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生命的機轉與昇華

生命的機轉與昇華
主講人:鄭振煌教授
引言人:許宗興副教授
2005/11/04
引言人:
各位老師、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由我來擔任鄭教授的引言人,我想如果是有神通的人或者是直覺力比較好的人,一定會發現華梵這個地方今天是光芒萬丈的,因為很難得請到了四位各個領域中生命實踐的大師級人物到來,相形之下,我覺得我是一個相當渺小的人。不論是這四位大師或者是他們的引言人,個個都能言善道,也都是偶像中的偶像、名嘴中的名嘴。我有這樣一個感覺,那就是今天早上以及剛才聽了一些大師級的演講,都深深觸動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心弦。譬如說王鎮華老師要我們有一個主體性的建立,王邦雄老師要我們認命,所以我只好自己勉為其難的承擔起來,我中午也和系上老師發出求救的信號,但是他們好像都不太願意理會我,所以我只好承擔起來充當引言人。現在我想言歸正傳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今天四場專題講演裡面,有兩場是儒家的大師,一場是道家的,現在這一場是佛教大師級的人物。儒家先排兩場,實際上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就比例代表制來說,儒家的人數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請了兩位,道家以及佛家的人口數較少了一點,所以我們今天這兩方面都各請一位大師。
鄭振煌老師目前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教授,也在佛教力行學院和佛教解脫道研修所擔任副院長,又是慧炬雜誌社的發行人、慧炬出版社的社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的副理事長、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祕書長等公益慈善團體要職。慧炬這個社團實際上很早以前就成立了,在引導大專學生走入佛學研究上的貢獻非常大,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接受了慧炬的獎學金資助,所以我非常感謝這樣的一個社團。
鄭老師在翻譯方面,要算是國內著名的翻譯大師,他最有名的譯作就是《西藏生死書》,目前在臺灣就已經有三百多版了,還不算在中國大陸等地區的出版數量。一般我們大概十幾版就算很多了,所以我想此書應該可以列入金氏記錄。他的翻譯因為有修辭做基礎,所以,非常有內涵,文筆典雅,就翻譯的這個領域來說,算是非常重量級的人物,其它的譯作還很多,譬如說《心靈神醫》對於有心要修行的人幫助很大。在修持的部分,他非常客氣,事實上,我看他大概在淨土宗、禪宗、西藏四大教派都有相當程度的涉獵,並使用他們的法門,所以在這部份應該有非常深的修行體驗。現在我不想浪費時間,就請鄭教授為我們發表他的佛教修行體驗,讓我們以熱烈掌聲來歡迎他。
主講人:
一、命題的由來
首先要感謝許教授的介紹,他說今天請了四位大師級的人物,其實應該說是三位大師級的人物,再加上一位大輸級的人物。大輸指的是我輸掉很多,至少我輸掉了我五十幾年的光陰,我輸掉了很多很多我喜歡做的事情,我又輸掉了今天向這麼多大德請教的機會。今天的機會是林主任一兩個月前無給我的,我看到這一次演說的主題是生命觀、生命實踐這麼嚴肅的主題,因此大約兩個星期前主任交代要有講綱,我就不揣淺陋用了比較嚴肅的態度寫出講綱。但昨天晚上,主任又另外命令我跟大家分享一些生命的過程,我恍然大悟我所寫的這一些真的是大輸一場,我不想依照講綱上面的東西來說,對在座的年輕朋友竂會有一點沉重,所以我會穿插的做說明。
 

