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五)

鄭振煌教授主講
二、《般若經》思想要略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涵義
所謂的《般若經》是《般若波羅蜜多經》(Prajñā-pāramitā-sūtra,或者前面加上一個「摩訶」(Mah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是大,指它所談的智慧是無限的大,所關涉到的境界是無限的大,時間涵蓋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涵蓋一切法界,這是大乘的特點,也與「一說部」和「分別說部」是不同的思想。
分別說部,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佛教,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不一樣的。而大眾部派中主要的「一說部」,認為萬法有同一個特性,一切法皆假,沒有任何例外。《般若經》雖然主要的思想來自於「說出世部」,但是大乘更加擴展,以「空性」為統一的思想,一切法皆空,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空。苦集是空,滅道是空;凡夫境界是空,佛的境界、菩薩境界也是空。大乘的經典以空性做為理論基礎。
最早的《般若經》是出現於西元前的第一世紀,也就是西元前五十年左右,首先出現的是《八千頌般若》。印度的經典是以偈頌,也就是詩歌體的形式呈現。每一頌有四句,八千頌有三萬二千句,記載佛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外的靈鷲山,對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講解般若。而後有二萬五千頌,最後有十萬頌的《般若經》出現。這些經典在中國陸續翻譯成中文,所以早期的中國佛弟子,對於《般若經》有些誤解。一直到西元四百年左右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以及西元第七世紀中葉,玄奘大師翻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使得《般若經》真正影響了中國佛教。它主要是在幫助佛弟子掃蕩邪見,建立清淨見,讓般若智慧得到最圓滿的完成,再來實踐菩薩道的慈悲方便智慧、慈悲是《般若經》的主要內容。
般若(prajñā),梵文的原字是jñānajñāna意為知道。但vijñāna是有分別的知道,雜染的知道,所以有分別就是分別說系的特點。而大乘(mahāyāna)的特點,用空性涵蓋一切諸法的特性。prajñā是完美的知道,它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空。空性可以用來說明一切萬法,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自、他,或生死輪迴界、涅槃解脫界的法,統一為空性,這稱作prajñā。加上波羅蜜(pārami),到彼岸,也就是完成。從動態來講,是在見道位以後,繼續修般若波羅蜜。
見道位是在止觀禪修當中,體會一切法無常,一切法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是這一種的體會能不能夠形成正念,能不能夠永遠存在修行者的心中,在面對一切人事物的時候,都能夠用無常、用無我,對待一切的人事物境界呢?不見得。見道位的修行者知道理論,但沒有完成戒定慧的實踐功夫,仍然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明明知道不應該起瞋心,但是煩惱心一生起,忍不住衝口而出惡言,這是少了波羅蜜多,少了一個完成的程序——修道位。在見道位之後繼續修道位,修道圓滿稱為波羅蜜多(pāramitā),的意思是性質,它有到了彼岸的性質,有完成的性質。
(二)《般若經》的體裁
《八千頌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小品般若經》)的體裁及內涵,完全是與《阿含經》相同的。就體裁方面,《阿含經》的特色有三:
1. 有問有答
《八千頌般若》都是問答式的,而且是與人間比丘的相互問答,主要當機眾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沒有出現菩薩,探討有關於人的問題。至於後期的《大品般若經》,就出現了菩薩摩訶薩。
2. 重複回答
我們讀《阿含經》,會覺得一直重複回答問題。讀《般若經》也是如此,或讀《金剛經》、《心經》還是在重複回答。如果以寫文章來說,這不是好文章,文章一定要簡潔不重複。為什麼經典要重複?這是口頭講經的模式。我們在演講的時候,是不斷地重複,尤其是古時候沒有文字的記載,必須要反覆叮嚀,才能夠令聽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小品般若經》與《阿含經》是一模一樣的。
