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四)

鄭振煌教授主講
四、觀呼吸與解脫道
觀呼吸就是觀照氣息的出入,不刻意控制呼吸,隨順自然。每一個人都要呼吸,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修持觀呼吸的法門。解脫道的修行法,先解脫欲界的下三道,不要墮入下三道,而從人道到天道,但這都還是在欲界。
解脫道無非是四念處的修行,由欲界入色界、無色界、涅槃界。由凡夫而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解脫境界。
首先觀身念處,身念處最容易觀察,這裡的身是指呼吸,呼吸關係到身和心。禪修觀呼吸,可以由觀身而導入觀心,觀察到身的實相,去除五蓋——貪、瞋、疑、昏沈、掉舉,就由欲界而入色界初禪,這個階段是身念處的修行。
由初禪、二禪、三禪到第四禪的觀察,這個階段是受念處的修行。
由第四禪入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階段是心念處的修行。
由「非想非非想處定」觀到呼吸的實相,離開無色界而入涅槃界,這個階段是法念處的修行。
(一)身念處的四個階段
知呼吸的長(粗)、短(細)、冷、熱、通、塞、滑、澀八相。
觀呼吸最簡單的方法:呼氣長(短)知呼氣長(短),吸氣長(短)知吸氣長(短)。長和短是比較出來的,這一次的呼氣或吸氣,與上一次呼氣或吸氣比較,就可以知道是長還是短。換言之,必須了了分明,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注意力不是緊張的,而是很輕鬆自然的,觀察到呼吸的長和短。知呼氣長,知吸氣長;知呼氣短,知吸氣短。
擴而言之,知呼氣熱,知吸氣冷。如果外面的空氣比我們的體溫低,當氣息由體內往外呼到鼻端的時候,一定要覺察到熱,這才是呼氣的觀照。吸氣時,要覺察到氣到鼻端的時候是冷的。冷、熱要了了分明的覺知。
甚至於要觀察到現在的呼氣或吸氣是通暢或阻塞的感覺,尤其在感冒不舒服的時候,這種感覺最明顯。也要比較這一次的呼吸與上一次的呼吸,很清楚地知道這一次的呼吸比較通暢,還是比較阻塞。
再來更微細地知道,呼氣是滑的,也就是柔軟的氣由體內很順的出去,呼氣滑要知道呼氣滑。呼氣是澀的,也就是不柔軟很僵硬的氣,呼氣澀要知道呼氣澀。接著氣息吸進來,是全然放鬆的、滑溜的、柔軟的、自然的呢?還是很用力的、勉強的進入鼻腔呢?這就是呼氣滑知呼氣滑,吸氣滑知吸氣滑;呼氣澀知呼氣澀,吸氣澀知吸氣澀。
觀呼吸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可以這樣分別,第一階段:知道呼氣的種種情況;第二階段:知道吸氣的種種情況。或者另一種分法,第一階段:知道呼吸的粗短,然後觀察到呼吸的塞,或者觀察到呼吸不順暢的澀、呼吸的吃力。第二階段:比較微細,可以慢慢觀察到呼氣或吸氣愈來愈長,愈來愈微細,愈來愈滑,愈來愈通。清楚知道呼吸的長、短(粗、細)、冷、熱、通、塞及滑、澀八相。
第三個階段:觀察到呼吸的全身。所謂全身,就是全體;觀察到呼吸的全體。如何觀察呼吸的全身呢?吸氣時,氣從外面慢慢地透過鼻腔,進入體內到下丹田。知息的全身,這個關連到後面法念處的生起。
第四個階段:滅掉呼吸的身。所謂滅掉,就是不再像沒有修行或者剛開始練習禪修的人,呼吸粗重短促;愈練習呼吸,就會愈來愈微細,呼吸的身也就全滅掉了。換言之,修習到入初禪以後,呼吸是非常微細的,微細到不會覺察到有呼吸,甚至於不必靠鼻腔來呼吸。
《唯識規矩頌》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也就是在五趣雜居地,五識俱全;初禪離生喜樂地,還有眼識、耳識、身識的作用。一入初禪,鼻識、舌識就不生起、不起作用了。不起作用是不必靠鼻子呼吸(鼻識滅),同時也不必靠段食來維持生命(舌識滅)。
身念處的第四個階段,稱之為滅呼吸身。呼吸身要滅掉,表示呼吸非常微細,微細到我們覺察不到。
