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十大願
鄭振煌教授
2008/05/29
缘起–
[菩提工作坊]已走了二十年的岁月,秉持着佛陀的教法及以佛曲为弘扬佛法的宗旨,接引无数年轻人前来学佛。为了后令入佛愿,因此在今年 3 月 28 日普贤菩萨圣诞日,全体理事发愿共修普贤十大愿,以修普贤行悟佛菩提为菩提工作坊的修行方向,并訂于今年 12 月 6 至 7 日在吉隆坡民政大厦举办《普贤行悟菩提》佛曲弘法会。
 
普贤菩萨騎六牙香象,勇力与温柔兼备,在行与愿方面,都是最为殊胜的,且来看看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讚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对于学佛人,郑振煌教授认为,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是最简单明显的指标,普贤菩萨不教我们去做那些能力不可及的修行方法,只是如实的一步步走向菩萨道,在普贤十大愿里,处处都充满了美丽无比的菩萨思想,动人肝肺,在普贤大行大愿里也有极非凡的感性与理性,我们应该学习普贤菩萨的行愿。
 
鄭教授以您看[普賢菩隆十大願],對現代學佛人有些什麼幫助?怎樣體會佛菩薩的精神?
[普賢]這個名字在梵文是 Samantabhadra,samanta 是平等的意思,bhadra 是賢能,中文翻譯成[普賢]。
  
所謂平等心,是看待一切萬法本身都是空性,都是真如性,都是緣起性,也就是悟證一切萬法的實相、本來面目。這種平等觀的智慧,叫做[普]。
 
[賢]就是比別人來得好,不但是伦理道德比別人好,同時智慧也比別人來得高,慈悲比別人來得廣,位臨極聖(佛)曰賢。
 
[普賢]不僅在漢傳大乘佛教中是修行的起點,而且西藏密教中的[普賢王如來],被稱為本初佛,也就是一切諸佛之本。換言之,修行要從[普賢]開始,要發普賢大願,不管是做世間的事情,或是出世間的事情,先要有個動機,動機一定要大;儒家所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就是說,你的志願如果只訂在中等,所得到的結果一定是下等;如果所發的願是上等的,也僅得到中等。普賢大願是最高最大的願力,動機要求最完美。最完美就是平等性的好,當然指的是成佛。
 
[普賢]的願有幾個特色。第一沒有時間限制,不會這輩子發了普賢願,下輩子忘了普賢願,它沒有時間性,直到成佛,都以普賢願王為前導。第二沒有空間限制,普賢菩薩說:[虛空界盡,我願乃盡,虛空界不可盡,我願無盡。眾生界盡,我願乃盡,眾生界不可盡,我願無盡。眾生業盡,我願乃盡,眾生業不可盡,我願無盡。]
 
除了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空間限制之外,普賢願的第三個特色是沒有眾生限制,沒有眾生的限制,這就是[普]的精神。[普]才算是真平等,表現於身語二業的就是大慈大悲。
 
總之,普賢行願是超越時間、空間與對象的。這種看待一切眾生與萬法皆平等的智慧和慈悲心,給現代修行人指引了一個最基本的發心,也就是大菩提心。修行一定要鎖定大菩提心,鎖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鎖定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它很明確地指出修行人的法門和目標。
 
如何在生活中體現普贤十大愿?
普賢十大願一開始就說[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是說對聖者的恭敬。學佛甚至學習任何世間法,都要在恭敬中求。諸佛如來不僅指過去、現在的諸佛如來,還包括未來的諸佛如來,也就是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三者[廣修供養],就是從布施中去除我執,去除法執,才能夠達到[普]的性質。以平等的布施心,供養佛法僧,普及一切眾。
 
四者[懺悔業障],人在成佛之前,不可能沒有犯錯,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能從善,把內心的糾葛,內心的掛礙放下,才能夠修行。如果內心還有很多業障、牽掛,就無法修行。現代人說,心理要健康,情緒要管理好,才能成功。
 
