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九)

鄭振煌教授主講
【釋疑解惑】
    問: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可否再詳細講解?
答: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是三界的結縛;結縛是將我們綁在三界無法解脫的原因。
三界分成下界和上界。所謂下界,指的是欲界,有五欲的苦,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種種欲望的苦;下界有麤重的苦,也有微細的苦。所謂上界,指的是色界和無色界,雖然也有微細的苦,但是沒有下界麤重的苦。
一、三界苦
(一)苦苦
指苦的本身,它所呈現的特質就是苦,這是麤重的苦。
從生開始就是苦。處在母胎十個月,依經典所說就如同牢獄一般,住胎處不淨。自己不能呼吸,必須靠母親呼吸;自己不能夠進食,必須靠母親供應營養;同時受到母親身心一切的影響。生處不淨,出胎又有成長的苦,學習過程的苦,要奮鬥的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的體性就是苦。很明顯它們就是帶給我們壓迫感、不愉悅的感覺。
(二)壞苦
微細的苦,指的是壞苦和行苦。壞苦是指目前雖然很快樂,但是這個快樂也是無常,也有結束的時候,等到結束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苦。
譬如,現在很有錢、很順利、很健康,有一天我們沒有了財富、地位和健康,沒有人理會、讚歎、給我們掌聲,快樂的情境過去了,我們會覺得寂寞、感到不捨等等的苦。快樂的情境會改變,因為不是永恆的,這就是壞苦。
(三)行苦
所謂行苦,指超越了覺受,可是還有微細的念頭,這些念頭使得行者心不能安、心不能定。即使是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空定的任何一定之中,似乎色受這二蘊已經超越了,但是想蘊,心的念頭仍然存在。存在者就會變化,就會有妄想生起的時候,所以四空定的定力仍然不可依靠,不是涅槃。
欲界的眾生有麤重的苦苦,也有比較微細的壞苦和行苦。色界的眾生因為在禪定中,沒有苦苦,只有壞苦和行苦。無色界的眾生更進一步沒有了壞苦,超越苦苦和壞苦,惟有行苦。如果要斷除行苦,就必須修到滅受想盡定。
二、四果名義
(一)初果
初果是須陀洹,梵文SrotāpannaSrota是聖者的境界;Apanna是參加,或是入流,已經加入了。意思是有了人我空的智慧,所以進入聖者之流,只要入須陀洹最多再七世,就可以證阿羅漢果,究竟解脫。
經典上面經常提及,證得須陀洹果是很簡單的,在家人就可以證到。也就是並不難當聖者家庭的一分子,最多七世,就可以成就阿羅漢果。
(二)二果
二果音譯為斯陀含,梵文SakridāgāmiSakrida是一,Agāmi是來,斯陀含的意思就是一來果。
這一世的修行,證到第二果斯陀含果,死後往生天道。天道沒有苦只有樂,享盡天道的樂,又再回到人間。一來果,往返人間一次,就可以證阿羅漢果。
(三)三果
三果稱之為阿那含,梵文AnāgāmiAgāmi是來,前面加上an,意思是不還或不來。不再來人間了,死後就證阿羅漢。
這一世雖然沒有成就阿羅漢果,沒有證有餘依涅槃或無餘依涅槃,但是一死就立刻證阿羅漢果,或到五淨居天就證阿羅漢果,或到五淨居天一段時間證阿羅漢果,或在五淨居天壽命盡時證阿羅漢果。
在家人證第三果阿那含果(不來果),等於就是解脫了。雖然現世沒有得解脫,但是一死就可證阿羅漢果。
(四)四果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在這一世可能成就阿羅漢嗎?是有可能的。只要精進修行,就可以在當世證得阿羅漢。如果沒有當世證阿羅漢,初果七次往返天道人道,也就是頂多再七世為人,就可以證阿羅漢果;二果一次往返天道人道,也就是再一世為人,就可以證阿羅漢果;三果不來,也就是此生死後,或快或慢都可以證阿羅漢果。
