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六)

鄭振煌教授主講
般若中觀禪觀第十支香】
一、中諦真如觀
原始佛教的經典中,以「因緣生」來破除凡夫眾生執著有我、有法,破除其他外道認為是無因生,或是機械論,或是他因生,或是有一個主宰者所生,或是有一個我所生、由心所生、由物所生的邪知邪見。佛陀用因緣生來告訴我們人生宇宙的真相,有了因緣生的正知正見,進而得到解脫自在。
可是佛在大乘經典中又談因緣生是畢竟空。因是畢竟空,緣是畢竟空,生是畢竟空,老是畢竟空,病是畢竟空,死是畢竟空。就生而言,生是無明,是世俗諦;不生是勝義諦,是般若智慧。生即不生,住即不住,異即不異,滅即不滅;生老病死,亦復如是。一切現象的生住異滅,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不是真實的,只是眾生的無明執著而已。
為什麼大乘經典會一大躍進,由緣生緣滅,而提升到不生不滅?這並不是否定原始、部派佛教的緣生緣滅,而是緣生緣滅也是空性,一切萬法畢竟空性,所以世俗諦的緣生緣滅,就勝義諦來講,就是不生不滅。
緣生緣滅是眾因緣生法,因為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稱之為空。而所謂的因緣也罷,空性也罷,只是假名,只是佛陀藉著緣起說明一切諸法的真面目;可是空性沒有離開因緣,這就是中道。《中論》最重要的見解是提出中觀,由中觀而證得中諦,把一切現象都當成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
中諦是即假、即空、即中。假即是空,假是因緣生法,所以一切法皆是無常假相。一切法是因緣生,雖然有暫時的存在,但是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存在的本身是因為無明,佛陀假藉名言來為眾生說明世俗的真相而已,實際上,一切諸法是畢竟空。大乘經典用空性來詮釋諸法實相,空性讓我們離開我執、法執、空執,一切都是如是的呈現,這就是真如。
二、思惟本然如是觀
這支香的禪修,首先降伏妄想心以後,思惟八不中道。如何思惟法?建議用兩件事情來思惟。
第一、這次的禪修是眾因緣所生法。眾因緣所生法就是空性,也就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思惟我們參加這次的禪修營是不是中觀的體現?
第二、自己的生命過程中,找一件最痛苦、最傷心、記憶最深的事來思惟。這件事是真實的嗎?是眾因緣生的嗎?眾因緣生是真實的嗎?是真的有眾因緣生嗎?我們可以證明每件事情不是從因所生,不是從增上緣所生,不是從等無間緣所生,也不是從所緣緣所生。
我們思惟最痛苦的一件事情,難道是由親因緣,也就是自己的心所生嗎?自己希望痛苦嗎?不是的,還有其他的眾緣。難道是由增上緣,也就是他人錯誤的行為言語,或其他的作意緣、空緣、光明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等,成就我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嗎?
同時,思惟是從等無間緣而產生自己最痛苦的事情嗎?等無間緣表示這件事情本來就存在,痛苦的念頭一直存在、一直延續。我們會發現雖然很痛苦,但也不會經常痛苦,也會有其他快樂的事情產生,讓我們忘記痛苦。所以,思惟是等無間緣(次第緣)所產生的嗎?
最後,思惟是所緣緣所產生的嗎?是對象、是事物讓我們產生痛苦的嗎?
思惟最傷心的事情是因緣所生嗎?答案可以證明一切不生亦不滅。因為執著、無明的關係,才認為它是最傷心、最痛苦的。一切法本自空性,法爾如是,沒有所謂痛苦,沒有所謂快樂,一切如行雲流水,緣起緣滅即是不生不滅,就可以達到究竟解脫。
這支香修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參加禪修營的因緣;第二件事情,自己生命過程中最痛苦的事,思惟是不是有生有滅?思惟正確就能證得中觀見,也就是了解每一件事情的當下是畢竟空。每一件事情的當下不是真正存在,而只是自己的無明認為它存在。如此思惟,就可以當下圓滿解脫,成就佛道。
般若中觀禪觀第十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