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2-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止觀雙運念佛法門(十六)

五、觀佛三昧法
現在從小乘的止觀法,進入大乘的止觀法。在大乘的經論中,特別講義理與方法是非常稀有難得的,我們可以有智慧及哲學的體會,但是在禪修的時候缺了方法就很難操作。
(一)覺行圓滿
小乘以解脫道為主,要解脫是自家的事只要觀自己的內心,修止觀淨化貪瞋癡,斷除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就可以解脫。大乘是修菩薩道,是自己眾生互動除了自覺又要覺他,但是在自覺覺他的當下要覺行圓滿。覺行圓滿需要般若的智慧,超越一切的分別概念——善惡、好壞、大小、青黃赤白等分別只要有分別,就不是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是畢竟空。
畢竟空不是沒有,當然也不是有,而是不有不空,亦有亦空,沒有自他的分別,沒有大小的分別。因為一切的分別,完全都是一念無明所產生的,有了自我的中心座標以後,自然有我相產生人相,必然有壽者相眾生相。所以,般若意思是了知一切法是不二的——自他不二善惡不二、煩惱菩提不二、解脫輪迴不二。達到這種境界,才是大乘的覺行圓滿。
小乘止觀所要斷除的貪瞋癡,就大乘而言,貪瞋癡反而是戒定慧,貪瞋癡是佛道。這不是從表象上看貪瞋癡是戒定慧、是佛道,而是從體性認知貪瞋癡也是由心、無明所造。戒定慧和佛道也是由淨化貪瞋癡的心所生一切都歸於心分別心一滅,真如心現前大乘的菩薩道,如維摩詰居士一般,外表似乎離經叛道,是以般若的智慧行於貪瞋癡,即為佛道。在大乘來說,貪瞋癡就是戒定慧沒有貪瞋癡,哪世間法的成就出世間法的成就!只要有般若的智慧,當下的每一個身語意業,皆是在造福眾生,皆是在教化眾生。
(二)假以方便
如何操作生起般若的智慧呢?試就《思惟要法》中所談的觀佛三昧法」而行之。觀佛三昧法,顧名思義,是從觀想佛而入於三昧。
1. 佛像觀法
佛為法王,能令人得種種善法,是故習禪之人先當念佛。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為王所念,怨家債主不敢侵近;念佛之人諸餘惡法不來擾亂。若念佛者,佛常在也。云何憶念?人之自信無過於眼,當觀好像便如真佛。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於足,從足復至肉髻,如是相相諦取,還於靜處閉目思惟,繫心在像不令他念。
大乘非常強調念佛的法門。念佛的利益可以斷除業障,因為佛具足無量的功德。
佛是法王,王所念及的臣子百姓,就沒有外人敢來得罪他們。同樣地,念佛就有如念國王,國王相應,國王一念著你,無始劫以來的業障就不敢來擾亂。這是念佛的功德。
如何念佛觀想佛呢?眾生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眼見為憑,因而以眼根來操作修行。如何修行?先觀佛像,從頭到腳每一個部位觀得清清楚楚。首先,用我們的眼睛觀察佛像的大小、比例、顏色、形狀,這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能令心生起歡喜。觀好佛像,到一個寧靜的地方,閉起眼睛,不要有任何的其他念頭,心中重新呈現佛像。
  若念餘緣,攝之令還,心目觀察,如意得見,是為得觀像定。
如果有他念產生,想到其他的事情,趕快拉回到所緣境——佛像,這就觀像的定。如果能離生喜樂,就入初禪。
第一個階段是念外在的佛,先觀佛像——取相,心裡產生似相只有佛的,沒有任何其他的心相。
  當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來,而得見者,由心定想住也。」
這是念佛的第二個階段。取相之後,就要離開佛像,到一個寧靜的地方,自己再重新觀想佛像,仔細從頭到腳、從腳到頭觀想。尤其修般舟三昧,一直觀佛、念佛,到佛現前。這裡不是稱名念佛,而是一直思惟佛像的莊嚴相好,如果修到佛像現前,能夠看到佛像,就進入第二步的修行。
我並沒有去佛像那裡,而佛像也沒有來我這裡,但是就好像看到佛現前一般。這是因為心不離所緣境,有覺有觀,佛像在眼識中呈現,被我的第六意識認知:「它就是佛像
第二修行過程,了知佛像的現前是由所生。
2. 生身觀法
然後進觀生身,便得見之,如對面無異也。人心馳散,多緣惡法,當如乳母伺視其子,莫令墜於坑井險道。念則如子,行者如母,若心不住,當自責心:「念老病死甚為切近。若生天者,著於妙欲,無有治心善法;若墮三惡道,苦惱怖懅善心不生。今受妙法,云何可不至心專念耶?」
當第二個階段,是心見到佛,是心定想住。到第三個階段,是觀生身。所謂生身,佛本身,比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如果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雖然已般涅槃,但法身常住,並沒有入涅槃,仍然在世我們可以進一步,隨心所欲觀釋迦牟尼佛生身因為在第二個階段已經了解相由心生,心裡所有的影像都是心所生能夠見到佛,是心定想住,所以我的心可以隨意地生起佛的生身,佛就好像在面前一