第四果阿羅漢果,梵文Arhat巴利文Arahant。有三種意思:一是不生,不再生死輪迴;二是應供,應受人天供養;三是殺賊,殺了見思惑,沒有了見思惑。
為什麼修行要證阿羅漢果?如果沒有證阿羅漢果,苦都無法避免,我們不希望自己有苦,我們要斷苦得樂,得到永恆的快樂。這個快樂不是與苦相對的,是表示內心清淨的快樂,內心沒有任何的罣礙,沒有任何的煩惱,時時刻刻能夠解脫自在,不被五下分結、五上分結所束縛。
證阿羅漢果有什麼好處?就是解脫自在,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是內心永遠都是清涼的,永遠都是心包太虛的,心胸廣大有智慧,不受任何情境的影響。可以欣賞雲來雲去氣象變化,可以欣賞日夜星辰月圓月缺,可以欣賞春夏秋冬四時更替。在這個虛空中,呈現各種樣貌,我們都可以欣賞,不會罣礙。
我們知道生老病死是真理,所有的情境我們都可以參與,用般若的智慧,了解一切萬法的緣起性空,因而在面對一切境界時,都不會受影響,內心保持清涼,保持清淨。
一切都是自在的,沒有妄想。沒有妄想,不是不可以思考,而是知道一切的念頭,都是虛妄的。完全解脫罣礙,解脫恐懼不安、顛倒妄想,這稱之為阿羅漢。如果依原始佛教,阿羅漢已經是圓滿的境界了。
證阿羅漢果,要斷除見惑和思惑,即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這是讓我們困在三界不得解脫的十種結縛。把我們綁在欲界的見思惑是五下分結;把我們綁在色界、無色界的見思惑是五上分結。見思惑即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讓我們無法掙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輪迴,不能進入涅槃境界。
三、四果位如何分辨
五下分結是一種把我們綁在欲界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在欲界六道輪迴。這一世是人,死了又投生到欲界中的任何一道,出離不了欲界。
證阿羅漢果只是斷麤重的煩惱,而麤重的煩惱可以分為見解上的煩惱,以及情緒上的煩惱。見解上的煩惱,稱為見惑,包括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這五種。情緒上的煩惱,指貪、瞋、癡、慢、疑五種,稱為思惑。
初果須陀洹是斷五下分結中的身見、戒取見和疑。在五下分結中,把五種的見惑濃縮為二種:身見(包括邊見、邪見)、戒取見(包括見取見,戒取見又稱為戒禁取見);這是見解上的錯誤,以這二者來代表。我見是有身見,也是最重要的見惑。見惑總共有五種,其他的見惑都是由我見、身見而來的,因為有我見必然產生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見取見,指執著自我的見解。戒禁取見,指執著不能夠達到涅槃寂靜的修行方法。戒是修行的第一步,戒禁取可以簡稱就是戒;戒禁取見是認為戒就是寂靜涅槃。譬如外道的苦修,觀察「苦」主要是從身體而來的,既然身體是煩惱的來源,所以在身體上用功,不讓身體有力氣,以為苦行的戒,就是達到涅槃寂靜的方法。但是悉達多太子以自身六年苦行的經驗,並沒有得究竟解脫,身體瘦弱如骨,一點力氣都沒有,心如何能安、能清淨?後來接受牧羊女乳糜的供養,有了力氣,才可以禪修,因而觀到緣起的正見,證悟無我得解脫。
我見純粹是知見的無明,知見的錯誤。有我存在的觀念,必然使一個人在身語意三業造作的時候,以自我為中心,即使死亡之後,我的執取會牽引亡者的意識,攀緣自己喜愛的境界,又開始下一世的輪迴。
想要解脫輪迴煩惱,不是靠知識上、思想上就可以辦得到的,如果只有想而沒有行,等於說食數寶,毫不管用。要得解脫,除了觀念的正確,破除我見以外,還要找對修行的方法,破除戒禁取見;也就是說,知道正確的修行法,正確的見解,了解我見是錯誤的,真正的實相是無我、非我。
