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八)

鄭振煌教授主講
【禪修觀呼吸一支香】
現在正式進入觀呼吸的正行,我們假定前行都已經完成。所謂前行,指資糧具足,理解法要,身語意清淨,發起出離心,依菩提心修行。現在資糧具足必須進一步bhāvana(禪修)。
Bhāvana有兩部分,第一部分:心定;第二部分:生起智慧。眾生都有心,心都有覺性,了解真相稱為智慧。
我們現在做呼吸的修行,首先是修止而後修觀。修止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的觀照有很多種方式,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做起。如果你對呼吸的修行法有深入體驗,可以做深入的呼吸觀照,否則就修簡單的呼吸觀照法。隨著氣息的呼吸,心念很清楚地知道:氣呼到什麼地方,氣吸到什麼地方。
一、觀察呼吸的狀態
觀察到氣息。觀想氣息由丹田提上到支氣管、喉嚨、鼻腔,最好能觀察得到氣息的流動。一開始當然觀察不到氣息在流動,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地就可以觀察到呼吸狀態。
要先把體內的穢氣、不清淨的氣呼出去。我們體內一直在代謝,產生很多汙濁的氣,都把它呼出去。
氣息呼出去,不要立刻吸,停止一下,不是勉強的閉氣,而是很自然的閉氣,暫時停止吸氣。在這當中仔細觀察:氣息呼出或吸進在身體、覺受、念頭上的狀況。
氣全部呼出後,閉氣一下,等到氣不足,必須吸氣的時候再吸進來。吸氣時不要急,很自然隨順身體的需要而吸氣。氣來到鼻端我們就有覺知,覺察吸進來的空氣是涼的或熱的,我們可以了解外面是冷空氣或熱空氣,保持自然的呼吸,進入我們的鼻腔,不要去控制它,也不要去調整它。氣息走到什麼地方都要有所覺知。
二、觀想氣脈
在觀呼吸的時候,先觀氣和脈,脈是氣所經過的管道,而這完全是觀想出來的。觀想氣息從外面經鼻腔吸進來到頭頂,由頭頂慢慢地往下沉,沿著脊椎骨的後面慢慢地下降,最好能夠沉到海底輪,甚至要觀想氣往我們的下半身、往我們的兩隻手、全身四面八方擴散。
吸進氣不要立刻就呼氣,停止一下,能夠停多久就停多久,好好體會當時的身心現象,觀察身心有什麼變化,是愈來愈寧靜,或是愈來愈緊張,或是離開欲界的貪瞋癡慢疑而入初禪。再觀想氣慢慢地從鼻孔呼出。如是緩慢的吸氣,緩慢的呼氣,一切隨順自然不控制它。
觀想是為達到止觀的目的,是為生起智慧,證涅槃,得解脫。練氣功是有控制呼吸,但是佛法的觀呼吸是不控制呼吸的,呼吸呈現什麼狀態,就讓它呈現那個狀態,順乎自然,最自然的就是如來。「如來」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裡就已經到《般若經》的空性智慧了。
三、覺觀呼吸
我們一開始練習觀呼吸,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和吸之上。這支香就練習觀呼吸,注意力不要離開呼和吸。
萬一出現妄想,或聽到鳥叫的聲音,或別人講話的聲音,注意力從呼吸上跑掉;你一覺察到心跑掉,不要氣餒,趕快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安定的時間愈來愈長,愈容易覺察很多的妄念。
念頭不曉得從哪裡來,而且念頭又不是一直維持不變,還是在改變,這就是生住異滅。所以讓念頭自由地來,也自由地去,不必理會,妄想就過去了;越理會妄想,越不能夠放下它,就讓妄想自由地來去。不要離開呼吸,萬一離開了呼吸,把它拉回來就好,這是有尋有伺,一直在尋伺呼吸。
密宗講氣有外氣、內氣、密氣。觀呼吸是練習外氣,外氣的入出,放鬆身心,隨其自然,隨其真如,最後我們就可以觀察體會到呼氣、吸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是《金剛經》所說「如來」的定義;也是《阿含經》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要成佛其實並不是很難的事,要練習觀察到呼吸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或是見到呼吸的「緣起性」,就是見到法,法就是見到呼吸的真相,也就是見如來。
這一支香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好,任何干擾,任它來,任它去,一切都是無常,不會永遠干擾我們,只要提起正念,清楚地知呼吸。我們保住這樣的修持。
【禪修觀呼吸一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