3. 以人為本
解答人的問題。人有生理、心理的問題,合起來就是五蘊(陰)——色、受、想、行、識,有的時候擴展到處、界,蘊處界完全是圍繞著人的問題來談。五蘊,是就人的身心而言;十二處是就人的身心,以及身心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法來談的;十八界,是人的感官接觸了境界,而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加起來總共十八界。以人為本是非常講求現實面的,如何使人生美滿,是《阿含經》與《般若經》的重點所在。
比較其他的大乘經典,往往講到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會覺得離開人生的現實面非常遠。佛的境界,如此的圓滿;菩薩的發心,如此的不可思議。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些是菩薩的作為,以凡人來說,做得到嗎?相信實際上沒有人做得到,這是精神的理想境界,當然我們都希望能夠像菩薩一樣的發心,也許有少數人能夠做得到,他們就已經是發大心的菩薩了。
《阿含經》、《小品般若經》所談的,都是「人」可以做得到的,也就是以人為本位,具人文、人本的精神。這是非常可貴的地方,也與儒家、道家的精神相應。
(三)菩薩道的圓滿
《八千頌般若》慢慢發展成各種的《般若經》,集其大成者是玄奘大師在第七世紀中葉翻譯的《大般若經》。《般若經》的根本思想,是在闡說一切法的存在皆空不可得。所謂空不可得,是無自性空。不可得,一切萬法都不可能恆常不變。世間法是緣起的,是無自性空;因為一切存在皆空不可得的緣故,所以出世間法必須強調慈悲利他的精神。《般若經》的兩大支柱是空性的智慧,以及慈悲。如果缺少慈悲,就不能稱為《般若經》,這只能令自己證悟涅槃,而不能行菩薩道。
1. 思想的延續
從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之後,各部派對於緣起有不同的認識。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一說部主張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是假。化地部是由大眾部分裂出來的,主張世俗諦是假,勝義諦是真實的由化地部的文學小說體《大事》,而開展成大乘的《般若經》。
《大事》是佛傳,描述佛如何出現在這個世間,如何修行度眾生。這一種的思想,首先出現在印度恆河流域的南部,現在的德干高原,它是相對於摩揭陀國而言,而不是現在印度版圖的南部。
大眾部的思想當中,認為阿羅漢還有所不足,身心還有所不清淨,以此來彰顯一個更高的佛境界,因而受到上座部的排斥。上座部是隨順《阿含經》的思想,認為阿羅漢果是修行的極致,因此呵斥大眾部的比丘,竟然否認阿羅漢果的理想!大眾部只好離開摩揭陀國。出世部的思想傳到東方及北方,逐步形成大乘佛教的思想。
《般若經》的品類非常多,不論是誰結集的,它們的思想還是隨順著《阿含經》,只是有所擴大。也就是說,《般若經》還是佛陀的精神,並沒有違背佛陀人間佛教的本懷。
    2. 以智慧的高度觀
後來陸續出現印度大師注解《般若經》的書籍。以印度、西藏來說,彌勒菩薩所著的《現觀莊嚴論》最為有名,但在漢傳佛教並不流行,流行的反而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有一百卷,相傳是龍樹菩薩所寫,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
《般若經》為著彰顯一切諸法的空性,世間法、出世間法皆空,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因此修行不必離開世間。如果是分別說部,世間法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要分別論說;在世間法,凡夫是耽溺在欲界中;而出世間法,因為世間法是煩惱痛苦的,所以發出離心,出家修行;因此要分別處理,是為分別說。但是大眾部的一說部,認為一切皆假。基於這種思想,大乘思想發展以空性統一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因此《般若經》的禪修方式,重點不是四禪八定的「定」,是在「慧」,而且是定慧等持、止觀雙運。
通常佛法的修行,從戒開始,由戒而後修定,由定而後修慧,戒定慧是有次第的。可是《般若經》沒有戒定慧的次第,完全是講般若智慧。當然在部派佛教或小乘佛教看來,慧的位階高於定,定的位階高於戒。但大乘佛教認為戒定慧是一如的,因為有智慧,自然能夠守戒,能夠定心,安住在行住坐臥生活中,安住在一切的人際關係,以及生死過程中。因為有智慧,體會一切諸法的實相,不論境界是順境或逆境,某人對我好或對我不好,內心都不會受影響。有慧,在任何的境界中,不慌亂,所以能夠定;有定,自然守戒清淨,所以能夠守住倫理道德;因此,由慧而發定和戒。有時為著幫助頑劣的眾生,行為語言上似乎不慈悲,但智慧者內心清淨,他知道有些眾生是不聽好話的,因此要用嚴厲的非常手段來度眾生。