(二)正念入初禪
念處(巴利文sati-pathāna,梵文smŗty-pasthāna。念,就是正念,明記不忘,很清楚地了解所緣境。處,就是一個地方、一個處所,以呼吸為「處」建立正念。
「身念處」是依著身來建立正念,「受念處」是依著覺受來建立正念,「心念處」是依著心來建立正念,「法念處」是依著觀察到諸法實相來建立正念。身、受、心、法可以藉著觀察它們而建立正念。
當我們開始禪修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下三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下三道的特徵就是極強烈的貪、瞋、癡;畜生道的眾生,癡性特別重;餓鬼道的眾生,貪心特別重;地獄道的眾生,瞋心特別重。
我們能夠參加禪修,表示我們沒有極重的欲界貪、瞋、癡,可是還有比較微細的貪、瞋、癡,我們陸續地藉著禪修來斷除。當禪修生起輕安就是到達欲界天,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最高為他化自在天,總共有六天,這六天能夠享受非常微妙殊勝的五欲。
禪修可以斷除麤重的貪、瞋、癡,由人道生到欲界天。緊接著我們不要耽著欲界的享受,由欲界而入色界初禪。如何由欲界而入初禪呢?條件只有一個,去除欲界的五蓋——貪、瞋、疑、昏沈、掉舉。
(三)離五蓋入初禪
我們會禪修,已經放下欲界的貪了;我們能夠禪修,瞋心就己經減少了,甚至在禪修的當下,就已經放下了瞋。如果我們還有貪和瞋,禪坐是無法安住的。想由欲界入色界的初禪,就必須放下欲界的貪、欲界的瞋,同時還要去疑,不再懷疑禪修可以由欲界入四色禪、四空定。
聽聞佛法或看佛書,知道「如是因緣,如是果報」,但這是理論,由邏輯推演可以知道一切都是因果的關係。我們在禪修時有戒,慢慢的就有定,可以通過呼吸的觀察,觀察到呼吸是因緣果報的智慧。
如果平常有鍛練身體和禪修,就很容易進入定境。如果平常身體不保健又很少禪修,就很難放鬆身體,很難讓心定,這是因果的關係。禪修就能親身體證因緣果報,因此就會放下對因緣果報的懷疑,不再懷疑因果。
因果是真理。不僅外面的山河大地是因果關係,植物的一切情況也都是因果關係,好的種子、空氣、陽光、水分及肥沃的土壤,必然讓植物生長得很好。有好的因緣就會有好的果報,一切是眾因緣而生、眾因緣而滅。
禪修就是真正體會因果,呼吸就可以讓我們深信因果,讓我們離開因果的懷疑心。
禪修時要了了分明,呼吸長知道呼吸長,呼吸短知道呼吸短;呼吸的長短、冷熱、通塞、滑澀,都要很清楚的知道。萬一身體太疲倦就會昏沈,一昏沈就觀察不到呼吸的長、短、冷、熱、滑、澀、通、塞八相,觀察不到呼吸的變化。
所以,能夠清清楚楚地了解呼吸的真相,表示離開了昏沈,同時也不會有掉舉,掉舉是心亂,心亂自然觀不到呼吸八相。透過觀照呼吸導入初禪其實並不難,只要保持覺醒,不離呼吸的止、觀,止於呼吸,觀呼吸的一切實相。止和觀並用就可以棄五蓋而入初禪「離生喜樂定」——離開欲界入初禪而生起喜樂。喜樂一生起,就知道欲界麤而色界初禪細。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厭麤欣細、離障證妙,直至究竟解脫,轉無明為菩提,化煩惱為涅槃。
(四)五種自在
五種自在:轉向自在、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觀察自在。
「離生喜樂」的喜,指身體開始放鬆;樂,指心放鬆,心在享受放鬆的感覺。離棄五蓋欲界入初禪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是外道或禪定時不知正法,很容易將觀呼吸當作是練氣功,一入初禪就耽著,如此就不能夠進步。
由於我們聽聞正法,知道觀呼吸不只是在練習氣功,不只是在練身體的健康而已,我們是為著開智慧,有尋有伺,入初禪離生喜樂定。所謂的尋伺,是「尋」「伺」所緣境:「尋」呼氣、吸氣;「觀」呼氣、吸氣。
