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五)

鄭振煌教授主講
【般若中觀禪觀第九支香】
《般若經》形容世間法如夢幻泡影,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幻化一般不真實,尤其是講畢竟空。到底畢竟空要空些什麼?要空內心的執著和成見。譬如,不可以認為只有大乘的法門是最好的,修解脫道的法門就不夠好。如果有這種成見,又是沒有空到徹底,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而性空。
一、修行道依因緣
在世尊的時代,就有兩類的修行人,一類是修解脫道的,如大迦葉尊者;另外一類是修菩薩道的,如阿難尊者。阿難很能體貼、關照他人的需要。前面提到佛陀入滅,大迦葉結集,可是阿難還沒有證阿羅漢果,就不能參加,阿難很傷心。大迦葉對阿難提出五個問題,以下略舉三項:
第一、阿難還沒有證阿羅漢。阿難說:「證阿羅漢就不能當侍者。」因為當侍者是一直要動腦筋的,不能像阿羅漢一樣,沒有任何念頭,空蕩蕩入於涅槃。所以為了當佛陀的侍者,阿難才不證阿羅漢。
第二、大迦葉問:「有一次你跟著世尊出去,世尊口渴,經過一條河流,你為什麼不取水來讓世尊喝呢?」阿難回答:「因為那一條河流正好有牛馬經過,把河水攪渾了。我怎麼能拿混濁的水給世尊喝呢!」
第三、大迦葉問:「世尊的姨媽要出家,世尊一直拒絕,你請求三次還是拒絕,到最後世尊答應了。」世尊說:「正法本來可以住世一千年,現在減少住世五百年,是因為容許女性出家的緣故。」
正法時期是戒成就,像法時期是定成就,末法時期是塔廟堅固的時代現在的時代,塔建得越來越多,廟建得越來越大,這不就是塔廟堅固時代。本來正法可以住世一千年,但是阿難尊者一直懇求世尊,讓世尊的姨媽摩訶波闍波提出家。
阿難回答:「眾生是平等的,何況世尊的姨媽對世尊有養育之恩,為報母恩,應該要容許她出家。」這體現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的大乘理念。諸如此類,阿難尊者表現菩薩行,一直想到眾生的需要。大迦葉尊者是解脫道的行者,頭陀行第一。
在中國的道場中,釋迦牟尼佛的兩旁脅侍聲聞就是阿難尊者與大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是代表戒、行,阿難尊者是代表慧、慈悲。這兩者也可以突顯世尊座下的兩類弟子,一類弟子是解脫道的行者,一類弟子是菩薩道的行者。這兩個類型的個性,是無始以來,先天所熏習的。每一位眾生天性都不一樣,有的是解脫道的,有的特別有慈悲的菩薩心腸,不可以強求。
二、唯識學五種姓
《解深密經》提到眾生有五種種姓:聲聞種姓、緣覺種姓、菩薩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前三類的種姓,隨順因緣而修聲聞道、辟支佛道、菩薩道。所謂不定種姓,就是這三種種姓都有,就看他的因緣而修行。如果接觸聲聞乘的老師,就修聲聞道;接觸辟支佛乘或菩薩乘的老師,就修辟支佛乘或菩薩乘。這四種種姓都可修行而解脫生死輪迴,成就阿羅漢果或佛果。第五種種姓稱為無種姓,也就是「一闡提」(梵文icchantika音譯)的眾生,沒有修行的種子,即使世尊在旁邊講經說法,都不可能來聽。就好像佛堂道場,雖然有法師或善知識講經說法,可是沒有種姓的人是不可能來聽法的。
這些種姓是怎麼來的?是先天的或是後天熏習而有的?有一些論師主張是先天有的,有一些論師主張是後天熏習的。護法大師採取折衷的方法,認為我們的種姓有的是先天、有的是後天熏習的。先天的就是在過去曾經熏習某一種事物,留在阿賴耶識中,一直相續到現在。但也有可能是後天的,比如偶然聽到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了阿彌陀佛的種子在阿賴耶識中,以後就有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緣。有人不是故意聽到的,而是偶然聽到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比如在車站或公共場合,看到一部《心經》,或者佛像,或者「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紙張,有這一個因緣,就受到熏習,留下種子在阿賴耶識中。
三、令眾生得安樂
研讀《般若經》了解般若中觀,心胸要無邊無際的擴大,如虛空般,清清淨淨,尊重每一位眾生,珍惜每一個因緣。弘揚緣起、空性的正見,最後導歸於慈悲,利濟眾生,這才能夠符合世間法。
尤其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除非是出家,否則比較難完全修解脫道,因為資訊無孔不入,我們會接受各種各樣的熏習。原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天應該是休息不工作的,可是現在的工業社會,一年都要工作加班,已經沒有秋收冬藏養精蓄銳的觀念了。我們處在極端的壓力之下,雖然人類物質進步,但精神一直在揮霍退步之中。我們必須以大乘的菩薩道精神,才能救度這個社會,否則,人類會越來越沉淪,世界會越來越混亂,壓力會越來越增多,精神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都不能夠得安樂。
《般若經》不僅高揚空性正見,更標舉菩薩道的慈悲精神。了解《般若經》的真正涵義,就能夠念茲在茲,永遠保持清淨見,永遠有慈悲心,只有這兩者才能讓佛法久住於世間。《六祖法寶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才是佛陀的本懷。
這一支香,思惟《般若經》的真正涵義:空性智慧,慈悲方便。
【般若中觀禪觀第九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