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4-般若中觀禪觀

般若中觀禪觀(十四)

   3. 中觀深義
3-1. 八不中道
《中觀論》開宗明義就說: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3-1-1. 不生亦不滅
這是在破除小乘的執著,以及其他外道的邪見。小乘執著有生有滅,這是緣起的正見,業果的理論,急於由生而入滅,急於離開生死輪迴,進入涅槃寂靜。所以,龍樹菩薩提出不生亦不滅的中道觀。果不從自因生,不從他因生,不從自他共因生,不從無因生。果是從因緣生,無自性空。不生,故不滅。
3-1-2. 不常亦不斷
這是針對婆羅門教及順世派的思想而說。婆羅門教認為,婆羅門神是常;而順世論者認為,世間是斷滅。一個是常見,一個是斷見。常見,引申出種姓階級制度,一切皆不可改變,一切皆神所制定。斷見,唯物論者主張這一世沒有所謂的業果,能享受就享受,盡量玩樂。龍樹菩薩為著斷除婆羅門教和順世派的邪見,提出不常亦不斷的中道見。
3-1-3. 不一亦不異
這是為破除六師外道中兩個最大的派別,數論派和勝論派。數論派主張一切的果皆是由因而生,沒有緣在裡面,因和果是一。認為一切萬法以二十五諦為元素,「神我」是精神的基本原理,「自性」是一切物質的基本原理。有情眾生由「神我」而有心意識作用,自性則為可供開展的唯一因子,乃宇宙諸現象的本體。自性由純質(sattva)、激質(rajas)、翳質(tamas)等三德(guna)所構成。二者一旦結合,三德失去平衡,就開展出覺,覺生我慢,我慢生十一根(即眼、耳、鼻、舌、身五知根;語、手、足、生殖器、排泄器五作根;意);十一根生五唯(色、聲、香、味、觸),五唯生五大(地、水、火、風、空)。此等原理與自性、神我合稱二十五諦。又謂人生有依內苦、依外苦、依天苦(運命苦)之三苦。苦之原因即來自「神我」與「自性」的結合,唯有「神我」脫離物質現象而獨存時,始能獲得解脫。
勝論派主張因和果是異,有所謂的六句義「實、德、業、同、異、和合」等,或者後期所說的九句義,解釋人生宇宙發展的原理。因中沒有果,果中沒有因,因果是不同的。
龍樹菩薩為著破除數論派、勝論派的邪見,因此依據《般若經》而提出不一亦不異。
3-1-4. 不來亦不出
當時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主張一切眾生皆由大自在天所生,所以有來有出。為著破除這種邪見,龍樹菩薩提出不來亦不出。
3-2. 依根器而有說法
有情眾生看到一切諸法的生老病死、生住異滅,就執著以為有生、有住、有異、有滅,因而隨著生住異滅而痛苦不堪,情緒不能超越,不能究竟離開心靈的壓力,所以佛陀提出緣起的理論。本來緣起的理論就是在說明勝義諦,而勝義諦是就一切諸法的現象來詮釋的。
有情眾生是十二因緣流轉,有因有緣,所以有果。《雜阿含經卷二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如果執著因緣為有,就產生三界六道眾生的輪迴。如果透過聞思修、戒定慧,就可以止息生死輪迴,證得寂靜涅槃。可是一部分的修行者執著因緣生、因緣滅是真實的,不知一切都只是假名安立而已,相空性空,離四句絕百非。因此龍樹菩薩依佛陀說《阿含經》的本懷,提出不生亦不滅等八不中道。
為什麼要提出不生亦不滅?人的頭腦非常發達,經常在思考:「我從哪裡生?我是父母所生的嗎?」部分宗教界,說是造物主所生,是神所生;唯物論者,說是物質所生;唯心論者,一切都是由自性、由神我所生。有的認為是外在的造物主所生;有的認為一切是自然論,是偶然論,是機械論,沒有因、沒有緣的。種種的邪知邪見障蔽眾生的智慧,我們如果有所生,必然就有所滅。如果是「因」所生,就被「因」所控制,自己永遠得不到解脫。如果是「無因」所生,這又違反我們所經驗的世間萬物,一定是有因有緣才能生起世間的萬物。
佛陀為著要斷凡夫的邪知邪見,令他們能夠究竟解脫,對聲聞、緣覺眾講苦集滅道四聖諦及十二因緣,講諸法因緣生。對大根器者,佛又說因緣生是不生,因是空性,緣也是空性,所以因緣生是空性,也就是不生。既然不生,當然不滅。因此,佛對小乘根器者說緣生緣滅,但對大乘根器者說不生亦不滅,法無定法,隨順眾生而施教,目的是為著解脫生死煩惱。
3-3. 由緣起正見開展空性