這時在初禪的定境中,練習離開初禪再入初禪、住初禪,一直練習,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轉向。入初禪、住初禪、出初禪,慢慢地練習,純熟之後,可以很清明、自由自在觀察到出、入、住初禪。
而後,知道初禪不究竟,知道初禪上面還有更微妙的二禪,不再尋伺所緣境(呼吸),意念要上升到二禪。在這種定中生起一個念:「我不要貪著在初禪,我要向著二禪」,這時就進入「定生喜樂」中,不是由尋伺所緣境(呼吸)而生起喜樂,而是由初禪的定生起喜樂。二禪比初禪微細。
由欲界進入初禪,還在尋伺呼吸,可是一進入初禪,鼻識、舌識二識不作用。所以由初禪至二禪,不必尋、不必伺,不必尋找呼吸,也不必觀察呼吸。在初禪不起鼻、舌二識的作用,也就是初禪沒有鼻子的呼吸,也不必靠飲食維持生命,在定中就能夠維持生命。這個時候如果生起一個念:「我要入二禪更微細的喜樂」,就可以入二禪。
入了二禪,身體更加的鬆,心也更加的鬆,更能體會喜樂的覺受。在二禪的時候,不斷地練習轉向自在,入二禪、住二禪、出二禪,同時還要觀察二禪自在出、入、住的情形。
如此不斷地練習,能夠自由自在地入住出二禪,不被二禪所束縛住,不會耽著二禪。
聽聞正法知道二禪不是究竟的涅槃,因此在熟悉二禪入住出以後,了知還有更微妙的三禪。念頭一生起,心向著三禪前進。身心已經很放鬆了,當身心鬆透了,就由二禪入三禪「離喜妙樂」。離二禪的身喜,入純粹的心樂;享受寧靜,妄想不起,心念非常微細,只有放鬆安詳的感覺。同樣要轉向自在,能夠自由入、住、出三禪。
想入三禪就入三禪,想住三禪就住三禪,想出三禪就出三禪,由轉向自在而入定自在——入三禪自在。什麼時候要入三禪?要住三禪多久?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什麼時候要出三禪?自在觀察,自在清楚,如此五種的自在——轉向、入定、住定、出定、觀察自在。在三禪中享受離喜妙樂,心的妙樂,非常微細的心,沉浸在不可言喻的妙樂安詳之中,出入自由自在。
但因聽聞佛法,禪定時知道三禪雖然是妙樂,有樂必然會有苦,一出三禪還是苦,因此要放下三禪的執著,往上提升到第四禪。不執著三禪的樂,看破樂的不真實,進入四禪「捨念清淨」
初禪是「喜樂受」,離開了欲界的苦、樂、捨受;初禪、二禪都有喜樂。三禪是離喜妙樂,如果不執著三禪的妙樂,就可以往上入第四禪「捨念清淨」。四禪是「捨受」,而「念清淨」是因為心更加的定,更加的微細,捨掉第三禪的樂受,而且沒有麤重的妄想,念頭清淨。
(五)受念處的四個階段
要知道在初、二、三、四禪,心還是有觀照的能力,如果心沒有觀照的能力,就是在昏沉打瞌睡或散亂掉舉,千萬不要把昏沉當作沒有妄想。
尋伺呼吸,以「呼吸」為所緣建立身念處,由欲界入初禪是身念處的修行。
如何透過呼吸來達到受念處的修行?受念處是以「受」為所依而建立正念。當我們還在欲界時,身和心有苦、憂、喜、樂、捨的各種覺受。但是一練習禪修,棄五蓋,苦的覺受就消失了,憂的覺受也消失了。要很清楚知道覺受的改變,初禪、二禪有喜樂,三禪只有樂,覺受都不同。
只要不貪著第三禪的妙樂,就可以往上提升,進入第四禪「捨念清淨」,只有捨受與念清淨,很清楚地覺知自己「受」的改變,稱為受念處。
受念處的修行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身心是喜。身心的喜產生時,能夠知道身的喜、心的喜。
第二個階段:身心是樂。知道身心的樂;樂比喜更微細,樂是在享受喜。這表示以前身心都很緊繃麤重,而現在透過禪修觀呼吸致使身心放鬆。因為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所以出離了身和心的麤重感覺,會產生初步的喜,進一步產生比較微細的樂。喜就好像剛剛得到美食,剛剛買到漂亮的衣服和皮包,這是剛得到,但是還沒有享受。等到開始在享受美食的滋味時,穿起漂亮的新衣服很舒服時,身心滿足享受其中,這個時候稱作「樂」。受念處的修行,第二階段是知道樂的覺受,清清楚楚地知道覺照樂。
