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5-唯識瑜伽觀

唯識瑜伽觀(六)

三、唯識學非唯識
(一)唯識的涵義
唯識觀的理論,建立在中道見,了解中道,才能夠了解唯識觀。唯識,梵文vijñapti-mātratā。識vijñapti,已經產生識別的作用,因而唯識依梵文正確的翻譯是「唯識表」,表是表現,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潛能已經表現出來。
譬如,瓜的種子、豆的種子,當它還在種子位時,看不到瓜或者豆的情況。等到種子在其他助緣的增上之下,發了芽,繼續成長,慢慢地開花結果,就有瓜、豆的形成;這個稱作「表」,已經表現出來了。當這些種子還沒有發芽,還沒有表現的時候,只是一個潛在的位能,不知道它到底會長得如何?所以,「因」固然重要,「緣」也是很重要。
識表,梵文vijñapti,是動詞完成式;原形是梵文vijñāna具有識別作用的心。物質沒有識別、分別的作用,骨頭、毛髮、皮膚沒有識別、分別的作用,分別的作用來自於我們的心。
心到底在哪裡?古時候的人認為是在心臟。現代醫學認為就在大腦,大腦有腦神經系統,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神經,還有思考的大腦神經;發動覺受能力、分辨能力、思惟能力的是這些神經系統,這是唯物論的主張。但是佛教不認同這種主張。
佛教認為,神經系統只是意根,也就是說,只是一部機器。如電風扇是一部機器,電燈是一部機器,只是一個工具。但是,如果沒有電,電風扇不會轉,不能夠發揮功能,電燈不會亮,也不能發揮功能。電才是主要的能力,電就稱之為心。
vijñāna,它有識別、了別的能力。動詞完成式的意思是心識已經產生了別、分別的作用,唯識學稱為「種子已經起現行」,已經有表現出來,稱之為vijñapti識表。唯識,翻譯為唯表,或者唯識表,或者唯識變,它已經產生識別作用。產生識別作用以後,才有認知的能力,能夠分別外境,大小方圓青黃赤白,聲音高低,辨別某人,或者風吹草動的覺受,這個時候對眾生而言,才有外境的出現。這是唯識學很重要的涵義,它是唯表而不是唯識。
(二)認識論到本體論到認識論
唯識學發展於認識論,達到本體論。到本體的唯識論,發覺所認識的對象具有相對的客觀性,因而又轉到認識論——境不離識的唯識。部派佛教沒有本體論的唯識學,只有認識論的唯識無境。
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的不同,就是大乘唯識學談到本體——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凡夫認識作用的本體,轉識成智以後的真如心,則是佛菩薩清淨觀萬法的本體。但這裡所說的本體,並非其他哲學、宗教所說能創造萬物的本體。
唯識學從認識論出發,唯識學很重要的觀念是阿賴耶識。唯識學家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認識外境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外境的真實相;我們以為看到、聽到、覺知到,就是認識到諸法的實相,其實,這些是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變化出來的。什麼是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過去的經驗,過去身語意造作所留下來的印象、記憶。記憶影響我們現在對於外境的認知,並非見聞嗅嚐觸的覺知。詮釋、表現外物時,是受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所影響。唯識學是從認識論發展的,也就是在說明我們認識外境時,是不如實的、不如法的、不符合真理的,沒有看到諸法的實相。
為什麼從認識論開始?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談本體,無關解脫的不談,非常的實際,不談玄理,不談本體。本體是超越現象的,是現象之所依。佛陀認為最重要的是解脫,解脫根塵相對所產生的識別作用,不要被識別作用所迷惑。所謂的無明,是指根塵相接觸時,不正確的認識作用。在原始佛教的時代,強調的是認識論,痛苦來自於不對的認識——認知的錯誤。所以,佛陀在原始佛教的經典《阿含經》當中,不談十四種無記,佛陀不回答與解脫無關而談本體的十四種問題。
但是唯識學,固然以解脫為目的,解脫根塵相對時認識的錯誤,解脫無明的影響,還深入解釋認識錯誤諸法實相的重點原因,來自無始以來熏習在阿賴耶識中的業力種子。唯識學從認識論發展,認識論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求解脫的重點。可是,唯識學更詳細追究認識錯誤的原因,就是種子——過去的業力。過去的業力被阿賴耶識所執藏保留,等到緣具足,勾起過去的業力,讓過去業力的種子起變化,呈現在八識上;八識誤以為這就是外境。唯識學一直在強調:根塵接觸時,對於外境的認知,來自於過去的業力習氣。
從認識論深入到本體論,到本體的唯識論以後,所認識的對有「相對的」客觀性,這裡指的是「非絕對」的客觀性。如果是絕對的客觀性,外境與人的認知無關,山河大地、草木等一切都是絕對存在的。而相對的客觀性是說,八識中的相分是有條件的因緣,過去的業力種子所起的現行,因而又轉到認識論——不離識表的唯識。我們對外境的認知,離不開識的轉起、識的表現。
(三)諸法皆識變所詮釋
1. 三觀觀察所起之心
如何修唯識觀?