《般若經》是以智慧涵蓋定和戒,在動中不斷地練習,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一直練習。由初地、二地到十地、等覺、妙覺,這些都是在行菩薩道,也就是圓滿波羅蜜多。以般若波羅蜜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是過程,走完這些過程,就可以圓融無礙。
(四)空性為中心思想
在原始經典《中阿含經》中,有所謂的《大空經》、《小空經》,也就是在《中阿含經》裡已經有「空」的思想,只不過並沒有很明顯的強調。《阿含經》重視事相上的緣起正見,而《般若經》是順著緣起的路線,開展出「空性」。空性,不是指現象沒有,而是沒有固定的性。一切法不能夠常一主宰,稱為空性。
1. 阿含空性譬喻
《般若經》與《阿含經》對萬法的譬喻,其實意思是相同的。比如《雜阿含二六五經》對五蘊的譬喻:「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日種姓尊,指世尊,世尊說五陰都虛幻不實。
1-1. 觀色如聚沫
色蘊是指物質和有情眾生的身體,聚沫是指有很多小水泡。我們的色身就像小水泡一樣,有其形無其質,一觸就破。以人的生命來看,車子碾過去,人就死了;也可能搭飛機,墜機不見了;生一場重病,人就走了。我們以為身體很堅固,可以長命百歲,它卻如水泡一般,有形無質,脆弱如泡沫。
1-2. 受如水上泡
有情眾生的眼耳鼻舌身,尤其是意根,一直在領受色聲香味觸法,不斷追逐外境。身體還可以維持某一個程度的穩定性,除非生病、受傷,否則看不出昨天與今天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們的「受」、感官和心永遠定不住,如水泡一般,刹那刹那緣取外境。
1-3. 想如春時燄
想,第六識的思惟作用。想如陽燄,所謂陽燄,春天時候看到遠方大地似乎有水氣在蒸騰;其實不是。想蘊也是如此,妄想很多,虛妄不實。
1-4. 諸行如芭蕉
芭蕉是由葉子一層一層聚合,並無實心。我們會發現行蘊,它就如芭蕉一般,是一層一層貼上的,我們想做的事情一直在改變。我們無法百分之百實現計畫,都會隨順著因緣而改變,猶如俗話所說:「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句話。」
1-5. 諸識法如幻
識如幻師。識是心,幻師會變魔術。心的妄想,會欺騙自己才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自己在變魔術,變出世界,變出人生命運。
《雜阿含經》對五蘊有如上的譬喻,對於其他的萬法也有不同的譬喻。
2. 大乘空性譬喻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說:「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揵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為顯諸法的空性,有十種的譬喻。但所譬喻的不只身心五蘊,還包括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以一說涵蓋一切現象,凡夫、修行者、成就者都沒有任何例外;不同的是凡夫執著有真實的萬法,而修行成就者已證知萬法如這十種譬喻。
諸法如幻,幻是幻事,有如幻師、魔術師所變出來的,誑人眼目,一點真實性都沒有。魔術師知道變魔術的技巧,但是觀眾看不出來,以為是真的。可憐的是有情眾生的心一直在變魔術,是自己的心在幻化,在打妄想,可是自己不知道,卻相信自己變得魔術是真的,被自己變得魔術所影響;於是顛倒妄想創造自己的世界,創造自己的命運。本來是自己在變魔術,到最後自己也變成了觀眾,隨著魔術起舞,心情隨著電影劇情起伏,因此分別和造業。
一切都是假的。如果不知道這些世界、人生是自己心識的幻化,情緒肯定受影響而起伏。
諸法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婆城。犍闥婆gandharva)是中陰身,也是食香族,只有心識而沒有肉體。犍婆城,譬喻虛幻的城市,如海市蜃樓。又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這些譬喻經常在大乘經典裡看到。用一切皆虛幻不實、皆空性,來打破部派佛教若干修行者的執著,最重要的是執著常見和斷見,執著有是真實有、空是真實空的極端。
《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是依《阿含經》所說的緣起,進一步擴展緣起故性空。現象仍然是緣起緣滅,如幻、如夢等十喻,是不真實的。但是,我們沒看清楚現象,就會受影響,就會痛苦,就會無明,就會造業。因而《般若經》一再提醒,要認識一切境界的實相,就是緣起而性空,緣起故不斷,性空故不常。不執著常見,就不會逃避生老病死,不會恐懼不安;不執著斷見,就會積極任事,勇猛精進。一切都是真如。