第三個階段:對於「受的身」清清楚楚。受的身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由入初禪、住初禪、出初禪,或者入、住、出二禪、三禪、四禪,每一個階段的喜受、樂受、捨受都不同,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覺受的改變。
入初禪有喜樂的受,二禪喜樂的受比較微細,三禪有妙樂的受,第四禪捨受。所以受的身(整體變化過程)要如實觀察,受的變化要如實觀察。
第四個階段:滅受的身,也就是滅掉所有的覺受。進入初禪、二禪都有喜樂,三禪有樂不要耽溺,自然就可以滅掉喜樂受的執著。這時候心更加的微細,會進入「捨受」,捨受是不苦不樂的覺受,同時念頭也更加微細,只有一個清清淨淨的念,只有很清楚的念,也就是「念清淨」。第四禪是捨受而念清淨——捨念清淨,這時候的心稱之為「善心」。
「善心」不是善惡的心,而是好像打鐵匠把鐵放在鼓風爐裡面,用火來燒,鐵燒到柔軟以後,要製造刀、劍或任何鐵器,都可以隨心所欲來打造。
第四禪的心非常柔軟,心要怎麼變就怎麼變,可以自由操作,稱為「善心一境性」。第四禪的禪支是「捨、念清淨、善心一境性」,但我們聽聞佛教禪定學,知道即使到了第四禪捨念清淨地,還不是涅槃寂靜,還有更高妙的無色界要進入。
(六)心念處的四個階段
進入無色界就是心念處的修行,心念處的修行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由第四禪入第一空定——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覺察第四禪雖然是捨念清淨定,可是還有捨受,還有清淨的念。雖然心是善心一境性的柔軟,但是還有柔軟心,因此還不夠究竟,要放下色法的執著,也就是要觀無邊的虛空。一觀無邊的虛空,就超越色界而入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
空無邊處定是觀無邊的所緣如虛空一般。由欲界入色界初禪的所緣境是呼吸,所觀境是喜樂,第二禪的所觀境也是喜樂,第三禪的所觀境是妙樂,第四禪的所觀境則是「捨受、清淨念」,再也不是呼吸或苦樂受。這時候只要放下身的色法及心的相關覺受,就能夠觀察到無邊的虛空。
心觀察到一切身心都是無邊無際的空,再也沒有色法,也沒有任何感受,所觀境是無邊無際的空。
第二個階段:以無邊覺知的心建立正念。雖然我們能夠觀察到無邊的虛空,再也不會受身心的妨礙,能夠清楚自在地觀到無邊的虛空。聽聞正法,了解佛教的禪定教法,知道這不是涅槃,所以反觀自心:「我為什麼能夠知道並體會到『有』無邊虛空?」這時要放下空無邊處,也就是放下無邊處空的所觀境。反觀自心,以心觀心,由第一空定而進入第二空定「識無邊處定」。識就是心識、覺知的心。
第三階段:聽聞正法而知第二空定不是究竟,必須要把能觀的心,以心觀心,知「心是一切萬法生起的原因」,是自己的心在起作用,並沒有無邊的識。入涅槃是不可以有所觀境,也不能夠有能觀的心,離心境才能夠入涅槃。
以心觀心,了知能觀、所觀都是心。因此,放下了第一空定的所觀——「無邊空」,也放下了第二空定的能觀——「無邊識」,不再觀所觀、能觀,由第二空定入第三空定「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定,無所觀的無邊虛空,也無能觀的無邊心識作用。第三空定雖說是無所有——無所觀、無能觀,但還是有「無」,知道還有一個「有」。
第四階段:佛法告訴我們第三空定不是涅槃。雖然外道認為一切皆無是涅槃,但一切皆無還是有微細的「有」。知道第三空定不是真正的涅槃,所以放下無所有處定,生起一個心:「我要入第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它不再有心的想,但也不是沒有想。非想還是有一個想,非想是放下「無邊識」;而非非想是進一步放下非想——無所有,離開非想就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無色界的修行就是心念處,而心念處的四個階段,能夠讓我們由色界進入第一空定、第二空定、第三空定,達到第四空定,只要證知身心五蘊就證悟初果了。
