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6-如來藏禪修教觀

如來藏禪修教觀(十三)

鄭振煌教授主講
(四)二十五圓通法門
1. 二十五圓通之所緣
如何修證如來藏?《楞嚴經》提到二十五圓通的方法,「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修持無量法門,最後皆是歸於真如性。放下對於根、塵、識、大的攀緣,不再執著它們為真,因為萬法的本性都是真如。「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楞嚴經》中,佛問弟子是怎麼覺悟的呢?有二十五位阿羅漢、菩薩報告他們圓通的過程。二十五圓通是透過哪些所緣觀照的呢?六塵、六根、六識,還有七大(地水火風空識根)。根大是大勢至菩薩的修行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同時收攝,淨念不斷;其他修行者只收攝一根、一塵或一識往內觀。需不需要從六根同時收攝呢?其實不必要。收攝一根,返聞聞自性,返觀自性,其他五根也是同樣的道理,入一解六,六根可以圓通互用。雖然如此,但都攝六根的專注力,強大無比。
2. 都攝六根
以根大圓通為例子,這是大勢至菩薩的修行方法。
楞嚴經卷五,大勢至法王子白佛言: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不是發出聲音念阿彌陀佛。念,巴利文sati,梵文smṛti覺知佛的存在。或者觀想佛的形象,或者觀想佛的德行,或者專注在念佛的音聲上,能夠令心不離佛而入於三昧,這稱之為念佛三昧。首先是有一個能念的心,念所念的佛號、佛像、佛性、佛功德。專注在一個佛的所緣境上,而後腦子都不離佛的一切,再進一步能所雙泯,了知能念的心及所念的佛是依對方而有,因而皆是非有非空,證悟法身,生起報身、應化身,這就是念佛三昧。
這種念佛三昧可以從《般舟三昧經》得到修行的方法,不眠不休,一直觀想佛的功德、相好和念佛聲,而後心中每一個念頭都是佛。先有能所,進一步觀到能所相依皆是空,證得法身。由法身生起報身,以及大慈大悲度化眾生的應化身。
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的法門: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好像有兩個人,有一個人是專注在所緣境上,經常憶持不忘,專門念著對方;另外一個人,念不到三秒鐘就忘了,妄想就來了。一人專憶,一人專忘,這是譬喻,專憶有如佛,佛慈悲眾生,一直都在觀照眾生;專忘是指眾生。眾生如《法華經》所說火宅裡面的小孩子,一直在玩玩具,抓著不放,父母親叫他趕快逃出火窟,但這個小孩子還是不理會。佛一直告訴眾生,你們要處理煩惱,但是眾生專門忘記,雖然想要修行,但是只有三秒鐘熱度。這兩個人有的時候會碰上頭,「專忘」的人想起來,我要跟你搭上線,就看到了「專憶」;有的時候忘記,所以又看不到「專憶」。有的時候碰到,有的時候碰不到,有的時候看到,有的時候看不到。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這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專憶」對方,指佛慈愛眾生,總是憶念著「專忘」的眾生。只要「專忘」的眾生能夠想起佛,這樣兩個人互相憶念對方,憶念越來越深,生生世世,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十方諸佛都在憐念我們這些眾生,就像母親一般,無時無刻不在憶念兒子,而眾生如果逃掉了,心散亂了,佛雖憶念我們,又有什麼辦法解救我們呢?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如果兒子能夠想到母親,就像母親念念都在兒子身上,這母子二人就可以生生世世不相遠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佛專憶眾生,這是不容懷疑的,而眾生如果能夠經常憶起佛,佛就一定會出現在眾生的面前,眾生就不會離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必藉其他的方法,自自然然就可以開智慧。「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染香人身上會有香氣。就像掛在衣櫥裡的衣服,噴灑香水或放香精,衣服就會有香氣。用手工做香的人,自自然然身上就會有香氣。這稱之為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他就用這種念佛心,證得三昧(定)而入無生忍。
    如何入無生忍?專門憶念佛,從來沒有忘記佛,心中經常有佛而入定。入了定,其他煩惱就不生起。同時,可以進一步體會能所是一體的,能所是相依而生的,因此皆是虛妄,入無生法忍,證得法身。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現在於娑婆世界度化眾生,歸於淨土。如何歸於淨土?從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憶念佛。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菩薩唯一的修行法門——念佛三昧,就是都攝六根,把六根都收攝,不往外追逐六塵。攝歸於心,淨念相繼,憶念佛,從不間斷,因而得到三摩地,得到圓通。
3. 專憶不忘
《楞嚴經》雖然有二十五圓通法門,其中講得比較詳細的修行法有二:一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三昧;一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說明證得圓通的方法是六根都攝,淨念相繼,由此而入念佛三昧。在我們的六根與外境接觸時,能夠放下對外境的分別,往內觀照。將六根都攝住,定止此心,再由此心憶念佛的形象、聲音,或者功德。如此與佛相應,就可當前或未來皆能見佛。
大勢至菩薩舉例有兩個人,一個人專忘(眾生),一個人專憶(佛),兩人有時見到對方,有時見不到對方;如果眾生能夠憶念佛,自然時時刻刻可以見到佛。諸佛時時刻刻都憶念衆生,因爲這是諸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要度衆生,等到成佛自然時時刻刻憶念衆生。衆生如果想要見佛,入佛三昧,就要對佛有深信心,這是他成佛的原因、成佛的發心。只要憶念佛,時刻都能見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