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2-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止觀雙運念佛法門(八)
一、止觀的重要
修行一定要用功,要修真實禪,了知禪修的目的:要解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結縛。欲界有五種下分結縛,色界、無色界也有五種上分結縛,這是讓我們生死輪迴的原因,為著解脫生死輪迴得自在,必須斷除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
為什麼要出三界?注意!出三界不是要我們去自殺,沒有了這個身體、生命就可以解脫,就可以證入涅槃寂靜。不是的!要知道這是有因果業報的。涅槃寂靜的目的是讓心完全的解脫,完全的自由自在,隨心所欲而不踰矩,所做的都是利益眾生。
除了禪修止觀以外,無其他法門能夠真正解脫,所有的方便法門到最後還是要導歸於止觀。我們有能力修止觀,何不直接從止和觀下手呢!繞了遠路最後還是歸結於止和觀。止和觀要雙運必須不斷地練習,練習到任運熟悉,自然可以不修止而止,不修觀而觀,動靜可以不二。
有如燒菜很善巧,任何情況都可以燒出一桌好菜;駕車很善巧,雖然沒有動腦筋,還是能夠很安全、很快速的駕車。一切功夫都必須精進的修持,到最後是無修之修,到最後是無依而得自在,如果還有所依,終究不得自在。譬如小孩子成長,如果一直依靠父母親,這樣是永遠長不大的,一定要在成長的過程不斷練習獨立。
我們不可總是依賴。欲界眾生得快樂是依賴五欲或色聲香味觸,更何況這種快樂是無常的、是不自由的,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是依賴修禪定而得快樂。如果還要依靠鬼神、某一種儀式、某一種教法才得快樂,才能解脫,那麼這不是真正的解脫,只是麻醉而已,暫時沒有煩惱,並沒有究竟解決煩惱。
究竟解決煩惱是要止和觀,即使可以往生淨土,最後還是要修止觀。即使是觀想的方式,例如《般舟三昧經》觀想佛的生身,到這裡還沒有解脫,觀佛的法身,也還沒有解脫,要到最後階段是觀諸法的實相,才能夠究竟解脫。
《阿含經》所談的觀法是直接觀實相。解脫三界就是解脫五陰(色受想行識),《阿含經》教我們直接觀五陰的實相,當然就可以從五陰得解脫。即使是念佛、觀佛的法門,還是要觀到諸法實相。佛一再強調止和觀這兩個法門,所有的法門最後歸納於止和觀而已。
二、解脫不二法門
如何了解止和觀教法?要聽聞教法,思惟教法,以及實際操作。有些修學者需要很多的枝末旁節,但如果可以直接契入止觀,就直接走上解脫之道。止和觀雙運要不斷練習,當然最好能夠進入初禪以上,但如果不可得,至少要讓自己得近分定。
近分定是已經接近初禪,初禪的喜樂還沒有生起,但已離欲界的五蓋。這時已經生起「禪相」,即所謂的「似相」,心能夠安住於所緣境,還不是全分定(根本定),也就是不完全進入初禪,但已經靠近初禪了。
如果沒有聽聞教法,一入初禪,很容易著迷而產生禪病,對禪相起貪心。即使聽聞教法,卻往往追求禪相,一直抓著禪相不放。我有一位朋友,禪修十幾年追求四禪的過程,在禪相中解脫不了,最後進一步了解般若智慧,才真正的獲得解脫。
諸位要多聽聞教法,才能夠知道如何操作止觀雙運,止觀是解脫的不二法門。
我們繼續用功止觀雙運,生起決定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辦得到,自己一定要做到。堅定的力量可以超越身體的痛,或種種的干擾,或禪修境界的貪、瞋、疑、昏沉、掉舉。心的力量堅定,克服五蓋,求得近分定,進入初禪正定、正受。
【止觀雙運第五支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