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教觀》-2-止觀雙運念佛法門

止觀雙運念佛法門(十二)

(二)修行略要
戒定慧是無漏三學。修戒不能究竟解脫,只有修戒之後,進一步定慧具足,才能究竟解脫。定是必要的,初禪離開欲界,離生喜樂;開始時要先修習各種的禪修方法。
凡求初禪先習諸觀,或行四無量、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後得入初禪則易。
「諸觀」包含覺和觀,或尋和伺。諸觀的修行方法有一、滅瞋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有二、滅貪的觀不淨,有三、滅癡的觀因緣;以此三觀來滅心的三種病——貪瞋癡。這三種病是相關的如果滅了貪,就容易滅瞋和癡;滅了瞋,癡和貪可以相對淡薄;滅了癡,自然不會有貪和瞋。
    貪瞋癡是相關的心理狀態,修四無量心、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滅除貪瞋癡中的一個惡法,其他的兩個不善法就可以淡薄。尤其可以引入般若的不二法門,然後就容易入初禪。
1. 念佛三昧
1-1. 置入佛的形象
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指導一百二十三位出家、在家眾念佛。但淨土宗慧遠大師的念佛,不是持名念佛,而是修念佛三昧。
有一部《般舟三昧經》(Pratyutpanna samādhi sūtra),般舟是梵文pratyut的音譯,意思是現前,也就是出現在眼前;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佛,這是般舟三昧的念佛法門。依照現代心理學來說,只要不斷地觀或想像某一件事情,用置入型的行銷方式,一直置入佛的形象,到最後心裡面都是佛的形象,所看到的每一位眾生都是佛,所看到的任何景象都是佛,甚至在虛空看到佛這就是佛的現前。
《般舟三昧經》的修行方法,選擇一個寧靜的地方專心閉關,以七天為一期,不斷地觀想、想像、思惟阿彌陀佛,或思惟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十方佛都可以。不眠不休不斷地想,整個腦子裡面只有佛,佛自然現前,所看到的山河大地都變成佛。以七日為期,如果佛沒有現前,就更加地用功,延長到兩週、三週,最後延長到為期九十天或一百二十天的「常行三昧」,修行者不坐、不躺、不停觀想佛的形象,除了吃飯、大小便以外,如此必然成就般舟三昧第一階段。
三昧是定的意思。心不再散亂、攀緣其他的所緣,心只有繫念於佛的形象,眼所見都是佛像,耳所聽都是佛號,鼻可聞到檀香味,所吃的飯都可與佛的法身相應。
1-2. 心的作用
般舟三昧的念佛法門,不是稱名念佛、持名念佛,而是不斷地觀想、思惟佛像、佛功德的念佛,觀到佛現前,見聞覺知的一切都變成佛。但還未至成就,要進一步觀想為什麼佛會現前因為我的「心」思惟佛、觀想佛,所以佛才現前,完全是「心」的作用。如果不是我的心在觀想、在想像,佛怎麼會出現?
第二步,要有唯識學的基礎,了知一切法唯識所現,因而我所看、所聽、所嗅、所覺知到的佛都是心識的作用。佛和我不二,自和他不二,達到心境不二的境界。萬法唯識現,三界唯心造,一切不離此心,因此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二階段。
1-3. 心是依他起
第三階段繼續用功觀修。即使是我的心現起一切法相,包括佛在內,我的心仍然是虛妄的,因為我的心是因緣生的。依《大乘起信論》的「依一念不覺生三細,依境界為緣長六麤」來說,顛倒妄想是因為我起了一個念頭——觀想佛,即使是觀想佛,還是無始無明,還是妄念啟動。因此要進一步觀:「心念是依他起」,依他起是世間法,也是「生無自性性」的出世間法,是虛妄不實,如此就證得實相三昧。這是念佛三昧的三個階段,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門。
第一個步驟,觀想佛得到三昧,一切諸佛現前;其次,觀佛像,由心所生,佛與我不二;最後,觀心也是妄想,心也是緣起而自性空,因而證得實相三昧。用觀想的方式來證悟實相,就是這裡所說的念佛三昧。安那般那數息,觀呼吸(觀出入息,雖是不同的方法,但都可以令我們得定、得慧,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初禪,更進而觀諸法無常、無我得解脫。
