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5-唯識瑜伽觀

唯識瑜伽觀(一)

鄭振煌教授主講
第五章 唯識瑜伽觀
一、與真理相應的圓滿人生
(一)唯識瑜伽觀  真理相應行
唯識瑜伽觀經常被誤解,將唯識當成一門哲學或一門學問。瑜伽,梵文yoga應唸為瑜珈;大家會誤以為是體位瑜伽,認為在增加身體的柔軟度。其實這二種的認知都是錯誤的。我們要知道唯識學是認識人生宇宙真相的智慧,也是禪修觀照的法門。
唯識瑜伽就是禪定觀行的正見。瑜伽,yoga源自於梵文yukti,指掛在兩頭牛脖子上面的橫木,以控制牛的行動,稱之為軛。英文yoke源自於梵文字根,意為有關係。
在《雜阿含二五〇經》,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我們的六根被外境六塵所綁住,還是外面的六塵被我們的六根所綁住?」舍利弗就反問:「你認為如何?就像黑牛、白牛兩頭牛拉車,一根橫木將兩頭牛的脖子綁在一起,是黑牛綁住白牛,還是白牛綁住黑牛呢?」摩訶拘絺羅回答:「不是白牛綁住黑牛,也不是黑牛綁住白牛,而是牠們脖子上面的橫木。」所以,瑜伽的本意是有關係,佛法的名詞,稱為相應(梵samprayukta,巴sampayutta)。身和心能夠相應,心想要做某種動作,可以指揮身體來做。我們對人生宇宙的認知,與真理相應,這就稱作瑜伽。
(二)三界唯心造 萬法唯識現
唯識,識是心意識的意識作用和認知作用,從中文語法來看,很容易誤解為「唯有識」。連帶的將「萬法唯識現」解釋錯誤成:宇宙的一切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所顯現。「三界唯心造」解釋錯誤成:輪迴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唯心所造。
高山、大水、草木、一切眾生並不是我們的識所現、心所造,才存在的。唯識的識,梵文vijñapti,動詞的完成式,翻譯成中文是識變,或是識別,識起現行;而不是名詞vijñāna,心意識。所以,唯識並非唯心。如果是心識所現,一位解脫自在的智慧者也有心,為什麼不會分別這個世界,或有不同的世界顯現呢?「唯識現」的意思是「分別的意識作用已經生起」以後,識才顯現這個世界的不同。這裡所言的世界,不是外境的世界,而是心識上面的世界——相分。
唯識學是一門非常深奧的修行法門,可是被學佛人所誤會。希望透過唯識瑜伽觀,大家能夠了解唯識的真義,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上。
(三)不說常無常、苦樂、有我無我
1. 清涼解脫自在
談唯識之前,要先談中道。中道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再發展到密教(金剛乘),這是佛家的基本精神。在金剛乘中,將修行說成有三種主要道:對治道、轉化道、自我解脫道。如果就律儀而言,有三種律儀:第一種稱為別解脫律儀(prātimoka śila;第二種稱為菩薩律儀(bodhisattva śila;第三種稱為三昧耶律儀(samaya śila)。律儀(śila)的英文是commitment(自己發願守戒),而非commandment(神對人類的命令,如十誡 Ten Commandments
別解脫律儀又翻譯成聲聞戒,也就是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律儀即菩薩戒,菩薩戒不止是攝律儀戒而已,更重要的是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六度萬行、四無量心。三昧耶律儀或稱之為密宗戒,指的就是不二的戒律。
戒,梵文śila(尸羅)並不是一種束縛與不自由,而是清涼、解脫、自在。
別解脫律儀,守一條戒,就可以得到一種的清涼解脫自在。
菩薩律儀,不只是自己得清涼解脫自在,也令其他的眾生能夠得清涼解脫自在,自利之外更加要利他。
三昧耶律儀,就是不二的律儀。當然,講密宗、金剛乘這個名詞並不正確,因為在中國漢傳佛教中,圓教的律儀與密宗的律儀是一樣的,也是講不二。不二的清涼解脫自在,指不分時間、空間、事、物,當下就是清涼解脫自在,這是大圓滿最殊勝的教法。
我們可以看出菩薩律儀和三昧耶律儀,已經超越律儀的本意,而且是當下自利利他,當下得清涼解脫自在。
2. 中道諸法實觀
佛教從最原始教法一直發展到最高的不二法門,都是在談中道,中道的梵文是madhyāma-pratipad。中,madhyāma,不左、不右,也不取中,超越一切的二分法、一切的對待;道,pratipad,從這裡可以到達那裡。中文就將madhyāma -pratipad翻譯成「中道」,也可以簡稱madhyāma。中道的見解稱之為「中觀」,梵文mādhyāmika
中道的涵義,大乘經典《大寶積經》卷一一二云︰
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將中道觀彰顯成常無常、我無我;遠離常或無常、我或無我的任何一邊。中道諸法實觀是無色無形、無明無知的。
在《雜阿含經》中有一位老比丘闡陀,在佛入滅之後不久,到處問佛陀的弟子:「我聽佛陀講三法印,諸行無常,入無相解脫門;諸行是苦,入無願解脫門;諸行無我,入空解脫門。可是我不喜歡講無我,我也不喜歡講空。如果都講無我,都講空,我覺得有失落感。到底該如何修行呢?」其他的弟子就說:「你最好請教阿難尊者,他一定知道答案。」阿難尊者從佛陀五十五歲到八十歲這段期間,當了二十五年的侍者。於是,這位比丘就去請教阿難尊者:「三法印(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我都懂了,可是,我不喜歡聽空、無我、無常、苦。我要真正能夠當下修行自在的法。」
