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五)

鄭振煌教授主講
五、觀呼吸與大乘修行法
前面介紹透過觀呼吸修「四念處解脫道」,接著介紹大乘的修行法門。大乘的修行法可分為三門:(一)中觀甚深見的般若門;(二)瑜伽廣大行的唯識門;(三)如來藏清淨的不二門。
(一)中觀甚深見的般若門
中觀(梵文mādhyamaka),中道之義。中道是不落二邊,有如《中觀論》所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這種見解稱之為中觀見。中觀見是甚深的修行法門。
1. 般若的義涵
《般若經》的出現是隨順著《雜阿含經》。約在公元前第一世紀,紛紛有大乘《般若經》的結集。最早結集的般若經典有《文殊般若經》、《念佛三昧經》、《放光般若經》,後來結集的《般若經》愈來愈多,就成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是鳩摩羅什大師在第五世紀所翻譯的。第七世紀中葉,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到中國,重新將《般若經》翻譯成中文,共有六百卷,稱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為什麼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呢?
「般若」這個名詞在《雜阿含經》中就已經出現。般若,梵文prajñā,巴利文paññāPrajñājñāna的延伸。Jñāna的意思是知道,譬如某個東西的顏色是青、黃、赤、白,或形狀是大、小、方、圓,知道它的形狀,它的顏色,它的特質。了解某一個法的表相,這稱之為jñāna,屬於世俗諦。Prajñāpaññā意思是知道每一個事物的道理,屬於勝義諦。
知道現象的道理是緣起的,稱為prajñāpaññā南傳上座部佛教了悟三法印——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北傳一切有部了悟四法印——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種的了解比jñāna只是知道現象的大、小、方、圓、青、黃、赤、白等相,還要深入,還要圓滿,所以稱之為般若。
般若在《雜阿含經》中,是透視諸法無我的智慧。來到公元前第一世紀,大乘般若經典出現,就必須以大乘佛教的性空智慧來說明。
2.「大」離二邊
大乘說摩訶般若(mahā-prajñā),摩訶是大,大是無限的大,也就是更深入了解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僅了解一切萬法是無常、苦、無我,更了解無常的體性是不變的,因此常與無常不二,可以說為「非常非無常」。
同樣地,眾生以為一切覺受是苦,但在《般若經》中說為「不苦亦不樂」。《雜阿含經》透視萬法沒有自主性,說為無我,可是在《般若經》就說為「無我亦非無我」。因為摩訶是大的意思,大是無條件的(un-conditioned),就是沒有限制,超越時間空間,才能離一切的兩端,成為菩薩道的理論基礎。
《雜阿含經》的安立依著陰、界、處相應,後來有十相應等法。《般若經》是順著《雜阿含經》的修行方法更深入探究,因此《大般若經》的內涵也是很素樸,與原始佛教一樣人間化。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早他兩百五十年,第五世紀初,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又有什麼不同?這在於玄奘大師譯本的梵文底本已經有瑜伽唯識行派的思想,所以他所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中,有瑜伽廣大行的唯識見。以《金剛經》為例,鳩摩羅什大師譯本所說的相,是隨順《雜阿含經》所說的無相,而玄奘大師譯本就做「想」;「想」依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現行,所以心中的相分是空性。又如鳩摩羅什大師譯本所說的金剛,是指般若空慧如金剛般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而玄奘大師譯本中的金剛,是指無明煩惱如金剛般堅固難摧,唯有般若空慧能斷。可知鳩摩羅什大師是生在般若思想盛行的大乘第一系時代,而玄奘大師則是活在唯識思想籠罩佛教界的大乘第二系時代。
《雜阿含經》只談到無我,在《大般若經》中更進一步把無我也「無」,用「空性」(梵文śūnyatā,巴利文suññatā來象徵。
空性無自性之義。一切萬法是緣起的,是依他而有的,沒有自己的性質,所以說為無自性,即是空性。空性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自己的性質。
