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6-如來藏禪修教觀

如來藏禪修教觀(九)

鄭振煌教授主講
二、楞嚴修行法
《大佛頂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所指即是佛性。《楞嚴經》梵文Śūraṅgama-sūtra首楞嚴」的意思,一切事究竟堅固。若得首楞嚴三昧,則觀法如幻,於法自在,能破最後微細無明,能獲二種殊勝之力,現身說法,無礙自在。大佛頂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的頂骨是往上突出的,人極少有此莊嚴相,這是修行功德的成果。本經在講一切如來的成佛密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果能夠觀照到佛性,等於是成佛。
《楞嚴經》是大乘經典,唐朝時譯出。雖然有些學者質疑是中國人寫的,但是它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楞嚴經》文字優美,意義非常深,是佛經文學的佼佼者。《楞嚴經》的修行法門,與中國大乘八大宗都有關係,所以有小三藏之稱,它已將佛法一切理論統攝在其中。
《楞嚴經》包括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的修行方法,當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來藏。如來真心是一切衆生的本性,也是成佛的寶藏。所謂成佛,就是認證如來藏。
(一)歇即菩提
歇,停歇的意思。能夠停歇妄想心,就是菩提,就是覺悟,就是佛。《楞嚴經》卷四:
佛告富樓那:「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1. 覺悟的心
此句中提到一個人名「演若達多」,他的故事出現在《法華經》。《法華經》文學價值也非常高,最有名的是「七種譬喻」。演若達多想要看到自己的臉長什麼樣子,照著鏡子,看到鏡子裡面有一個人,他心想:「奇怪我的臉到底在哪裡為什麼鏡子裡面有一個人?那個人是藏在哪裡呢?」他一直想不通,所以四處尋找;又由於他找不到鏡子中反映的那張臉後來發狂了。這是譬喻佛性就在我們心中,佛性就在一切處,遍周法界。可是眾生非常無明,到處尋找佛性,以為從儀式中、祭拜中可以找到佛性,以為從事往外追求的方法,就可以讓自己變成佛,完全沒有從智慧下手,一直在心外求法,這就是外道。即使已經學佛,還是往外面尋尋覓覓,這還是外道。演若達多到處找鏡中的那一個人,不知道那一個人就是自己,譬喻眾生不知道佛性就是自己。
佛性何曾離開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能夠覺悟佛性,佛性處處皆是。佛性稱為如來藏,含藏著如來性。如來藏就是成佛的因。為什麼能夠成佛?因為一切萬法、自己的心就是如來性。想要了解一切萬法是如來性、是如來藏,就要從自心開始,因為心才有覺知的能力。
我們抓不到成佛的要領,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有兩種根本。第一種是無始生死根本」,也就是顛倒分別心,沒有看到萬法真相的心。第二種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也就是如來藏,藏有如來性的心。修行者雖然可以了知生死輪迴的根本,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如來藏、佛性,再怎麼修行都不能成佛。
2. 不分別三種相續
《楞嚴經》卷四,佛告訴富樓那成佛的方法,太簡單了,甚至不必修止觀。這是對上上根器者而言。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世間萬物林林總總,大約可以把它歸納成兩種(心法、色法),也可以分成三種(心法、心所法、色法),也可以分成四種(心法、心所法、色法、色心不相應行法)。這裡歸納成三種,統攝一切現象。為什麼稱為相續?因為沒有一個現象是生了以後,持續不變的;沒有一個現象是滅了以後,不再因緣和合而重新結合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生住異滅,輪迴不已的。
2-1. 世間相續
世間指的是物質世界。動物的身體、植物、礦物、環境、山河大地,甚至於整個地球,整個太陽系,整個宇宙,整個物質世間,都在相續不已,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一直在改變。
有些修行者有天眼通、宿命通,可以看到一百萬年前,就認為世界是在一百萬年前開始的;有的可以看到五百萬年前,就以為世界首先出現在五百萬年前;有的看到一千萬年前、五千萬年前……就認為世界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佛的三明六通,觀到一切法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春夏秋冬嬗遞流轉,一顆種子落地,因緣和合,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又有種子繼續輪迴。《三國演義》一開始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哪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易經》道盡世間真理:簡易、變易、不易。世間萬法的真理非常簡單(簡易),有為法是緣起(變易)而性空(不易),無為法是性空(不易)而緣起(變易),有為法當體是無為法。變易就是不易,不易就是變易,「變易與不易一體不二」就是不易,有如天臺的空、假、中三諦,三而一,一而三,不縱不橫。
所以,佛告訴富樓那:不分別世間相續,就可以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2-2. 業果相續
