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二)

鄭振煌教授主講
四、中觀修持法門
《般若經》是漢傳《大藏經》中,部頭最大的經,我們可以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sūtra開始讀,《心經》是一切《般若經》的核心。
心(梵文hṛdaya),指的是心臟。心臟一停,人就死了,所以心臟是生命的中心。《心經》的心,是指它是般若波羅蜜多經典教義的核心。《心經》包括經名只有二百六十八個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一)《心經》修持法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是形容菩薩道的行者,透過觀而得大自在。觀到諸法的實相是畢竟空,因此有正智去除自性執,不執著一切諸法,得到清淨心。世間法固然不執著,同時也不執著出世間的修行法門,以及修行的結果。因為畢竟清淨,故能度一切苦厄,包括粗重的煩惱,以及微細的種子習氣,還有塵沙惑、根本無明惑。因為觀到諸法實相,故得以清淨一切。
1. 演繹空性
1-1. 照見五蘊皆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這是觀照五蘊(陰)。五蘊是有情眾生的身心五個因素,分析結果,無非是空性,而且色空不二,五蘊與空不異,五蘊與空是相等的。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由於了知五蘊與空是相等的關係,是一如的,擴而大之,一切萬法的實相,是不生亦不滅。說生、說滅是就世俗諦、就緣起而談的;就勝義諦、就本性來說,諸法的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對的陳述,代表一切世間法的相對性,都在空性的證悟之後而得以泯除。
1-2. 修道內涵皆空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有情眾生的內空,身心皆空。「無色聲香味觸法」,是講外空,外界的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是自性空。「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指十八界也是空。到這裡是在說明,在空中一切諸法皆不能安立。
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是就世間法的緣起現象上,施設名言;就勝義諦空性而言,在空性之中,這些有為法施設名言是不能成立的,只是假名安立,世俗諦在勝義諦的觀照之下,一切皆空。反觀修行者修持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十二因緣支,或大乘的菩薩道,又有其自性嗎?如果有自性,在世間法中就不能完成出世間法,如此就有二端,就有對立。因此《心經》繼續說明: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是在說明流轉的十二因緣,固然是無自性空,連還滅的十二因緣,也是無自性空。由於惑業而有十二因緣的流轉,後有生死輪迴的苦,這些都是緣起,都是空性。修行還滅十二因緣,也是緣起的,所以還滅十二因緣,也是空性,在空中沒有辟支佛乘所修的十二因緣支的觀照。如果認為十二因緣是真實的,即使修還滅十二因緣,也只能證得辟支佛乘。
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四聖諦是聲聞乘修行者的法門,苦集是世間的緣起,滅道是出世間的緣滅。聲聞乘要修四聖諦現觀,而後才能夠進一步成就阿羅漢果。可是四聖諦的觀照,也是緣起,也是無自性空。如果修行者執著四聖諦是真實的,永遠只能停留在四聖諦的現觀中,只能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而不能證悟佛道。
1-3. 空見以緣起為基
以大乘的角度來看,聲聞乘、辟支佛乘已經了解人我空,證悟涅槃,但是對於空的範圍認知不夠廣,只局限於有情眾生自身的觀照。
苦集滅道是就人生的現實面來討論,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想要滅苦、苦因,了脫生死,必須修道,修道的結果,證得涅槃寂靜。十二因緣是就有情眾生的生命現象而談的,就過去、現在、未來的業果關係而談的。觀照四聖諦、十二因緣,能夠了知生命是緣起,是自己的業力所造,只要有智慧破除無明,就可以斷除生死輪迴的果。這是空性的智慧,也是緣起的智慧。
如果執著四聖諦是真,十二因緣是真,就會執著涅槃寂靜是真,急於證入涅槃寂靜,不受後有,對於其他的有情眾生,對於世間,不能做出積極的貢獻,因而有大乘菩薩道的出現。大乘菩薩道就建立在空正見之上,而空正見是由緣起正見而來的。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智,指圓滿的智慧;得,由智慧而得到的成佛果報。不論是根本智、後得智、法住智、涅槃智,或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皆是不可得。為什麼無智亦無得呢?因為眾生的心性本自清淨,只不過是一念無明,有了顛倒妄想。如果能夠去除顛倒妄想,心性自然呈現。所以,並沒有所謂得到佛性,智慧是心性所本自具足的。當我們的心能夠畢竟空,毫無執著,清清淨淨,就不僅看到現在的現象,也看到過去的因緣流轉;不僅看到現在的造業,也可以看到未來的果報。
1-4. 心性本自清淨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薩摩訶薩依著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圓滿的智慧,觀照一切法畢竟空。既然一切法畢竟空,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壓力。生死是空,老病是空,貧富也是空,人生如夢幻泡影,究竟諸法實相。心沒有任何罣礙,當然不會顛倒妄想,不會有任何的戲論,證得無餘涅槃,而實無涅槃可得。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什麼三世諸佛能夠證無上正等正覺?也是依圓滿的智慧。佛、菩薩摩訶薩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
    圓滿的智慧是從緣起而得到空性見,從空性見而發揮緣起的大用。如果執著緣起為實有,就還有所罣礙,會以為離開緣起,自己就不能夠有所功用。《般若經》闡揚緣起即是性空,唯有性空才能夠展現緣起的妙用,內心如果有絲毫的罣礙,緣起的妙用就無法呈現了。
    內心畢竟空,內心清清淨淨,生起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莊嚴國土。所以,三世諸佛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等,意為定;覺,意為慧;正等正覺,意為定慧。無上正等正覺,指無上的定、無上的慧,也是指絕對的定、絕對的慧,這是佛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的定慧一體;不是小乘行者,由散而入定,由無明而入智慧。
心性是清清淨淨的,因而一切萬法皆是平等。當心完全清淨以後,就能夠平等對待一切諸法。同時,心性具足般若德,完美的智慧,了知一切法畢竟空,不執著任何的見解,具足一切的能量。
2. 佛法導歸於智慧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咒,是最精簡的語言,意為總持,以一個字代表一切的字,以一個法代表一切的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的般若智慧,代表一切的佛法,所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去的梵文是gama,揭諦(梵文gate)是去的動詞。去吧!去吧!去到彼岸吧!大家一起去吧!「菩提薩婆訶」,大家由此而得到開悟,善哉!善哉!
《心經》提到:「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構成身心的五陰(蘊)是空,因此能夠不執著五陰實有,得到解脫,度一切苦厄。此後,不僅觀五陰空,而且觀到六根空,十二處空,十八界也空。世間法皆空,修行的十二因緣、四聖諦是空,連菩薩道的修行也是空。唯有空到徹頭徹尾的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才能究竟涅槃(證得無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而三世諸佛也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心經》有很多的版本,現存的有五、六種。藏傳佛教也有《心經》版本,就將「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解釋成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了解《心經》,就能夠了解一切的《般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