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5-唯識瑜伽觀

唯識瑜伽觀(四)

二、非空非有中道了義教
(一)原始佛教的中道見
《雜阿含經》中,已經提示八不中道。世人顛倒,依於二邊,有的主張有,有的主張無。世尊卻說:「如實正觀世間集」,稱之為有。世間集,世間的生起原因;不否認世間生起的原因,即離開世間苦的見解。「如實正觀世間滅」,世間輪迴生起的因緣也就滅,不會生起世間有見。如此,觀因緣有則世間有,因緣滅則世間滅,離於有無的見解。
1. 不有不無的中道見
佛教的根本見地是中道見。所謂的中道見,是離開一切的二端。有生必然有滅,有滅必然有生,生和滅構成一個整體,有和無構成一個整體,常和無常構成一個整體,我和無我構成一個整體。凡是整體才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並不偏於任何一邊,這才是佛教的根本知見。正知見,指諸法實相的見解。
引用《雜阿含經》。雜,不是雜亂的意思,是整合很多的修行方法於此經。南傳佛教稱為《相應部經》,相應即是瑜伽,也就是瑜伽修行的經典。相應是與真理百分之百的契合,沒有離開過真理。《雜阿含二六二經》云: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中略)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陀對迦旃延是依於四聖諦——苦、集、滅、道而說的。有苦必然有苦因,只要有世間集(世間的苦因),世間苦的構成因素,就不會認為世間沒有苦。反過來說,只要如實正觀世間滅,也就是世間集(世間的苦因)已經滅掉的時候,就不會生起世間是苦的說法。有苦的因,就有苦的現象出現;滅掉苦的因,就是涅槃寂靜。所以,既不認為世間是苦,也不認為世間是沒有苦,苦和沒有苦都不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見解,有集必然有苦,有道必然有滅,完全是因緣所致,而不是如一般外道所說,世間是苦,離開世間才是快樂。
佛陀正確的知見是中道見,任何一個時間、一個空間點都是中道。有苦、沒有苦,不在於這個地點是娑婆世界,還是所謂的西方世界(sukhāvatī,而是在每一位眾生的心,每一位眾生的知見。眾生的知見是對的,常住涅槃寂靜,已經滅了無明。無明是缺乏正確的知見,沒有如實觀世間,即是邪知邪見。如實觀世間,知道一切的現象,雖然一直在生住異滅,可是一切現象的體性,卻是空空如也,體和用是一體的。
佛陀開示離於二端的知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不有不無的中道。
2. 不一不異的中道見
同時,《雜阿含經》也提到不一不異的中道。不一不異,是駁斥外道所說命即是身,以及命異身異。命即是身的主張者,認為命(命我、神我、神識、俗稱的靈魂)就是我。命我就是指這個身體。當身體壞滅的時候,命我就壞滅,生命也就結束,這是純粹的唯物論者思想。另外一種主張命異身異,認為生命的主體,在我們的身體之外,另外有一個神識,甚至有一個力大無比的大我,由大我的存在生出小我;小我是在身體之外,由大我而有所存在。
佛教的正見,不認為身在命在,也不認為身異命異,而是認為我們的神識生起,是因緣和合,由於六根接觸六塵,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生起。就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六識表示我們對於外境的認識,如果因緣不具足,不會生起對境界的覺受或認知,也就不存在所謂生命的主體。
《雜阿含二九七經》云:
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中略)緣無明故有行。
《雜阿含二九七經》是《般若經》的來源,也就是龍樹菩薩中觀見的來源。因此,大乘的《般若經》是由《阿含經》發展而來的,確實有其理論的根據。《雜阿含二九七經》提出,如果命就是生命的主體,也就是俗稱的命我、神我、神識或靈魂,梵行者不會這麼說。梵行者是清淨行者,真正的修行者。梵行者不會說靈魂就是身。
二0一四年七月我在紐約聯合國主持學術會議,聽到一位學者說:「我不相信有靈魂。我們的意識作用是透過大腦,人一死,腦神經不能夠產生作用,所以也就沒有了靈魂。只有人、高等的動物才有靈魂;低等的動物,譬如一條蟲,牠們沒有腦神經,牠們不能夠思惟,所以牠們沒有靈魂。典型的思考模式,所謂的生命主體等同於腦神經;因此靈魂是不存在的。」這位學者認為佛法是這麼說的。我告訴他:「佛法不是這麼說的。佛法不談有靈魂、沒有靈魂,佛法是談緣起的。」梵行者不會有「生命的主體就是這個身」,或者「腦死就是死亡」這一類的言論。
