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六)

鄭振煌教授主講
(二)瑜伽廣大行的唯識門
    1. 唯識興起的軌跡
大乘興起於公元前的第一世紀,以隨順《阿含經》而結集成《般若經》。公元第四世紀,瑜伽的廣大行經論開始出現,也是隨順著《阿含經》、《般若經》而安立的。就像鐘擺的擺動,擺到左邊一定會擺到右邊,又會從右邊擺到左邊。
《阿含經》說明凡夫執著世間法,為著解脫煩惱無明,論說世間法的無常、苦、無我。安住於無我,就是苦的息滅,使得一般修行者急於離開輪迴,證入涅槃,變成對於涅槃的執著。
因而才有大乘《般若經》的出現,用「空性」斬除對於世間法的執著,也超越對於出世間法的執著,通達世間法、出世間法,輪迴、涅槃皆是無自性空,二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
久而久之,有一些修行者執著空,以為一切萬法不存在而墮入頑空,所造成的傷害遠大於執著有。執著有,還會接受四聖諦的存在,如果執著空,連四聖諦也否定,墮入凡夫對於世間法的斷滅見執著,輪迴到下三途,禍患更大。
所以,在第四世紀的時候,出現瑜伽廣大行的唯識經論,而最早出現的是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造的《瑜伽師地論》,順著《雜阿含經》、《般若經》從小乘到大乘的內涵次第安立。譬如,《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五卷到九十六卷的〈攝事分〉,都是依著《雜阿含經》的內容作解釋。印順導師便是依照〈攝事分〉重新整理大正藏版《雜阿含經》的次序,編成《雜阿含經論會編》。
所謂攝事,指解脫道行者的所行事,包括蘊、處、緣起、食、諦、界、念住等七相應事。這是整部《雜阿含經》的內涵,只不過〈攝事分〉加入大乘般若空性的思想,強調連修行也不可執著,才能夠入世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國土。
而後由無著菩薩與其弟世親菩薩,將唯識思想推廣,這時已是第四、第五世紀了。首先無著菩薩從彌勒菩薩學到瑜伽的唯識思想,之後教給弟弟世親菩薩。世親尤其是唯識學的集大成者,主要的論著有《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大乘廣五蘊論》等。
到了第六、七世紀,由陳那大師、法稱大師再把唯識學的思想更加條理化,建立量學、攝類學、因明學的理論。
2. 唯識之義
簡單的談談:觀呼吸如何應用瑜伽廣大行來修持。
所謂唯識,梵文vijñapti-mātratā並不是一般人所解釋的,一切萬法都是心識所生,一切萬法依心識而有。將「識」vijñapti解釋成我們的心,將「唯」mātratā解釋成唯一,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因為唯識學的梵文是vijñaptimātratāvijñaptivijñāna的動詞完成式。
什麼是vijñāna的動詞完成式?我們的心有見聞覺知的能力,有思考產生抉擇意願的能力,也有記憶的能力,這些能力只要是有情眾生有心都具有的。可是唯識學的「識」,並非指心意識的心王法,而是指與心王法相應的心所法,亦即心裡識別外境的作用產生之後,對有情眾生而言,這個世界才出現。
Mātratā翻譯成「唯」,並不是唯一(only)的意思。如果把「唯」解釋成唯一,這樣唯識學就變成了唯心論。很多中外學者將唯識學翻譯成idealism,這完全是錯誤的,如果把唯識學解釋成「只是」由心意識所現、所造,這就誤會了佛法,將唯識學變成了唯心論、觀念論。
真正的意思是產生識別作用之後,世界的現象(色法)對有情眾生來說才存在,進而有受、有想、有行等心所法。「受」的作用就是領受,五官領受五境。「想」是領受了境界以後,思惟境界到底是什麼內涵。「行」是對於境界產生了愛與不愛的心理反應,因而就有想要執取、想要擁有或逃避的心理作用。
世界被覺受是因為識別作用產生了,世界被認識是因為識別作用之後加以思惟了,眾生的貪瞋是因為思惟境界以後,隨著每一個人的個性、喜好而產生心理的動機。心會記憶過去世所造成的一切生命經驗,我們也經常受過去世的事情所影響。
受、想、行是「心所法」,就是唯識學的「識」(vijñapti識別作用),所以唯識學的「識」不是指心王而是指心所,也就是指「心理作用」。
Mātratā是「不離」的意思。
外面的境界還是存在的,不能說外面的境界不存在,對有情眾生來說,是我們用感官認知外境存在以後,這個世界才對有情眾生產生意義。感官認知外境,進一步思惟,出現世界的意義。有情眾生的心有抉擇的能力,產生貪或瞋的反應;有情眾生的心能夠記憶、回憶,而認知世界的存在。有情眾生的生命構成元素,最重要的是心理作用。
3. 有為無為不二
