。這個過程還沒有體會很深,觀到很多相、很多念都是不好的,沒有辦法觀到空,怎麼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自己禪修,我這兩個方法到底怎麼運用,有時候會有點混淆?
答:觀呼吸的練習是有方法的,這個是對於小根器者。對於大乘的修行者,就要用快速的方法,能夠當下解決問題,就是空性。
為什麼思惟一切諸法的無常、苦、空,思惟一切諸法的緣生緣滅,到最後不生不滅呢?在思惟的時候,會生起很多苦的境界或經驗,這是教我們不要逃避現實,不要認為修了四念處,有禪修了,現實的問題就能解決。現實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只是自己的心不受現實問題干擾而已,所以大乘的行者稱為勇士,是一位英雄,有承擔力,有勇氣面對一切現實。種種的逆境考驗,都要去面對,都不要去逃避。
在禪修時,練習思惟一切的法皆是空性,所以平常就已經練習好了,就能夠了知空性是一切現象的真理。既然空性是一切現象的真理,一切現象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不是真實的。在日常生活就用空性面對一切的境界,當下不被境界所影響,心就得到安定,可以有比較好的智慧尋找對策。
這是一個過程,猶如癌症一般,用空性般若的智慧觀照,當下觀照一切皆空,不必切除,只要知道腫瘤也是空性。得癌症的人不見得會死,都是自己的心裡害怕而死的,我們有癌症三期的大菩薩在這裡,他活得好好的,與我們一起禪修,而且到處做義工。你的心一改變,一有空性,接受一切事實,了知一切現象不是真實存在的,是虛幻的、是空的,我們的恐懼、憂愁等種種的負面情緒,當下就放下。
雖然在觀修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產生,但這只是一個過程。繼續觀,觀到一切的負面情緒也是空性,也是剎那生滅,因而是不生不滅。如此,你就證悟空性,你就知道空性是真理。不僅所觀的境界是空,自己的心也是空,離四相,離一切法相,能夠觀照到「一切法,即是非法,是名法」,當下即是,不落於有邊,不落於空邊,有本身就是空,事理圓融,無礙自在。
這是用猛藥,以直接面對的方式,對照自己的負面情緒。觀呼吸四念處,往往是就自己的內心來轉向,讓自己有力量不受干擾。但是,空性的修持法是要做一個英雄,直接面對一切境界,了知一切境界是空,自己的心也是空。

問:如何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根器,適合什麼樣的法門?
答:毫無疑問,諸位的根器都是大乘根器,因為諸位都很有福報,都受高等教育,都有機會接觸大乘教法。現在差的只是發心,是不是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
如何知道某一種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呢?也就是當你在聽某一個法的時候,你是不是聽得很歡喜,修某一個法,你是不是修得很歡喜,是不是對自己的智慧有增長,能夠減少負面的情緒。如果是的話,這種法門就適合你。如果不是的話,也許是自己修錯了,了解錯了,或者對方給的資訊不對了,你也不必洩氣,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之內,廣學多聞,多探討佛法。佛法是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人生的煩惱問題,我們學得越多,越有方法隨時都可以應用。

問:在講《金剛經》時有提及:如果是從數息觀入手的話,很難由止進入觀,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是觀呼吸,不是用數息的方法,這個觀呼吸就是止觀雙運。可以再詳細解釋嗎?
答:觀呼吸是止觀雙運。我們觀呼吸的出入、冷熱、長短、通塞、滑澀,能夠一直有正念觀照呼吸的各種情況,這是觀。當我們能夠不斷地觀,沒有離開呼吸的所緣境,沒有離開「觀」的這件事情,所以就是止。
觀的時候,能夠了解呼吸是無常的,如果不了解它就會有逼迫性,呼吸也是無我的,也是空性的,也是受到心的影響,受到生理狀況的影響。因此,觀的時候就是止,止的時候就是觀;不離所緣境是止,了解呼吸的無常性、苦性、無我性、空性、依他起性就是觀。這是止觀雙運。
  數息只是止。

問:如果我們用之前的方法感覺困難的話,可以用六祖大師教我們的方法,我感覺這個方法與四念處能夠相通,是一樣的,包括剛才回答的這個問題。既然觀呼吸是止觀雙運,應該是對大根器的人所講的法,不是小法?
答:是可以相通的,看根器如何。如果是小根器者,會執著觀呼吸是真實的,沒有觀呼吸就不能證悟空性、證悟涅槃。但如果是大根器者,就知道觀呼吸也是空性,觀即不觀,呼吸即非呼吸,「呼」因緣所生,「吸」因緣所生,而緣生緣滅就是不生不滅。
並不是法門的差別,而是眾生的根性有利鈍。我們的種性是大乘根器,根性是利根者,立刻就可以契入空性,當下就圓證佛道,也就是證得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就是成佛。

問:初學者有沒有規定每天要念經?要念什麼經,念幾遍?
答:沒有規定。我不建議初學者念經,如果不知道經文的意義,念經頂多只達到定。最好從佛法概論看起或聽起,有了一個輪廓以後,再來聽經讀經,你就能夠嚐到法味。嚐到佛法的味道,就是得到利益,再來持誦經典,或是念佛持咒,也就是信解行證的過程,先有解,再來行。如果不解而行,直接讀誦經典、念佛持咒,經常會產生弊病,走上歧途。所以,先了解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