所謂命異身異,是指生命的主體不是在我們的身上。梵行者不會認為靈魂就等同於我們的身,也不會認為靈魂與我們的身毫無關係。對於這二種說法,命即是身,或者命異身異,梵行者是心所不隨的,而是向著中道而言的。
什麼是中道?生命的主體既不是身,可是也沒有離開身,因為有情眾生的生命主體,就是心意識的作用。心意識的作用沒有離開這個身,可是也不等同於身。因為心意識的作用,和其他的萬法一樣,必須要眾因緣和合。如果沒有眾因緣和合,心意識的作用不會生起。如此一來,心意識不等同於身,可是,也不能夠離開身而有心意識。這就是正向中道。
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能夠見到世間的真理,命與身既非一也非異,如實有不顛倒的正見。生命的現象表現在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生之後必然有老病死,而行之前必然有無明,這就是所謂的生命現象,表現在身語意的造作。十二因緣中的行,是身語意的行。行緣識,識指這一期的生命,意識作用的生起,有了注意,分別外境。識緣名色,引起身心的變化。生命的現象,表現在十二因緣當中。行是來自於無明為因,乃至老病死憂悲愁惱是來自於生,都是有因緣的。所謂緣無明行,就是緣無明有行;緣生老死,就是緣生有老死。這是不一不異的中道。
《中論》開宗明義就是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遠離任何對待的概念。
3. 不常不斷的中道見
《雜阿含三百經》云:
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此處云不常不斷的中道。如果有人認為是自作自覺受,就是墮於常見;如果有人認為是他作他覺受,與我的生命無關,是外來的因素,就是墮於斷見。譬如,我會情緒起伏不快樂,是他作他覺,都是別人讓我情緒不高興的,他人害我的,與我無關,這就墮於斷見。但是,有另外一種是墮於常見,我認為的覺知;我認為某人對我不好,我認為某一件事情是專門針對我而來的,這就墮於常見。墮於常見,墮於斷見,都不是義說、法說。義說,是有道理的說法,義是義理;法說,是一切諸法的真相說、實相說。義理說才是一切諸法的實相說,都要離開自作自覺、他作他覺,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應緣起的正見而說。
所謂緣起的空相應性,即緣起與空是百分之百的契合,講緣起就是講空性。《雜阿含二九三經》云:
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世尊為比丘開示的佛法,是賢聖離開煩惱、生死輪迴的空相應緣起隨順法,隨順著緣起,達到空性的智慧。即《阿毗達磨俱舍論》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中道之理。
    《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立是安立、建立。《成實論》在教史上被定位為:從部派空宗走向大乘空宗過渡時期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論是從大眾部發展而來。〈立假名品〉云:
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中道。
這是另外一種非斷非常的道理,是就五陰而言。五陰(色受想行識)相續,這就是生命的現象。生命的現象相續不斷,生住異滅,一直在進行。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觀察到五陰,不斷地出現新的現象,而且生命現象不斷地消失,所以是不斷也是不常,離此斷常稱之為中道。
(二)大乘佛教的中道見
以上所說,已經從《阿含經》講到部派佛教。從現在開始,進入大乘佛教所說的中道見。
1. 非空非不空中道見
唯識法相宗安立有、空、中三時教判,將佛陀的一代教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有時教,指《阿含經》,講一切世間有生有滅,都是緣起緣滅,是因緣聚則生,因緣離則滅。第二時期:空時教,指《般若經》,一切諸法皆空。第三時期:中時教,指唯識的義理。《解深密經》將唯識教法列為不有不空的中道了義教。唯識學主張無有外境,只有內識;無有外境故非有,只有內識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內識,嚴格言之,應是識別作用,或是識變,這才合乎梵文的本意。
