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六)

鄭振煌教授主講
【般若中觀禪觀第四支香】
一、大乘思想的依據
佛所說的教法以緣起為基礎,而後開展出種種的思想。比如,大乘第一系「性空唯名」的般若中觀,就是空性的思想。以空性的思想建立大乘所有的理論和實踐,唯識學最後也是歸於空性,真如的思想也是談空性。空性貫穿整個大乘經典。
空性源自《阿含經》的緣起理論。所有佛法的思想,都是佛所說,也就是都以緣起性空為基礎。緣起故性空,性空故緣起。世間的學說、宗教、主張,或任何的教法,如果不能利益眾生,不能對這個世間有好處,等於就是白說,就是一種談玄說妙的論調。
《般若經》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傳到中國。當時,正是天下大亂,誰都不知道國王能在位多久,因此清談之風盛行。讀書人不談人間事,只談道,稱為清談,談一些離開人間的事相。而《般若經》傳入時,正逢時代背景的思潮,很快就被中國人接受。可是,這些經論沒有完全翻譯成中文以前,都是片段的,因此對於《般若經》的詮釋有很多誤解,就有所謂的六家七宗,或者六宗七家。
古時候沒有印刷術,更沒有現在的電子媒體,任何思想的傳播速度都非常慢。修行者能夠拿到一本經典,都會覺得非常珍貴。一直到第五世紀,鳩摩羅什大師將很多般若經典翻譯成中文,又講解內涵,中國人才對《般若經》有了真正的理解。他有四大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弟子僧肇,寫了四論,其中一本著作《不真空論》,就是在撥亂反正,糾正當時中國佛教徒對於般若空思想的誤解,闡述真正的精神。猶如龍樹菩薩在印度寫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也都是在詮釋《般若經》的精神。
二、強調諸法無我
《般若經》的精神有二:一是空性智慧,二是慈悲;二者是交互進行的。先證悟空性智慧,用「空」來說明一切萬法的本質,不同於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注重的「析空法」。所謂析空法,指一直分析色蘊是無常、是苦、是無我,然後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也是苦、也是無我;分析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也是如此。世間法是煩惱痛苦的,還會有輪迴;而出世間法是清淨了脫生死的,不再有輪迴,這是「分別說部」的思想。但是《般若經》是延伸「大眾部」中的「說出世部」的思想,以一切皆空性,統一世間與出世間法。
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就有空性思想: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但是在部派佛教上座部的經論當中,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還是有所區別,世間法輪迴是苦,而出世間法涅槃是樂,所以要厭苦離苦,發出離心,修道圓滿,斷苦因滅苦,證得涅槃,不受後有。其中關鍵點是在諸行皆苦。
本來三法印當中,已經有空性思想,無我就是空。但是若干部派,就執著諸法無我,誤會無我的定義,以為一切皆假,連苦、修行、涅槃也是假,因此不必修行,這種人就是執著空的方廣道人。有些人執著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受是苦),因而厭離人世間。般若經典就是在糾正這些流弊。一方面要知道,世間法是無我、是空性,另一方面更要知道,出世間法也是無我、也是空性,強調的是諸法無我、諸法皆空。大乘的《般若經》反而強調諸法無我、諸法空性,而不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所強調的諸行無常、諸受是苦。
所謂空性,就是無我、無自性、無本性,沒有常一主宰的我(ātman)。強調的是第三法印——諸法無我,也就是諸法是空性。以空性的思想,貫穿世間法、出世間法。因而不必像析空法,每一個法都要分別分析,只要用空性思想,就可以貫穿一切。
三、觀心思惟修
修菩薩道是為了要圓滿空性,令空性能夠進入心續之中,令空性與我們百分之百融合,讓我們的身語意,讓我們的五蘊,讓我們的起心動念,讓我們在醒著或睡覺的時候,讓我們不管在動或靜的時候,都能夠安住於空性。
證悟空性就是一種解脫。了解諸法的實相,有了空性智慧,就可以了解大圓滿法,就可以了解禪宗的參話頭法門,或天臺宗的一心三觀,因為這些都是觀心法門。心是生命的重點,只要掌握到中心的思想——最重要的心,了解到心的實相,就能夠了解人生宇宙、一切萬法的實相。
大乘修行的重點就是直接觀心。如果心不安,是沒有辦法觀的,會隨著境界、情緒而起伏不定。所以修行者還是要有定,但是《般若經》的定,是來自於智慧。所以六祖才會說: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定慧是一體的。
《六祖壇經》受到中國哲學的影響,用體相用三分來解釋。在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沒有這種概念。但是在中國佛教,尤其是如來藏的思想,經常以體相用三分來分析一切現象。體相用的思想,是由中國傳統儒家《易經》思想開展出來的,六祖並不是先修定後生慧,或者先修慧後生定,而是定慧同時存在的。一切只是體用的關係而已,是同一件事情,是同一個法;也就是所有一切萬法都是相同的。《華嚴經》的十玄門也是如此,都是建立在空性智慧,用空性來開展一切的修行法門。
總之,我們現在用《般若經》修行,心能夠定的時候,就開始觀照;可是,當你不能觀的時候,請先修定。《般若經》是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得到定,換言之,它著重的是「思惟、觀照」。當了解空性,了解般若,就能夠得戒,就能夠得定。就像《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令規章都不能違背《憲法》的精神。
空性就是緣起,而緣起就是佛所說的正見智慧。在《阿含經》廣說緣起,在《般若經》廣說空性。空性是由思惟、觀照而來,禪修只不過是證明空性而已。證明空性更好的方法是在動中,在人際互動中,更能夠體驗空性。所謂的動,就是生住異滅;五陰的生住異滅,起心動念的生住異滅,與外界互動的生住異滅。現在禪修也是一樣,在一切的五陰生滅動靜中體會空性。
【般若中觀禪觀第四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