    譬如,大家一生病就自艾自憐。其實一切遭遇都可轉為道用,轉個念,把生病當成是好事,生病是在提醒我們,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出了差錯。有一位一百一十二歲的老中醫說:「生病最好不要吃藥,人本身就有療癒的能力。」當然,提起正念,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來修復。小病是可以自行療癒的,但是我們沒有正念覺察,沒有修四念處,因此不理會小病,小病就變得越來越嚴重,自己的修復能力無法處理,到了這種程度,只能去找醫師,必須靠外力的幫助來治療了。如果有禪修,時時刻刻正念觀照身受心法,觀照五蘊,會知道身心出狀況,即刻用方法自我療癒。
(五)智慧與慈悲的完成
《般若經》的思想是一切諸法皆幻、皆空。更重要的是提出慈悲的思想,也就是菩薩道。菩薩道的實踐,建立在空性之上。如果像「分別說部」所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不一樣的,世間法是痛苦煩惱,所以要出離,走向出世間法,離開生死輪迴的路。
問題不在於現象是好是壞,問題是在於知不知道自己的心在變魔術。如果知道自己在打妄想,清楚自己在變魔術,不僅愚弄自己,還愚弄他人,就不會被心識化現的現象所迷惑。同時也會發現,原來過去一直以為自己變魔術生出的現象是真實的,就以此麻醉自己,也以此欺騙其他的眾生。這個時候自然會生起清淨的慈悲心,也就是見道位之後,見到人我空、法我空,了知一切法皆無自性空,開始入初地。由初地到第十地,完全在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和方便、願、力、智。這一些本來在初地見道位的時候就已經在修,但是沒有圓滿。因此,所謂修菩薩道,是在見空性之後,為著空性的智慧圓滿,於日常生活中利益眾生、幫助眾生,在生活工作上歷練,來完成自己的空性見。
如果一個人躲在深山裡面,不與人群接觸,就不會有多大的煩惱,只要照顧好基本的需要,就已經圓滿了。可是在人群中,只要與人接觸,一定產生諸多問題。這個時候必須以般若波羅蜜,自然化解這些問題,令自己的般若波羅蜜能夠圓滿。
圓滿自己的空性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行菩薩道。但是行菩薩道不容易!在人間裡有很多複雜的問題,因為每一位眾生的思想作為都不同。如何在與眾生互動的當下,完成自己的般若波羅蜜,就是靠菩薩道的實踐。
從《般若經》可以看到,佛一直在強調一切萬法皆如夢幻泡影。不僅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如此,修行過程如此,即使成就佛道也是如此,一切皆空性,達到諸法平等,達到智慧的完成,達到慈悲的完成。如果佛與一切眾生皆平等,不會再有貪瞋癡慢疑、煩惱情緒的產生。
《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是以空性智慧行菩薩道,最後圓滿一切道智。所以在見道位後,必須回入人間,行菩薩道,慈悲利益眾生,完成修道位,究竟成佛。成佛不僅斷見思惑、見思習,還斷塵沙惑、根本無明惑。成佛不僅證得無我的菩提,還證得畢竟空性——人空、法空、空亦空的無上菩提。成佛不僅解脫三界內的分段生死,還解脫三界外的變易生死。成佛不僅證得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還證得無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
《般若經》的思想,以般若智慧和慈悲方便為二大主軸。般若智慧是對於一切人生宇宙實相的真正理解,不僅看到現象,也看到現象背後形成的因緣,觀照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關係,也觀照一切萬法彼此之間的相待關係。唯有全面觀照諸法實相,才能有般若智慧的圓滿。般若智慧就是離開一切邊見,比如看到現象,不要認為現象是真實的,因為現象是眾因緣所生,是無自性空;看到空也不要認為空是真實的,只要因緣和合,就可以從空中出現現象。掃蕩一切眾生及修行者的自性執以後,內心清清淨淨,對待一切境界都能夠以空性見,不執著常、斷,不執著一、異,不執著生、滅,不執著淨、垢,不執著增、減,離一切邊見,才能看到諸法實相。看到諸法實相,才能發揮緣起的妙用。
《般若經》是順著《阿含經》的緣起正見,進一步圓滿智慧。圓滿智慧以後,了知一切法的自性空,有為法空,無為法空,外界的境界空,自己的身心五蘊空,色法空,心法也空,清清淨淨,不執著有,不執著無,超越一切的妄想,超越一切的對待。如此,就得到般若波羅蜜多,有了般若波羅蜜多,發起大慈大悲廣度眾生而毫無分別執著。
《般若經》主要是在發揮緣起的正見,了知諸法實相,而其目的是為著救度眾生。救度眾生的方法,離不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般若為導,以前五度為行,有眼、有足才能夠走得正確安穩,如此才能完成菩薩道的修行。菩薩道的圓滿,也就是佛果的證成,佛果是圓滿的修行者,是高於阿羅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