《成唯識論》卷七云:
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不能講這個法不存在,也不能講存在。一切法是隨著因緣而「有」生住異滅,隨著因緣而生有或無,有就是無,無即是有,只是看因緣的聚散而已,是即契合中道見。
唯識學所說的中道見,指境無唯識理論,透過分析一切的境界,包括我們的肉體,以及心之外的色聲香味觸法,都離不開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或空大;分析到最後都是空性,所以境——環境,是無的。大乘進一步講畢竟空性。可是為著破除外道認為有一個人我,也破除部派佛教所說有一個法我,因此唯識學進一步提到「境無唯識」。分別妄想稱作「識」,只要參透「識」,就能轉識成「智」,分別妄想息滅,看到諸法的實相。諸法實相,緣起性空,因緣合則有,因緣離則滅、則無。中道,既不認為有,也不認為空,空有不二。不有,因為一切境界皆地水火風四大所假合;不空,因為有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不斷起現行來詮釋世界;所以稱唯識為不有不空中道了義教。
法相宗說中道有言詮中道、離言中道、三性對望中道和一法中道等義。
1-1. 言詮中道
一切的言語,一切的文字符號只是假名安立。不能說這些符號是真實的,也不能說它們毫無意義。藉著語言文字詮釋事理而已。
1-2. 離言中道
離言中道是指第一義諦。諸法實相是涅槃寂靜,離言語相,離文字相,離思慮相。
1-3. 三性對望中道
對望,就是彼此之間的比較。唯識三性的遍計所執性,指人的邊見和無明,時時刻刻執著有或無,所執皆虛妄,皆空性。遍計所執性是無,而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有;有無對望。同時,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也是一個對望關係。依他起性,就緣起緣滅而言;圓成實性,就超越緣起緣滅,究竟真理而言;依他起性是名言假有,圓成實性是真實有。這稱為三性對望中道。
1-4. 一法中道
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
2. 離四句絕百非中道見
中國三論宗約等於印度佛教、西藏佛教的中觀宗,是依《中論》、《十二明門論》及《百論》這三論為基礎而建立的宗派。三論宗的思想認為,外道及大小乘諸宗所談的中道說,皆屬於有所得的範圍,未得中道真義,唯有離四雙八計而住於無得正觀,始是中道。打破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迷妄,這是《中論》開始所說的八不中道,而說緣起、無自性、空之理。八不中道,或稱八不正觀、無得中道。
吉藏是三論宗的大師,其注解《中論》的《中論疏》卷一提到:
橫破八迷,豎窮五句,洗顛倒之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實,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常不斷也。
破解八種迷,眾生的顛倒見——生滅、斷常、一異、來出。「豎窮五句」,說有,說空,說亦有亦空,說不有不空,乃至於一切無所有。洗顛倒之病」,洗乾淨眾生顛倒妄想的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道的實觀,所以講八不的中道。卷二云:
中道佛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即是八不。
八不中道的真義,立三種中道,與法相宗所立稍有不同。
2-1. 世諦中道
以世諦為主而說的中道。不動無生滅之真際而建立生滅之諸法,指的是緣起則生,緣滅則無,一切都只是因緣,這是就世諦而言中道。
2-2. 真諦中道
不壞生滅的假名而說無生滅的實相。不壞生滅的假名,指不否認生滅的假名有,就是不否認世間法有生有滅。但是又說出世間法,諸法實相的無生無滅。也就是,不否認世俗諦有生有滅,是緣起緣滅;但是,世俗諦的有生有滅,它們是假名安立,而提到出世間真諦的無生滅實相。
生即無生,因為生是因緣假合,並不是真實有生,如果真實有生,就要一直生著不停。譬如一粒種子一發芽,這個種子就不存在了,如果生是真實的,一粒種子可以一直生個不停。事實上,世間沒有這種東西,一定是靠因緣和合才有某一個法的生。所以,生不是真的生,滅也不是真的滅,只不過是因緣聚合,似乎就有了一個現象。但是現象並非真實,依靠構成的因緣暫時有,在有的當下就已經無,因緣也是依於其他因緣而有,不斷地在變化中。
2-3. 二諦合明中道
