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三)

(二)中道甚深觀修
了解《般若經》的方法,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中觀論》,龍樹菩薩綜合《大般若經》的要義而作。
1. 造論目的
《般若經》出現以後,有種種的邪見產生,有的行者認為一切法空,不信因果,無所忌憚,變成方廣道人;有的行者執著緣起法是實有,遠離人群,追求解脫,不行菩薩道,對於眾生的現實生活,不能多所幫助。龍樹菩薩的《中觀論》只破不立,因為有所立就是不空,這是龍樹菩薩方法論上的特點。由緣起的正見而安立二諦,由二諦而彰顯中道實相。
彰顯中道實相,目的是為著了脫生死。了脫生死不是為著離開生死,而是在生死輪迴中生起般若智慧,了知生死與解脫不二,輪迴與涅槃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以空正見掃除一切的自性執,把所有的邪見清淨以後,發揮大慈大悲的方便妙用。在方法論上是破邪顯正,這正是《般若經》的精神,一切萬法皆畢竟空。
世間的聖賢都只講世間法,也就是世俗諦。中國儒家、道家所講的亦是世俗諦,其他宗教也只說到世俗諦,唯有佛陀提及勝義諦。大乘經典指出空性沒有離開一切諸有,如果把空性與一切萬法、一切諸有分開,就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認為世間法即是出世間法,這種立論在般若經典中,稱之為空性。一切諸法是「空性」。
佛陀提出的空性,引起外道質疑,佛教本身的修行者也質疑,既然一切法是空性,又有誰在造業呢?又有誰承受果報呢?產生種種的邪知邪見。而且容易執著空,以為空是實有,不肯在世間法中努力工作生活,一味地逃避世間法,遁入出世間法。
龍樹菩薩看到這種情形,寫了論疏,討論《般若經》的真正空性義,最簡短的著作就是《中論》(Mūla-mādhyamaka-kārikā,或稱《中觀論》,本文是用偈頌體,後有長行解釋,而以清目的疏論最好,所以鳩摩羅什大師將《中論》及清目的注釋翻譯成中文。再將《中論》加以演繹的是《十二門論》。他的弟子聖提婆,又將《十二門論》更加延伸,演繹為《百論》。在這些論典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中論》,因此談大乘的般若空性,一定要談《中論》。
《中論》提出幾個重點。第一個重點:二諦說。二諦說在以前的經論中從未提出,這是龍樹菩薩首創的。《中論》卷四說: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佛陀在說法時,有時是依世俗諦來講,譬如世間法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苦集滅道。但世俗諦是就世間法假名安立,藉以說明樹、草、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無情法界的世間相。
世俗諦不能令一個人解脫煩惱,不能令一個人究竟證悟涅槃。這裡提到「究竟」,就是毫無例外 no exception 的意思,永遠能夠離開煩惱。世間法可以讓我們暫時的離開煩惱,但不是永遠的,不能夠究竟的解決,因為世間法有生有滅,有來有去,在某個因緣條件下,仍然有煩惱痛苦。要究竟解決煩惱痛苦,必須勝義諦,也就是認識一切諸法的實相。
龍樹菩薩為什麼要造《中論》?除了提出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中道見、中道觀。中道不是如儒家所說,不取右、不取左而走中間;中道是左右不取,中間也不取。中道是一切世俗諦就是勝義諦,勝義諦沒有離開世俗諦。
為什麼會提出八不中道?當時很多的聲聞修行者,執著勝義諦為真實,執著空、無我為真實,因此不肯回入有,不肯離開涅槃再回世間來廣度眾生。因為世間是苦的,一旦證悟涅槃就得寂靜,離苦得樂是一般人的願求,可是這就違反了佛陀的本懷。佛陀的本懷是在世間成佛,是要令一切眾生,在這一生成就阿羅漢,甚至成佛,而不是等待來世成佛,也不是等待來世往生到淨土修行。要每一位眾生,當下透過觀照一切世間法的真實義而得解脫。
這就是龍樹菩薩為回歸佛陀的本懷,而寫《中論》這一本書的初衷。
2. 以緣起法說空
2-1. 破一切有
龍樹菩薩開創緣起性空的大乘「中觀」 學派,《中論》八不」反駁種種「有」的執著,尤其是說一切有部的法體實有」主張。
有部反面的觀點,就是龍樹的空性」概念。空性」本非老莊的無」,也非西方的「空無」(no and empty。因此,不要借用這些概念來解釋龍樹的「空性」(śūnyatā)。
部派佛教的思想,尤其是犢子部和有部的學說,違背佛陀的無我教理,導致初期大乘「一切法皆空」、中觀學派緣起性空」的思想形成。大乘空性思想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導源於原始佛教,經過部派佛教才形成的。
無我」與因果業報」矛盾?承認無我」(anātman,就否認因果業報」hetuphala karmavipaka
釋迦佛不回答十四無記的問題。譬如身(肉體)與命(靈魂)是一?是異?如果身」與命」是一,身壞命終,即如阿闍多翅舍婆羅Ajita Kesa Kambala所主張死是斷滅,物心二元皆歸斷滅,人死歸無;佛陀提出因果業報論」反駁。如果身」與命」不一,死後身體壞滅,靈魂猶存,即是婆羅門梵我一體論」;世尊提出無我論」反駁。形而上的問題,原始佛教不予回答,蓋與解脫無關