《中論》卷一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時候,觀察十二因緣,觀察有情眾生的生死輪迴,由於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愁苦。就因緣來看,是無始亦無終,因緣不可盡,也就是因緣畢竟不可得,如虛空一般是沒有邊際的。也就是說因緣本身就是空性,因緣生因緣滅,其實是不生不滅。只不過因緣合在一起,有一個現象,眾生沒有觀察到空性,以為因緣合在一起就有生,以為因緣離散就有滅,產生種種的邪知邪見,對於「因緣故空」有了懷疑。
因緣本來就是空性,因緣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可是小根器者不能理解大乘佛法中所說的畢竟空,他們懷疑如果是畢竟空,怎麼會有罪福報應的因果關係呢?如果是不生不滅,就認為沒有世俗諦,沒有第一義諦,佛所說的一切法就不能安立了。所以執著空相是真實的,而對空相產生貪著,不能接受畢竟空的種種道理,因此龍樹菩薩才造《中論》。
八不的中道,是由《般若經》所安立,而《般若經》是由《阿含經》的緣起正見而開展。《阿含經》講緣起,一切皆是自己的業力所形成。因為無明,所以造業;因為造業,所以有果報。惑業苦的輪轉是緣起,所以無自性空;也因為是無自性空,所以才能夠因緣和合而有一個果呈現;也因為惑業苦皆是無自性空,因而可以改變。如果惑業苦是有自性,是本來如是的,無明就無法改變了。凡是真的,就不會增減;凡是假的,就會有增減、生滅、來去,有種種的不同。以虛空來比喻,無邊虛空是它的自性,是法爾如是,因此不論虛空中現象如何來去,如何生滅,都無損於虛空的清淨本性,不會讓虛空有所生滅,不會讓虛空有所增減,也不會讓虛空有所淨垢,虛空永遠如是。虛空是不動的,由緣起而得到性空的正見。
4. 諸法皆空性
為什麼說不生?我們可以分析,一切法就世俗諦來說,是有生。一個小孩子出生了,一棵樹出生了,果子出生了,從世俗諦看,有因有緣就有果生。我們先探討各種因生。
4-1. 非無因生
從觀察世間相,無因生不能成立。蘋果一定是從蘋果樹所生,蘋果樹一定是從蘋果的種子所生;芒果一定是從芒果樹所生,芒果樹一定是從芒果的種子所生。因此,從經驗中觀察,無因生是不可能的。
4-2. 非有因生
無因生不能成立,就一定是有因生嗎?有的學說或教派主張一因生,有的主張二因生,有的主張多因生,佛陀認為都不能成立。如果是一因生,A能夠生出A,或者A能夠生出ABCDEF無盡的萬物。如果A生出A,這個不稱為生,因此A生出A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不自生;一切萬法不是從自己生出來的。如果說A能夠生出ABCDE種種的萬物,這個也不能成立。譬如,蘋果樹能夠生出蘋果、芒果、李子、桃子、蔬菜等,這是不能成立的。從世間法來觀察,A不能夠生出A,也不能生出ABCDE等無盡的萬事萬物。
所以一切法,不從自因生,也不從他因生;蘋果不能生蘋果,桃子、李子也不能從蘋果樹生出來。如果是不他因生,不自因生,當然也不共因生;自因生加他因生不能成立。因為自因生不能成立,他因生也不能成立,自他共因生當然也就不能成立。
4-3. 非從緣生
前面已經講解,諸法不從自因生、不從他因生、不從共因生、不從無因生,因此諸法是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是故知無生。既然諸法不從因生,是不是就從緣生呢?龍樹菩薩緊接著在《中論》卷一提到:
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
一切諸法的本性,既然不是從因所生,也自然不在於緣中,因此一切諸法的自性不在緣中。比如,芒果的自性、性質不在水分之中,不在陽光、土壤、肥料、空氣之中,因此一切緣是無自性,也使得一切諸法也是無自性。芒果不能僅從因而生,必待眾緣,如果沒有眾緣,芒果樹不能生芒果。可是芒果又從其他的緣來生嗎?也不是。土壤不能生芒果,水分、陽光、空氣不能生芒果。因此,一切的萬事萬物,也不從緣生。
佛在《阿含經》中說一切諸法眾因緣生,為什麼在《般若經》裡又講不生亦不滅呢?其實二者並不矛盾,諸法眾因緣生就是不生亦不滅。龍樹菩薩用辯證法,分析一切諸法不從因生、也不從緣生,這是從現實世界都可以觀察得到的。就有情眾生心法來說,除了因——親因緣之外,還有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
一切諸法,不從增上緣生。譬如我們的生命,不是有父母就可以生,如果沒有神識進入受精卵,沒有業力、與父母親的緣,不可能投生為父母親的兒女。因此,不從增上緣生,難道是從等無間緣(次第緣),以及所緣緣而生?
