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菩提飲食-正觀世間四食

菩提飲食--正觀世間四食
鄭振煌講述
林雪紅紀錄

《雜阿含經》534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食滅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老先生的病
一位好友的父親,身體向來硬朗,但年逾九旬後,雖然沒有重疾纏身之苦,卻因身體機能自然老化,造成吞嚥上的障礙,無法進食,遵照醫囑裝置鼻胃管,讓所有的營養素和藥物都經由鼻腔、胃囊而注入胃腸道,以維持生命。如此侵入性的裝置,讓老先生已然孱弱的身軀更加不堪負荷;違反自然的餵食方法使他感到喪失尊嚴而痛苦不已。經過半年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拔除鼻胃管,自行由口進食,兩天後即因食物流進肺部引發重度肺炎而溘然長逝。
 
老先生的選擇
   
生前他告訴兒女:[我要靠著這根管子到甚麼時候?我不要依賴它延續生命,我要用嘴巴吃,我要拼拼看!]其實老先生心知肚明,此舉無疑是自尋死路;兒女們聞之頓感憂心、害怕,因為醫生曾一再地叮嚀,若是經由嘴巴進食,老先生由於無法吞嚥,食物就會進入肺部,造成嚴重的吸入性發炎,導致呼吸衰竭而亡。
  
不依賴鼻胃管延續生命
   
但是老先生很堅持、也很嚴肅地將此心願告訴兒女,他召集家人齊聚一堂,展開溫馨的談話,回顧此生功過,再次囑咐身後事,特別是交待老伴的照護事宜,然後就端身正坐,開始用口飲用流質食物與藥物;這是他此生最後的飲食了(麤摶食)。到了第二天晚上,老先生終於不支倒了下去,救護車送他到國泰醫院做最後的急救,不久即安詳、莊嚴地往生。   
 
不貪愛世間,決定往生
   
雖然老先生不捨老伴獨活,也不捨孝順的兒孫日日承歡膝下,親情深似海,但是他還是堅毅的、睿智的選擇告別世間,中止自己的生命,因為他決定不再浪費醫療資源、社會成本,也不再拖累他摯愛的家人。他正知正念不再貪愛世間,不再讓身心受到任何繫縛,決定往生。
 
    老先生一生奉獻中華民國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任督工之職,職管二百名員工。由於正直不阿,德威並濟,辦事果斷圓融,和同事相處十分融洽,退休後彼此依然保持良好互動,逢年過節必然相聚,享受美好情誼。他年少接受日本教育,在職期間負責台灣新火車上路前的測試工作,要求品質十分嚴格。秉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督促員工,每項零件悉逐一反覆測試至完美才敢交付行駛。故通過其測試之火車都安全行駛於全台鐵道上,為國人提供舒適的鐵道之旅,為台灣早期的優質鐵道文化盡棉薄之力。
 
生如夏花絢麗,死如秋葉靜美
   
老先生一輩子活得認真、活得精采,讓人想起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我像夏天的漂鳥,飛來您們的窗前,歌唱又飛走了;而那無歌的、秋天的黃葉,隨風飄落以一聲嘆息。][我的生命已如盛夏的花朵般美麗,我的離去已如秋天的落葉般靜美。]他生時竭盡心力奉獻國家社稷,成就兒女家庭,慈悲喜捨,善心善行,有如夏花之絢爛;臨命終時,了無罣礙,正知正念,莊嚴往生,就像秋天的落葉自然優雅地飄落地面。
 
生命的價值不在長度,而在厚度
 
佛在《雜阿含經》1244經說:[善心命終,後世續善。]生時若身口意三業清淨,增長慈悲喜捨的善心善行,死時就能莊嚴自在,無所怖畏。老先生雖然沒有學佛,但是有智慧覺醒生命的意義,不眷戀衰敗的色身,不貪生畏死,做了人生終極的抉擇,下台的身影如此優雅,令人動容。誠然!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厚度(品質)--平日所種下的業因;不在於生前的豐功偉業、財富名位,而是在於曾經給這世間留下什麼?生命非因幻滅而苦,依戒定慧而昇華。
 

眾生貪愛世間食;修行者正觀四食
一般眾生,依賴世間食(麤摶食)養身,延長壽命;如果沒有進食,身心就不滿足,輪迴生死海,憂悲愁惱不已。反之,大修行者禪悅為食,正觀四食,用出世間智慧如實觀,不需摶食--香塵、味塵滋養色身。安住捨界,無所取著,猶如蓮花不著水。
 
  《雜阿含經》534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所謂[四食]即是:

麤摶食:滋養色身之一般飲食。
細觸食:根、塵、識三和合而生三受,細觸食則生樂授。
意思食:意根起心動念,思惟分別作用,正向思惟者身心健康。
識食  :意識的取決精神作用,如逢災難,求生意志強者,存活
       機會大。

    [意思食]在唯識學上稱[思心所],即分別心、無明,不明了一切法皆空性,妄想自己永遠存在世間,於是就有了掛礙、分別、煩惱而造業、受苦。即使是肉體死了,還會被永遠都存在的分別心牽引著在三界六道輪迴不已。故經云:[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佛教的供齋修行
    
摶食只為滋養色身氣力,以便如法修行,渡輪迴生死苦海,故於摶食應正知正念、而知量,知導向。飲食知量,進而六根知量,於觸境時正念取捨,對色聲香味觸五欲的貪愛亦斷。[識無所住],得以斷滅生老病死憂悲愁惱苦。]《雜阿含經》376經云:[於此四食無貪、無喜,識無所住,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這是教導我們要正觀四食,念念明覺,不淪為四食的奴隸,昇華到四種安樂食;南傳佛教徒用餐時要誦念[四念處];而漢傳佛教修行者則是在早午齋時,唱頌[食存五觀]供養偈。目的都是要佛子們時時提起正念,清清楚楚了知當下一切。
 
 [食存五觀]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清楚地了知自己的修行及弘法利生所下的功夫有多少。恆念物力唯艱,一切食物的來源和物品,都是眾生的供養和自然界因緣和合而有,來處不易。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用正知、正思惟清楚知道並誠心檢討自己的道德行止,能堪受眾生的供養嗎?所謂[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五觀若存,千金易化。]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要離三種過失--貪瞋痴。貪:對供養之美味食物起了貪著;瞋:對不合口味、色澤不對或腐敗不淨之食起了瞋心;痴:愚痴無明,迷迷糊糊的,不明真理、因果。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色身難免饑渴,要把飲食當作是良藥,用餐是要攝取營養素,維持身體健康,而不是為貪圖口腹之慾。
 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為了能精進修行,以期成就佛道,弘法利生,所以才接受眾生食物的供養。
 
結語
 
總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無一不是在修行;就連尋常的穿衣、喫飯、語默動靜,也都是在修行,都應保持正知,念念明覺,清清楚楚了知當下一切。出家修行者如是,在家修行者亦應作如是觀。
  
103.7月刊登於《艋舺龍山寺》季刊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