二、生命的形式與轉機
首先,我們知道生命一是種最寶貴的存在,這世間的存在太多了,比如說無生物的存在及有生物的存在,有生物的存在又包含了植物、動物,動物又有單細胞的動物、複細胞的動物,或低級生命、高級生命,乃至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生命形式。這些生命形式存在於宇宙之中,只不過我們的位元、次元不一樣,人活在四維的空間裡面,長、寬、高加上時間第四度的空間,因此我們用感官所能夠接觸到的生命形式,也一定是四維空間的東西。至於存在其他維度的東西,從一維、二維、三維、五維、六維、七維到無限維的空間,都在有無數不同形式的存在,但我們都無法以功能有限的感官去認知。
依大乘佛教來說,菩薩的修行,亦即生命的昇華過程,有五十二個階位。修行圓滿的最高階位是佛,佛是無數維空間的生命形式,不是我們四維空間生命的凡夫所能夠認知,這種生命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身雖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心卻能夠超越四度空間,而不為人的心所可思議。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是最寶貴的,因為人可以透過修行而超越、寬、高加上時間的四維空間,去探討比人還高層次的存在,這就是所謂解脫生死。
今天的報告主題是[生命的機轉與昇華]。機轉與昇華代表兩個存在的方式,生命的機轉是一種被動的存在,我們生下來是什麼樣子,長的是什麼樣子,老了是什麼樣子,將來死了又是什麼樣子,以個人來講就有很多不同的生命里程,若以整個民族、整個人類來看,更是千差萬別。這幾個月世界媒體上最轟動的消息,應是美國對恐怖份子發起無限制的戰爭。美國以強大的經濟力量對付賓拉登,從中我們就發現不同生命形式的存在,生命機轉的動力使得他的存在產生了千差萬別。又如阿富汗的土地是臺灣的一、二十倍,人口大約是二千萬,比臺灣少一些,可是由於它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天候、宗教及文化傳承,使得阿富活人無法享有基本人權與生命尊嚴。兩千萬人口經過這幾年的戰爭以後,幾乎有七百五十萬的人變成了難民,阿富汗的個人年平均國民所得,只有三十塊美金,諸位朋友想想看,臺灣這兩年來經濟衰退,退回到四年前的收入水平,但個人年平均國民所得還有一萬兩千五百美元。又如阿富汗的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一百六十三,百分之九十的女性、兒童是文盲,百分之六十的男生失學,即使是首都喀布爾一個醫生的收入,一個月才美元五塊錢,在座的朋友尤其是同學們,你們打工一個小時就不只五塊錢美元,而美國的年平均國民所得是兩萬五千美元,北歐國家則是三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禁讓我們想到為什麼同樣是生命,尤其同樣是人,而出生在阿富汗的人竟然是那麼辛苦?為什麼差別會那麼大呢?這就引起宗教家、思想家的興趣,去探討生命的形式、生命的機轉及生命要怎麼樣子推動讓它更好、更有機轉,也就是說,生命在運作的時候,是否有一套完美的公式,是否有一個推動的力量,使得生命變成更理想的形式。我們人比其他的動物來得高級,因為我們會思想,我們有數字的能力,有記憶的能力,我們四肢和生理的結構跟其他生命體不一樣,我們會思維,會記取教訓,我們會將自己的思想用符號、文字、語言表達出來,因此使我們生命昇華得比其他的動物來得快。而生命的機轉重心在那裡呢?生命要昇華,生命要實踐,其圓滿又是以什麼為中介呢?
 

三、生命的所依—心地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永處纏縛。]三界就是我們的生存世界,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包含在座的諸位,當然也包含更高級或更低級的生命存在,而這些生命的存在皆以心為主。我們的生命如何轉機,不管是提昇或者墮落,一切都是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能觀心者就是能夠反觀自己,能夠對自己的心多一分了解,就可以究竟解脫。解脫就是昇華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更自由、更快、更光明、更有愛心,因而有智慧和慈悲來服務眾生、改善世間。能夠觀自己才能夠救人,假如不能觀心,那是沒有辦法解脫的。解脫的方法很多,比如說有人是藉著外在的財富、地位和物質條件,來解脫自己的痛苦。沒有飯吃,就拼命賺錢找飯吃;日子不好過,就拼經濟發展。但是我們發現,外在的東西沒有辦法讓人們真正解脫,外在的東西只能夠解脫一部份,只能夠解決自己的食衣住行,卻解脫不了心靈上的痛、心靈上的憂悲、心靈上的不安、心靈上的焦慮。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痛苦是憂鬱症,目前臺灣罹患憂鬱症的人口節節上升,已經佔了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比起阿富汗或其他地區來說,我們的物質條件好多了,雖說這一、兩年我們的經濟不怎麼好,但還不至於像阿富汗、孟加拉、或非洲若干地區一樣,多數人是生活在饑餓的邊緣之中,可是臺灣竟然有高達百分之二十的人句是憂鬱症患者。為什麼我們的物質條件比五十、六十年前好多了,但是我們的憂鬱症患者卻比以前來得多,而尋求自殺解脫的人更多了呢?從這個角度來看,物質越發達的國家人們,如果沒有觀心的話,終究是沒辦法解脫的,頂多只能夠解脫貧困或滿足食色性也的最基本需求。唯有觀心者才能夠究竟解脫,圓滿佛道,毫無牽掛地以平常心、平等心、光明心、愛心來看待人世間的一切。如果不能觀己之心,就永遠處在糾纏及束縛之中。即使我們不受食衣住行的束縛,但我們還是會受自己的憂鬱所束縛,受自己欲望所束縛,受自己的執著所束縛。我們執著的層面太多了,執著吃的、穿的、住的、行的、用的,執著自己的意識形態,執著自己的感覺,執著自己的想法,執著自己的意願,執著過去,執著未來,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安住在當下?想想看我們的念頭一起來,我們就開始憂鬱了,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念頭一起來,就回到過去或期待未來,無法活在當下,內心所想的可能是前天、上個月或甚至幾十年前的一個快樂情境或痛苦遭過,明明當下是在聽演講、讀書或做什麼事,可是我們的心沒有過來,我們的心跑掉了,跑到過去了,跑到未來了,跑到三點多鐘,跑到五點多鐘,跑到晚上,跑到明天。我們在幹什麼?我們永遠都是在懺悔之中,因為我們沒有觀心,因為我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心跑掉了,我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心處在什麼境界。我們的心總是往外追求,總是往外抓取,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是沒有辦法究竟解脫的,唯有觀心才能得到究竟解脫。
 

