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世間四食

世間四食, 出世間五食
 (2014-09-19 20:53:15)
世間四食是指維持有情眾生在三界六道生存和輪迴的四種力量:段食(可以分段的食物,如米、麥、蔬、果等)、觸食(接觸美妙環境)、思食(思想,如求生意志)、識食(心與精神作用,如執著自我和世間,死後就會轉世輪迴)。

出世間五食是指解脫生死輪迴的五種力量:願食(發願解脫輪迴)、念食(正念分明可以了知人生宇宙的真相)、禪悅食(禪超越欲界,定超越色界)、法喜食(解脫輪迴的原理和方法)、解脫食(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可以解脫輪迴)。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楞嚴經》佛說:「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三界眾生依四食而維持生命,而生死輪迴;行者卻依知了食性而得解脫。
食(巴利文、梵文āhāra)在《阿含經》裡的意思,並不只是指食物而已,它含有牽引、長養、持續之意。即牽引、養育眾生之肉身或聖者之法身,使之存在,保持其狀態及觸、思、識精神作用(心、心所)。三界中能長養肉身及死後牽引神識輪迴之食物,稱為世間食,共有四種;長養法身之食物,稱為出世間食,共有五種。總稱九食。 
一、世間四食
(一)段食,滋長色陰;所謂段食,即一般所說的飲食,可以分成一段一段,五大營養素能維持肉身,長養壽命。亦作揣食、摶食、見取食,即以色、香、味、觸等色法為體之飲食,資益諸根。
(二)觸食,滋長受陰;即感受力,我們接觸六塵,使得六根產生分別、執著、貪愛,因而困住於世間之中。亦作更樂食、樂食、溫食,即精神之主體透過感覺器官,緣取外境(客體)時,起主客接觸的心之作用。依此能長養感覺、意志,或資益肉體,故稱為食。
(三)思食,滋長想、行陰;屬於牽有,眾生習氣認為食物是實有,將眾生牽引到三有之中,三有就是三界。亦作意思食、念食、意食、業食,即意志之作用(思),期求自己所好者存在之狀態。以其能延續生存狀態,故稱為食。
(四)識食,滋長識陰;所謂續有,眾生心識中還有無明業力,因此持續的輪迴,轉世投胎。指精神之主體,依前三食之勢力能造作未來果報。以其為保持身命之主體,故稱為食。
此四食是煩惱輪迴的原因,欲界的眾生,為存續維持色法(身體)和心法(精神),依靠四種世間食物,如果心識離開了身體,即死亡。世間的眾生因為貪「食」而繫縛於輪迴之中,不得解脫生死。
世尊說:「於色集如實知。」修行者不論是在家、出家、沙門、婆羅門等對自己身體產生的原因要如實知道,可見世尊非常重視自己的身心狀況。對色集如實知,一定會注重營養學,增進衛生、醫學的知識,並瞭解身體的結構等等。接著「於色滅如實知」,色滅不是自殺,而是色的苦滅;身體能夠行動自如,此為色的苦滅。色的苦因滅,指未來不會有色法的苦,如何做到呢?年輕的時候就要固定運動,注意飲食健康保健,尤其要有衛生常識,充分的休息不過勞,這些都是色的苦滅原因。身體保養是為預防老時不要有病的出現,一有病,心一定會受到干擾,進而產生煩惱痛苦。知道色的憂擾,讓色的苦滅,色的苦因也就滅了。
若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四食是使我們輪迴、不得解脫的原因;但從正面解釋,利用這四種食物,可以得身心健康,靈性智慧發展,能夠依照食的性質而得解脫。食的性質是緣起,緣起是依他而有,食的性質是無常、苦、無我,依種種食的緣起緣滅而得解脫。
   一切有漏法具有將生命存於世間的作用,其中以此四食的作用最為顯著,故稱為食。觸、思、識等三食通於三界,段食僅限於欲界。依五趣、四生等有情之存在狀態不同,其主食有異,又依四食生存者有凡聖之區別,分為:不淨依止住食(欲界凡夫之四食)、淨不淨依止住食(色界、無色界眾生之三食)、清淨依止住食(聲聞、緣覺之四食,但有學為淨不淨依止住食)與能顯依止住食。能顯依止住食又稱示現(依止)住食,即諸佛菩薩之四食。
二、出世間五食
(一)願食,以誓願持身,即行者發弘誓願,欲度眾生,斷煩惱、證菩提,以願持身,常修萬行。
(二)念食,常持正念即行者常憶持所得出世之善法,心存定意,護念不忘。
(三)禪悅食,又稱定食,因得禪定而心生喜悅,即行者以禪法資益心神,得禪定樂。
(四)法喜食,又稱慧食,愛樂妙法,即行者聞法歡喜,增長善根,資益慧命。
(五)解脫食,解脫惑業,於法得自在,即行者修出世聖道,斷煩惱業縛,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此出世間五食之名,出自《華嚴經疏卷二十八》;於《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所說之名稱則略異。出世間等五食即依正願、正念、禪定之力、學佛法之喜悅、離煩惱得自在,以此五者能養育悟種並保智慧之生命,故稱為食。 