為著回答婆羅門教和外道的這些形而上問題,部派佛教於焉出現。犢子部(vātsī-putrīya)主張我法恆有」,說一切有部主張我無法有」,分別說部、大眾部、化地部mahīśāsaka等部派主張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
這些學說導致大乘佛教的出現,包括《般若經》的一切法皆空」,以及龍樹菩薩的緣起性空」學說。
說一切有部的我空法有」思想,其中我空」是否認人我」的存在,法有」是指諸法的本體皆實有」。法有」的理論有二:一是三世實有,以此反駁化地等部的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有部認為如果沒有過去、未來,則證得」、成就」、因果」等理論就不能成立。二是法體恆存,諸法的本體永遠存在,即事物現象形成的要素是實有」的。
說一切有部以六因、四緣、五果說明萬法的形成。六因四緣是為了對抗當時流行的無因論、不平等因論、因緣非實有等異說,以顯示諸法之生決定有因,並詮釋「三世實有法體恆存」、「因緣實有」。再透過六因、四緣、五果的分析,找出三世因、緣、果、報之間的聯繫脈絡與關聯性。六因:相應因、俱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能作因。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五果: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
大乘佛教「空」(śūnya)的思想形成大約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般若系統一切法皆空」的思想;二是龍樹菩薩緣起性空」的思想。
初期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屬於般若系,闡揚空」śūnya的思想,由它又發展成《寶積經》、《法華經》、《華嚴經》、《維摩詰經》等。
空」是大乘思想的中心,說明一切法的本性為空。《般若經》所說一切法皆空」,或龍樹菩薩提出緣起性空」都是反駁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論。龍樹繼承與宣揚般若的空思想」,但他對空的分析有所發展,以「緣起」分析諸法,證成一切法皆空。
龍樹菩薩首先注疏《般若經》成《大智度論》,闡釋該經性空實相的義理。之後,繼續著作《中論〉、《十二門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等。其中,《中論》不以般若波羅蜜多說明一切法皆空,而是以緣起pratītya samutpāda來解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二九云:
(善現):「如來常說色空,受、想、行、識亦空。如來常說眼處空,耳、鼻、舌、身、意處亦空。如來常說色處空,聲、香、味、觸、法處亦空。如來常說眼界空,耳、鼻、舌、身、意界亦空。如來常說色界空……如來常說地界空,水、火、風、空、識界亦空。如來常說因緣性空、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性亦空……如來常說有色法、無色法空,有見法、無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亦空。如來常說過去、未來、現在法空,善不善無記法、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法亦空。」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我常說此諸法皆空。」……我常說此諸法皆空。
說一切有部依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解釋法體實有,即一切法皆有自性」,並以六因、四緣說明諸法的結構方式,以三世解釋法體在時間上的存在,承認法體的存在等同承認三世的存在。大乘《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如來常說因緣性空、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性亦空」解釋諸法皆空」非實有,主要是否定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極微論。
    2-2. 非有非無
龍樹菩薩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弘揚空性的思想,他在《大智度論》卷六十二中提到:
一切法有二分:若有、若無。是般若中,有亦不應取,無亦不應取。離是有、無,即是諸法性。
一切法不是有,就是無。但般若中,有、無都不應取。不有不無,就是一切法的本性,這稱為中道
    《大智度論》卷六也說:
復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以是故言諸法如化。
並非不能見聞覺知者才稱為空,而是無實用者才稱為空,因此我們說諸法如幻化般不實。
