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七)

鄭振煌教授主講
【釋疑解惑】
問:空有不二,如何實際應用?
答:利益眾生,心清淨不執著。不執著、不分別任何一法,而慈悲利益眾生,稱為空有不二。
利益眾生,絕對的清淨,沒有一句怨言。有如龐蘊的女兒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食,睏來眠。」完全的清淨,完全的奉獻。

問:我以工作為例,與同事討論事情時,我覺得這樣子做才是正確的做法,同事的意見做出來可能是不好的。在意見不和的時候,空有不二要怎麼應用?
答:不見得別人的意見就不好。也許在過去的因緣下,自己的做法很好,但是因緣一直在改變,也許別人的見解不比我們的做法差。也有可能對方的看法或做法的確是不如我們,這個時候就要隨順世俗諦,看誰是決策者。如果對方是上司,根據經驗已經說明,應該怎麼做才比較好,而他堅持己見,他就必須為自己的決策負責任,可是不要讓他起煩惱。
我們要有空性見,了解一切都是緣起,因此要用清淨心對待一切的事物、境界,不讓自己起煩惱。自己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他人的見解也許比我們好,也許比我們壞,但是都不要起煩惱。我們要觀緣起,每個人的緣起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勝義諦方面是一樣的。各自的因緣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做事方法,不要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是獨立的、是最好的,因緣一直在改變。即使對方的見解不如我們,也不要懊惱;即使我們的做法沒有被接受,也不要懊惱,要有空性見。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要有煩惱,如果做善事而有煩惱,就不值得了。上班有煩惱,也不值得,不如不做。

問:在生活中,大家都會有擔心憂慮的事情。像我可能一邊做事,一邊憂心。有一種像念頭又不像念頭的情緒在控制著我,要找它的根源又找不到。比如關於自己的孩子,或者關係非常大的事情。這種憂鬱的念頭找不出來,但它一直圍住我,像烏雲一樣籠罩著我。我該怎麼對待這種幽隱的情緒?
答:這些幽隱的情緒,可以證明它是空性,既然是空性就可以改變。同時可以思惟,任何的壓力或擔心都沒有必要的。一來,它們不見得是事實,很多都是自己的妄想;二來,即使是事實,產生壓力也不能解決問題。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定和慧。當自己的內心安定,才能看清事實的真相。
佛教的修行功夫是在定中得到的,而真正的定來自於智慧,三昧的智慧。所以要去觀照這些壓力,不知道它從哪裡來,像迷霧一般,就知道它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它永遠不會變,會清楚呈現。可是似有似無,就如夢幻泡影,既然如夢幻泡影,就不用擔心,因為擔心也沒有用。重要的是要有定有慧。

問:我不會執著常見,但是經常會把無常掛在嘴邊。
答:把無常當作是真實的,就會有壓力。比如,擔心自己的工作,擔心自己的命運,擔心自己的未來人生等。如果你的生活經驗很無常,你的心理壓力特別大,這是因為你把無常當成是真實的。千萬不要忘記《般若經》告訴我們的,不要將一切法當作常,也不要將一切法當作無常,一切法只是真如,一切法只是隨我們的心而呈現。心怎麼看,它就是什麼。可以把壓力當作是成長的契機,但是把無常當成是真實的,必然煩惱痛苦,不能成長。同樣一件事情就看我們如何看待它。
如《般若經》所說的,不要認為是常或無常。常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反之,無常也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這就是畢竟空。在世俗諦是假有,在勝義諦是真空,假有而真空,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這是最高的法則。所以,空正見可以令我們畢竟解脫。

問:理論上,我知道是空性,知道是空有不二,但是煩惱一直在。修定和慧又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現在生活就是煩惱,可不可以指導我們該怎麼辦?
答:時常思惟空正見,一直思惟。在禪坐的時候思惟,在日常生活中也思惟。思惟一切內法、外法是空,思惟一切是畢竟空。經常思惟緣起,就可以得到空正見。當我們思惟空正見到內化的時候,觀照般若就生起。時常運用觀照般若,必然會生起實相般若。為什麼知道理論而做不到?就是思惟不夠。碰到問題的時候,都在貪瞋癡慢疑之上打轉,這是由無明而生起的,因此平常就要練習。
身體多運動、注意飲食可以預防疾病,預防勝於治療。等到有病再來治療,病症已經出現,就要吃藥或住院受苦了。相信因果是預防的方法,時時刻刻聞思修,修行一分,功力就有一分。參加一次禪修,就有一分的進步;念佛多少聲,就有念佛多少聲的功德。所以要不斷地熏習,聞思修。
如果理論上知道而做不到,那不是真的懂,只是聽了表面,沒有透過思惟而內化。透過思惟,在生活中、工作中檢驗是不是緣起而性空,一再地證明萬法皆是緣起性空。就像打了預防針,當任何的病毒來襲時,都可以正面觀照,避免這些煩惱生起。所以平常要多訓練,多熏習。