四、心地的提升和沉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接著說:[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心為什麼稱為[心地]呢?因為我們的心就好像大地一般,能夠生長一切萬物,植物也好,礦物也好,動物也好,有形無形都是在這大地之中繁衍生殖,不管那一種生命存在的形式,其高低完全依心理狀態而決定。以人來講,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有些人考試一百分,有些人不及格,有些人積極向上,有些人消極頹廢,全都因心而機轉。像在座的周爸爸,他有周大觀這麼可愛聰明卻早逝的小孩子,一般父母必然會痛心不已,但周爸爸能夠直下承擔,為了這個社會的提昇,而永無止境的貢獻。為什麼?這是因為他昇華了生命,這是因為他觀了自己的心,他知道要令世間的眾生永離纏縛,因此自己首先從喪子之痛的纏縛中解脫出來,成立基金會,推動社會文化教育工作。唯有觀照自己的心,看透自己的心,我們才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否則會被每一件不如意甚或如意的事情所羈絆,就往下墮落了。所謂六道,不是外在的形式不一樣,而是心的光明程度不一樣,生命的昇華程度不一樣。生命昇華得圓滿就是聖人,生命向下沉淪就是下三道,即使是人身,心也是禽獸不如,或像水深火熱的地獄,或與餓鬼沒有兩樣。其實如果沒有觀心,我們每一個人就都像餓鬼,我們一直在求什麼,一直在抓什麼,一直不會感到滿足,我們像餓鬼般抓這個抓那個,沒有安心的時刻,一直到生命要結束、要離開世間時,我們還不曾滿足過。世間又有幾個人能夠很瀟灑的離開呢?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彌留之際,還充滿許多遺憾,仍感嘆[革命物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先總統蔣公九十餘歲的豐功偉業,到最後還是一樣有那麼多的遺憾,我相信即使他統一了整個中國,在他要離開人世時,還是會有很多的遺憾及未竟的志業。
所以,這個世間的生命存在都是從心地所生,你發了什麼樣子的心,你就會有什麼樣子的結果,就好像我們在大地中,要種蘋果樹、芒果樹,或者是讓它雜草叢生,或甚至要種毒草毒物完全都是自己的發心。你在地上種了不同的東西,將來就會有不同的產物。一個生命形式的完成都是在這個心,你是發心從事中國文化的發揚?或是發賺大錢的心?還是像賓拉登一樣,想要恢復某種思想的基本教義?一個人的發心、觀念就決定了他的人生、行為。
 