一般人的心都是散馳的,都緣取輪迴的法這時就要像一位母親一樣,一直看著自己的兒子,不讓自己的兒子墜坑井險道。所謂的念,即是指所謂的行,即是指母親修行者就像母親一樣,看著兒子,不讓他墜落危險。如果散亂,就要責備:「為什麼你不知好歹,生老病死輪迴多少次了,你還著於妙欲現在有佛法可以治療,你為什麼不念佛,不來淨除業障呢?」
又作念言:「生在末法,末法垂已欲滅,猶如赦鼓開門放囚,鼓音漸已欲止,門扉已閉一扇,豈可自寬不求出獄。過去無始世界已來,所更生死苦惱萬端,今所受法未得成就,無常死賊須臾叵保,當復更受無央數劫生死之苦。」如是種種鞭心,令心得住。心住相者,坐臥行步常得見佛,然後更進生身、法身。得初觀已,展轉則易。
進一步思惟,現在是末法的時代,佛已經不在世了。末法時代即將要消失,就好像國王大赦囚犯時,會打開牢門並敲鼓,鼓音慢慢息了,如果囚犯還沒有出來,就要繼續被關在牢房之中。法已經不顯現了,如果不抓緊機會精進修行,無常死賊一來,又要在三界裡輪迴。
生身觀者,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撿意入定,即便得見,當因於像以念生身。觀佛坐於菩提樹下,光明顯照,相好奇特;或如鹿野苑中坐,為五比丘說四諦法時;或如耆闍崛山放大光明,為諸大眾說波若時。如是隨用一處,繫念在緣,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見佛,舉身快樂,樂徹骨髓。譬如熱得涼池、寒得溫室,世間之樂無以為喻也。
先取佛像產生似相,時時刻刻生起佛的像,彷彿見佛一般。接著思惟是因心定住想,所以生起佛像。觀生身以釋迦牟尼佛為例,祂在菩提樹下思惟,夜睹明星而悟道;或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說四聖諦;或在靈鷲山,講大乘經典,放大光明,為大眾解說般若的法義。隨時令心繫住佛,就好像在眼前一般,心不散亂,全身快樂,樂徹骨髓,就像是「熱得涼池、寒得溫室」。世間的快樂沒有比佛現前法喜充滿,更快樂了。
第一種觀法是觀佛的像;第二種觀法是栩栩如生地觀想,有如佛就在眼前說法;緊接著第三種觀法是法身觀法。
3. 法身觀法
修行就是為了要生起般若的智慧,生起自他不二、心境不二的智慧,了知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
法身觀者,已於空中見佛生身,當因生身觀內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善業。如人先念金瓶,後觀瓶內摩尼寶珠,所以尊妙神智無比,無遠無近無難無易,無限世界悉如目前,無有一人在於外者,一切諸法無所不了。常當專念,不令心散,心念餘緣,攝之令還。復次,一切愚智,當其死時,外失諸根,如投黑坑,若能發聲,聲至梵天。大力、大苦、大怖、大畏無過死賊,唯佛一人力能救拔,能與種種人天、涅槃之樂。復次,一切諸佛,世世常為一切眾生故,不惜身命。如釋迦牟尼佛昔為太子時,出遊道見癩人,勅醫令治。醫言:「當須不瞋人血飲之,以髓塗之,乃可得差。」
太子念言:「是人難得,設使有者,復不可爾。」即便以身,與之令治。若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佛恩深重過於父母,若使一切眾生悉為父母,佛為一分,二分之中常當念佛,不應餘念。如是種種功德,隨念何事,若此定成,除斷結縛,乃至可得無生法忍。若於中間諸病起者,隨病習藥。若不得定,六欲天中豪尊第一,飛行所至宮殿自隨;或生諸佛前,終不空也。若人藥和赤銅,若不成金,不失銀也。
觀生身,彷彿佛就在面前。其次觀佛的功德,以及佛的恩德。
    第一、觀佛的功德。佛慈悲眾生、救度眾生的能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可以救度眾生,我們要專注一心,離開佛。
    第二觀佛的恩德。佛慈悲救度眾生,有如父母,甚至超過一切的父母。
經文中提到一故事。佛當太子的時候,看到有一個人生了皮膚病,太子要御醫醫治生皮膚病的人。御醫說:「只有吸吮不瞋人的血,再以他的骨髓敷在病人身上,這病人才會好。」太子心想不瞋的人很難得,即使有,也不會讓他的血被別人吸,他的骨隨被取出塗在病人身上。太子悲憫眾生,就親自捨身,讓這位病人得治。這是《本生經》裡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有捨身眼睛等故事,都在說明佛的恩德。
假設一切眾生都是父母歸為一分,佛是另外一分,佛的恩德還勝過一切眾生,因此要經常念佛。如果成就念佛三昧,就可以除斷結縛,乃至證得無生法忍。如果當中生了病,也可因念佛而藥到病除。即使沒有得到念佛三昧,來世也可以轉生六欲天中的最尊貴者,飛行所至之處,自然有宮殿相隨;或者轉生佛前,功不唐捐也。這有如以藥熔入赤銅,即使不得金,也可以得銀,所謂「取法乎上得中」。
法身觀是觀佛的智慧和慈悲,因此念念都是佛,心只有佛,不起他念,以此轉化我們的貪瞋癡,淨化我們的貪瞋癡。同時了知佛是覺行圓滿者,得諸法實相,離開一切對待分別,用這種觀想去除自己的分別心最後智慧現前,如佛一般圓滿自在。
除了觀想佛,一般還有以阿彌陀佛為所緣境;佛佛道同,觀想任何一尊佛都是一樣的。以自己的因緣相應隨觀一佛,這是一種方便法,能夠收攝我們散亂的心,專注於佛的像、佛的生身、佛的法身,因而證悟中道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