造業是產生果報的因,無明是產生果報的緣。無明是造業的因,造業又形成果報,眾生以為這是真實的,甚至於在部派佛教經典裡,也是把它當成是真實的。可是來到大乘般若經,就認為一切皆空;而到如來藏思想,則是不空不有。
只要不分別業果,業果就是真如,虛幻不實。業,雖然稱為因,但它卻是過去一切現象的果;果,雖然是過去因的結果,卻是未來現象的因。業,不是固定的;果,不是固定的;它們都是因緣所生,假名施設,都是無自性的。
所以,佛告訴富樓那:不分別業果相續,就可以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2-3. 眾生相續
我們沒有神通,只能看到一個人從出生、長大、老病,到最後死亡。我們不知道小嬰兒出生以前,早就存在;我們看不到一個生命體死了之後,業力使得他的心相續而轉世,擁有新的身體。
心體不滅,即使已經證得阿羅漢或成佛,也只是轉識成智而已,滅法而不滅體。法,指的是分別的法、顛倒的法。雖然滅掉「心因為無明妄想所造的業」,但並沒有滅「心的體」。心的體是無始存在的;即使是物質,也是無始就存在的。不僅無始,也無終。即使我們這個世界滅掉、空掉了,經過多少億年之後,這個世界又會開始形成;由空大,而風大,而火大,而水大,而地大;佛法稱此種狀態為「無始也無終」。
有情眾生的生命,並不是從離開母胎哇哇落地的時候開始的,如果說在這之前沒有存在,又怎麼會有嬰兒呢?嬰兒來自懷孕,父精母血是物質,心是心,物質只能有物質的相續,心只能有心的相續。心怎麼能夠變成物,物怎麼能夠變成心呢?物質可以有能量不滅、質能互變定律,心也可以有類似物質的能量不滅定律,心產生作用的時候稱為心所。心體,是無始無終、恆常不變、恆常存在的。變的是法,而不是體。相一直在改變,作用一直在改變,但本體始終一致不變,本體是恆常的。眾生也是如此,隨著業力而改變其存在方式和作用。這一輩子是人,下一輩子不保證還是人,可能成了下三道的眾生,也可能是天道的神明。一切世間法,包括眾生在內,都是相續的。
所以,佛告訴富樓那:不分別眾生相續,就可以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修行就是要不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倘若看到萬法的真如性,就可以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3. 內觀破無明
「三緣斷故」,修行者要了解這三種緣(三種相續)的自性空,只因無明才認為這三種緣是真實的。如果不執著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不再造業,三因就不生。三因是世間、業果、眾生形成的因;現象生起,除了緣之外,還要有因。三緣斷了,故「三因不生」
演若達多的狂性,就是顛倒性,不認識自己有佛性。「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只要不分別,狂性就沒了;沒了狂性就是菩提!在《圓覺經》中有類似的說法: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是非常自然的修行方法,不必忙忙碌碌,絞盡腦筋修行。世間法如夢幻般,生住異滅,相續不斷。只要知道三種相續都是心所幻化,都是來自內心的妄想執著,如果能離開虛幻的世界,離開虛幻的心,我們就是覺悟了。演若達多的狂心如果停歇,就是覺悟。
如何讓演若達多的狂性自然歇息?佛性(覺性)本來就存在,而狂性(無覺性)本來就不存在!演若達多的臉本來就沒有消失過,為什麼還要找自己的臉呢?佛性從來沒有消失過,還要到哪裡找佛性?要從佛像裡找到佛性?要從舍利子找到佛性?要從拜拜找到佛性?要從祈禱找到佛性?要從觀想找到佛性嗎?都不必!只要智慧──無始以來的涅槃菩提元清淨體。無始以來我們就有佛性,只不過佛性被無明覆蓋住,藏在無明裡面,只要明了本自具足。如何明了?佛經已經告訴我們,善知識也一再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比釋迦牟尼佛還更快成佛才對,結果到目前為止都尚未成佛。釋迦牟尼佛的老師都是外道,讓釋尊摸索六年的苦行禪修都沒有成佛;可是釋尊一往內心觀,就成佛了。我們需要六年的時間嗎?不必!大乘佛經講得非常清楚,我們的佛性從來沒有離開過。
世間的、業果的、眾生的相續,無非是如來藏。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沒有什麼奇妙、奧妙之處,就是這麼清楚!只要有好的種子,春天時間一到,放到土壤裡面,有陽光、有水分、有肥料等的增上緣,自自然然它就會發芽。如來藏、如來性、真如性、法性等同義詞,顯示緣起緣滅、自性空的道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還要感到好奇嗎?不論種菜、種豆或從事任何的工作,只要稍微觀察,你就覺悟了。
4. 本來如是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殊勝清淨明照的心,本來就周遍法界,包括無情、有情皆是如來藏。
「不從人得」,不是從哪個人處得到的。
「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哪裡需要辛辛苦苦的修行,才能夠證得佛性?煮飯可以證得佛性,種菜也可以,開車也可以,生病也可以,甚至煩惱、死亡也可以證得佛性。只要思惟:「這是如來藏。一切現象皆有真如性、如來性;我的心也是。
這是《楞嚴經》最上乘的修行法,不假修證,不修行即是修行。只要不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不分別任何境界相,不分別腦中出現的任何概念;知道這是如來藏,這是真如性,這是佛性,你就是佛了。
對上根者而言,只要認知自己有佛性,不再如演若達多般的狂性大發,當下就覺悟。演若達多看不到自己的臉,到處找自己的臉,這是譬喻凡夫衆生,不知佛性就在自己的心中,卻緣取外境,勞勞碌碌的在外面尋找,以爲攀緣外境才能成佛。佛說這是錯的。只要了解我們都有如來真心,我們的狂性,往外緣取的心就會歇息。歇息了,自然成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