阿難尊者就對他說:「我曾經聽過世尊對摩訶迦旃延說過:『我不說常,也不說無常;我不說我,也不說無我。我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我說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乃至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愁惱純大苦聚。』」這是「有」。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有行所以有識,有識所以有名色等等,一直到有「有」所以有生,有生所以有老病死憂悲愁惱純大苦聚。但佛陀緊接著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愁惱滅。」
佛陀是非常現實的,不談哲學的命題,不談常、無常,不談我、無我,也不談苦、樂,而是只談中道。中道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從時間來看,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從空間來看,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比丘聽了以後說:「啊!原來佛陀說的法就是這個樣子!」
如果拿《雜阿含經》的這一段記載來反思,我們是不是都學錯誤的佛法了?因為我們都說:「人生是苦,人生是無常,我們業障深重,我們沒有辦法解脫。」我們總是說這類的話,這怎麼會是佛法呢!我們都沒有學到最基本的佛法。
真正的佛法不是講諸行無常,不是講諸受是苦,也不是講諸法無我。佛陀不說無常、常,佛不說苦、樂,佛不說有我、無我。反問自己,有沒有學到佛的中道、中觀見?因為我們不讀最基本的佛經《雜阿含經》,所以觀念一路錯誤。
(四)離於左右中  超越二分法
《大寶積經》講「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那麼什麼是中道呢?「常無常是中」,常就是無常,無常就是常;沒有常、無常之分別,這才是佛陀的中道觀。就如《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常、樂、我、淨是世間法的真相。
我們都知道無常、苦、無我是世俗諦;但是,佛陀在《大般涅槃經》卻講世俗諦是常樂我淨,勝義諦是無常、苦、無我,與原始佛教的講法正好相反。所以很多弟子聽不懂《大般涅槃經》,佛到底在講些什麼?為何推翻過去所講的?佛才明說:因為你們執著常、有我,執著有一個靈魂,不變的自我,所以我才講無常、無我;你們執著世間是快樂的,不肯修行,所以我才講苦。在《大寶積經》所講的「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這才是中道。
中道是「無色無形」。如果認為有真正的色法,就會有大小方圓、青黃赤白的分別。中道的「無明」不是梵文avidyā英文ignorance所說的,不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這裡所謂中道的「無明無知」,是指一種智慧的觀照。觀照到宇宙的萬物緣起緣滅,觀照到畢竟空性,因此不執著世間相,不認為大小方圓顏色等等是真實的。無明無知才是般若的智慧,所以僧肇大師寫《般若無知論》,真正有般若智慧是無知的,不會認為這個是綠色,這個是白色,這個是佛像,這個是……知道一切都是緣起緣滅,都是畢竟空,所以真正的智慧者無明無知,和光同塵,不與爭鋒。有所爭鋒就是有所分別,不與爭鋒就是無明無知,曉得世間無相,不和其他人強爭鋒出風頭。因為世間一切是空,世界一切是虛妄。
中道就是諸法實觀,對萬物真實的觀照。常無常是中道,同樣地,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道。無常、常,是就法相而言;我、無我,是就法性而言。一切萬法可以分成相和性,性就是體,相就是用。所以《大寶積經》提到無常是一邊,常是一邊,這是就現象、表相來看;而我、無我,這是就一切諸法的性、一切諸法的體來看。
外道有的主張有我,有的主張無我,這是就主體,就一切諸法的本體而言。因此以佛教的現象論、本體論而言,諸法的實相就是中道。佛法的智慧又高又圓融!講完法相,常無常是中,緊接著講法性,我無我是中。我就是無我,無我就是我,我無我沒有分別,超越我無我的對待。
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記住《大寶積經》的這一段話,就懂了佛法的真義,不要執著邊見,不要執著見取見、戒禁取見,也不要執著有身,當然也不可以執著無身。破有身論,證得空性。
《大寶積經》的中道諸法實觀,即是修行的方法,超越一切的對待。我們的情緒經常受現象的影響,一下子高昂,一下子又低落,將自己處於很不愉快的情境,也影響周遭的人。為什麼不修佛法?佛法是要觀照應用的,中道諸法實觀與真理相應,這就是瑜伽(yoga。時時刻刻活在真理之中,圓滿解脫自在。
佛法,從一開始就是以中觀為基本的正見。一般人沒有看到事實的全體面貌,因而有現象出現時,就執著為有;現象消失時,就執著為滅。佛法的中觀見,於法相來說,離常斷、大小、生滅等等的對待;於法性來說,離有我無我的偏見。
