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一)

鄭振煌教授主講
第四章  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是屬於大乘佛法的內容。大乘佛教和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所說的戒、定和慧,基本上是相通一貫的,只不過是有所延伸和擴大,將原始佛教所強調的繼續深化,同時糾正學習原始佛教《阿含經》而產生的弊病。所以,大乘佛法禪修不再是強調技巧。
雖然禪修的技巧是沿著原始、部派佛教的方法,然而在知見上,則有其不同之處。般若中觀不再強調方法,而是強調心法。打坐觀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可以有很多種技巧,這些在大乘佛法都相同,只不過在行持上有所擴大。在此必須先簡介佛教的發展史。
一、佛教發展史簡介
根據現有的佛教研究資料,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顯教的部分,分成三系:般若思想屬於第一系,唯識思想屬於第二系,如來藏思想屬於第三系。密教出現在第三系如來藏的思想。
(一)根本佛教
根本佛教是佛在世時稱之。佛在世八十年,從二十九歲開悟以後,不斷從事教化的工作。漢傳佛教認為佛陀是在二十九歲開悟,八十歲入涅槃,說法四十九年。但南傳佛教認為佛陀是在三十五歲開悟,八十歲入涅槃,因此說法四十五年。
有關於佛的出生、成道、涅槃的日期,南北傳都不一樣,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到佛滅後一百多年才慢慢有記載。根據史料可以確定,佛在世的時候,印度已經有文字,如婆羅門教的《四吠陀》或《奧義書》。只不過佛並沒有像現在學者一樣編教材,而是隨順弟子的問題而給予回答,或佛無問自說。
佛到底說了什麼?沒有辦法得到百分之百正確的考證資料,因為現在的經書都是後人結集而來的,並非佛親自所寫。如果是佛親自所寫的,比較有可能代表祂所有的思想——當然文字也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思想。
大迦葉喜歡一個人獨修,所以佛在拘尸那羅(梵文kuśi-nagara巴利文kusi-nārā)入涅槃的時候,大迦葉並不在身邊。當他聽到佛入滅,就趕回拘尸那羅。在途中,遇到一位比丘摩訶波羅。摩訶波羅說:「佛入滅,我們自由了!」當佛在世時,為讓僧團有秩序而定規矩。大迦葉聽到這句話,就說:「不行!這樣教團會崩潰。」因此,他來到拘尸那羅,將佛火化,很多國王及僧眾搶著要佛陀的舍利子。大迦葉說:「出家人重要的是好好修行,在心地上修戒定慧。如果要崇拜佛陀,供奉舍利子,可以讓在家人做。」因此他把佛的舍利子分成十六份,給十六位國王。事情處理完,他很快就回到摩揭陀國。
(二)原始佛教
1. 阿羅漢資格
當時,摩揭陀國的國王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是護法,他本來很殘暴,在佛陀的教導之下,改信佛法。大迦葉在王舍城外七葉窟,邀請比丘阿羅漢結集(梵巴saṃgīti)經典。南傳經典說是五百位比丘阿羅漢,北傳經典說有一千位比丘阿羅漢。其中少了一位,也就是四百九十九位,或九百九十九位的阿羅漢。其中的一位是阿難尊者,結集時還沒有證阿羅漢,心還不夠清淨,還有一些雜染。
阿羅漢的定義:斷五下分結,稱為阿那含;五上分結頓斷,證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是內心清淨證涅槃,不再有任何的分別,不造業,免生死輪迴。
免生死輪迴是印度人追求的目標,因為印度太苦了。當時在恆河的中下游一帶,大小國林立,產生很多不同的宗教思想,引發衝突,彼此戰爭,民不聊生。許多老百姓對這一世不抱任何希望,只能寄希望於來世,追求的目標就是不要再來輪迴。當時輪迴的思想已經非常普遍,輪迴和業的思想始自婆羅門教,他們認為萬物是婆羅門神所創造。佛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出生。
結集經典當然要邀請內心清淨、已經沒有任何分別心、戒定慧具足的阿羅漢。因為內心毫無雜染,才能結集清淨的法。
2. 阿難頓證阿羅漢
阿闍世王發心每天供養僧眾,在夏安居三個月的時間,阿難背誦佛所說的經,優婆離背誦佛所制定的戒律,由其他比丘阿羅漢經過討論後,認為沒問題才算定案。
那時阿難尊者還只是三果阿那含,並沒有被邀請,他在佛陀的身邊二十五年,是佛入滅前最後的侍者。大迦葉質疑阿難五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譬如,為什麼沒有用功證阿羅漢?阿難尊者說:「我為著要當世尊的侍者,因此我不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有不生、殺賊、應供三個意思。應供的意思是應接受供養,是不可以當侍者的。)這是大乘的發心——留惑潤生。