問:生活中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別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非常奇怪的反應,就是:「我能做到,別人一樣能做到」的傾向。如果上司或朋友是嚴格要求的人,我們該如何處理?如果擔心自己也會成為這樣的人,該如何避免?
答:思惟緣起而性空。上司的要求是有他的緣起,有的人比較寬鬆,有的人比較嚴謹,這與他成長的背景有關,與他接受的教育有關。無論如何都要有清淨心。自己有清淨心,是希望自己圓滿,也希望周遭的人圓滿,而不是以嚴謹來產生我慢心,也不是以嚴謹來獲得別人的讚美。一切都要以清淨心為原則,清淨心是觀因緣的善巧方便;有些眾生是需要嚴謹的,有些眾生一嚴謹就逃跑了,這時候就可以放鬆一點。嚴謹有嚴謹的好處,放鬆有放鬆的好處。
佛法的戒定慧修行,鬆緊要適中。猶如佛的弟子億耳所說的,彈弦樂器,太鬆奏不出美妙的聲音,太緊很容易崩斷,要鬆緊適中,要止和觀平衡。止勝於觀,容易昏沈;觀勝於止,容易掉舉。緊勝於鬆,容易崩斷;鬆勝於緊,不會有進步。
精進和禪定必須要平衡,精進就是緊,禪定就是鬆,取得最佳的平衡,這才安全。否則太快、太猛,一出事、一出錯,一定會很嚴重。譬如,走路不小心跌倒,還不會非常嚴重,但是搭飛機掉下來,絕對嚴重。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鬆緊適中。太緊的情況維持不了很久,很快就垮掉了,但是太鬆又沒有辦法進步;鬆緊交互運用,取得最佳的平衡。

問:人到往生的最後一念,念阿彌陀佛是否能夠往生到善趣?
答:如果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是可以往生善趣的。如果最後沒有正念,就隨著重業,被比較強的業力牽著走。如果業力不重,就隨著習氣而定。總之,最後一念是最大的決定力量,但最後一念要維持正念,念起阿彌陀佛,念起觀音菩薩,是很難的。因為臨終時,身體四大分解,會影響內心的寧靜。不僅臨終很難維持正念,就連平常生病,都提不起正念。壓力一來,正念都沒了,明明知道不該如此,可是就是做不到,這是平常訓練不夠的緣故。
要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平常就要一直念阿彌陀佛,否則最後一念不可能是阿彌陀佛的。

問:有時說《般若經》來自「說出世部」,有時又說「一說部」,請問源自哪一部派?
答:說出世部雖然還沒有主張出世是假名,但已認為世間是假,故也有菩薩利他的思想。菩薩的思想源自很多部派,並非只是源於一派或大眾部而已。

問:見道位有沒有見空性?
答:見道位剛剛見空性,只是理悟。

問:初地菩薩是見道位還是修道位?
答:剛入初地的第一心是見道位,第二心是修道位了,初地圓滿後就進入第二地。每一個階段都可分初(、中(住)、後

問:初地的修行方法,很雷同四禪八定。十地以前已經修道位,法無我了,也入住出三步驟,都是理悟空性,未證悟空性嗎?
答:入初地的第一心是理悟,證悟所觀空、能觀空。第二心以後是修道位事修,行波羅蜜利他,必須繼續小悟數萬次、大悟數千次,每悟一次就斷一分塵沙惑,證一分道種智,往上提升,直至第十地最後一心金剛定心,大悟一切皆畢竟空,斷根本無明,證一切道種智入等覺,還要再大悟,任運自在,圓滿證悟一切道種智,即是妙覺佛。所以,修道位也是有證悟大小的差別,大乘按十波羅蜜往上修,到究竟位,就是妙覺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