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6-如來藏禪修教觀

如來藏禪修教觀(十五)

鄭振煌教授主講
【如來藏禪修教觀第五支香】
佛教中的修行法門到了如來藏已經登上巔峰,因為如來藏攝所有的佛教思想。
印度佛教的如來藏是主張本淨之說。一切眾生的心性本來是清淨無染的,只是因為煩惱無明而有了分別心,因此生死輪迴。
傳到中國以後,由於中國的佛教偏重於菩薩道的實踐,由本淨說而改變為本覺說」,變得活潑生動。本覺是指一切眾生皆有覺性、佛性,皆有成佛的種子。覺性遍於一切處,不僅指能觀的心,也指所觀的境,因為境來自心的覺知作用。眾生能觀的心,能覺知的心都是如來藏的功用;所觀的境,或者所觀的理,都是法性。佛性與法性相應。因此,修行是為了要了解佛性。
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在心中體悟,佛性遍於一切法界。佛性就是如來藏,含藏有如來的性質。如來藏的「體」是畢竟空,而其「相」是般若智慧的光明,「用」能夠照見一切諸法實相而得解脫。
如何修證如來藏?從發無上菩提心開始。因與果是相應的,甚麼樣子的發心,就會導致甚麼樣子的結果,想成佛就必須以如來藏來發心。如來藏不生不滅、不淨不垢、不增不減、無始無終、無邊無際。
一、不生不滅
不生滅的心,不因為任何原因而生,也不因為任何環境的干擾而滅,始終如一。自然流露扣緊諸法實相的心,以此清淨心修行,達到清淨的如來藏。
二、無始無終
無始以來,如來藏伴隨著生死輪迴的煩惱無明,隨逐於六道之中。即使成佛以後,仍然只是滅心的無明煩惱,而非滅心之體,成佛還是要隨緣自在的廣度眾生。
三、無邊無際
發心時已涵容一切現象,皆能接受任何的得、失、苦、樂、利、衰、毀、譽、稱、譏等八風,而且廣度眾生的對象沒有限制,時間也無始無終。如此發心在修行的過程中,上根機者只要一聽聞「眾生皆有佛性」,以清淨的如來真心修證,就可以成就;中根機者,依各種法門修止修觀;下根機者,以念佛三昧,從持名念佛,到觀像觀想念佛,而究竟實相念佛。
【如來藏禪修教觀第五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