其他證阿羅漢果的佛弟子,各有不同的天性,譬如大迦葉喜歡一個人獨居,不喜歡與大眾在一起。以大迦葉為主的師兄弟們,後來發展為解脫道的修行者。而佛的弟子當中,譬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他們都樂於幫助眾生解決問題,後來發展為大乘菩薩道的教團。阿難尊者也是菩薩乘思想的源頭,他可以不證阿羅漢,不了脫生死,但是一定要讓正法久住,願當佛的侍者,以便佛在生活上、健康上得到照顧。所以,阿難尊者這一體系,後來發展成菩薩道的精神。舍利弗、目犍連在得知佛即將入涅槃之前,他們二位和其他若干弟子比佛先入涅槃,示現圓寂,這表示大乘佛法的法報化三身可以圓融。
為什麼阿難又能夠被邀請呢?因為在結集的前一天,大迦葉告訴他:「您要趕緊用功。如果今天晚上能夠證阿羅漢果,明天就可以參加結集。」阿難於是異常勤奮地加緊修行,然而無論如何都無法達成心願,就在召開結集會議的前一天晚上,他仍然不能開悟。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只好放棄努力,準備上床就寢。就在他要躺下的時候,雙腳才剛離開地面,頭尚未著枕,在這將躺未躺、半起半臥之際,卻突然開悟,終於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獲得出席結集大會的資格。
3. 結集經典緣由
3-1. 第一次結集
佛入滅後,大迦葉第一次結集。結集的過程,某一個人如阿難、優婆離說:「我曾經聽佛說……」「如是我聞……」,再由其他在座的阿羅漢提出問題討論。如果都沒有問題,內容就通過根據史料的研究,發現第一次結集還沒有文字。這些阿羅漢博聞強記,用背誦教導他們的弟子。
大迦葉是專門修苦行的,因此他邀請的結集者,就以修解脫道為主,稱之為上座部。沒有被邀請的其他阿羅漢,在七葉窟外自行結集,他們的思想比較開放自由,則稱之為大眾部。
3-2. 第二次結集
佛滅百年,毗舍離附近的跋耆族比丘對戒律和法義產生異見,認為阿羅漢並不完全清淨,提出質疑阿羅漢的證悟並不圓滿,共有十事。譬如阿羅漢自己不知道已證阿羅漢果,還需要他人來驗證;阿羅漢還會作夢、還會夢遺等等。就上座部而言,阿羅漢是清淨者,是已經了脫生死輪迴者。為此,以耶舍為上首的西方七百比丘集會於毗舍離城,裁定跋耆族比丘所行十事為非法。由於參加者多為佛教長老,故又稱為「上座部結集」。
然而,當時毗舍離的比丘不服上座部的決定,於是另召集約萬人之集會,定十事為合法。由於參與者眾多,故被稱為「大眾部結集」。從此大眾部的比丘,有的到北邊喜馬拉雅山地區,稱為雪山部;有些往南方到南印度,稱為制多部。從此正式進入部派佛教。
另有一說,大眾部有一位比丘大天,他提出「五淨法」(淨是開許的意思),五件與法義無關,而是與戒律有關的事情,如接受金錢的供養、吃飯剩下的可以留下來等,因而受到上座部比丘的反對。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吠舍離商業發達,富商雲集,故有布施金錢的情況。根據佛的戒律,比丘只能接受食物、衣服、臥具、醫藥的供養,不能接受金錢供養,故上座部比丘判手捉金錢為非法。
依南傳佛教記載第一次結集有五百位阿羅漢比丘參加稱為五百結集。第二次結集有七百位上座部比丘參加稱為七百結集。
3-3. 第三次結集
又過了一百一十五年,也就是佛滅後二百三十六年左右,當時摩揭陀國由孔雀王朝統治。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王阿育王,統一四周的國家,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國。他殺人無數,後來皈依佛教,護持佛法。
當時曾得阿育王之護持,一千比丘會集於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之阿育僧伽藍,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此次結集,僅載於南方所傳。如《善見律毗婆沙》卷二、《島史》、《大史》及緬甸文獻。至於北方所傳諸律論則未見記載。當時所結集的是上座部的三藏聖典,並編輯《論事》一書。
3-4. 第四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相傳係於佛滅四百年舉行。在迦膩色迦王護持下,會集迦濕彌羅國之五百阿羅漢,以脅尊者、世友二人為上首,共同結集三藏,並附加解釋。當時所集論藏的解釋即現存之《大毗婆沙論》,故又稱為「婆沙結集」。此次結集,載於《阿毗曇毗婆沙論》序、《婆藪槃豆法師傳》、《三論玄義》、《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毗婆沙論》卷二百、《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等書,然而印度諸論及南傳佛典皆未記載。另外,南傳佛教將十九世紀在斯里蘭卡舉行的五百僧人結集,作為第四次結集。該次結集首次將巴利語三藏輯錄成冊。