五者[隨喜功德]是治療我們的嫉妒心,隨喜別人的好處優點。我們要一直讚嘆別人,對別人的成功或長處不可以有嫉妒心。
 
六者[請轉法輪],就是要主動積極宏法利生,主動邀請師父開示,因為諸佛菩薩、高僧大德都會應眾生請常轉法輪。因此,請轉法輪很重要,自己要有這個動機,終身學習,師父們如響斯應,如叩斯鳴,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
 
七者[請佛住世],就是希望佛能住世,佛的肉身不可能永遠住世,但是佛會應眾生之請,隨時示現他受用報身和應化身,宏法濟世。我們不僅要發願祈請佛法僧三寶長久住世,而且要發心護持三寶,讓正法久住。有三寶,正法就可以久住世間,因為三寶是明燈,能夠照亮五濁惡世的黑暗。
 
八者[常隨佛學],也就是要不斷的親近善知識,學習成長。人生的使命與價值就在學習圓滿自己。
 
九者[恆順眾生],也就是因機逗教,隨順眾生的根機,宏法度眾,利益眾生。眾生恆常處在痛苦之中,任何所求,都要像觀世音菩隆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普賢菩薩代表平等的心胸,是空性的體悟。先有了空性的智慧,才能生起大慈大悲心,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普皆回向能擴展我們的心胸,我們所得的一切利益、安樂智慧都不要私藏,都要分享予一切眾生,回向無上佛道,回向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回向有四種: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向他。
 
現代社會都強調我們要有積極心,要打開我們的心胸,要打開我們的一切枷鎖,要打開我們的自私自利觀念,這就是普賢菩薩的目標。
 
修解脫道的人還需要以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大方向嗎?
還是有需要的。因為解脫道的主要目標是智慧,體悟一切諸法的平等性,也就是[普]字。普就是體會一切法界都是緣起的、是空性的。所以解脫道的修行人也需要從[普]開始修。因為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所以實踐了普,還要分享別人,這就是賢。
請教授談談您以普贤十大愿修行的體驗。
我小時候接觸佛教,后來在慧炬工作了三十餘年,慧炬的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往生以后,有人說他就是普賢菩薩的示現。
 
1960 年代,台灣海峽局勢緊張,政府實施戒嚴,那是白色恐怖時期。周老居士在多位高僧大德支持下,發願把佛法帶進大專院巷校,讓大學生、高級知識分子、教授接觸佛教,改變了過去大家對佛教的誤解。
 
從民國八年五四運動起,大家揚棄古老的東西,包括讓人覺得落伍的佛教。周宣德先生想到如果要讓一般老百姓樂於接觸佛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讓知識份子接受佛教。知識份子如果能夠接受佛教,就表示佛教在現代社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他才推動大學生學佛的風潮。
 
我在那時候親近他,學習他的心胸,凡是青年人有所求,青年人想聽佛法,他不管再忙、再遠的地方,都一視同仁地滿他們的願。當時台灣教育部管得很嚴,宗教不可進大學,學校裡面不可有宗教色彩。在很特殊的情況下,周老先生到每間大學去為大學生介紹佛法,善巧方便,不談佛教,只講佛學、談佛法。
 
他用科學化、現代化的語言介紹佛法。只要眾生有需要,我們就要回應眾生,恆順眾生,不可以拒絕任何眾生的請求,這就是普賢菩薩的體現。
 
恆順眾生需要一些智慧嗎?有些人誤解了恆順眾生的意思,以為任何要求都要予以滿足,可是一些要求可能是不合理的。
事上的眾生是指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各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以智慧來教化,強調的就是教化眾生,不一定就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比財布施還重要。有智慧才能辨別眾生的要求合不合乎八正道,而我們的回應是否正知正見。如果不合乎戒定慧的正知正見,不應滿足,應予改正。
 
理上的眾生,是指我們內心的生滅,我們的起心動念或任何事物都是剎那變化的。因此恆順眾生,從理上來講,就是看透一切現象的緣起緣滅,不迎不拒絕一切現象。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有因緣,也一定都在改變,如果能夠自在無礙的在因緣改變中接受情境,才不會有煩惱。
 