五、發心不可偏
文明的衝突、宗教的衝突其實是不應該發生的,只是因為有些人的心太狹隘了,狹隘到只關注到自己的思想,只以為自己的意識型態是至高無上的,不能容納別人的思想。去年二千零一年的三月十號,阿富汗神學士政權就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兩尊古佛給毀滅掉,這兩尊古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石雕佛像,一尊是一百六十公尺高,一尊是一百一十四公尺高,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可是神學士政權的基本教義份子,只因為《可蘭經》裡面說不可以崇拜偶像,就使用炸藥轟掉了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瑰寶。為了炸掉堅硬的花崗石雕像,他們找了很多無辜年輕人拿著炸藥爬到佛像上去安置再引爆,有人從一百多尺高的佛像上頭掉下來兒受傷或死亡,用這種不可思議的狹隘心態來摧毀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只因為這是神學士基本教義政權的命令,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作為,是最恐怖的意識型態。所以,如果我們不能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好好觀照自己的意識,就會做出瘋狂的行為。
去年九一一事件也是一樣,賓拉登不能夠接受基督教文明,不能夠接受資本主義存在的事實,就把紐約兩座國際貿易大樓當作資本主義的象徵。他要讓資本主義垮掉,他一味在基本教義派的意識中來架構,認為人要過著非常清苦、清靜的生活,不可以有太多的物欲、太多的需求。這一種宗教觀使得賓拉登組織了[開打]的報復團體,要把雙子星的世界貿易大樓整個摧毀,竟狂妄地認為他的武力足以摧毀西方世界,他的財富足以對抗美國,他的屬下勇猛得視死如歸。他只看到他動物一般的心,他沒有好好觀照自己的心,他只看到自己,他不管別人的生存。他的心是那麼剛強僵化不可改變,他不能夠自己的心放鬆下來,他不能夠毫無罣礙地接受跟我族群不一樣的生命形式。
 

六、修心得證正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觀心品》接著說:[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整個宇宙的存在都是以心為原動力,心怎麼想,就創造出什麼樣的世間來,就呈現什麼樣的世間。這個世間在每一眾生心上所呈現的影像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同樣的一朵花,在不同人心中的影像不一樣,價值不一樣。比如說同樣一朵花,在不同人心中所呈現的影像不一樣,價值不一樣。又比如佛像在佛教徒心中是很神聖的,但是在伊斯蘭教的教徒心中,偶像就是魔鬼,偶像就是邪惡的象徵,因此伊斯蘭教教徒要摧毀偶像是有道理的。世界所有宗教裡面,唯一沒有偶像崇拜、唯一絕對不著外相但觀自心的,只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沒任何偶像,沒有任何符號,伊斯蘭教堅定要求信徒每一天向著麥加的方向祈禱五次,每一個人一生要朝拜麥一次,它是要讓信徒回歸自己心靈的故鄉,回到自己的原鄉。可是一些基本教義派教徒看不懂《可蘭經》,如同很多基督徒看不懂《聖經》,很多佛教徒看不懂佛經。[三界唯心],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三界。如果我們只是觀象而不觀心的話,也會讓狂妄的心,創造出狂妄的三界,那是非常恐怖的。
世間人應該親近善知識,親近有智慧的大修行者,聽聞心地法,知道世間是由心所創的,一切萬法的原動力是來自心識,如理觀察。如什麼理?如心地的理,好好的觀察。我們所要觀的再也不是這座山,再也不是某一個人事物是否合我意,而是要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安詳,自己的心是不是光明,自己的心是不是有空性,要如理的觀察同樣一個人事物為什麼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同時要如佛法所說的去修行,不僅自己修,還要發菩提心教別人修,讚勵慶慰。如是之人,一定能斷煩惱和所知二障,快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懂得心地法門,不見得就可以讓生命圓滿。懂得心地法門,還要實踐,這樣子就可以超越一切不同的境界。舉例說,可以吃三百塊的大餐,也可以吃三十塊的陽春麵;可以住五星級的大飯店,也可以在火車站過夜。心超越了人間的不同境遇,超越了種種不同的現象。只要心安定下來,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即使是遭遇生老病死的變化,即使是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都空花水月無二無別。看到了這些因緣的變化,我們就會知道一切萬法自性空,都可以隨著自己的發心而改變。
 

七、生命總是緣
林主任要我報告個人的生命過程,希望對年輕朋友有點幫助。我是生長在臺南縣白河鎮鄉下的農村子弟,當時正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不久臺灣就脫離日本的統治,國民政府來到臺灣。當時在鄉下要接受教育是非常困難的,尤其臺灣沒有工業,所有的經濟都仰賴農業,家父也繼承了少許土地。先祖在明末從福建到臺灣。根據老人家的描述,為著逃避盜匪,也可能是姓鄭的關係,所以被清朝逼迫而躲到深山裡面去了,到我祖父那代才從深山遷出,定居中央山脈腳下的嘉南平原邊緣。
我的二個哥哥讀書還滿認真,他們都上了中學,因此輪到我這個男孩子的老么時,家父就認為三個男孩子總要留下一個克紹箕裘,去耕種家裡那兩三甲土地,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多讀書,更不可能接觸高深的佛法、現代的文明或西洋文學種種。我的生涯規畫不是由我來規劃,而是家中長輩規畫的,我是準備要種田的,也許是前世的業力因緣,我就出生在這麼一個佃農的家庭,生命往往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
 

