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5-唯識瑜伽觀

唯識瑜伽觀(十)

鄭振煌教授主講
【唯識瑜伽觀第六支香】
這一支香觀修熏習道理和變異道理。
唯識學最重要的是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習氣。種子習氣到底是本有的,還是新熏的呢?唯識學家有不同的主張。玄奘大師的師公護法大師認為,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有本有及新熏,也就是這二種可能性都有。
一、熏習道理
    (一)本有說
眾生本來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一念無明生起,也就是微細的妄想分別一生起,即由一心而入二門,阿賴耶識因之生起,即為入生滅門。在那當下,有般若智慧觀照者,入真如門,隨順一切因緣而自利利他。無般若智慧觀照者,入生滅門,以為境界是真實的,隨著境界而情緒起伏,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生出眾生的種種情境、山河大地等萬法。本有習氣,指無始無明。
    (二)新熏說
無始無明交織成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新熏說,後天所熏習。因為有第一念無明的分別,所以繼續發展而來。
在《大般若經卷六》指的是名、隨名。名,指起心動念,就是心法、心所法。一個念頭生起,然後隨著念頭,繼續生出許多的名言。譬如,想到昨天,這是一個念頭,隨著昨天這個念頭延伸就是隨名。昨天八點鐘,我在哪裡做了什麼事,接著一直生出一連串的事物,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要觀照名、隨名是虛妄不實的。
因此,我們要觀照腦中出現的任何念頭,都是瞬間顯現,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在瞬間已經異熟變。觀照種子所起的現行是真實的嗎?種子變異顯現是因緣所生的,最重要的就是種子,一定有因有緣,才會變現出念頭。這個因在哪裡?什麼時候熏習的?譬如,我產生一個念頭,很討厭某一個人,討厭某一件事情,這是因緣所生,我們觀照那個因,到底是什麼時候熏習的,是無中生有的嗎?還是熏習來的。  
觀察任何的起心動念,尤其是我們所瞋恨的對象。到底是什麼時候熏習了這個種子習氣?使得我們對某個人事物產生瞋恨,而且這種瞋恨一直放不下,一直糾纏不清。當然,如果沒有瞋恨,可能會有其他的貪欲、愛著,我們也觀照,是不是無中生有的?或者是曾經有過的經驗,讓我們產生愛著之心?凡事必有因緣,這是熏習道理。
二、變異道理
再觀變異道理。我現在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怎麼變出來的?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深藏在內心深處,我沒有想它,可是念頭為什麼會出現?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觀察,是不是有因有緣?
我們觀這二個道理,熏習道理及變異道理,熏習及變異。
【唯識瑜伽觀第六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