佛陀提出中道,中道是正業、正命、正語、清淨的生活方式。同時修中道行,即觀緣起緣滅,緣起是有,緣滅是空;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不執著緣起,也不執著緣滅。所謂的有,不是真正的有;所謂的空,也不是真正的空。有是來自於眾緣和合,空是來自於眾緣離散、眾緣不具足。這即是中道見。
(一)前三果次第證
破「身見」是注重觀念的正確,破「戒禁取見」是注重修行之道的正確。斷了身見、戒禁取見,還要進一步斷「疑」。疑是有所疑惑,不相信因果關係。我們觀察當下這一念是前一念的延續,這一念又會引起下一念;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明天是今天的延續。如此明了因果關係,就不會懷疑因果關係。
所以,破了身見,對於「五陰無我」產生正確的見解。破了戒禁取見,能修持中道的修行法門。破了疑,深信前中後之間的因果關係。破了五下分結中的這三結就入了初果,也就是須陀洹果。
欲界的貪、欲界的瞋愈來愈少,已經進入修道位。淡薄欲界五欲的貪、瞋心,就入了二果斯陀含果。來到三果,指的是進一步斷欲界的貪、瞋,是為五下分結全斷,離開欲界,完全解開欲界五種繫縛,入三果阿那含果。
(二)第四果頓證
最後是第四果阿羅漢果,解開色界、無色界的五種束縛。色界、無色界的束縛是色界取、無色界取,取就是貪。
1. 色界貪
執著不放色界四禪的喜樂捨受及念清淨,執著色界四禪就是涅槃,則稱為色界貪。我們一定要放下色界的貪愛,才能夠到無色界,如果對於色界執取,就永遠停留在色界;一有色界貪,就會出現五十陰魔。
2. 無色界貪
貪取無色界的境界,以為無色界就是涅槃。聽聞佛法知道無色界不是涅槃。斷了色界、無色界的執取,然後再斷掉舉。
3. 掉舉
禪修時,最容易出現的狀況,就是掉舉。心不安住,妄想紛飛。要沒有妄想,最好的方便是有般若智慧,能夠看破我們在打妄想。經上形容沒有妄想是「一念不生」。
4. 我慢
如果是欲界的我慢,例如某人很傲慢、自以為了不起等,這很容易察覺;但是色界、無色界的我慢比較微細,認為有一個「心識」是我的生命主體。
在色界會觀到受想行識,就以為這些是我的生命主體。來到無色界,已經超越色和受這二蘊,但是還會觀到想蘊、行蘊、識蘊的存在。到了第三空定無所有處定,破除了想蘊,只剩下行蘊;第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也還有行蘊。無明者就把無色界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識心當成是我。所以要再繼續觀,觀到最微細我的存在(識蘊)並非真實。
當然欲界眾生所謂的我,是我這個肉體或是我擁有的名譽、我的財產、我所有,這是很容易覺察到的;而色界修禪定的我,是把受想行識都當成是我。無色界慢慢地離開了受蘊,到第三空定離開了想蘊,到第四空定的時候,只有微細的行蘊和識蘊。
離開了色蘊,離開了受蘊,離開了想蘊,離開了行蘊,超越禪定中微細的心識蘊,就是阿羅漢果,破除了我慢。我慢是指色界、無色界非常微細的心識,外道禪修者以為這是我。繼續觀它們的無常,觀它們的非我,如此破除我慢。
5. 無明
在四念處中,法念處生起是觀到身受心的實相。這裡的心已經包括無色界定,第三空定無所有處定、第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微細心。
我們很仔細地觀照,即使是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心,都會發現並非是恆常的,並非是永遠不變的。它是剎那生、剎那滅,一下子有、一下子沒有,一下子來、一下子去,這時就破除了我慢。
破除無明,指不再認為色界、無色界的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發現色受想行識都是非我、無我,都是緣起緣滅,都不是恆常。
超越色界、無色界的五上分結,即證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