八、我的恩師
我小時候寫了很多志願,要當蔣總統,要當愛迪生,要當文學家,可是這些都沒有實現。到了小學五級,當時的制度讀初中要參加入學考,我從家裡到鎮上讀書,距離有三公里多,約要走一個小時。當時既沒有路燈,道路也都是碎石子路,途中要經過二座墳場和一條溪。我不可能去補習,尤其是我的長輩是要我種田,不是要我讀書的,所以我一直都沒讀書的好環境,雖然進了小學,卻沒有規畫升學,但我卻是很喜歡讀書,所以我在牽著牛去吃草的時候,或是趕著鵝到外面去吃草的時候、工作的時候,我都是拿著一本書在讀。那個時候沒有什麼書可讀,所謂書,只不過是哥哥他們留下來的教科書,或好不容易撿到的一張舊報紙。我也很想讀書,很想升學,但沒有人理我。到了五年級結束的時候,我的班導師,騎著腳踏車到我家去,對我祖父和父親說,你們這個小孩子不讓他讀書太可惜了,你們就試試看,讓他考個試,能夠考得上就讓他讀,如果有經濟問題我可以盡力幫忙,如果他考不上初中,那就算了,就讓他種田好了。老師總共來了好幾次,最後我的家人終於同意了,就算放牛吃草,讓我在六年時參加課後輔導。那時候流行補習,督學抓得很嚴。我家住在離學校很遠的鄉下,父母親每一天都要下田工作,晚餐時不可能送便當來,別人在吃飯時,我沒有東西可吃,父母親也沒有零錢給我,我只好溜到校園讀書。就這樣,我考上了最好的初中、高中、大學。
諸位年輕朋友,我可能是化石時代、侏儸紀時代的人。怎麼說呢?我一直到高中畢業,都還沒有看過一場電影,不曉得電影是什麼樣子,也根本沒有什麼零用錢,在上大學之前,一毛零錢都沒花過,一場電影都沒看過,連電話都不會打,這就是我的成長歷程。小學六年級好不容易能補習,別人考初中一定要補習個兩、三年,我沒有機會,我家更沒有那種經濟能力,但只要有書報被我看到,我就抓來讀。六年級第一次月考,我就已經跑到班上第三名,但我連一本參考書都沒有。諸位年輕朋友,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都沒有買過一本字典、參考書或課外讀物,但在六年級第一次月考,我就已經考到班上前三名,在學期結束時我幾乎已經是班上第一名了,老師和同學都覺奇怪。
有一次上課,我因早出晚歸就打瞌睡了,臨座的同用手肘推我,老師阻止同學叫醒我,只說[讓他睡吧],這四個字很簡單,卻給我很大的衝擊。我當時聽了老師這麼體貼的話,反而不好意思醒來,因為我醒來反而讓老師很難堪,所以我就假裝繼續睡覺,過了幾分鐘才醒來。在我們的生長過程當中,長輩、老師、朋友、同事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我如果沒有遇上充滿愛心的老師,這樣子的一路提攜,我不可能是今天的樣子。師長們從來沒有打過我,在數學或國文課上,最難的題目,往往只有我能夠答得出來。從小我的心就很平靜,就曉得我要幹什麼,雖然長輩給我的生涯規畫是當農夫,可是就因為老師的愛心和用心,我的人生完全有了轉變。
 

九、業精於勤
前面講過我在上大學之前,沒有買過一本字典、參考書或課外讀物,又怎麼增長知識呢?我是在嘉義讀初、高中的,嘉義有一個美國文化新聞處,我常常放學之後,到那兒借英文書來看,一本一本地背,我的英文是這樣苦讀來的。早自習或午休時間,翻過牆到學校後面的天龍寺去讀佛書,讀的佛書不是很深,但是種下菩堤種子。
好不容易嘉義中學讀了六年初、高中,畢業就到臺北讀書,當時到臺北讀書也很不容易,從嘉義搭火車來到臺北要七、八個小時,普通車從一大早出發,到達臺北已經是晚上了,鄉巴佬進城,事事都新鮮,彷彿進入夢幻世界,不敢相信是真的。
 

