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正念為修行之鑰
一行禪師(1926-2022)有現代正念禪之父的美譽,將正念禪修介紹到西方世界,並在佛教世界掀起一陣旋風。
如果以解脫煩惱為目的而言,佛教可以概分為解脫、菩薩二道。解脫道以解脫自身生死煩惱,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為先,再教化有情離苦得樂。菩薩道以證自性清淨涅槃、無住涅槃為基礎,自他不二,透過成熟眾生、莊嚴國土來成就自己的無上正等正覺。
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境、行、果都不同,隨眾生根性之差別而抉擇,不宜抑揚。
不論解脫道或菩薩道的修持,都不離正念。但解脫道在資糧位、加行位修習「念」,在見道位以「念」證得五蘊無我,在修道位方稱「正念」,在無學位以正念自行化他,故是先有念、後有正念;菩薩道則是自始至終,以正念正知正覺正觀諸法實相,輪迴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念就是正念,正念就是念,因為念不正就非念,念正才稱為念。
一行禪師所提倡的正念禪,偏重煩惱解脫,故本文只簡介正念在解脫煩惱中所起到的作用。
念的含意與實踐
念(梵語 smṛti 或 smriti,巴利語 sati),又譯憶,即能令心記憶不忘所緣之事的精神作用,如《品類足論》卷一云︰「念云何﹖謂心明記性。」《俱舍論》卷四云︰「念謂於緣明記不忘。」
不論世間知識的學習,或出世間法門的修持,都需要明記不忘,如說「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或「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佛在教導弟子之前,每每提醒仔細聽(耳到)、好好思惟、憶持不忘(心到),如《雜阿含經》卷一云: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此中,比丘所應做的是:趕快斷除身心恆常、身心有主人、身心在造物主或靈魂之中、身心之中有靈魂、身心是造物主的產品等錯誤見解。記住這種教法,便可有大利益,永保安樂。
記住身心是無常、苦、無我的真理,便可以接受身心的生老病死而不起煩惱,這是內觀的功效。另有一種解脫方法是轉移念頭的方向,記住良善的外在對象,就可不陷入煩惱的漩渦,如《長阿含經》卷八云:
復有六法,謂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人如果老是想著自己,就容易自大或自閉,煩惱纏身。佛陀教我們把心安住在佛、法、僧、戒、施、天六個清淨的對象上,就可遠離煩惱。這就是所謂六隨念,如果加上念入出息、念死,就是八隨念,如果再加上念身、念寂靜,便是十隨念。清淨的對象無量無邊,因此隨念也可以無量無邊。
佛在般涅槃之前,叮囑弟子「以戒(或法、律)為師,以四念處為住」,還是以念為修行要領,如阿含部《大般涅槃經》卷一云:
(佛)告諸比丘:「我昔為汝所說諸法,常思惟之,誦習勿廢。淨修梵行,護持禁戒,福利世間諸天人民。諸比丘!我昔為汝說何等法,汝思惟之,勿生懈怠。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脫處。復次,比丘,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汝等不應生於放逸。汝等當知,如來不久,却後三月,當般涅槃。」
佛念茲在茲的是弟子要精勤持戒、修法,記住不忘。法的內容不離三十七道品,自始至終都有念,但在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都稱「念」,而八聖道分則名「正念」,為什麼?
正念的生活之道
正念(梵samyak-smṛti,巴sammāsati),又譯諦意,指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見得正念與念不同,念只是憶念善法(相)不忘失,無關諸法之性相。諸法包括世間有為法(善法、惡法、不善不惡法)和出世間無為法,範圍遠大於善法。而諸法之性可用無常、苦、無我三法印言之,無常、苦二法印只限於世間法,無我法印則通世、出世間法。通達無常、苦二法印,可以生起出離心精進修行,觀得無我法印,方證涅槃寂靜。
八正道包含戒定慧三無漏學,屬於修道位,是在日用平常實踐的,尤其正語、正業、正命三支,其餘五支則是基礎。《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云︰
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滅道聖諦。
八聖(正)道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聖人滅苦的方法,真實不虛。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聖道都有念,所不同的只是行相,如經云: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佛弟子要時刻記住苦、集(習)、滅、道四聖諦,觀過去所作,記住身語意三業,見有為法苦逼,見涅槃寂靜,平等心記住觀察善心解脫。此時,修習八正道,而八正道是念的八個面向,如經說:
於中擇、遍擇、次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是名正見。
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是名正志。
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語。
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業。
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呪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是名正命。
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是名正方便。
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心、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
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是名正定。
正念就是記住永遠要生起不會引來煩惱的念頭,身語清淨,活命如法。不論工作或生活都要自己不起煩惱,也不要帶給其他眾生任何煩惱。
正念化解仇恨
自悲或傲慢是對自己的仇恨,對外在人事物、其他生命、社會國家、世界、自然環境的不滿更是仇恨。宗教、哲學、人文、藝術、音樂、倫理道德、慈善事業、法律政治或聯合國都是化解仇恨之道,但少了正念,就無法釜底抽薪。
正念讓人自我覺醒:仇恨的過患是讓自他煩惱,仇恨的起因是我執法執,仇恨的化解是根除我執法執,仇恨的化解之道是正念正行。
正念讓人自我覺醒:生活的目的在自己無仇恨,生命的意義在讓一切眾生無仇恨。
正念讓人自我覺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要施於人。自己不僅要無仇恨無煩惱,更要慈悲喜捨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