《三藏法數》提到唯識觀的定義:
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知惟自心。於念念間,悉以三觀觀察所起之心,是名唯識觀。(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
此處解釋得很清楚,唯識觀不是現代自然科學所說的觀察外境,山河大地、草木、萬物等,而是觀察內心。因此,它就是一種瑜伽,就是一種止觀。所以,學習唯識是為著禪修,越了解唯識,禪修越能夠相應,而且立即可以契入。什麼是唯識觀呢?在一切時間、一切空間,不論身口意造作是善、是惡、是無記性,要了解都是來自於內心。我們的內心是藏鏡人,他在指揮身口意。這裡的內心,指的是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習氣,這些種子習氣在指揮我們的身口意。
身口意前六識如何去接受外境、認知外境、分別外境,「知唯自心」。意,指的是第六識的作用,第六識的能力最強,第六識涵蓋眼耳鼻舌身五識。了知身口意三業的造作,都不離自心,不離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習氣。在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的當下,隨時提起正念。用三觀(空觀、假觀、中觀)觀察所起的心,觀察身語意三業,無非是阿賴耶識種子所起的現行。觀察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變異、所現行的念頭,這稱之為唯識觀。
2. 三觀起修清淨種子
2-1. 如何修空觀
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產生識別作用,原來都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起的變化。我們誤以為六識所認知的外境是真實相,其實都是過去留下的經驗和認知的影子。過去的認知成為預設的立場,變為我們的成見、偏見。
六識認知的外境,都是空性。所謂空者,依他為空。因為所有的一切認識作用,都不離自己過去的成見。如果沒有學佛,沒有接觸真理,總是認為有我、有法,認為一切諸法是真實的。因此,凡夫都是以一切諸法是真實的成見而見聞嗅嚐觸覺知。
讀唯識學了知一切皆空,就要曉得身語意三業的造作,不離過去的業力所影響。過去的業力影響現在的身語意,所以知道現在的身語意並不清淨。由於過去的成見,使得我們現在的身語意有所染著。因此,我們要改變,要用清淨心,要知道現在的身語意業是空性,不要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過去的業力)所起的現行迷惑,如此解脫而得自在,這是空觀修持法。
2-2. 如何修假觀
知道身語意業是假,假就是不真實。所謂不真實,就是無常,一直在變化,是虛幻的,依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起的。我們以為所想、所做、所說都是對的,自以為是;要知道身語意都不是自己做主,不是清淨的,完全是業力所指揮的,都是受到業力的影響。用這種觀念觀一切皆假,這是假觀修持法。如果沒有唯識學的智慧,就會認假為真,影響內心的清淨。
2-3. 如何修中觀
一方面要知道身語意的造作是空性,一方面又要知道不是不存在,而是依他起的假名安立,這就是中觀修持法。
總之,唯識學的修行,不只是坐在蒲團上,而是要在生活中,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觀察起心動念,都是來自於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起,起心動念會引發身語意三業的造作。語,指舌識的功能;身,指眼識、耳識、鼻識和身識的功能;意,指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身口意是內心所造作的。內心是指阿賴耶識的種子產生異熟變,起了現行。所以,我們時時刻刻要以空假中三觀來觀照萬法。
2-4. 三觀清淨種子
如果修行力還不夠好的時候,可以修別教的次第三觀,也稱為隔歷三觀。一段時間修持一種觀法,例如這週完全修空觀,下週完全修假觀,然後第三週都用中觀思考。等到三種觀法修完,自然了解道理是圓融相通的。這時就很容易修圓融三觀、一心三觀或不但中的三諦。