唯識學當中最基本的經典《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菩薩所作,開始就說: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是無我的,這一句話很顯然就是出自《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要我們觀照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四食,觀照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達到無我的認知,就溝通了世間法是無我,出世間法也是無我,因此,世間即出世間而達到解脫。
《百法明門論》解釋: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安立了五位百法,前四位是世間有為法,第五位是出世間無為法。
為什麼把心法(心王法)放在五位百法的最前面?世親菩薩說:「一切最勝故。」在五位之中,以心王法最勝、功能最強。心王法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
第二位是心所法,「與此相應故」,是由心王產生的心理作用,稱作「相應」,一切的情緒反應,稱為心所法。心所法有五十一種,分為六類: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四種不定法。
第三位是色法,色法是什麼呢?「二所現影故也就是心王法、心所法二者顯示出來的影像;色法就是色聲香味觸。外在環境、物質,我們為什麼會知道它們存在呢?因為我們的心產生了覺知、思惟、分別、抉擇以後,這些色法才出現的。色法有十一種: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塵(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第四位是心不相應行法,世親菩薩說:「三位差別故。」就心王法、心所法、色法分位差別的。上下、前後、左右或時間、空間等,是我們假名區隔而有的,所以色心不相應行法既不屬於色法,也不屬於心法、心所法。總共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色、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第五位是無為法,「四所顯示故」,即心王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所彰顯出來的,意謂「有為法」即是「無為法」。
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有為法與無為法表面上不一,但體性上是不異的,二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即世間煩惱為出世解脫,即工作為修行,即生活為修行,即在家為出家,如此才能發揮大乘菩薩道的大開、大合、大承擔、大慈悲。
4. 以唯識修身念處
觀呼吸的修行,首先是身念處,觀呼吸的出入八相。廣義而言,當我們在修身念處時,要思惟我們的色聲香味觸五塵,乃至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的物質,皆是由我們的心王法、心所法所現影;所現影也就是識(vijñapti)所生的意思。當我們心裡覺知、思惟、分別、抉擇以後,這個世界對有情眾生也就呈現了。《圓覺經》云: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在觀呼吸的時侯,以呼吸代表我們的色身,也代表一切的色聲香味觸,一切的物質環境,皆是因為我們的覺知、思惟、分別、抉擇而現影的。
如果我們沒有用五官覺受,色身和一切萬法是不可能現影的,《圓覺經》稱為「六塵緣影」。如果我們不思惟,就不可能知道色身和一切萬法的涵義。如果不抉擇,我們會變成糊里糊塗、沒有智慧的人。
色身是由心識所現的,我們死亡之後進入中陰身,中陰身的心識,含有生前所熏習的種子習氣。種子習氣起現行,不是貪就是瞋,情緒讓我們執著「有」,因此進入我們所愛的環境或所愛的父母親,這就是造成繼續輪迴轉世的原因。
可見色身是因心識而有,我們的心識還留在身體裡,即阿賴耶識,它有執持色身的功能,只要心識還在身體裡,我們的身體就能夠產生機能運作,等到阿賴耶識(心識)離開肉體,肉體也就死亡。心的無明和善惡念造業創造了輪迴,心是產生身的主因,是我們的心在覺察色身的存在,也是心在覺察外境——色聲香味觸的存在。
5. 以唯識修受念處
「受」,就是覺受外境而產生苦、樂、憂、喜或捨受的感覺。
觀呼吸慢慢地令我們身心放鬆與輕安。專注於呼吸就能夠棄五蓋而入初禪,再由初禪而二、三、四禪甚至四空定。
運用唯識學來修持,就要觀照一切的苦、樂、憂、喜、捨受或是空的覺受,其實皆是心的作用。心識對外境產生識別思惟的作用後,我們種種的覺受才會出現;如果沒有心識產生識別作用,外境對我們而言是沒有差別的。
透過觀呼吸而進入四色禪,產生喜、樂、捨受,在修受念處時就要思惟:「這些都是我們的心理作用所現起的。」心理作用(心所法)是由八心王生起的,所以是「唯識所現」。