(七)破五下三結入初果
所謂初果,就是斷五下分結中的三個分結。欲界的束縛,歸納起來有五個最重要的原因:1. 欲界的貪;2. 欲界的瞋;3. 疑;4. 身見;5. 戒取見。
在禪修讓心安止之後。如果觀五蘊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就破了五下分結中的身見。如果聽聞佛法,具有正知見,了知心外求法即非正法。
「我」的意思是「常一主宰」。身心五蘊都是「眾因緣生,眾因緣滅」,剎那生滅,虛妄無常,流轉不已,根本不是「我」。
五蘊雖然不是我,卻可觸對,不異眾生所執著的「我」。
不相在的意思:沒有「我」在五蘊中,也沒有五蘊在「我」中。
同時,我們也知道修行想要解脫不是靠拜拜、不是靠往外祈求、不是靠禱告、不是靠任何的外力,想要修行解脫只有在心地下功夫。一層一層、一步一步地解開內心的束縛、內心的煩惱,愈來愈了解身心的狀況,愈來愈了解生命的真相。除戒定慧之外,並無解脫之道,遠離不如法的修行之道,稱為「破戒取見」。
破了五下分結中的身見、戒取見,等於破了身見所含攝的邊見、邪見,以及戒取見所含攝的見取見,也就是破掉見惑的五個見(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
同時因為觀呼吸的關係,我們知道呼吸是因果關係,是緣起緣滅,因而就「破疑」。
一破了身見、戒取見、疑三結縛,就證初果「須陀洹果」。
(八)法念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想要入初果有兩種途徑,一種稱為「法行」,一種稱為「信行」。信行人是自己不會思惟,可是相信善知識,好學不倦,聽聞正法,就可以得到智慧,破五下分結的身見、戒取見、疑三種結縛;法行人是依著善知識的教導修習止觀,同樣可以破五下分結中的這三個結縛。初果須陀洹又稱入流果、預流果,入(預)聖者之流,最多七次往返天上人間,就可以證阿羅漢果。這是證知「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的結果。
第二階段:由初果入二果。證初果的時候,五下分結已經破了三個結縛——身見、戒取見、疑。不斷聞思修戒定慧,欲界的貪、瞋就會淡薄,稱為二果「斯陀含果」。斯陀含意為一往來,至多在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可以證阿羅漢果
第三階段:由二果入三果。貪比較簡單完全斷除,但是瞋要完全斷除比較難。瞋的習氣種子,無始以來熏染得太多,動不動自我的觀念就跑了出來。瞋心一起要怎麼辦呢?要一直的禪修,把心安住,讓心能夠經常入一、二、三、四禪;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空定。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起正念,不要忘記佛法,不要忘記禪修,這樣就可以斷除欲界的貪和瞋,這就是第三果「阿那含果」。阿那含名為不來,證此果位者死後不再還回欲界,就可以證阿羅漢
第四階段:由第三果入第四果阿羅漢果。要生起阿羅漢,也就是要生起一個感覺:「我要斷除色界、無色界的種種束縛。」如何由三果而入第四阿羅漢果?也就是斷除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癡、慢、掉舉)。了知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定並非涅槃,放下執著,就可以解開色貪、無色貪的結縛。不躁進,放鬆輕安,就可以解開掉舉的結縛。觀察四禪、四定都是緣生緣滅,無自性,無我,就可以解開慢的結縛。了解四禪、四定都是無常變化,了解四禪仍有壞苦行苦、四定仍有行苦,了解緣起無我、無自性空,就可以解開癡的結縛。如此頓斷五上分結,證第四果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