經常聽聞佛法的行者都會發現,其實各種禪修法門的道理都相通。時常觀照身語意業被內心所操縱,如果內心還沒有清淨,沒有般若智慧,還有染汙的種子,一定呈現有染汙、分別的身語意。在沒有成佛以前,我們的種子都還有染汙,即使是菩薩也還沒有完全的清淨。唯識觀修成功了,轉識成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真如心中都是清淨的名言種子,諸法實相的名言種子,而無分別執著的染汙種子。
以空假中三觀,觀察身語意三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清淨,要絕對的客觀,不被自己的身語意業所迷惑,不被外境牽著走,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起伏,要安住於佛性之中。如此,生起般若的智慧,不被境界所影響,不被自己的身語意所影響,其實是不要被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所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唯識觀。觀察身語意業是唯識變所現,即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異熟變。
唯識學主要是講,一切諸法皆是由我們的識變之後所詮釋的。所謂的識變,是異熟變,異熟變有因能變、果能變。因能變:第八識中過去所熏習的種子,能轉變現起諸法;果能變:由種子所生起的八識,能各從自體變現出見分和相分。這是唯識學的基本法義。
(四)不離最重要的因——種子
如實應用唯識觀,必須對唯識學稍有認識。唯識學派的開山大師世親菩薩,世親的老師是他的兄長無著菩薩,而無著的老師是彌勒菩薩。世親菩薩是西元第五世紀印度唯識瑜伽行派的大師,本來是修部派佛教的,後來在無著的感召之下,開始修大乘。他的唯識學著作相當多,其中最重要的二本《唯識二十頌》和《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頌》是正面表詮我們的身語意造作不離識的顯現,即阿賴耶識中種子的顯現,是從正面角度言之。《唯識二十頌》是從反面角度,偏重於破斥外道的錯誤見解,彰顯大乘的唯識義。
唯識,梵文vijñapti-mātratā,真實的意義是「唯表」。唯,梵文mātratā,並不是講唯一,如果講唯一,唯識學就成了唯心論。佛法的中道見是緣起,眾因緣假合而有現象,並非唯心論。
1. 唯的真義
唯,有二個意義。
第一、不離。唯識是講沒有離開識表、識現或識的分別作用。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認識外境色聲香味觸法,不離阿賴耶識中種子異熟變所變出的認知作用。
第二、最重要。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要八個緣,鼻舌身識生起需要七個緣,第六意識生起需要五個緣。在這些緣當中,最重要的是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習氣,種子習氣是親因緣(因),其他屬於增上緣、等無間緣,或者所緣緣。唯,是在強調最重要的因。
唯的意思是不離、最重要。
2. 識的真義
識,梵文vijñapti,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已經產生識別作用。識別作用從哪裡來的?唯識學講:不離阿賴耶識中種子所起的現象,或以阿賴耶識中種子所起的現行為最重要。因此,mātratā唯,vijñapti識表,這二個梵文字合起來vijñapti-mātratā,指「即是識」、「不離識」。即是識,最重要的就是識;我們的認識並非客觀看到諸法實相,而是阿賴耶識中的識別作用,種子所起的現象。一切外在現象,都只是心識的變現,而非實存於外。一切的外境、物質不離地水火風四大所假合而成。大乘進一步分析四大為空性。
眾生總是自以為對,情緒來源的原因,都是他人不好,都是環境不好等等的理由。唯識學讓我們看到諸法實相,我們會被境界所影響,這是因為阿賴耶識中還有瞋恨的種子,我執的種子,法執的種子。執著、分別、無明的種子變現出見分、相分,因此我們才會受情境所影響。
唯識的識,主要是指識變。一切的認知作用,都不離阿賴耶識中種子所變現的認知作用,一切皆空。從境界空,而後觀內心,由內心再來觀我們的無明分別心,種子所產生的分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