(三)部派佛教
從第三次結集之後,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越來越大。大眾部分裂出八部,上座部分裂出十部這時已有法義上的爭論。
佛在世時,稱為根本佛教;佛入滅一直到二百三十六年左右,稱為原始佛教,所以原始佛教並非指佛在世的時候。此後,稱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非常複雜,彼此之間的思想互有影響。部派佛教的發展,又經過了一百多年,才出現大乘佛教思想。
(四)大乘佛教
1. 《阿含經》為源
大乘佛教的思想首先是《般若經》的經典大量出現。至於這些《般若經》是誰結集的?或者是誰把它形成文字的?或者這些思想從哪裡來的?都不太清楚。但是,可以從《阿含經》裡面找到源頭。換言之,大乘三系的思想源自《阿含經》。
《阿含經》提出的是緣起正見,緣起的教法是最重要的。佛陀在《阿含經》中一直強調正知見,也就是智慧的重要,而緣起就是智慧。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的,並不像婆羅門教所說,有一個造物主;也不像數論派所說的二十五諦,物質有一個最原始的自性(prakti),心有一個最原始的原理——神我(atman);也不像勝論派所說,有六句義或九句義,落於玄學;也不像順世外道所說,人的存在只有這一世,追求這一世快樂就好,屬於唯物論者。
漢譯部分有四部《阿含經》。這四部《阿含經》是由上座部分裂出來的一切有部和法藏部,以及大眾部分別結集的,並非所有部派共同承認的。
玄奘大師翻譯的《異部宗輪論》,記錄各種部派的主張,但不完整,只得到片段思想。第一部寫成文字也被學術界認為最接近世尊思想的是《雜阿含經》,南傳佛教稱為《相應部經》。南傳佛教的五部經,是由上座部分別說系的銅鍱部所結集的;而北傳佛教《雜阿含經》則是由上座部分裂出來的一切有部所結集的。
2. 《般若經》明《阿含》真義
首先談《般若經》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在中文的經典之中,般若經典佔最多份量,以中國佛教來說,是最重要的部分。《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二說:「五時說法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柈(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當然,這說法是找不到根據的,但至少可以表示般若經典份量之重。
印度最早成立的般若經典,是大約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左右的《八千頌般若》(ța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其後漸次增廣或縮減而成立各種般若經,集其大成者即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經》。現存的梵本般若經典,有《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相當於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大品般若經》)、《八千頌般若》(相當於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小品般若經》),以及漢譯《金剛般若經》、《理趣經》、《般若心經》的原本。
般若經典的根本思想,是在闡說一切存在皆空不可得,並強調救濟眾生的利他精神。此空與慈悲的思想,是般若經思想的二大支柱。其後的大乘佛教思想,即由此而發展。又,根據近代學者的研究,般若經乃出自「說出世部」所傳的佛傳文學《大事》(Mahāvastu)。其形成地點是南印度。
般若經的註釋書,在印度、西藏以據傳是彌勒所著的《現觀莊嚴論》最受重視。中國、日本則以龍樹所著《大智度論》百卷最為流行。至於首先翻譯成中文的般若經是在漢靈帝年間譯出的《道行經》、《般若道行品經》,都是屬於小品般若經。而後有很多的般若經譯出,尤其是《大般若經》最為重要,有兩種版本,鳩摩羅什大師在第五世紀所翻譯的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而玄奘大師在第七世紀中葉所翻譯的稱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總共有六百卷。