既然一切現象、一切萬法是無我,在《大般若經》中就超越了有我、無我的兩端,否定現象的真實存在,如此就離了有、空的分別對待。唯有這種空性思想,才能夠當作大乘菩薩道精神的中心思想。
大乘菩薩道的出現,是在家眾能夠行菩薩道的原因。在家眾不能離開世俗的世間,如果佛法只為出家眾而安立,這種佛法是有限的,不能稱之為摩訶,不能稱之為大。《大般若經》的出現,就是打破在家與出家的界限,世俗與勝義的分別,即世間為出世間,即世俗諦法為勝義諦法,這是《大般若經》的中心意旨。
3. 知見的重要
以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而言,可以說是三藏之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經典。
古德在分析世尊一生所說的教法時,認為世尊說《般若經》的時間有二十二年,是說法最長的時間,不管真相是否如此,都是在彰顯《般若經》之重要。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在《大般若經》的第五百七十七分,是《大般若經》的精華,所談的是人間佛法,每一位眾生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會觀照。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是hdaya(梵文)的意譯,也就是核心的意思。從我們最熟悉的《心經》,就可以了解整部《大般若經》的內涵。
觀呼吸,可以令行者成就阿羅漢,也可以令行者成佛;關鍵不在這個法門,關鍵在於修行者的知見。修行者在修觀呼吸的時候,觀到呼吸的實相,能夠不執著實相,又能夠觀到呼吸實相的空性,如果能夠觀到這一點,就等於是成佛了。
觀呼吸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十六個步驟。四個階段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身念處在五蘊中屬於色蘊。受念處是五蘊中的覺受,屬於受蘊。心念處包括五蘊中的想蘊、行蘊及識蘊。法念處是包含身、受、心三者,也就是五蘊的真相。
法念處在《雜阿含經》中是觀到無常、苦、無我;在《大般若經》是甚深的觀到無常亦無無常,常與無常不二;苦也是不苦,苦樂不二;無我也是無無我,因此無我與我不二。甚深地觀察到一切諸法的真相。
4. 《心經》詮釋觀呼吸
在〈肆、般若中觀禪觀〉有以《心經》講解中觀修持法,亦可以《心經》為例,讓我們很清晰地了解觀呼吸法門的應用。
4-1.  開宗明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蘊」在《雜阿含經》中,屬於〈五陰誦第一‧陰相應〉。「陰」是古時候的翻譯,玄奘大師翻譯為「蘊」;五陰或五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
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也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心以大般若波羅蜜多來觀照五蘊,因而「照見五蘊皆空」。空(śūnyatā再也不是《雜阿含經》所說的無我,空是無我也無無我,我與無我不二,有與空不二。
照見五蘊皆空」,人的身心五蘊是空性,是非有非無的。既然如此,非有就可以讓我們得到解脫;非無就可以讓我們很認真的生活。可以很認真的自利利他,不僅達到修行解脫的目的,也達到世間法的圓滿,能度一切苦厄——苦苦、壞苦、行苦,更進一步超越苦的執著。苦是無自性空,所以苦不是真的苦;涅槃與輪迴不二,這就是照見一切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一段文字就已經是《心經》的重點,尤其一開頭就說觀自在,是指因為能夠觀就可以得自在。觀是行大般若波羅蜜多。行大般若波羅蜜多是甚深見,能夠照見五蘊皆空,這種空不是不存在的空,而是存在與不存在「相即不二」的空性。
後面就是解釋如何觀自在,如何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後達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4-2.  別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有,空是空性,有與空性不異也不一。就體性來說不異,就相用來說不一;所以,色與空是不一亦不異的關係,有和無是不一和不異的關係。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就符合《雜阿含經》把〈陰相應〉放在最前面的次序。這是與色蘊一樣的〈陰相應〉。