恆順眾生,最重要的是恆順心中的起心動念,心中的眾生。我們要正念分明,才能看清念頭那裡來那裡去,念頭的性質、內容如何。同時我們要以智慧揀擇任何念頭是否合乎正知見,如果不合就要改,如果符合就要增長。
 
說到有願必成,你有沒有體驗過有願必成?請說說你有願必成的體驗。應該說我們也不斷地在體驗這種有願必成。
其實,我們只要動了一個念頭,很快就會實現。我們的念頭有召感性,這個念頭只要來自內心里的清淨心,它會召感相同的因緣。
 
最近有一本很流行的書叫[秘密]。[秘密]里提到的新秘密其實就是佛法。
 
佛法講,念頭具有召感性,它會召感相同的磁場,所以有願必成。
 
有一個念頭起來,一定會召感同性質的因緣,同性質的因緣來了,就是因緣和合,事情一定成,這是恆順眾生的意思,當然一定要保持好戒定慧的原則,以戒為前提,這樣必然有願必成。
 
對於面對苦難的人,可能行這個願以脫離苦,請問这样修行可以吗?
面對苦難的人要行這個願,就要曉得苦難是無常的、是空性的。所謂的苦難也會改變,如果要讓它改變得更好、更快好,就必須加進好因緣。如果我們繼續拒絕苦、逃避苦難的話,就不叫恆順眾生。只要心能夠恆順眾生,接受它,清楚保持內心清淨,放進善的因緣,苦難反而是件好事情,因為我們可以從中學習。
 
我們一生都是在學習,都在犯錯之中學習,所以苦難是逆增上緣,苦難是好的,越多的苦難越能成就我們,[玉不琢不成器],琢磨就要靠苦難,如果順境就不可能琢磨。要面對挑戰,才能把願實現出來。
 
修[普贤菩萨]法門,要有什麼念誦的功課?
我們在台灣共修時,都經常念[普賢行願品],包括普賢菩薩的聖誕日,或者在重要的活動開始前都先念[普賢行願品]。
那是說都很普遍?
是的,很普遍,以此提醒自己的初發心是否與普賢菩薩相應。
一般上很多人都比較與觀世音菩薩相應,普賢菩薩為什麼比較沒那麼深入民間?
觀世音菩薩從感性入世,因為眾生都比較脆弱,都比較有情執,觀世音菩薩恆順眾生,先從眾生的感性需求、需要去滿足;而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既有感性,又有理性,而且十大願確實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和能力,一般人都沒有勇氣承擔。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盛行時大約是在第四世紀,那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兵荒馬亂,連年戰爭,苦難眾生對觀世音菩薩的殷切期待可想而知。
剛才您說在生活中體現好的念头,修普賢十大願有那个愿要較著重的呢?
十个大願都需要去修持,十大願都在幫助我們成佛。
 
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也就是發心學佛先要有恭敬心,對賢人、對聖賢、對諸佛菩薩都先要恭敬;修行的最后要[普皆回向],等於我們打氣功的收功,所以結尾就普皆回向,把所有的集中起來普皆回向無上正等正覺,回向一切眾生。
 
在[普賢行願品]里說[普賢行悟菩提],我覺得那很簡單,只要發十大願就可以成佛了,但是像唯識學或其他學派,都要有很多階段要進修,只修[普賢十大願]就可成佛,那實在太簡單了。
修行有漸修、有頓修。頓修的話就是直接修[觀心法門],也就是從根本去觀,觀自己的心。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很具體地告訴我們修行的次第。重點是修心、是觀心,觀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起心動念有時時刻刻禮敬諸佛嗎?有時時刻刻稱贊如來嗎?有時時刻刻廣修供養嗎?乃至有時時刻刻普皆迴向嗎?重要的就是觀自己的心,你的每一個當下,不管你是在做什麼,你的心是否清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可以是頓修法門,頓修法門就是直接觀心性。
 
您可以再談談藏傳佛教里[普賢菩薩]的精神嗎?
在藏傳佛教里[普賢]出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普賢王如來];一個是八大菩薩或十二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
 