6. 以唯識修心念處
當我們離四色禪而入四空定時,修心念處。心念處包括想蘊、行蘊及識蘊的觀照;當然想蘊、行蘊是屬於心所法,而識蘊屬於心王法,心王法在五位之中是最勝的。
心所法與心王法相應,這是由心王所產生的心理作用。為什麼這樣的心理作用會出現?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中,由於一念無明熏習種子,根據我們熏習而保留在阿賴耶識中的習氣種子,產生異熟變而現起境界。
在修心念處時,如實地觀照我們的心所法,由心所法更深入地觀照心王法和整個八識的作用。
7. 以唯識修法念處
觀呼吸修到心念處之後,自然就隨順而修法念處。法念處是觀照到身、受、心的真相,也就是觀照到心王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的真相。它們的真相在《阿含經》中,稱為無常、苦、無我;可是在《般若經》中,觀照到常與無常不一不異,苦與樂不一不異,無我與我不一不異。
為什麼苦與樂不一不異?譬如我們做運動鍛鍊身體,或跑步、練功夫的時候,過程是很辛苦的,可是辛苦運動之後,身體健康、血氣暢通是樂的。所謂的苦,所謂的樂,都是我們心識的作用。喜歡運動的人,不覺得運動鍛鍊是苦;不喜歡運動的人,會覺得運動是件苦差事。《唯識二十頌》如何解釋「境無唯識」?同樣一個境界,不同眾生看來,都有不同的覺受、不同的思惟、不同的抉擇,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空間點,覺受、思惟、抉擇也不一樣。小時候、長大、年老對同樣一件事情的覺受是不同的、思惟是不同的、抉擇是不同的。常和無常是不一不異的,苦和樂是不一不異的,有我和無我也是不一不異的。有我就是煩惱的主要原因,人我執、法我執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根本。
在《雜阿含經》一定要觀到五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也就是五陰中找不到一個不變的我、不變的自性、不變的生命主體、不變的靈魂,這稱之為無我。大乘《般若經》提升高度到我與無我不二。因為我也是無我,也是依他而有,這也是唯識學所說的「唯識三性」。一切諸法唯識所現,會如此呈現,是「依他起性」。如果沒有智慧,任由依他起性在認知、覺受、思惟、抉擇外境的時候,就會產生「遍計所執性」。如果有智慧了解由八識產生五十一種心所之後,境界才會有所識別,徹底了知緣起性、依他起性,我們就能證悟「圓成實性」。
呼吸是依他起的,依於我們的器官,依於我們的念頭,依於我們身體的狀況,依於心情的好壞,呼吸就有不同的狀態,所以它是依他起性。不認識身體的結構,心理的作用,我們就無法真正地認識呼吸,因此產生遍計執。遍計執是錯誤的認知,執著某個暫時的現象為真實,不能透徹理解它是緣起而性空。由依他起性如果入「流轉門」,就是遍計所執性;如果入「真如門」,就是圓成實性。
依空性而言,依他起性就是「生無自性性」,遍計所執性就是「相無自性性」,圓成實性就是「勝義無自性性」;所以《解深密經》才會提到唯識學的三自性、三無自性。自性即無自性,二者得到溝通,這種思想也是《般若經》的思想。
8. 大般若智慧
唯識學廣泛解釋人生所依存的環境現象、人與環境的互動、人的情緒作用。能夠了解心王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是空性,安住於空性,就證得出世間的無為法。
觀呼吸的當下能夠觀察呼吸,即心所的作用;心所是由心王產生,能夠觀察到呼吸是色法之一,色法是由心識所識別生起的,了解到唯識所現,唯心所造,也就是無為法。
無為法有六種,當中最重要的是「真如無為」。無為法就是解脫的法,已經解脫束縛,解脫煩惱無明,得大自在。不僅從世間法得到解脫,也從涅槃無為得到解脫,達到真正的如。所謂真正的如,就是真正的如來,一切緣起緣滅,一切自由自在,不分別,不執著。
唯識學回應《般若經》所說的「空無」思想。「空」是指一切法不二,八不的中道;「無」是指一切法既然都是八不,就不要執著,不要緣取,不要分別,但這種的不要分別、執著、緣取也是空性。換言之,達到空有不二——不分別而分別,分別而不分別。
分別而不分別,這是解脫道的修行法。首先要認知一切現象的不同,但體會到一切現象是緣起,是無常、苦、無我之後,就可以不分別,目的為著解脫證涅槃,就從煩惱無明中得到解脫。但這種智慧只是般若智慧,不是大般若智慧。
大般若智慧是沒有任何例外,沒有任何時間、空間的限制;有是空,空也是空,超越一切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好壞、善惡、輪迴與涅槃、凡夫與佛的差別。
廣大行很微細詳盡地解釋人生宇宙的現象。透過五道的修行,透過四弘誓願、六波羅蜜、四無量心的實踐,從廣大行之中歸納,一切法畢竟空,因而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