十、生命的轉折
我記得考上大學之前,還有一次出國的機會,那是高三下學期的時候,當時中華民國和利比亞還有邦交,利比亞政府提供了一筆豐優渥的留學獎學金,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念頭赴考。應考生多達二百多人,大部分是大學生,還有大學畢業的,我一個高三的學生好不容易通過筆試了,這並不是我很厲害,而是說生命裡面有很多無法想像的事。如果當時我跑到利比亞留學,我今天可能是外交官《可蘭經》的學者,或中東問題的專家。四十年前的臺灣社會還是非常封閉,尤其是鄉下人從來沒到過臺北,更沒聽過出國是什麼回事,出國要搭船,搭船要遠渡汪洋大海,如果好命的話還可以坐飛機,飛機從天空飛掉下來怎麼辦,家中老人家就說不要跑那麼遠,因此我就沒有出國留學。我很聽老人家的話,老人家說不要去,我就不會去,老人家說要讓我耕田,我就準備種田,老人家說你就姑且試之去考試吧,我就去考試。人生充滿轉折和機會,端視自己準備好了沒有,並在每一個當下如何做抉擇。
 

十一、 北上驚險記
考上大學要到臺北唸書更是好事多磨,在高中畢業之前,我只搭過一次火車到臺北參加獎學金留學考試,所以要從嘉義跑到臺北讀書,還真是大事一樁。天未亮就背著棉被、蚊帳、臉盆、衣物出門,當時外出讀書工作都是這樣子,因為家裡比較窮,不可能來臺北買新棉被、新蚊帳、新臉盆、新衣物。那天正逢強烈颱風來襲,我搭的那一班火車,咚咚咚咚好不容易開到大甲溪的橋頭就停下來了。因為洪水沖斷橋墩,而我們前面那班火車的車頭掉下去了,我們這班火車沒有辦法過去,就這樣子拉不隆冬又從大甲溪那邊回到嘉義,等回到家裡已經是半夜了。當我扣扣敲門時,家人問你怎麼又回來了?我說我沒有辦法去臺北,所以就回來了。這個鄉下的小孩子從來沒有見過世面,等颱風過去,折騰了十來天才到臺北,補辦新生註冊,但[新生訓練]結束了,也早就開學,糊裡糊塗進教室上課,什麼都不懂,有如外星人一般。
 

十二、 杜鵑花城夢猶存
我讀的是外文系,為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宗教、文學、歷史、哲學。我很喜歡文史哲學,可是我覺得做為一個東方人,除了解西方的東西以外,也應該了解一點東方的東西。因為小時候也讀了一些中國的文化思想,我想應該也可以自己讀,可是佛教我還不太懂,因我加入了佛學社,這個因緣讓我一腳踏進佛學天地,終身無法自拔。
小時候我是非常害羞的,老師要我當班長我會拒絕,當班長可是很光榮的事情,但我一站到眾人面前就膽怯,講不出話來,讀大學的時候,我想我一定要對自己的生命進行改造,我愈是不敢講話,就愈要找機會練習講話。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不放棄任何因緣自我成長。年輕的朋友請聽清楚,任何的因緣都不要放棄,我們應該不忮不求,不拒不留。當因緣來的時候,我們不拒絕當因緣去的時候,我們不強留。不拒不留就是安分守己,好好觀照自己的心。換句話說,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要挑戰自己的弱點,我既然很害羞,上了大學就要磨鍊自己,克服害羞。
參加佛學社團之後,因為我很熱愛佛學,學長就讓我當幹部,寒暑假就去臺中蓮社、慈光圖書館參加[大專佛學講座]。在兩個星期的佛學講座之後,我發現生命的存在意義並不是自己要得到什麼,也不是自己要建立多偉大的業或多高的名位,而是要讓自己的生命圓滿。
讓生命圓滿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多方嘗試生命經驗,多了解世間事,多認識自己的生命存在,多讀書,多做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高的層次,稱為世間法。所謂出世間法,就是不應該以物質、現世、有限的時空為奮鬥目標,我們要超越人世間,超越這一短短幾十年的有限生命,在生命過程中留下一點對眾生有益的事。我們要了解我們的過去,了解我們的未來,我們要超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限制,自己的存在,昇華自己的生命。如果不了解自己生命的存在意義,我們將渾渾噩噩,與禽獸沒有兩樣,只是滿足食色性也的基本需要而已,其他什麼都沒有了。
 