2. 慈悲來自智慧
若利根之人直求禪者,觀於五欲種種過患,猶如火坑,亦如廁舍;念初禪地,如清涼池,如高臺觀,五蓋則除,便得初禪。
對於一般根器者,必須修安那般那念,或觀不淨、修四無量心、觀因緣、念佛三昧等,才能入初禪。如果是利根的人,可以直入初禪,觀五欲的過患如火坑,會焚燒身心,也如茅房、廁所般充滿不淨,而念初禪是清淨的。
初禪是離開欲界,稱為梵,初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欲界有眾多紛擾,透過觀修而進入初禪,離五欲棄五蓋,如清涼池,如高臺觀。由欲界進入色界是清涼的,也如登高臺,觀得更遠更清楚,表示初禪已經離開欲界的苦苦,二禪、三禪、四禪又比初禪更加清涼,但是初禪是一個很大的關卡。
清晨經行的時候,一輪明月高掛天上,有如弘一大師所說的「天心月圓」,又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菩薩的心就像月亮一般,帶給我們清涼的光明。菩薩了知我法空,空亦空,一切畢竟空,空有不二。「月」象徵慈悲,帶給眾生清涼無熱惱;「日」象徵智慧,去除眾生的無明。月亮的光來自太陽,也就是慈悲是由智慧所展現的。
佛法特別重視智慧,只有智慧才能去除貪瞋癡三毒,也只有智慧才能夠產生慈悲,沒有真正的智慧,不能夠有真正的慈悲。雖然表面上做很多的布施,做很多的慈善事業,如果沒有智慧,還是經常起瞋心和貪名,貪瞋癡不斷地現前。佛教繪畫曼達拉會畫出日輪和月輪,就是象徵智慧和慈悲,悲智雙運。
利根的修行者思惟五欲過患,以及初禪的清涼,就很容易去除五欲五蓋,得初禪。
3. 諦心取相
如波利仙人初學禪時,道見死女膖脹爛臭,諦心取相,自觀其身如彼不異,靜處專思,便得初禪。
禪修首先要取相,而後產生似相。所謂取相,就是緣取一個境界,能夠覺觀某一個所緣境,例如觀音菩薩的像或阿彌陀佛的像、釋迦牟尼佛的像,任何一尊佛菩薩的像,要經常看,經常思惟,緣取某一個外相,令心專注。
波利仙人從不淨觀而入初禪。他看到去世的婦女,已經膨脹爛臭,所以很專注思惟,將來有一天也會如去世的婦女一般。所以他就找一個寧靜的地方,不斷地取相,不忘記膨脹爛臭的女屍,就這樣子一思惟,棄了五蓋。只要去除貪,瞋就很容易去除,因為貪是有所愛。如果了知一切法生住異滅,到最後都會壞滅,變易消失,我們就可滅除貪心,同時可以進一步滅除瞋心。
喜歡的物件會異滅,不喜歡的物件當然也會異滅消失。時並不是究竟去除貪和瞋,而是暫時的,只有在定中、在思惟的時候才能去除貪、瞋、疑。保持惺惺寂寂,去除昏沉、掉舉;昏沉用惺惺來對治,掉舉用寂寂來對治。當「心」開始浮動,就立刻回到所緣境上,立刻尋伺、覺觀所緣境。當「心」陷入昏沉,就必須立刻修觀。五蓋去除便得初禪。
4. 修道之路
佛在恆水邊坐禪,有一寡聞比丘問佛:「云何得道?」
這位比丘聽聞教法不多,他就問佛:如何才能證得實相,究竟解脫呢?
佛言:「他物莫取。」
所謂他物,指身心五蘊之外的事情。佛告訴這位寡聞比丘,只管自己的身和心,也就是根和識而已,一切都與我無關,不要緣取他物。印光祖師的開示:「只管自家不管他家」,也就是佛所說:「他物莫取」。
「便解法空即得道跡。」
這位比丘將心收攝,了解一切法空空掉一切諸法,得到修道的路。
5. 智定指
有多聞比丘,自怪無所得而問於佛。佛言:「取恆水中小石,以君遲水淨洗。」比丘如教。
多聞比丘自怪修行無所得,就請示佛陀該怎麼修?佛陀教他拿恆河裡的小石頭來磨來擦,把髒東西磨滅掉,用水洗乾淨。這位比丘就照做了。
佛問:「恆水多?君遲水多?」答:「不可為喻也。」佛言:「不以指洗,雖多無用也。」
佛的教育方式是高人一等,他問多聞比丘:「恆河裡面的水多還是你拿來給石頭磨一磨的水多呢?」多聞比丘回答:「者天壤之別。」佛就說:「不用手指來洗,水再多也沒有用。」佛一提點,多聞比丘就聽懂了。恆河裡的水不是很多嗎?在裡面的石頭為什麼是髒的呢?可是你撿取恆河裡面的小石頭,用手指磨一磨、搓一搓,就可以去除小石頭的泥巴,它就清乾淨了。
「行者當勤精進,用智定指,洗除心垢。若不如是,不能離法也。」
修行的人一定要努力,用智慧禪定的手指來摩擦石頭,去除石子的汙垢。同樣,以智以定的手指,就可以去除心的汙垢——貪瞋癡。
我們聽聞很多的教法,懂得很多世間法的知識和法門,也發願自己沒有煩惱,希望自己能夠成佛。但少了定和慧,有如少了手指去搓洗石子的汙垢一樣,沒有定慧,絕對無法去除心的貪瞋癡三毒。這裡再一次強調止和觀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