等無間緣,意思是前一個念頭滅了,引生出下一個念頭,也就是相續。前一個念頭滅了,相續轉起第二個念頭,如此我們的心法才能夠存在。比如我們看一座山,這個是第一個念頭。繼續看這一座山,前一念就引生出下一念。我們看這座山有多高,有哪些樹木,長什麼形狀,因此前一個念就引生下一個念。等無間緣又稱之為次第緣。
難道我們的出生,是由念念相續所生的嗎?不是。念念相續只是眾緣之一,它只是前念滅、後念生,但不能生出一個新的東西,因此等無間緣(次第緣)生不能成立。所緣緣能夠生出心法嗎?因為所緣緣是心所觀的物件,因此由心所法生不能成立。
同時我們觀照,果是從眾因緣所生的嗎?果是在因中就有嗎?果是在緣中就有嗎?如果在因中、緣中就有了果,因緣就沒作用了,所生的果也不能稱為果。因為早就已經有,所以不能稱為生,不能稱為果。反之,果是在因中沒有嗎?果是在緣中沒有嗎?因緣如果沒有果,怎麼能稱為果的眾因緣呢?所以,果既然不是在因緣中,也不是不在因緣中,當然就沒有生了,沒有生也就沒有滅。
4-4. 究竟不生
佛陀開示,一切法從世俗諦來看,有生住異滅;有因有緣諸法生,有因有緣諸法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是《阿含經》的緣起義。佛陀為了破除眾生的無因生、自因生、他因生、共因生而說因緣生、因緣滅。
「因」指的是不會改變的。一個從來不會變化的東西,怎麼能生出任何的事物呢?也就是說,如果一棵芒果樹不會改變,它怎麼能夠開花?不開花又怎麼能夠結果實呢?因此一個不變的造物主,不可能生出萬事萬物,所以佛陀不說多因生,而說因緣生。
眾因緣生和多因生是不同的。眾因緣生,因是只有一個,但是緣有好多個。就色法而言,芒果的種子是因,因只有一個,但是只有芒果的種子不能長出芒果樹,必待水分、土壤、陽光、空氣、肥料等眾緣。孤因不生,要待眾緣才能生。就心法來說,有情眾生有生死輪迴,必須有親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因此因緣生與多因生是不一樣的。多因生,比如數論派二十五諦論,認為二十五諦生起有情眾生。佛法在《阿含經》中是緣起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可是在《般若經》中是畢竟空論:「不從因生,不從緣生」,也就是「不生亦不滅」。
一切法不從無因生、不從自因生、不從他因生、不從自他共因生,而是從眾因緣生。而眾因緣生就是空性,究竟義是不生。不生能夠成立,當然就不滅。
生,只是種種的因緣和合在一起,假名有生。眾生無明,沒有見到諸法實相,以為有所生,這是無知、無明而已。見到諸法實相的不生不滅最重要,就能夠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中道。生、滅是就有情、無情的生住異滅而立論,當我們能夠體會不生亦不滅,就是體會中道,生即是滅,滅即是生,因緣生即是不生,因緣滅即是不滅。
4-5. 諸說中第一
令我們難以理解的是,佛在《阿含經》中講諸法因緣生,在《般若經》中又講諸法不生故不滅。
總之,佛陀在《阿含經》提出的一切諸法眾因緣所生,在《般若經》則為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這就是空性,也就是畢竟空性,也就是一切諸法的本性,本來就沒有生過,也沒有滅過。我們體會不生亦不滅,為什麼還會貪生怕死呢?為什麼被現象的生住異滅所影響呢?不受影響就是解脫自在,就是成佛,當下從一切的因緣束縛中解脫,英文稱之為unconditioned,不被因緣條件制約束縛。
《阿含經》講的因緣所生法,在大乘經典說空性,這是假名安立,為著解釋世間相,斷除眾生的執著而已。這是中道義,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有的當體就是空,這是從生滅相來觀一切萬法,從生活經驗中,就可以體會得到的。一切諸法是因緣生,所以是空性,所以是不生。因為不生,所以不滅。既然不生亦不滅,常、斷的邊見,一、異的執著,來、出的邪知也被破除。能夠體會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佛講說的教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空性。
5. 世俗諦即第一義
《般若經》完全在談空性,一切諸法的自性空。心法空,心所法空,色法也是空;有為法空,無為法也是空;世間凡人是空,聖賢也是空;輪迴是空,涅槃也是空。由緣起而引申空性的正見,由空性的正見安立二諦。龍樹菩薩在《中觀論》卷四說: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不能正觀空,鈍根則自害,如不善呪術、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
世尊說法教導眾生,只是一個方便,隨順眾生的根機因緣,先說世俗諦。因為世俗諦是眾生自己生命的現象,先講苦,而後講集(苦因)。為著離苦得樂,所以世尊續講第一義諦——滅和道。修行去苦之道,重點在於了解苦產生的原因,滅除苦的原因,自然離苦得樂,這是第一義諦。先告訴眾生現狀,而後告訴眾生還有一個理想的目標。世尊的教法,都可以用苦集滅道來統攝,而苦集滅道就是世俗諦和勝義諦。