世諦和真諦二者合一,遮詮說明中道。亦非生滅,亦非無生滅,言亡慮絕,離四句絕百非而畢竟空。亦非生滅,亦非無生滅,是為離四句。說現象的有,一般人認為現象有生;如果說現象的無,一般人認為現象已經滅、不存在;因此,情緒隨著一切現象的生滅而起伏。譬如,看到他人做某個動作,或者講某些話,眾生認為外境是真實的,人我也是真實的,我們的情緒就隨著外境不斷變化。有外境,有我,因此有常有斷。
所謂四句,第一句是生,第二句是滅,第三句是亦生亦滅,第四句是非生非滅。外道認為不是生就是滅,中道見說既非生也非滅;外道就認為亦生亦滅,中道見說亦生亦滅也錯。否定亦生亦滅,外道立刻就表示非生非滅,中道見亦否定非生非滅。
除了四句以外,連百非也要斷絕。百非是用否定來形容一切,也就是般若經典和中觀論都是否定一切萬物的存在;但是到最後,連百非也要絕。如果認為萬事萬物或理都不存在,就入了頑空,所以要絕百非,超越一切的否定。
離四句,離開有的執著;絕百非,離開空的執著;離有離空二端,這才是中道見。
三論宗影響中國禪宗非常的深,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離四句絕百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契合緣起性空的中道見。緣起是世俗諦,性空是勝義諦。合世俗勝義談中道,就是離四句絕百非。掌握原理,深入了解參禪的奧義。
3. 空假中三諦中道見
天臺宗安立空假中三諦的主張。所謂的空諦,指一切法的本體;假諦,指一切法依於空,只要因緣和合,就會有現象的顯現;中諦,即空即假為中。空假中三諦,以諸法實相為中道。諸法實相者,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法實相包括體相用的層面,不只是談現象,也不只是談本體,現象和本體之間是密切相關連的。相不離體,體不離相,相與性是一體的。天臺宗認為諸法實相,超越空假而絕待,本體非為言說思慮的對象,稱之為中諦。
諸法的實相不是空,也不是假,空和假是可以邏輯推論,但是中諦不是邏輯所可以推論的。凡是邏輯就有因果的關係,有對待的關係。佛法認為,如果有因果關係、對待關係,等於偏於一邊,沒有證悟諸法的實相。因而中諦超越空、超越假,不是邏輯範圍的道理。中諦是化法四教中的別、圓二教所說。
天臺宗將「佛」教化眾生的法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藏、通二教沒有談中諦,只談俗諦和真諦,也就是只談假諦和空諦,別教、圓教才談中諦。但是別教和圓教的中諦又有所不同;別教是大乘教,圓教是大乘教中的圓滿教。以中道為原理則為三諦中的中諦,以之為觀法則為三觀中的中觀。天臺宗有結構非常嚴謹的三觀修法,以及三觀所證得的三諦,有三觀三諦的分別。
3-1. 別教的中觀中諦
別教認為,空假二邊之外有中道義,稱之為但中。但中是不圓滿的,也就是在空諦、假諦之外有一個中諦。別教所談的但中,與空諦、假諦是對立的,空假二邊之外另有中諦,中諦超越空諦和假諦。
次第三觀(又稱隔歷三觀)為別教的修行法,先修空觀,一切諸法空,依其他因緣而有;後修假觀,一切諸法的法性,雖然是空無自性,可是因緣假合,也會顯現無常迅速的現象;而後修中觀,觀體和用、法性和法相的一如關係,法性是由法相所熏習,而法相是依於法性因緣和合而生
3-2. 圓教的中觀中諦
圓教的理論是即空假二邊而立中道,稱之為不但中修行法。圓教是圓滿、圓融,彼此無二,真諦是中諦,假諦也是中諦,空假二邊都是中。圓融三觀、一心三觀為圓教的修行法。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念頭,面對外境時,同時觀照到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體性與法相並無差別,一切都是圓融無礙的。
《法華經玄義》卷二云:
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
通教把佛所說法分為俗諦和真諦,別教的三諦觀,是開俗諦為空諦和假諦,而將真諦(勝義諦、第一義諦)稱為中諦。「中理而已」,中諦是就理而言,空假二諦是就事而言。
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
圓教的三諦,證悟的真理,不只是中諦而已,即使所謂的真諦、俗諦也都具足佛法,這就是大圓滿教。圓教的觀點認為,諸法都是相通的,一切諸法都是平等的。三諦圓融」,空假中三諦沒有分別,「一三三一」,即一心為三諦,即三諦收歸於一心。一即三,三即一,彼此圓融無礙,這是最高的圓教三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