《雜阿含經》第一部分〈五陰誦‧陰相應〉所說的,要觀照五陰無常、苦、無我。只不過《大般若經》更加深入,有「大」的甚深見,這是沒有任何例外的甚深見。不能說照見五蘊空本身是實有,如果照見五蘊是無我、是空,是真實就不夠大,大是指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例外。因而「五陰無我」是空的本身也是空,空有不二。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就是甚深的中觀見,不生亦不滅,不淨亦不垢,不增亦不減。離開時間的對待,離開空間的對待,超越時空,沒有任何的限制,超越現象與體性的分別;現象即體性,體性即現象。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也是〈五陰相應〉篇的內容,《雜阿含經》的第一部分。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在《雜阿含經》是〈五陰相應〉之後的〈六入處誦第二‧入處相應〉。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是《雜阿含經》中〈雜因誦第三‧界相應〉所說的十八界。
在《雜阿含經》中所說的界,指的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一般稱為六大。可是在《雜阿含經》中,六大是真實的,因為《雜阿含經》是部派佛教中「一切有部」所結集的。
一切有部體會到一切和合法的緣起性、無我性,卻主張構成一切和合法的元素是真實的,認為如果這些基本元素不真實,就不能緣起假合一切的法。在《大般若經》中,沒有任何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僅現象是無我、是無自性空,連構成現象的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也是無自性空。這是《大般若經》與《雜阿含經》的不同。
無眼界、無色塵界、無眼識界,緊接著無耳界、無聲塵界、無耳識界,乃至於最後無意界、無法塵界、無意識界;《心經》簡化為「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一部分蘊、處、界是《雜阿含經》的主要內容。
《雜阿含經》梵文Samyukta-sūtrasamyukta是名詞,中文翻譯成「雜」。Samyukta由兩個字根所構成,一個是sam,正確、如實的;一個是yukta,相應;正相應,能夠與真理相應,能夠符合真理。
南傳佛教有所謂的《相應部經》,北傳的大師們將它翻譯成《雜阿含經》,「雜」不是雜亂的意思,而是分類雜廁。把五蘊分一類,十二處、十八界各分一類,十相應分成一類,整理分類來編輯。
《雜阿含經》是觀照無常、苦、無我,在《大般若經》更深入的照見一切皆空,有是空,空也是空。否定又否定,這是《般若經》經常使用的語法,用空性來觀照一切萬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心經》把世俗法都照見皆空以後,出世間法是不是就是真實的呢?所以才會繼續提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指的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在《雜阿含經》: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愁惱,如是純大苦聚;這是流轉「有」。
如果是修解脫道者,能夠觀到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無六入,無觸,無受,無愛,無取,無有,無生,無老病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滅。能夠照見十二因緣,過去、現在、未來,每一階段人生現象的無我性,這是還滅「無」。
可是《心經》又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也盡,連無無明也進一步否定。重點是觀到出世間解脫道的法門,也是應機說法、方便善巧,並非真實的。
如果執著無無明、無行、無識,乃至無生、無老死、無五陰熾盛純大苦聚,得證涅槃,不受後有;這會產生所謂出世間的顛倒。部派佛教解脫道行者把涅槃之道當成是實有,一證涅槃就不回入娑婆,行利他菩薩道事業。
因而《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無明是照見世間法的無我空性,無無明盡是照見出世間法的無我空性。換言之,世間與出世間就得到了統一,二者是不一又不異的關係。在家眾在世俗法中工作、生活,只要有甚深的般若見,就可以了達:「即工作為修行,即生活為修行,即世間為出世間。」
流轉十二因緣固然要觀照到無我空性,以了脫生死輪迴;還滅十二因緣也都要觀照到無我空性,以不住涅槃,回入娑婆,廣度眾生。一切教法都是緣起無自性空,並非諦實存在,只是善巧方便。如此雙遮雙照,達到世間、出世間的統一。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是《雜阿含經》的中心思想,也是解脫道的中心思想。諦現觀思惟四諦十六行相,能夠現起苦的智慧,集的智慧,滅的智慧,道的智慧,證入初果須陀洹果。