[普賢王如來]是本初佛,英文是 (Primoria Buddha),本初佛就是一切諸佛之本,一切諸佛之開始。
 
[普賢王如來]是法身,因而會有圓滿報身和千百億應化身。在藏傳佛教中,[普賢菩薩]或其他佛菩薩、金剛護法神、度母等等,都是普賢王如來的報身或應化身。
 
報身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兩種,他受用報身又分勝報身和劣報身兩種。勝他受用報身是比較殊勝的報身,是為了度第八、第九、第十地等比較上位的菩薩;劣他受用報身是度從初地一直到七地的菩薩。除了報身以外,又有應化身,度地前菩薩或凡夫眾生。有一些仁波切、喇嘛是[普賢菩薩]的應化身,這些應化身是為了要度六道的眾生,也就是凡夫。
 
藏傳佛教把法報化三身一起談,當談到[普賢王如來]時,是指法身,而一切諸佛菩薩等,包括普賢菩薩在內,都是[普賢王如來]的報身,至於某些上師則是[普賢王如來]的應化身。
 
在藏人眼中,觀世音菩薩是報身佛,普賢菩薩也是報身佛。所以,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佛,而一些修行者則是普賢菩薩的應化身佛,他們是轉世來實踐普賢十大願的(藏傳佛教把十大願濃縮為七大願)。很多仁波切、喇嘛都是觀世音菩薩或文殊菩薩的化身,例如薩迦法王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而班禪喇嘛則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通常教授在佛學講座上,有沒有推廣普賢大十願?
在特殊大專講座或教師營講座上,如果主辦單位要求講解普賢十大願,就會作專題演講。
藏傳佛教把[普賢十大願]濃縮成[七支行願],十個願里面少了那幾個呢?
藏傳佛教把[禮敬諸佛]和[稱贊如來]歸為一支,把[隨喜功德]和[廣修供養]合為一支,把[請轉法輪]和[請佛住世]也合併為一支,因此十支就成為七支。這七支在藏傳佛教中是[四加行]的第一個加行,[四加行]有[四共加行]和[四不共加行]兩種。[四共加行]里說到轉念的四種方法,轉念頭就是轉我們過去錯誤的念頭,要把它轉為清淨的念頭,其實這就是思維普賢行願。
請教授講講:只要念頭好,有願必成,有哪些念頭是可以達到的?或者必須是自利利他的願才容易實現吗?
比如說我們很想要親近某位大師,很快地在自然的情況下,就會親近到他。
  
我翻譯的第一本藏傳佛教書籍是《了義炬》,談的是[四加行],當初原著交到我手上時,我還年輕不太懂藏傳佛教,當時資訊也不足,拿到台灣也沒有人能翻譯成中文,這本書對修行者很重要。依照藏傳佛教的要求,要接觸某個法門,一定要先接受灌頂,我當時就答應先把這本書放下來,拿書給我的喇嘛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弟子,他說:[你不用擔心,大寶法王會加持你的。]我心想:[好吧,就等這個因緣成熟。]
 
不久之后,卡魯仁波切首度來台灣。他是藏傳上師里第一個從印度來到台灣的大師,就在這個因緣之下,我接受了灌頂,跟隨他學習。卡魯仁波切也是大寶法王的老師,有著噶舉派和薩迦派的傳承。當初那一念想到灌頂的因緣有了才開始翻譯[四加行]這本書,如今實現了,心里也很歡喜。
 
请您谈谈*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賢菩薩金相的雕像设计概念。
这尊佛像的设计师是我朋友,他之所以會設計四面的普賢菩薩像,是從[普]字所得到的靈感。因為[普]就是普遍,涵蓋了三世十方,三世代表了法報化三身,也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是他的設計概念。
请问教授,像[菩提工作坊]要推廣這個普賢行願,對現代學佛人的需要來說,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有!特別的作用就是心量一定要大,不管是學佛或者從事世間工作,心量一定要大,心胸一定要廣。心量大、心胸廣的人才能夠廣結善緣,助緣才會來。譬如做生意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客戶的話,只能賺一次的錢,路會越來越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差,一定要像普賢菩薩那樣無量無邊的心胸,才能成就任何世間法或出世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