在迴向或是供養偈裡,「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禪悅就是禪定所引生的喜悅,法喜就是了解真理(智慧)所引生的喜悅,有定有慧即得解脫。入三摩地得解脫智慧,首先要發願,發願後修正念,有願有念才能得禪定食、法喜食,最後得解脫,依解脫而食。
出世間證阿羅漢,或者成佛,必須依此五食,達到出世間的目的,證悟涅槃。色的苦滅,想要讓世間色身的苦消滅,必須靠世間的四種食物,圓滿世間的四種食物,懂得各方面的知識而且依之而行,才能夠滅色法的苦。
至於滅色法的苦因,一定要依靠出世間的五種食物。
色法的苦是生老病死。我們已經避免不了出生,如果未來世想要免除輪迴的苦,就要淨化業力現行的未來世。淨化業力有各種的途徑,從懺除業障開始,讓心不要陷入過去所造惡的影響漩渦,不要受種種業力的干擾。業力的干擾,譬如沒有健康的身體,修行就不能順遂;資糧不夠,衣食住行不能夠得到最基本的條件,或者非法得到衣食住行的方法,世間所獲不是得自正命、正語、正業,就會造成身體的生老病死苦,以及心理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憂悲愁惱苦。
五種出世間食可以讓未來色的苦因消除。就解脫道而言,證入涅槃不再輪迴;就菩薩道而言,以般若空性的智慧,了知輪迴即涅槃,輪涅不二,沒有差異。智慧,不但可以證悟涅槃,不再輪迴,更重要的是可以發願廣度眾生,大慈大悲示現光明的報身,或眾生所能接受的應化身;因此,雖有輪迴的事實,卻沒有輪迴的妄念和執著。智慧,能了知生不會有苦、老不會有苦、病不會有苦、死不會有苦,色的作用都是為了慈悲廣度眾生,利益人群,如此才能滅色法的苦因。達到此目的必須依出世間的五種食物。
具足出世間的五種食物,即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現象上,依然會老、病、死、轉世投胎;體性上,卻能如實知一切都是虛妄。《阿含經》提及了知諸行無常,即入無相解脫門;了知諸受皆苦,即入無作或無願解脫門;了知諸法無我,即入空解脫門。這就是從色受想行識五陰解脫出來,雖有五陰的或苦或樂現象,心裡卻是清淨無染,這種狀態稱為涅槃寂靜。
三、世出世間食依戒定慧
《淨土迴向文》裡有一段話:「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痛,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這種臨終的身心狀態相當重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在臨命終時身無病痛,心無罣礙,才能保持正念分明。現在大部分人臨終都在醫院,醫生一定做急救、氣切、注射麻醉劑等侵入性治療,想要身無病痛,心無罣礙,一千人裡也找不到一個。這時意識昏迷,第六意識已經不能作用,若想心無罣礙保持正念,難也!
三個重點決定下一世的趣向:
第一、隨臨終一念。死時心識離開肉體的那一剎那想到什麼?這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想到阿彌陀佛,就到阿彌陀佛淨土;想到家裡的寵物,就投胎到畜生道。
第二、隨重業。這一生所造惡業多還是善業多?造善業多往生人道、天道;造惡業多往生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造修行業多,來生繼續修行。業重,影響力就大,所以出世間的五食,包括願食、念食、禪悅食、法喜食、解脫食,都要是大願、正念、正定、正知見、正解脫,才能出離世間的苦和苦因。如果將聽佛法課、參加法會、禪修等,當成是打發時間,或是消遣,或是社交活動,都無法修行成就。佛弟子要發成佛的願,而且發這一輩子就成佛,或發一個月成佛,或發七天內成佛,或發當下成佛,發願的力量一定要大。《金剛經》講般若智慧,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有願但是不執著所發的願,才能夠究竟成佛。如果臨終不能身無病痛,心無罣礙,就無法解脫生死輪迴或往生淨土,這時就隨重業而往生,看哪一種的業比較重,越重越有力量,就往重業的方向而轉世。當生成佛的業,不只是善業,還要有清淨業,而且清淨業要重。一般人很少有重業,大部分的人生庸庸碌碌,胡塗過一輩子。
第三、隨習氣。平常養成禪修、運動的習氣,如果每天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氣,就不能保持清醒健康;平常好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死後,如果臨終一念昏迷或生前的善業、惡業、清淨業都不重,就會隨生前的業力而轉世。
