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為大馬佛教寫歷史

為大馬佛教寫歷史
鄭振煌
2008/01/04
佛教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世界各個角落都息息相通。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絕對是成長的不二法門。因此,歷史就不只是事實的紀錄而已,更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原動力。
我一輩子從事佛法的修學與宏揚,成就有限,非常汗顏。唯一覺得不虛此生的是有緣親近高僧大德,從他們的身教言教中,驗證佛法的殊勝。
在臺灣之外的居士大德中,影響我最大的有三位:菲律賓的劉梅生居士(出家後法號蓮生)、美國的沈家楨居士、馬來西亞的蔡明田居士。他們分別是我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期的善知識,引領我走過一生。如今前二位已往生,當另文抒懷,而蔡明田居士恰好填補了他們的空,人生真是不可思議。
大約是十五年前左右吧!古晉佛教居士林林長蔡明田伉儷,來臺參加國際供佛齋僧大會,我們在大會議程中的學術會議上見面,我擔任的是口譯工作。想不到匆匆一會卻擦撞出精彩的火花,成為我五十歲之後的年度大事。
承蒙蔡林長不棄,邀請我到古晉居士林學講佛法。我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應允,從此與古晉居士林結下不解之緣。十多年來,每年我都要到古晉取經二、三次。古晉居士林成為我的第二個家,在那兒我結交了許多老中青三代的朋友。該林的任何大型活動,都會邀請我參加,我儼然成為該林的一份子。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大馬佛教界為慶祝建國五十週年而舉辦學術研討會,蔡林長毅然承擔籌備工作,主題是[大馬佛教的發展]。我與蔡逢保居士擔任共同主持人,因而得以仔細聆聽論文報告,獲益匪淺。
大馬是佛教古國,至今佛教仍然蓬勃發展,人才輩出。在會議總結時,我曾經做了五項讚嘆:一是老幹新枝並陳,論文發表者含蓋各個年齡層。二是老薑辣新薑不差,年長者口齒清晰,鏗鏘有聲,年輕者寫作合乎學術論文規格,運用多媒體和現代科學知識。三是實務與理論兼具,有些論文發表者暢談個人參與佛教活動的經驗,有些則注重考據與義理。四是回顧和展望爭輝,有些論文從過去談到現在,有些從現在展望未來。五是就事論事,勇於自我批判,以茲策勵未來。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劃時代的盛會,對大馬佛教的發展,必將掀起意義深遠的風潮。與會者意猶未盡,蔡林長更是當仁不讓,慷慨支持大馬佛教史的整理工程,我也樂於隨喜學習。今值論文集出版前夕,謹述片言,以報蔡林長知遇之恩。
二○○八年元月四日於中華維鬘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