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5-唯識瑜伽觀

唯識瑜伽觀(十三)

鄭振煌教授主講
【唯識瑜伽觀第八支香】
唯識學,可以分為相唯識及性唯識。所謂的相唯識,指事相,也就是依他起性;性唯識,指理相,也就是圓成實性。
唯識學將修行的過程,分成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以及究竟道。五重唯識觀,就是由相入性,由事入理。入了性、入了理,就可以理事圓融。如果沒有進入理,掌握不到理,只是在事相上用功,永遠不能成就。譬如做數學的題目,你會演算,但是不知道公式,不知道理,換了題目,就不會做了。公式就是理,真如性就是理。唯識學是一門能用科學證明的心理學。
五重唯識觀,第一重是總觀,第二重至第五重是別觀;第一重至第四重是相唯識觀,第五重是性唯識觀。原則是:捨無而有,捨外觀而內觀,捨次要而主要,捨相而性。茲列表如下:
重別唯識觀 相對唯識觀 性相唯識觀
第一重 遣虛存實識 空有相對 相唯識觀
第二重 捨濫留純識 心境相對
第三重 攝末歸本識 體用相對
第四重 隱劣顯勝識 王所相對
第五重 遣相證性識 事理相對 性唯識觀
    第一重遣虛存實識:遍計所執性的心識作用是虛無的,如見繩為蛇,應予遣除;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的心識作用是有的,應予保存。
    修行重點:放下成見、偏見、自我中心、主觀;必須完全客觀。
第二重捨濫留純識:心王、心所生起分別作用時,有所觀的相分及能觀的見分。所觀的相分,是阿賴耶識中名言種子所起的現行,凡夫將它當成外境,相分與外境濫雜在一起,應予捨棄。能觀的見分,是阿賴耶識中業種子所起的現行,稱為觀念,它決定我們對相分的看法,比較重要,應予觀照。
修行重點:了解我們對任何事物的觀點是什麼。
第三重攝末歸本識:見分及相分來自於識體,是枝末的心識作用,應攝歸其自體(自證分)。識的自體是本,比較重要,應予觀照。
修行重點:了解我們對任何事物為什麼有這種觀點,它來自何處?成長背景?教育?媒體?親友?無名的衝動?
第四重隱劣顯勝識:心所法來自心王。心所是劣,應予隱藏;心王是勝,比較重要,應予凸顯,加以關照。換言之,心的覺受、認知、情緒、分別等作用,來自八識心王,所以修心比管理情緒重要。
修行重點:攝識用根,只要了別,不要分別,於念離念,於相離相。
第五重遣相證性識:八識心王生起的所依是真如心,八識是其本體真如心(圓成實性)的相用(依他起性),應予遮遣,因此而證悟圓成實性或三無自性性。
修行重點:以清淨心對待一切境界。
以五重唯識觀,配合修行過程的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從開始修行到最後證得佛性、圓成實性、真如性。聽聞教法的部分是資糧道,開始起用唯識學的知識,修唯識三性或修三觀,或更詳細地修五重唯識觀。一重一重簡擇,一直在放下比較不重要的,專門觀察比較重要的,縝密觀察到唯識性,觀到依他起性的本體是圓成實性,此時即是轉識成智。前七識是依於第八識而起,而第八識是依於真如性、依於佛性而起。從第八識觀到心性、佛性而究竟成佛。
最後一枝香,我們練習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是由外而往內,由比較粗重的觀到比較微細的;由微細的心所觀到心王;由心王觀到第八識;由第八識觀到真如性,證得唯識性。這種觀法與四念處不同,必須要用般若的智慧,很仔細觀心理的作用,情緒發生的原因,觀到唯識性,也就是真如性。心王、心所的所依是真如、是如來藏。證悟佛性,證悟真如性,才是真正的解脫自在。
任何的境界都是真如。真就是不假,如就是不變。在任何的時空因緣之下,我們都很真誠而且都不變。不變的是清淨,再也不為名、不為利、不為任何因緣條件,我們只要當一尊內心清清淨淨的佛,然後隨順因緣,自利而利他。佛就是在一切的因緣之下,都能夠保持大智慧、大慈悲的真如性利益眾生。
【唯識瑜伽觀第八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