十三、 自我超越的需求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的需求有六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自我實現就是利用我們有限的幾十年生命,來成就自己的才華,從藝術上、科技上、哲學上去盡一己之力,奉獻身命於全體眾生。這是第一個昇華生命的法門。第二個法門是自我超越,我們的關注點不只是在自己而已,還要超越自我。我們難道只是為自己存在而努力就夠了嗎?我們如果只為自己存在的話,吃飽三餐並不難,得到好的衣食住行其實不難。或者我們的存在難只是為著家人嗎?只為著這麼一些有限的人嗎?我們的存在,難道還要在愛恨情仇裡面糾纏嗎?我們的存在,難道還要在情緒的大海中打滾嗎?
兩個星期的佛學講座,打開了我的心胸,告訴我這一輩子不管活多少年,我要關注的,不只是我,也不只是我的家人親友而已,我應該關懷所有的同胞、所有的人類、所有的生命。一切生命包含比我們高的存在形式及比我們低的存在形式,我們都要去關懷。所以,我也對自己有了一個要求,凡是我不會的,一定要去學習,我一定要將生命能量整個發揮出來。雖然我是那麼害羞內向,可是我不拒絕任何因緣,當別人要我當幹部,我就當幹部,當別人要我當學員長,我就當學長,當別人要我當社長,我就當社長,當別人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雖然我還是充滿恐懼不安,但是我知道我的生命能量是無限的,從佛法裡面所得到的智慧告訴我,只要自己的心能夠開放出來,只要自己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己有限的生命存在,就可以發揮無限的能量,能量是無形的,所以是無限的。接受自我挑戰,就能成就自我。
中學六年我沒有補過習,也沒有什麼書可讀,但只要拿到書,不管是中文或英文,一定一字不漏地從頭背到尾,我的功夫是這樣練來的。我拼命讀書,因為我知道我本來是被安排種田的,若有任可讀書的機會,都不應該錯過。
 

十四、 種心地的農夫
我要當心地的農夫,我要在自己的心地上好好播種,好好耕耘,更期待自己能在眾生的心地上好好播種,好好耕耘。我不拒不留任何因緣,別人要我做的,我一定盡力做,要我寫文章,我就寫文章,要我翻譯,我就翻譯。我從讀大學到現在,每一個月都寫或翻譯佛學文章,一直沒有停過,讀書、寫作、思維的時間每天都長達十七、八個小時,這就是在磨練自己。我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卻是一個很老實的人,我從佛法裡面知道,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生命侷限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中,人生一場空,短幾十年一轉眼就過去了,難道要讓幾十年限定我們的活動空間嗎?
任何因緣都不要放過,好的因緣要掌握,壞的因緣更要掌握。好的因緣可以促使我們成長,可以讓我們安樂,壞的因緣卻能夠挑戰我們,如果沒有這些壞的因緣,我們怎麼能夠成長?曾昭旭教授在他的講綱裡面說,逆境是提煉生命的憑藉。確確實實,所有的壞因緣,正是我們成長的資源,壞因緣讓我們反省。臺灣東海岸為什麼出現那麼雄偉的峭壁、那麼漂亮的海岸,那是因為有太平洋的驚濤駭浪一直不斷的在沖蝕,岩石禁得起考驗,才能雕刻出鬼義神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如果海岸抵擋不住侵蝕,就會腐蝕變成沙灘。
壞的因緣,其實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幫助我們最大。達賴嘛在他的書中寫過這麼一句話,他最好的老師是中共,是迫害他的人,是讓他流落異鄉、顛沛流離、讓他從一九五九年到在二千零二年還不能回鄉的人。正因為達賴喇嘛能直下承擔,藏傳佛教才能因禍得福,傳遍全世界。
達賴嘛書中還提到一位老喇嘛被紅衛兵抓去勞改十五年,卻絲毫沒有怨恨,反而感激紅衛兵給他修行的機會。這位老喇嘛後來好不容易跑到印度,達賴嘛問他說被紅衛兵抓去勞改有沒有不快樂、傷心過?以下這句話可以看出一位大修行者是怎麼處理橫逆的。那位老喇嘛就跟達喇嘛說:我被關了十五年,我當時最擔心的一件事情是我會不會對中共喪失慈悲心。各位朋友想想看,一位盡折磨、壓迫、剝削的人,失掉了自己的家鄉,失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失掉了自己的生活的憑藉,被關進勞改營去養豬、去做苦工,這樣子被鞭打十五年,竟然還說我最擔心的事情並不是會被折磨而死,並不是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會不會對迫害我的人失掉慈悲心。
 

