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7-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

以觀呼吸總綰一切禪法(十一)

鄭振煌教授主講
問: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行位次是否不同?
答:不論部派或大乘佛教的修行位次,雖然內容不同,卻都可以分成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部派佛教的內容如前述阿羅漢果的斷證過程,大乘位次的內容大致如下:
資糧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向,這是華嚴宗安立的資糧位,若是唯識學派就把十信歸於初住,只有十住、十行、十向。
加行位:修持所取空、能取空,進入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世第一的意思是修行已至世間法的最頂端,也就是明了人我空、法我空的道理。部派佛教的思想是人無我、法體有,大乘的觀點更加延伸為只要是緣起皆性空,故法體亦無我。
見道位:初歡喜地的第一心是理悟。破見惑,證人我空、法我空。
修道位:初歡喜地的第二心開始事修,破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惑,以十波羅蜜修持至第十地法雲地。接著十地之上依據不同宗派其位次稍有不同,比如唯識學只安立妙覺,即是佛,所以是四十一位階的修行;華嚴宗則先安立有等覺位,再圓滿妙覺,即是成佛,所以有五十二位階。
究竟位:佛。

問:可否簡略說明大乘三系的修持重點?
答:部派佛教「人無我、法體有」的思想傳入中國,經過排斥、接納、格義、融合等階段而成為漢傳大乘佛教。
大乘第一系性空唯名系,將法體提升為緣起故性空。法體——地、水、火、風、空大,有緣則顯,無緣則滅,即顯即滅,都是緣起法、變易法,所以也是無自性空,緣起等於性空,性空等於緣起,以空性統一思想,以空性觀照一切皆假名而已。
為免執空為實,大乘繼續發展第二系法相唯識系,法相虛妄故不有,唯識所現故不空。識是指心王,最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的集起作用,能收集過去所造善惡諸業,於現世異熟變現出相分,眾生以為相分為真而有七轉識,繼續無明造業熏習成為阿賴耶識的種子,影響到未來世,不斷生死輪迴。我們可以從唯識三性來了解,簡除遍計所執性,保持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知道三性即三無自性: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轉識成智,一切皆不有不空中道了義法。
第三系真常唯心系。前二系都是遮法,用不是什麼、沒有什麼來表示,到了第三系直接用真如心、佛性、自性來表達,萬法皆是真如心所現。眾生迷則入生滅門,生滅顯而真如隱而已;眾生悟則入真如門,真如顯而生滅隱而已。入生滅門,清淨真如沒有少一分、垢一分、滅一分;入真如門,清靜真如也沒有增一分、淨一分、增一分。不生不滅、不淨不垢、不增不減,一切都是如如而現。彰顯大乘佛教的極致,廣闊無邊,應用自在,圓滿成就。
祝願各位都圓滿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