    有」與無」是萬物的兩面。通常我們認為感官能覺知的東西是有」,不能覺知的就說無」,這是知識的界限。從大乘佛法而言,有」與無」只是無限時間上的一期生滅現象而已,並非生就有,滅就無,而是不斷在生滅。如果我們從有限的時間來看萬物,萬物就有生滅,以為生是有,滅是無。生就喜,滅就苦,這是眾生的情執。但是覺悟者從無限時間來看,萬物方生方滅,方滅方生,生中有滅,滅中有生,並非生就不滅,也非滅就不生,有與無、生與滅是由於緣起造成的,稱為空」。生滅是萬物的常性,故緣起即空。龍樹解釋空」不是不見」,而是無實用」,故說諸法如幻如化,離是有、無,即是諸法性。可知,空並非虛無,而是指諸法的本質是如幻如化,沒有定性,非有非無。
《般若經》認為必須從菩薩地以般若波羅蜜多觀察諸法實相,才能了解諸法空性。龍樹菩薩則以緣起法說明諸法的本質是空性」。
《大智度論》卷十九說:
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
三界世間法都是眾因緣和合而生的,和合生所以沒有自己的性質,沒有自己的性質所以是空,是空所以不可以緣取,不可以緣取所以是涅槃。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說
隨事起名,如官號差別、工能智巧、出家得道,種種諸名,皆是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生空故法空,法空故生亦空。
我們隨各種事物起各種名字,譬如官號職稱的不同、記憶智慧、出家得道等,這些都是因緣和合所生,所以沒有自性沒有自性,所以是畢竟空。眾生是空,所以法也空;法空,所以眾生也空。
    《大智度論》卷十八說: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皆無相,是諸相從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無。
一切法相皆從因緣和合生,所以無自性,無自性故無相。菩薩的無相觀,不同於凡夫、外道及二乘行人,凡夫執著一切法相實有,外道或執著有或執著無,二乘則執著無常故苦;菩薩則通達一切法皆無相,無常相無斷相,無苦相無樂相,無來相無出相,無相即真如相。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說:
如五眾和合故名為我,實我不可得;眾生乃至知者、見者,皆是五眾因緣和合生假名法;是諸法實不生不滅,世間但用名字說。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皆是因緣和合假名法。
是中佛更說譬喻。有人言:「但五眾和合有眾生,而眾生空,但有五眾法。」佛言:「眾生空,五眾亦和合故,假名字有。十二處、十八界亦如是。」
五眾(五蘊)因緣和合而生,假名為我,實際上並沒我存在。眾生、知者、見者都是五眾因緣和合而生,假名為法,實際上諸法是不生不滅,世間人只是用名字來說話而已。菩薩、菩薩名字、般若波羅蜜也是如此,都是因緣和合假名施設的法,並不真實生或真實滅。
    龍樹以緣起理論來說明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宇宙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沒有固定相,因此諸法無自性,無自性所以是空性。一切有部論師反辯「但五眾和合有眾生,而眾生空,但有五眾法。」這是一切有部「人無我」、「法體恆存」的主張,眾生雖空,但構成眾生的五眾法(五蘊)卻是實有的。佛回答:「眾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但有假名施設,並無實義。」
    龍樹《大智度論》卷六說:
問曰: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鏡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云何言「實空,不生不滅」?
答曰: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是亦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緣則無所用;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
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緣,乳亦不自在,乳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生,如是無邊,皆有因緣。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
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佛家把萬法譬喻成夢幻泡影露電、水中月、鏡中像等。外人以鏡中像為例,質疑鏡中像從面、鏡、持鏡人、光線等眾因緣和合生,怎麼可以說:「實空,不生不滅」呢?
    佛家回答:「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自己做不了主,所以是空。」如果諸法真實有,就不應從因緣生。為什麼?如果因緣中本就有果,就不必靠因緣了;如果因緣中本就沒有果,即使因緣具足,也產生不了果。
    譬如,乳中先有酪,乳就不是酪的因,因為酪早就有了;如果乳中先無酪,好像水中無酪一般,乳也不是酪的因。如果乳中沒有酪的因,為什麼水生不出酪呢?如果乳是酪的因緣,乳也不自在,因為乳也是從因緣生。乳從牛而來,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