所以,色滅不只是滅現在色的苦而已,還要滅未來色的苦因。
現在色的苦滅比較簡單,只要正確掌握世間的四種食物,就可以身無病痛,心無罣礙,臨終安詳。
未來色的苦因滅,就非常困難,一定要掌握五種出世間食,苦因才能夠滅。部派佛教觀四諦十六行相,緣苦諦有苦、非常、空、非我四行相,緣集諦有因、集、生、緣四行相,緣滅諦有滅、靜、妙、離四行相,緣道諦有道、如、行、出四行相。
色法的苦滅和苦因滅道有三個過程:知色味、知色患、知色離。
色味,就是貪著色法(身體)。為什麼要講色味?如果煮東西沒有加上鹽巴,很清淡沒有味道,一般人是吃不下去的,所以加各種的調味料。味的意思是貪著,為什麼會貪著呢?因為不瞭解色的真相,將色當成是我,或者是將色當成是我的,因此才會貪著。如果這個色身不是我或我的,就不會貪著;但是若將身體當成是我或我的,這就貪著了。我們要照顧身體,讓身體健康,這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有所貪著就變成色味;不知道身體的真相,就會貪著色身。
色患是身體的過患。我們的身體屬於有為法,這是色法的過患。對於色患不如實知色身是無常、苦、無我、空性,就會輪迴受苦。
色離,離是離開,也就是解脫;離開色法須要出世間的五種食物,才是真正的離。修行的方法離不開戒定慧、八正道,大乘的六度萬行是以戒定慧自度,解脫煩惱痛苦,以戒定慧度眾生,解脫生死輪迴。
依戒定慧修行,出家戒比較嚴格,古時印度受具足戒的比丘一定要托缽乞食,還有持午戒,過午不食,如此才不會產生味的貪著。戒可以讓色身健康,但還沒有滅色,戒滅不了色身。
定,真正進入四禪八定,可以暫時滅色法(身體)。初禪的狀態是有尋有伺、離五蓋、生喜樂。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頌文說:「眼耳身三二地居。」二地居就是居於二地;所謂二地,是指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地的範圍,包括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欲界眾生如人、畜生、天皆依段食而資身,除眼、耳、身三識外,尚須以鼻識嗅香,以舌識嚐味,所以五識俱全;若至色界初禪天——離生喜樂地,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兩識無用,只有眼、耳、身三識,所以稱眼、耳、身三識「二地居」。居,具「止」之意。
眼、耳、身三識,只至初禪天為止,若到二禪天定生喜樂地,其靜慮心安住於「第六識」之自內境,前五識都不現起。此界眾生化生,有微妙色身,為莊嚴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即無前五識。
所以欲界眾生,八識具備,一直分別外境,起心動念,生起各種各樣的意識作用。禪修專注於所緣境,心慢慢安止,離五蓋生起喜樂,進入初禪;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前五識之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只有八識中之其他六識。離開初禪,心作意想要入二禪,入第二禪定生起喜悅,稱為定生喜樂地;二禪天及以上諸天,除鼻、舌二識外,連眼、耳、身三識都不起作用,只有第六、第七、第八等三識還在作用。
初禪還不能滅色法,第二禪以上就滅了色法,不生起身識。但行者不能永遠處在第二禪以上的定中,還是要出定,回到欲界,一回到欲界,身的感覺又出現了,這個肉體又沒有滅。《華嚴經》偈曰:「若嚥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隨文觀想,進修定慧。
色的苦因若要永遠滅,須依智慧,如實了知色的真相是無常、是苦、是無我、是緣起緣滅、是性空。知色味,就可以知色患(由於貪著色身所帶來的過患),進而修解脫的方法,離開色的過患。出世間的五種食物圓滿具足,即滅色因。
因此,對於色的苦、色的集、色的滅、色滅的道、色的味、色的患、色的離如果不能如其真實的知道,自然不堪能超越色,不能解脫未來色的繫縛。
苦集滅道的安立方式,苦最明顯,最容易了解,而後知苦的原因,進而修定慧達到苦滅。為什麼滅放在道的前面?道是因,苦滅是果,果比因明顯。譬如,此生得人身是果,但是無法知道上一世是何身?造何業?而此生為什麼會投生在某地方、某人家?這些因很微細。知道現在生長的地方,比知道為何生長在這個地方的過去因容易多了。同樣的,出世間果比較容易理解,故由果導出因。
對於色因的苦集滅道,一方面必須聽聞,還要禪定進一步思惟,如實知滅色因。眾生依食而住,眾生依食性而得解脫,我們應重視此般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