2-1. 圓滿智慧
佛所說的正見教法,《雜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四部阿含經難道不夠嗎?為什麼《般若經》還要出現?研究《般若經》的思想,就知道它還是來自《阿含經》。部派佛教的思想依據是《阿含經》,但由於各部派解釋不同,就出現不同的修行法門。公元前一世紀,有一批修行者認為這些部派佛教的修行,似乎與佛在《阿含經》所說的緣起正見有所不同,因此才大量出現《般若經》。
「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羅蜜」(prajñā-pārami)的梵文prajñā 音譯為般若,意思是智慧;pārami音譯為波羅蜜,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圓滿、完美;音譯為多,意思是性質。在《起世經》、《起世因本經》、《中阿含經》中已經出現「般若」的字眼,只不過大乘經典的結集者認為,部派佛教的修行者對《阿含經》的解釋出了差錯,所以才會結集《般若經》。而結集《般若經》的目的,是為著補充部派佛教的不足,提出他們認為佛在《阿含經》所說的緣起正見的真正涵義。
2-2. 開展慈悲
佛陀是菩薩道的實踐者,祂是人間比丘,如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都是菩薩道的實踐者。可是有一些部派,尤其是修解脫道的行者,以離開世間,到深山、山洞修行為要務,此為森林比丘,遠離人群,以證涅槃為目標。
所謂證涅槃,是真的了脫生死輪迴,連這個肉體都要灰飛煙滅,即灰身滅智。灰身,就是這個身體要像燒掉的灰一樣,被風一吹就散了,什麼都沒有了,意指不再輪迴。輪迴是印度固有的思想。智是指心,心才有智慧。滅智,即心不再思惟,心不再動。前面很多禪修的方法,都是在運心,將心專注於一個所緣境,而後修毗婆舍那,觀身受心法等,都是心在用。一些解脫道的修行者,卻走極端,連這個心也不用了,認為灰身滅智才是究竟解脫,稱為無餘涅槃。大乘《般若經》是在糾正灰身滅智。
2-3. 撥亂反正
為什麼會有《般若經》出現呢?
在上座部當中,有一個最大的部派,名為「說一切有部」。他們對佛陀的教法解釋為:佛陀強調苦集滅道,強調緣起,強調修戒定慧,分析到最後一切萬法的法體都有,世間有,出世間有。所以此部派稱之為「說一切有部」。說一切有部的主張,就空間來講,法體恆存;從時間來解釋,三世實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是實有,業果是過去造業,現在承受果報,而現在造業,未來會承受果報,這與業果輪迴有關,所以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是實有的。如果三世不實有,業果輪迴不能建立。就空間來講,一切諸法都是存在的,因為世尊在戒律上也說這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世尊也說這個是煩惱的,那個是解脫的。世尊所說都是對的,也就是法體都是真實的。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皆真實。
還有另外一個大的部派,是從大眾部發展出來的,稱為「一說部」。一說與分別說是不一樣的。上座部的佛教是分別說,傳到斯里蘭卡。但是一說部是大眾部分裂出來成立的,主張一切皆假。所謂一說,就是用一種講法,包括世俗諦、勝義諦,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是假。因為諸行無常,所以是假,因為諸法無我,所以是假。由諸法無我而延伸為諸法皆空,所以一切皆假,後來演變成方廣道人。方廣道人有什麼流弊呢?因為一切皆假,所以何必修行,何必遵守戒律,何必講倫理道德,何必講規範,更否認修定修慧的重要性。
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皆真,而一說部主張一切皆假。對於佛在《阿含經》最重要的見解——緣起見,就有所誤解,各有偏頗,一者執著有,一者執著空。才會有大乘《般若經》的出現。而大乘《般若經》主要的思想來自於「說出世部」,亦是從大眾部演變來的。說出世部主張世間法無常,所以是假。你活得時間越久,越發現世間法不真實。人生苦短,生命危脆,得癌症幾個月就走了,或一場車禍當場就走了。這人生是假的,世間法是假的。可是,說出世部又主張因果道理是真,修行有業果,能夠解脫生死輪迴。總之,在世間法來講是假,出世間法來講是真。這種思想契合《阿含經》本義,不同於「說一切有部」認為一切皆真,也不同於「一說部」認為一切皆假、皆虛無。
所以《般若經》講空,掃蕩一切不正確的見解,從「破」中安立菩薩行的重要,不有不空,這是《般若經》出現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