十六行相,苦集滅道四諦各有「法智」和「法智忍」。苦有苦法智和苦法智忍;集、滅、道也都各有其法智和法智忍。
法智的意思是對於苦集滅道的真義,不僅在知識上了解,而且在止觀的過程中,體會到苦集滅道。但這只是體會欲界的苦集滅道,我們是生活在欲界的眾生,所以欲界的一切苦,稱為「法」。
如果是上界(色界、無色界)的苦集滅道,則稱為「類法」——類比於欲界的法。禪修入四禪、四空定還是有苦,只不過苦是微細的壞苦、行苦,所以稱為「類法」。在色界、無色界的苦集滅道,就稱為苦類法智和苦類法智忍;乃至集滅道類法智和集滅道類法智忍。
法智和法智忍有什麼不同?法智,是指了解欲界法的真相。忍是安忍、安住,也就是能夠經常維持法智,稱之為法智忍。類法智,指了解色界法和無色界法的真相。類法智忍,則是能夠經常維持類法智。
透過修行,了解三界是苦,這是苦的法智或是苦的類法智;熏習久了能夠任運自在,不管是在欲界、色界或無色界,任何一個時間點、空間點都能夠體會三界的苦,這時候就能安忍、安住於三界,如果能夠憶持不忘,是為智忍。
「智」可以說是無間道,「智忍」可以說是解脫道。透過止觀修行體會苦集滅道,稱為諦現觀,就是須陀洹果,而後繼續修行,達到究竟解脫的阿羅漢果。
苦集滅道在《雜阿含經》稱為「諦」,稱為真理;可是在《心經》為什麼說為「無」呢?為什麼推翻佛在原始佛教所說的真理呢?稱之為「無」,是說無自性,說苦集滅道是空性。苦諦的說明,是對有苦的人來說;但只要有般若的空性智慧,能夠通達苦樂不二,一切諸法都是無自性空,那麼還有什麼苦和樂的分別呢?還有什麼苦和滅、集和道的不同呢?
《維摩詰經》所說:「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非道就是苦集,集是苦的因,苦是來自過去的集;現在繼續無明造業,現在的集,會引起未來的苦。反之,道是滅苦之因,能夠現在行道,未來必然可以證悟涅槃寂靜,息滅痛苦。
《心經》把佛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四種聖人的真理,也照見是空性。苦集滅道是一種現象,是緣起無自性空。
一般我們講佛法的安立,先講聲聞、緣覺乘,而後才講菩薩道。《心經》是先談十二因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十二支緣起的緣覺修行法。無苦集滅道是聲聞乘的修行法,放在辟支佛乘十二支緣起的觀照之後,為什麼如此安立?這是因為《雜阿含經》在〈五陰相應〉、〈六入處相應〉之後,先提到〈因緣相應〉,也就是十二支緣起的相應,之後才是所謂〈諦相應〉。從這種安立的次序,可以非常清楚看到《大般若經》是順著《雜阿含經》的次第而結集的。
無智亦無得
從辟支佛乘及聲聞乘,十二支緣起及四聖諦的修行法,照見他們是空性以後,就到達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講一切皆空,無智亦無得是大乘佛教的修行法,無能觀的智慧,無涅槃可證,也無道可修。因為是空性,是相對於輪迴、無明、煩惱而安立的,所以《般若經》照見它們的空性,才能達到不二的境界。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大乘行者依著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甚深的中觀見修行,心無罣礙。沒有罣礙是因為一切皆空性,一切皆是如是如是的緣起緣滅,心當然沒有罣礙;沒有罣礙就沒有恐怖,沒有任何煩惱痛苦。既遠離世間凡夫的世間法四種顛倒夢想,也遠離二乘行者對於出世間法的四種顛倒。不僅執著世間法的顛倒夢想要超越,連執著解脫證涅槃的出世法也要超越。超越世間、出世間才能究竟涅槃,才是真正的證悟佛道。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也是依著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才能究竟涅槃。
4-3.  直入佛道
《心經》所詮釋的內涵就是「觀呼吸」。因為觀呼吸是觀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這時等於是觀到五蘊;當法念處生起時,觀到五蘊的畢竟空性。
藉著「觀呼吸」觀照到五蘊甚深的空性,也就是五蘊的非有非空。擴而大之,十二入、十八界,有情、無情,輪迴、涅槃,一切相對法都是不一不異,這就是中觀的甚深見。
只要會觀照、會操作觀呼吸,同樣能夠像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藉著觀呼吸而大徹大悟成佛,端看會不會運用大乘法門而已。如果能夠運用中觀的甚深見,觀呼吸便是成佛最簡單、最直接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