(五)佛說中道觀  此根本正見
《大寶積經》提示修中道諸法實觀,我們再看中道諸法實觀,在佛教的演進。
1. 八正道的中道觀
在原始佛教的經典中,中觀見的實踐,以八正道和十二因緣來表達。
八正道是修道位,在三十七道品最後的階段;經過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聽聞佛法而禪修的次第階段。八正道就是中道。八正道,從建立緣起的正知見開始,到最後正念、正定,將中觀見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當下,離常斷二見的非斷非常之理,離有我無我的偏見來生活和工作,因此可以達到解脫自在,發揮最大的功能。
原始佛教經典的真正中道行法,是遠離外道、凡夫苦樂二邊行,即遠離苦修或樂修二邊,也就是佛陀所說的八正道。這些都是佛陀的親身經驗。不僅當太子時有五欲之樂,同時也與外道仙人修禪定,而且修到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經歷過所有的喜樂捨受,乃至於無想,但佛陀知道這不是真正的涅槃。反過來,佛陀也在苦行林六年,知道苦行也不能夠得涅槃寂靜。只有中道的生活方式——八正道,才能夠覺悟。
《中阿含‧羅摩經》卷五十六提到︰
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中略)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
修行者不應學二邊行,樂行和苦行,捨此二邊,應修中道行。修中道行,就可以成就眼、智。眼,對於人生真相、宇宙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智,緣起的智慧,緣起,當然包括緣滅,這才是中道見。不但成眼成智,而且能夠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自在是慧,能夠往智、往覺醒、往涅槃前進。
離二邊行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第一是正知見,離二邊見,有中道見。禪修有正知見,從四念處一直修到七覺支,終於了解中道,也就是萬法的相或現象,不是常也不是無常;而萬法的主體,不是有我也不是無我,掌握佛教的中道見,這就是覺知、覺醒。覺知而趣於涅槃寂靜,也就是心與真理相應,離於二邊,解脫自在。
我們都有邊見,所以會有諸多的情緒,執著境界為有,執著五蘊有我,我的意見不被採納,我不被尊重;在相上執著常、無常,在體上執著我、無我。正知見是要有中道見,然後依此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語,講話依中道而言,理解一切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知道中道見,就不會情緒起伏,知道事情會轉變,世間的現象一直在變化。
2. 十二因緣的中道觀
從十二因緣實踐中觀見。流轉十二因緣是常,還滅十二因緣是無常,常無常是中道。
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愁惱純大苦聚,此生故彼生。緣起假有的現象,苦有苦因,輪迴有輪迴的因,最重要的因就是無明。知道苦有苦因,滅掉苦因就可以解脫輪迴,證得寂靜涅槃,也就是無明滅行滅,行滅識滅,乃至生滅老病死憂悲愁惱純大苦聚滅,這是緣滅,此滅故彼滅。所以佛既不主張常,也不主張無常。
佛陀同時講緣起緣滅,所以佛陀不認為世間,包括有情眾生的輪迴是常,如果是常,就無法解脫。佛陀以親自禪修的經驗,確實達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愁惱純大苦聚滅;證到緣滅,同時證到緣生。緣生緣滅才是真理,不可以偏於一邊。佛陀講中道見,離一切苦,斷一切無明,講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真理。
從時間來看,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生故彼生,是世俗諦;此滅故彼滅,是勝義諦。從空間來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有故彼有是世俗諦,此無故彼無是勝義諦。世俗諦即勝義諦,離二諦的分別就是中道。一切世間法都是相待的,只有看到事實的整體,才是中觀見,也才能夠與真理相應圓滿人生。
《雜阿含十二經》以脫離斷、常二見,正確了解十二因緣為中道。以世間為有或無,皆是邊見,認為先來有我是常見,從今斷滅是斷見,均非中正之道。在一切法之中,此有故彼有,因此世間無「無」;此滅故彼滅,因此世間無「有」。整部《雜阿含經》都是在講相應(yukti),也就是瑜伽。所以《雜阿含經》已經開示,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如何面對所有的境界,千萬不要執著現象的常、無常。如果執著常,我們一定很痛苦;執著無常,就會落於頑空、落於負面的心理作用。
西洋哲學喜歡談諸法的本體論,中國哲學也喜歡談諸法的本體論,只有佛教的智慧超越本體論,超越現象論,超越認識論,不執一邊。《雜阿含經》從五陰相應,談到識相應、因緣相應,都是在談中道見,因而奠定佛法全體的主要精神,也唯有中道才能夠涅槃寂靜,圓滿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