十五、 慈悲智慧
如果我們不能這樣觀心,不能在心地播下智慧慈悲的種子,一定很怨恨,千方百計想報復,好像基本教義派分子,凡不合乎我理念的,就要報復,就要趕盡殺絕,佛像再大再莊嚴,在我看來就很礙眼,我就用大炮把你炸掉。
慈悲心這個三個字多重要,為什麼?我們一般人只要你稍微對我一點不好,我就罵你,就像毒蛇、蟒蛇、眼鏡蛇一樣跳出來跟你搏鬥,做口舌的鬥爭、武力的衝突。但是這位老喇嘛修行工夫很好,他的慈悲心沒有喪失掉,他仍然對他的敵人慈悲以待、寬容以待。他接受現況以後,使得他的修行工夫更加高深,也提昇了自己的生命。這位老喇嘛上個月曾來臺灣,我還親聆他的開示。他已經體悟生命的圓融之道。
為什麼他能夠用慈悲心來觀照眾生呢?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心照顧得非常好,戒定慧具足,慈悲自然不斷湧出。而我們對自己的心卻沒好好照顧,我們的心總是散亂不堪,像毒蛇一般,動不動就生氣,經常生起傷害人家的念頭。
 

十六、 心性空寂
修行者
 

十七、
遭遇任何境界,我們都要觀自己的心,這個境界是因緣所生,我今天之所以有這個果,是因為我過去做得不夠好,我現在要轉它,怎麼轉?在於自己的心超越一切事物,讓自己的心能夠觀到真正的實相。
周先生在這裡,他的兒子的名字叫大觀,大哉觀也,怎麼觀?這種大觀不是跟小對待的大,如果是與小相對待的觀,還是有瑕疵、有污點、有煩惱的觀,因為這種小觀不是智慧的觀。真正的大觀,是[周]的大觀,是絕待的、全面的、周延的、沒有任何遺漏的觀,任何一個眾生都是我關懷的對象,任何一個眾生都是我的親人,都是我的恩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父母親,都是跟我累世有因緣的。任何環境、任何遭遇都南跟我相關的,我是生存在這個無盡的宇宙裡面的一粒沙,我是這一件衣服裡面的一條線、一條絲,你只要稍微一抽動,整件衣服就鬆動了,這才是真正的周。我的生命不僅僅是短短幾十年而已,我是周遍的大,那周遍的大是一種絕對的大,一種超越思想、語言、符號、眼耳鼻喬身意所能夠領會的境界,超越時空,超越我們有限的肉體,超越人的思議,超越文化,超越文明,超越世間及真正的宇宙根念,從佛法裡面去體會人生的昇華,去體會無盡光明,發出無盡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大。
我很感激在座的朋友給我這麼寶貴的時間,雖然我的生命不是昇華得很好,可是很高興能親近林主任、許教授,更高興能夠認識周大觀的爸爸,周大觀就當做我今天報告的結語。
諸位年輕朋友,生命很快就會過去了,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要好好的觀,不要觀別人的臉色,不要觀這個世間好不好,要觀自己的心有沒有起伏,有沒有散亂。而且觀自己的心,不只是小觀而已,要大觀,那種大觀不是跟小相對待的大,而是周大的觀,謝謝大家。
引言人:
大師就是大師,昨天我們系主任才臨時安排鄭教授談較生活化的命題,而原來準備的是比較學術性的演講,可是對他來說一夜之間馬上做調動,卻順手拈來全不費工夫。
我們剛才聽鄭教授談到他的一些生命,其實與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農家子弟,也是大概相同的一個處境,因為我們年齡層比較近,所以他的一些生命的經驗我都有,唯一的不同就是他的用心、努力以及他下的功夫和成就,都是我沒有的。在這個演講裡面主要談到生命所依的心地,這一個下手的重要工夫就是觀心法門,就佛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鄭教授用很生活化的、很親切的語言做說明,讓我很感動且很有感受。非常謝謝鄭教授對於心地法門的說明,現在我不曉得還有沒有時間,同學有沒有問題,現在還有兩分鐘,不曉得有沒有人要請教鄭教授?沒有,讓我們以熱烈聲謝謝鄭教授。