不了解苦和集二聖諦,就不知道眾生的苦,其實是自己造業而來的。因為無明,所以才有顛倒妄想,因而造業,並不是由他力,也不是沒有因緣而有的,一切都要由自己擔當責任。先了解世間法,才能夠在世間法中解套,解除苦的因緣。了解苦集,實踐滅和道二聖諦。
由於人們不能了解甚深佛法的真實義,因此有世俗諦和第一義諦的分別。如果不依世俗諦,就得不到第一義諦;得不到第一義諦,就得不到涅槃。不能正確了解空的鈍根人,只會自己傷害自己,有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的人,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而已。世尊知道空法甚深微妙,不是鈍根人所能理解的,所以不對鈍根人說空法。
龍樹菩薩依《般若經》首先提出二諦的主張,之前的論師從未談及。大乘的法要是大智慧大慈悲,《中論》以「八不」來說明中道的精神。佛在《阿含經》為著破除凡夫外道的邪知邪見,而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可是在大乘經典為著令眾生能夠以般若來觀照一切諸法,當下圓頓佛道的修持,因此講畢竟空性。而畢竟空性,從因不能夠生起任何的法,從緣也不能夠生起任何的法。所以在《般若經》就由「因緣生」而提升高度到「不生」,由「因緣滅」而提升高度到「不滅」,由不生不滅而開演出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這是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的要旨。
6. 三是偈演義
龍樹菩薩由緣起的正見開展更深的涵義: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
眾因緣生法,這是有為法,是《阿含經》所彰顯的緣起正見,一切諸法皆是眾因緣所生,有生有滅,有對待、好壞、善惡、苦樂。對於眾因緣所生的世間法,佛為著令眾生了解起見,就用世俗諦來演說。一切法既然是眾因緣所生,就是無自性,即是空性。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性空與緣起不二。
說緣起,是假名的施設;說性空,也是假名的施設。佛為眾生說緣起、說空性,都是名言施設。名言是名相和語言,任何的媒介方式都可為之,包括種種的手勢、表情,以及種種言說。世俗諦包含實義和假名施設。比如講火和水,火、水就是實義;但是,講火、講水是名言。名言和實義本身是不同的,講火的時候,嘴巴不會被火燙到,因為這只是名言,它與真實的火是兩件事。因此龍樹菩薩要我們明白,一切只是假名施設。
緣起即是空,空也是空,空亦是假名,緣起不當成是真實有,空性也不當成是真實有。如果把緣起當成真實有,就變成「一切有部」執著有生有滅。如果把空當成是真實有,就變成方廣道人,不接受業果的理論。龍樹菩薩講緣起是假名施設,為著令我們了解世間法的現象,是眾因緣所生;講性空也是假名,只是方便法,為著令我們了解勝義無自性,這就是中道。如果一切法不空,就沒有生滅;如果沒有生滅,就沒有苦集滅道四聖諦了。
7. 唯識五法相應中道
《般若經》與唯識學所說的五法——相、名、分別、正智、真如,都可以通達二諦。
唯識學講到世間凡夫是相、名、分別;凡夫接觸相和名,無時無刻不在起分別,即是世俗諦。智慧者有正智,所以了知一切法的真如性。真如是般若所觀照到的畢竟空性,即是第一義諦。緣起、假名故空,故二諦是非有、非無。世俗諦非有,勝義非無,二者合稱非有非無中道。
「三是偈」彰顯唯識學所說的五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中道義。」緣起是空、是假名、是中道,四者相等,緣起不無,空性不有,惟是假名,不有不無即是中道,這是一切諸法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實相中道,令行者能圓滿智慧,進一步圓滿方便慈悲。
8. 破邪顯正
《中論》主要的思想有二:一是安立二諦,一是中道實相。安立一切諸法有世俗諦和勝義諦,二諦是由緣起而開展的,一切諸法皆是眾因緣和合而有。世俗上有生住異滅,有無常變化,有每個現象、每個法自己的性質,但是在自性上是空無所有。由緣起而安立世俗、勝義二諦,由二諦而彰顯中道實相。
中道實相是不執著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的種種現象,一切現象皆是對待,皆是假名安立,所以空無自性。了解緣起是空,是假名安立,等於中道。中道是離一切的執著。
《中論》破而不立,破一切的邪見,來彰顯正見,一切皆空。如果還立宗見,等於否定畢竟空。因而《中論》破邪顯正,從破邪之中,不提出宗見而能彰顯中道見。中道見的目的就是清淨行,以便行菩薩道,畢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